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其他类障碍儿童(自闭症) 特殊教育概论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utism
• “ autism”源于希腊语“ auto” (自我)之意,因为这些孩子 看起来就像整天封闭在他们自 己的世界里。
坎纳对11名“古怪”儿童的经典描 述
• 与人没有情感接触; • 他们有着正常的甚至是 吸引人的外表; • 对生活中的同一性有着 近乎强迫性的执着; • 发病期通常是在幼儿期。 • 往往没有语言,或者只 有一些没有沟通意义的 声音;
• 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自闭 症是一种发生在幼年期(3岁以前)的 广泛性发育障碍。
• 医学研究表明,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 因的病变所引起的神经性行为综合症。
• 社会交往障碍、言语交流障碍、兴趣狭窄 行为刻板是自闭症的三个典型特征。
自闭症的分类
• 隔离型的自闭症儿童好像生活在一个与环境隔离 的自我封闭的世界; • 与隔离型的儿童相比较,被动型的自闭程度要轻 一些,因这类儿童并不拒绝他人的介入,故干预 性教育和训练的效果比隔离型的要好; • 主动与特异型是自闭程度最低的一类自闭症儿童, 因其在语言和社会互动等方面与正常儿童没有非 常明显的区别,无论是家长还是保育人员都不容 易发现这类儿童的自闭症状,常要到学龄期阶段, 才能发现明显的异常行为。
“孤独症”与“自闭症”
• “孤独症”一词主要在中国大陆的医学界 和特教界使用;而“自闭症”一词则是在 我国港台地区、日本、韩国等使用。这两 个词都有一些局限性,为了避免误解与歧 视,很多学者建议统称为“坎纳症”,但 目前没得到公认。 • 我国正式颁布的文件中使用的是“孤独症” 一词,沿用至今。 • 现今,我国北方一般用“孤独症”,而南 方用“自闭症”称呼的比较多。
患病率大约为 1 ‰ 的较为保守的标准,以及中国现有的 总人口数量来估计,中国目前可能有50万左右的自闭症 患者,有 100 万左右的自闭系列症患者。有必要强调的 是这种估计是较为保守的,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的 现实,实际的患病率可能会更加高些。
作为另一个有关材料,中国有专家估计在2000年时全国 约有1200万弱智患者。由于自闭症与弱智在症状上的某 些交叉相似,在许多国家都一度将自闭症当作弱智诊断。 据此推论,在中国现有的弱智患者中,可能含有相当一 部分的自闭症患者。
国外对自闭症流行病学的调查
1966年Lotter的调查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发病率 为 0.4 ‰ ~ 0.5 ‰ ;但 1979 年 Wing&Gould 的调查 数字则表明自闭症发病率已高达2‰。 上个世纪相关调查中,比较权威的数据是美国 精神医学会所得到的统计数字 ,根据 1994 的 DSM-Ⅳ , 自 闭 症 的 流 行 病 发 病 率 在 当 时 约 0.2‰~0.5‰。
自闭症儿童并不像感官残疾和肢体残疾儿童那样 有明显的身体障碍,从身体发育和外表上来看, 和正常儿童大致相同。但是,作为一种广泛性发 育障碍,自闭症儿童在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 比较明显的特点。 自闭症一般发病在 3 岁之前,在婴儿期就有一些 症状和表现,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儿 童的行为特征来发现某些问题,并及早进行干预。
• 可以有正常的智力,有 的甚至智力超长,如有 过人的记忆力等;
国外对自闭症的研究
• 自 坎 纳 1943 年 正 式 提 出 “自闭症”这个概念后, 国外医学界、心理界及 教育界等专家开始在自 闭症的成因、症状、诊 断及治疗等方面展开广 泛研究,并积极对自闭 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 外目前在自闭症的康复 治疗与教育训练方面取 得了很多成果。
不能进行社会交往:缺乏社会兴趣,害怕拥抱等 身体接触,对人冷漠,无目光接触,无主动交流。 不能建立伙伴关系:不会参与游戏,不会结交同 伴,游戏时无法了解游戏规则。 依恋关系的缺乏和寻求帮助方面的特点:对人的 依恋明显缺乏却往往发展出对某些物品的依恋关 系,寻求帮助时表达方式特殊,如感到害怕或难 受时,宁愿独处而不寻求大人安慰与帮助。 感情和社会互动方面的困难:不理解人的面部表 情、不知抒解病痛或情绪,不会分担忧愁喜乐, 在社交场合往往困难重重。
《雨人》的启示
• 达斯汀 · 霍夫曼在影片中准确而颇有深度地 刻画了一位自闭症患者形象,雷蒙德 · 巴比 特具有哪些典型的心理行为特征? • 雷蒙德所呆的地方是哪里? • 医生向查理 · 巴比特解释雷蒙德的病因时, 如何描述的? • 影片结束时查理对雷蒙德态度发生了怎样 的改变?
