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知识结构
鸟
昆虫
本章延伸 — 两栖动物
技能训练 — 综合与概括 — 动物的共同特征
知识要点
1.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哺乳动物中的蝙蝠,都适应飞行生活。
2.鸟类适于飞翔的主要特点有:
(1)鸟的体形呈流线行——减少飞行的阻力
(2)鸟的翅膀呈扇面形,胸肌发达,附着在龙骨突上。
飞行的意义:扩大了活动X 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探究 — 鸟适于 认识昆虫 1.体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有保温的绒羽、有与飞行有关的正羽。
正羽羽片平整、羽轴很明显,排列在翅和尾部上,彼此重叠的,展开时呈扇形,这样就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3.胸肌发达,收缩和舒X 的力量强。
4.骨骼薄轻而坚固,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
1.种类最多的动物,已知种类超过了100万,分布广泛。
2.昆虫主要特征:身体由体节构成,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着生足和翅,足有三对,胸肌发达,体表有外骨骼。
观察与思考 — 研究昆虫的翅 昆虫的翅与鸟翼的共同点 翅对昆虫的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
(3)长骨中空,没有膀胱,直肠短,减轻体重。
(4)用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呼吸,可以完成两次气体交换。
同时,循环系统的输送氧的能力很强。
(5)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耗。
3.昆虫:
(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
(3)体表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4.翅对于昆虫的生活和分布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X围,有利于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5.昆虫的翅和鸟的翼,在适于飞行方面的主要共同点有:都有用于飞行的扇面形结构,运动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X引起的,在空气中都可以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于自身身体的大小来说,都具有轻、薄、表面积大的特点。
6.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恒温动物,他们能保持体温恒定的原因有:①体表被毛或羽毛;②用肺呼吸,(鸟类还有发达的气囊);③心脏分成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他们的循环系统也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④鸟类的食量非常大,消化能力很强。
(其他动物的体温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变温动物)
7.对于陆地生活的动物来说,足够的食物、水分和隐蔽地是基本的环境条件。
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是保护动物的基础。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鸟类、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4.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掌握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2.通过观察与思考把昆虫的翅与鸟翼进行比较。
3.通过技能训练,综合概括鸟类、节肢动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巩固对“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鸟类在空中飞行的图片;蝗虫及其它典型昆虫的图片;
学生:家禽羽和家禽的骨骼。
课时计划 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鸟
1.引语:鸟类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为什么呢?鸟类有翅膀,是飞翔器官。
如果给人安上两个翅膀,人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吗?
2.探究“鸟飞行的特点”
(1)你的假设:?
(2)观察与思考—鸟的形态结构是否具备适于飞行的特点呢?
建议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观察与思考:①体形与飞翔;②翅膀与飞翔;③体重与飞翔;
④动力的产生与飞翔。
(3)归纳鸟的形态结构具备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为翼。
羽毛有保温的绒羽、有与飞行有关的正羽。
正羽羽片平整、羽轴很明显,排列在翅和尾部上,彼此重叠的,展开时呈扇形,这样就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
飞行。
③骨骼薄轻而坚固,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
④胸肌发达,收缩和舒X的力量强。
⑤胸骨有龙骨突,有利于附着发达的胸肌。
⑥食量大,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出粪便很迅速。
⑦心脏较大,心率较快,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
⑧有独特的气囊,辅助呼吸,有利散热,减少内脏之间的摩擦。
3.小结:身体的表面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发达的胸肌,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
莱特兄弟就是从鸟类的这些特点中得到启示,为我们人类实现飞向蓝天的梦想,经过不懈的努力,才有了飞机的问世。
第二课时
二、昆虫
1.认识昆虫:
①引语:现在已经知道的昆虫种类超过了100万,是动物中数量最多的,分布十分广泛。
生物圈中几乎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这与它们的运动能力强是分不开的。
②昆虫主要特征:身体由体节构成,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着生足和翅,足有三对,胸肌发达,体表有外骨骼。
③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2.研究昆虫的翅
①看图填空举例
②昆虫的翅与鸟翼的共同点:
a.扇面形结构
b.发达的胸肌
c.在空气中都能产生向上的升力
d.相对自身身体的大小来说,都具有轻、薄、表面积大的特点,有利于通过扇动空气产生飞行的动力。
③翅对昆虫的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寻找食物,躲避敌害,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等。
3.节肢动物共同特点: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三、拓展
1.我们前面学习了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
那么动物的生活环境是否是单一的呢?不是。
例如,野鸭即能在空气中飞翔,也能在水中取食;海龟在水中生活但要到陆地上产卵;蛙类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幼体生活在水中……因此许多动物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水中、陆地或空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
2.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3.总结概括“什么是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