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课件:6 伟大的抗日战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战争,故B项正确;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日占区,故C项错误;材
料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制,故D项错误。
关闭
B
解析 答案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9-
命题特点 考题扫描
6.(2014课标全国Ⅱ,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3-
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进程 (1)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2)中共七大 ①召开:1945年春,在延安召开。 ②内容:制定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 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③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专题二
命题特点 考题扫描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2-
1.从考查趋向看,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这一知识点上,强调全民族 抗战的伟大意义,在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的前提下注重对爱国主 义这一历史价值观的考查。
2.从社会热点看,在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不断拓展抗 日战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提升当前中国的国际形象,确立中 国的大国地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D项错误。
关闭
A
解析 答案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0-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侵华原因 (1)既定国策: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 (2)摆脱危机:受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3)有利时机: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 2.侵略罪行 (1)侵略战争:“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2)烧杀抢掠:制造南京大屠杀等惨案,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殖民统治:实行“以华制华”;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
A政.策农,民封建的土抗地日制热度情还得并到未激完发全废除,故B项错误;美国记者记述的是抗日
B战.争废时除期了根封据建地土的地状制况度,与国民革命无关,故C项错误;美国记者的记述并
C未.提国到民国革民命党的,无任法务得得出以抗实日现根据地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这一结论,故D项
D错.误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关闭
B陕.甘适宁应边了区民政族府战成争立新于形全势民的族抗需战要爆发后的1937年9月,土地革命的开展
C是.在巩国固共了十国年民对革峙命时的期社,故会A项基错础误;根据材料“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
D资.本壮家大,都了是反平抗等国的民有党权政利府”,可的知力该量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各阶层抗日的
——摘编自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专题二
主题一 主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5-
概念阐释“十四年抗战” “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8年时间。如果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则为14年。九一八 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14年抗战”的概念,符合 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也符合近些年史学界共识的主流观点。
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
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关闭
C全.民封族锁抗抗日日战根争据爆地发经后济,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不属于“国
D统.区强”化,故物A资项错管误制;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实行的
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其发行“联银券”“军用票”是为获得中国的物资以维
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
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
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
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关闭
A结.合争时取间各可国知对是华在同19情37和年帮全民助族抗日战争爆发后,解读题意可知顾维钧的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6-
主题一 主题二
以空间换时间——国民政府的持久抗战 材料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认为抗战作战形式 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条件下的运动战”。毛泽东多次 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 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 开展游击战,不断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 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 其基本内容是:“以空间换时间”和“积小胜为大胜”。国民党制订了 “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但在实战中又设想用顽强的阵地 防守充分杀伤敌人,遏制日军的进攻势头。李宗仁说国民党把抗战 “前途建立在欧战和世界大战之上”,因此在日本进攻面前被动应敌、 苦撑待变。
建设,与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无关,故D项错误。
关闭
B
解析 答案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8-
命题特点 考题扫描
5.(2015课标全国Ⅱ,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
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6-
命题特点 考题扫描
3.(2016课标全国Ⅰ,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
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关闭 统 国民一党战颁线布”等《归抗战为期“谬间误宣名传词名词”,禁正止误刊表》载,。此举这抹反杀映了了其国他民党党派(对抗日) 战 AB争..的竭努贡力力献塑缓,而造和不战与是时其缓政他和府党与的派其形的他象矛党盾派的矛盾,故A项错误;从题干材料“把‘亲日 C派.’与‘长中征国时共代产’‘国党共争合夺作抗’‘战抗的日民领族导统权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得出 D国.民力党图压维制护其一他党党专派制,并的不局能面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而是损坏其团结抗日
关闭
A
解析 答案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4-
命题特点 考题扫描
2.(2017课标全国Ⅰ,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
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
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
3.从预测角度看,将会以核心素养为中心,重点考查中国共产党在 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以及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原因。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3-
命题特点 考题扫描
考向 致力于民族复兴的抗日战争
1.(2018课标全国Ⅱ,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关闭 遇 本题见考这查样抗的日农根民据—地—的他政的策。整美个国一记生者都的被记人述欺表凌明、抗日被根人据鞭地笞的、农被民人受 辱 选 到尊骂举重…地,能…方决政你定府真自正 …己把 …的让他事他作情自为,从己一而决个“变定人成是来一否对个减待具租,征有减奋求息斗他目。的标如意的果见人你,让”做,在他到抗投了日票战这 一 争时切期,那,这么对,这于个激农发民农民就的会抗变日成热一情个具具有有重奋要斗的意目义标,故的A人项。正”确这;一根记据材述 表 料中明“,让抗他日自根己据决地定( 是否减) 租减息”可知,当时抗日根据地实行“双减双交”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4-
2.胜利 (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 署投降书。 (2)意义 ①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②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 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 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的形象,故B项错误;国民党把“国共合作”归为“谬误名词”,可知其否认国共
合作,但并没有涉及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故C项错误;从题干材料可得
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反对与其他党派民主协商,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
的局面,故D项正确。
关闭
D
解析 答案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B目.的警是示争世取界其大他战各爆国发对的中可国能进行性援助,故A项正确;从题干材料中的“否则”,
C可.知批顾评维列钧强提对到日的的“另绥一靖次政世策界大战”是在各国不援助中国的情况下出现
D的.,敦不促能体列现强“维警护示原”的有目世的界,故格B项局错误;绥靖政策侧重于对法西斯国家的
纵容和默许,题干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维护原有世界格局与题意不符,故
C防.范全各力地“围兴剿起”的红反军蒋的运企动图不符,故A项错误;1933—1937年,随着中日民族
D矛.盾试的图不削断弱上各升地,国军民阀政的府实的力战略部署实质上反映出其对日持久作战的战
略意图,故B项正确;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的区域集中在南方或陕北,与豫
北、晋北、绥东等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国民党加强军事设施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2-
2.正面战场 (1)淞沪会战: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2)太原会战: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 (3)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抗战以来正面战 场的最大胜利。 (4)枣宜会战:张自忠壮烈殉国。 3.敌后战场 (1)1937年8月,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2)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3)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 焰。
专题二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1-
二、全民族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中国军民奋起反 抗,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就此开始。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号召“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出中国”。 (3)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5)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 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6)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共产 党的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7)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 建立。
-7-
命题特点 考题扫描
4.(2015课标全国Ⅰ,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 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
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
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关闭
B国.民对政日府持布久置防的御防作御战工的事战主略要侧意重图于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与
积极性,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的时间是
1924—1927年,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抗
日,当时处于国共合作时期,故D项错误。
关闭
B
解析 答案
专题二
命题特点 考题扫描
第6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真题体验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5-
名师点评回归历史现场是课标全国卷高考命题的特点之一,第1 题和第2题分别以美国记者的记述和陕甘宁边区文件的内容为命 题载体,全面考查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作用。备考时要从核 心素养的角度,强化对教材主干知识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 的全面性、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