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等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闽清高级中学等四校2014-2015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
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的天体M可能是()
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
2.图中天体系统包括()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3.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向外是
A光球—日冕–色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色球—光球 D光球–色球—日冕
5、下列地球略图,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a B.b C.c D.d
6.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南北纬60°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B、地球表面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
C、地球上赤道处自转线速度最大
D、两极点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7~9题。
7.当地球公转到图四个地点时,所对应的节气正确的是()
①甲——春分日②乙——夏至日③丙——春分日④丁——夏至日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8.地球从甲地运动乙地( )
①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②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③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图中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段是( )
①从甲到乙 ②从乙到丙 ③从丙到丁 ④从丁到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表中所列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0—11题.
10、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1、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 .甲乙丙丁
B .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
12、五校2014年11月半期考联考期间,福州市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 A 、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B 、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C 、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D 、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通常,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 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13. 读右图“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 )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4.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C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D .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是明亮的
15.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下图中甲图表示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
据图分析回答16——17题。
16、由甲图可知,乙图出现的时间为()
A.6时—8时 B.8时—16时C.18时—次日6时 D.16时—次日8时
17、产生甲、乙两图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A、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 B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D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读下面“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位于30°N
B 乙位于30°N
C 甲位于90°N
D 无法确定
19有关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西风带
B ②是暖性气流
C ①是冷性气流
D ②是西南风20、有关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气压均是由于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B低气压均是盛行上升气流
C赤道低气压北部东南信风 D南半球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下表为南方某地2011年9月27日-10月2日天气资料。
读表完成20-21题。
21.6天中,白天大气辐射最强的是()
A.27日 B.28日 C.29日 D.30日
22.与30日相比,29日()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更强 B.大气逆辐射更弱
C.地面辐射更弱 D.大气辐射更弱
23、这期间我国昼夜长短()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 昼夜等长 D 无法确定
24.停在水面上的帆船,自身也在绕地轴旋转,则帆船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
A.船的最前端
B.船的最末端
C.船的底部
D.桅杆的顶端
25.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赤道附近 B.南北回归线之间C.南北极圈以内D.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CO2等温室气体增多,直接导致了左图哪一过程的增强,从而引起了全球变暖()A.①B.②C.③D.④
27.“十雾九晴”,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往往气温更低,这与上图中的哪一过程较弱有关( ) A.①B.②C.③D.④
28.一架飞机在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出()
A.顺风飞行B.逆风飞行C.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D.风从北侧吹来
29.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30.副热带的大陆东岸,降水较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受()
A.夏季风的影响B.盛行西风的影响C.台风的影响D.信风的影响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段地理学科
联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
二、综合题(40分) 31题.(12分)
⑴画图,逆时针(2分) ⑵夏至 (1分)
⑶A A B (3分)
⑷慢 23°26′ 45°W (3分)
⑸ 12:00 23:00 23°26′(3分)
32题 (14分) (1) ④(1分);⑤(1分);④>①=②=③>⑤ (2分) (2)a <b (1分);a >b (1分);a 下沉运动,b 为上升运动(2分) (3)(2分0
(4)b (1分) 因为风是从郊区吹向市区的(2分) (5)白天(1分)
33题.(14分)
⑴ 一 (1分)亚洲高压(1分)阿留申低压(1分) ⑵西北(1分) 寒冷干燥(1分)
⑶西南(1分)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季风(2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1分)
(4)F (1分) E (1分) 副热带高压控制 (1分) 西风带影响 (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