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作者:肖传业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21期
肖传业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玉米的种植面积呈现逐渐缩小趋势,提升单位面积
内的玉米产量和品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长时间的玉米生产过程中,由于很多农民群众
一直坚持传统生产模式,栽培管理不当,玉米的抵抗能力不强,给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条件。

新时期需要我们加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妥善做好玉米病虫害防控工作。

一、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1、选择优良玉米种子
现阶段,市场上的玉米种子种类繁多,不同玉米种子的生产周期适应能力,抗病虫害能力
存在很大差异性。

不同地区又存在不同的气候条件,生育周期温度不同,土壤养分不同,所以
要科学合理的选种。

一般在玉米品种选择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常见病虫害等各
种因素进行综合选择综合分析,保证所选择的玉米种子生产潜力较大,适应能力较强,抗病能
力优异,这样才能够确保玉米获得高产稳产。

2、科学选择种植地
玉米适用能力较强,但是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玉米会造成土壤当中病虫害数量积累。

因此应该避免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玉米,通常情况下选择土壤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条件良好的种植地,以壤土和沙壤土为宜,避免在黏重的土地中种植玉米。

选地结束之后,应该进行妥善的整地处理,整地方式主要包括了人工整地和机械化整地两种。

近年来,随着玉
米种植机械化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玉米种植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操作,选择使用翻耕机对土壤
进行一次全面的翻耕作业,翻耕深度控制在15~20cm,以打破犁底层为主。

将地表的大土块完
全粉碎,清理上季所产生的各种根茬和其他杂物。

整地结束之后,保证土壤细碎,地势平坦,
达到播种状态。

在整地中应科学施入底肥,一般每亩追施完全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kg,氮
磷钾复合肥20kg,磷肥10kg,钾肥10kg。

将上述肥料混合均匀之后,洒到地面上,随土壤翻
耕到土壤层以下。

3、科学播种
播种前一周选择晴朗天气,连续晒种2~3天,利用阳光直射杀灭种子表面的致病原,同时还能够提高种子的吸水能力,在晒种期间及时将种子当中的粉碎粒、机械损伤粒、病虫害粒、
瘪粒去除,提高种子净度。

建议种植户购买包衣种子,能够直接播种,不需要药剂拌种。

玉米
播种过程中应该选择最佳的播种日期,只有合理的播种日期才能够确保玉米获得高产稳产。

当5~10cm的土壤层温度能够持续维持10度以上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在安徽省阜阳市玉米播种日
期通常集中在6月上中旬。

在播种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宽窄行种植模式,窄行行距控制在
40cm,宽行行距控制在80cm。

也可以采用平均行距种植模式,行距控制在60cm,株距控制在
25cm,每亩定植玉米4000株以上。

这种定植方式有利于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率,最大限度的发挥种植地的生产能力,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在播种过程中选择使用玉米精量播种机,一次性
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的工作。

种肥通常位于种子侧下方5cm左右,每穴种子播种1~2粒,播种深度控制在3~4cm。

4、田间管理
玉米出苗之后应该做好田间的巡视检查工作,及时发现缺苗现象,然后选择同一个品种进
行补种,或者从稠密地区移栽玉米幼苗进行补种,之后进行局部灌溉,确保水分空气充足,加
速秧苗成活。

当幼苗生长到2~3个叶片之后,进行间苗处理。

当秧苗生长到3~4个叶片之后
进行定苗处理,按照去杂留纯、去弱留强、去小留大的原则进行。

另外在整个苗期还应该做好
中耕除草工作,这样能够增加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加速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

从玉米播种到
成熟期主要划分为5个阶段,第1个是幼苗阶段,这个阶段含水量对幼苗的生长造成的影响较小,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灌溉,如果遇到降雨天气,应该做好田间的排灌工作,保证玉米根
系能够向着纵深化方向生长。

当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是穗粒形成的关键时期,做好水肥管理,
对促进雌穗的生长发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应结合田间墒情及时进行灌溉,并追施适量尿素,一般每亩追施20kg。

当玉米进入吐丝期之后,为了保证玉米产量和品质,应该严格控制氮
肥的使用量,避免氮肥使用量过多造成玉米徒长,对雄穗花期造成不利影响。

蜡熟期胚乳已经
呈现蜡质状,玉米籽粒接近干重的最大值,在这个阶段及时进行收获,能够实现玉米高产稳产。

当玉米进入完全成熟期之后,籽粒的乳腺已经消失,基部会出现黑层,这个阶段收获玉米不仅
达不到高产的目的,而且还会出现皮厚渣多的现象。

二、病虫害防治
玉米在生长发育阶段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了大斑病、小斑病、病毒病、玉米螟和玉米蚜
虫等,针对这些病虫害应该始终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种植户在选择玉米
品种时,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优质玉米品种。

完成选种之后对种植地进行严格的深翻处理,并
制定严格的轮作制度,这样能够抑制大小斑病的发生。

在播种结束之后,应该加强苗期的巡视
检查,及时发现患病植株及时处理。

并注意控制田间的定植密度,维持良好的定植空间,确保
田间通风顺畅,光照充足。

当田间的发病率达到防治标准之后,应该筛选出低毒低残留的化学
农药进行针对性防控。

玉米大小斑病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
灵可湿性粉剂、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或40%g瘟散乳油800倍喷雾。

玉米病毒发病初
期可以施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天~8天喷1次,同时5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田间蚜虫、蓟马和灰飞虱。

玉米螟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0.1%氯氟氰菊酯颗粒剂,每株施用0.16g;或3%辛硫磷颗
粒剂,按1:15拌煤渣后,每株施用2g;或1.5%辛硫磷颗粒剂,每株施用1g;或16000IU/mg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300g/亩与细土4kg拌匀后撒施到心叶内,效果显著。

(作者单位:236124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宁老庄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