自闭症的概念与分类
主要内容
1 自闭症儿童的一般心理发展 2 儿童自闭症的三大典型特征 3 自闭症特征在学习中的反映
自闭症儿童的问题种类繁多,随着环境的变 化,问题会层出不穷,需要我们以极大的耐 心、爱心去面对。 面对自闭症孩子,我们要以认真的、严谨的、 全面的态度看待他。
(一)自闭症儿童的一般心理发展
感知觉 动作 认知 情绪 生活自理能力 社会技能
自闭症的概念
• 半个多世纪以来,自闭症儿童 因其病因不明确,又伴有多种 障碍,已日益引起全球心理与
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自闭
症儿童也被列入特殊教育的重 要对象之一。但到目前为止, 有关自闭症的概念还只是描述 性的定义和分类性的界定。
DSM,ICD,CCMD等对自闭症的规定
• 在美国精神医学会(APA)主编的《精神疾病 的诊断和统计手册》( DSM – IV )中,把自 闭症列为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PDD), 并列出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 • 世界卫生组织所主编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 (ICD-10)中也把自闭症归为一种广泛性的发 育障碍。 •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中则将儿童孤独症明确归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
• 1943 年,一位在美国巴特 摩尔城的约翰霍布斯医院 工作的精神病医生坎纳 ( kanner ) , 首 次 在 题 为 《自闭性的情绪困扰》 ( Autisitic Disturbances of Affective Contact )的一篇 观察报告中提出了“自闭 症 ” ( autism ) 这 一 概 念 。
自 闭 症 的 定 义
• 当我们看到或听到孤独 症这个词时,是否就想 到是性格孤僻呢?是否 觉得它是不爱与人交往 的同义词呢?事实远非 如此,……
自闭症是先天性 / 后天性疾病? 自闭症是/精神疾病/心理疾病
/生理疾病?
《雨人》相关问 题
• 雷蒙德所呆的地方是一家发育性障碍患者收 容中心,这表明自闭症是一种发育性障碍而 非精神疾病。 • 医生向查理·巴比特解释雷蒙德的病因时, 称其为生物性失调,而不是心理失调;在谈 及“胎儿期额叶的损伤”时,医生将雷蒙德 感知与体验能力的缺失描述为某些生物性缺 陷。
三元损伤(triade of impairment)
• 三元损伤指自闭症患者在社会交往、人际
沟通、想象三个方面同时受到损伤。 • 1993 年由英国的 Lorna Wing首次提出,他 认为这些损伤导致自闭症患者行为僵化、 刻板动作和兴趣狭窄,其论点对英美等国 制定自闭症儿童的诊断标准有较大影响。
关于自闭症患病率上升的原因分析
• 虽然自闭症的上升趋势还未在世界各地 都得到证实,但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人 们的关注。大多数学者认为,除了调查 样本的人口年龄、地区不一等统计学因 素的影响外,疾病分类标准的变迁、专 家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父母认识的加深 是自闭症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上升的重要 客观原因。
尽管各种调查的比率不尽相同,但 自闭症出现的性别对比数据相对一 致,一般认为男女比例为3~4:1。 此外,相关的调查结果还认为,大 多数自闭症儿童出生在中等经济的 家庭之中,父母的教育程度相对偏 高。
一般疾病的诊断通常有医学测试和临床观察两种模式但迄今为止人们还未能明确自闭症的发病机制也还未发现其特有的生理指标另外由于自闭症一般表现为儿童发展的迟缓与中断以及与众不同的古怪行为所以在评估诊断的临床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发展心理学的比较方法和对自闭症个体病理症状和行为模式加以观察分析的方法
儿童自闭症
学术界的早期报道
(二)儿童自闭症的三大典型特征
人们一般习惯用医学诊断症状学的描述来解 释自闭症,即所谓的“三联症”: • 社会功能障碍 • 言语交流困难 • 异常的兴趣和固定刻板的行为模式 “四联症”:社会功能的延迟或偏离,不同 程度的人际沟通障碍,怪异行为、刻板运动 和 / 或 姿 势 , 起 病 于 30 个 月 以 前 (Rutter,1978)。
自闭症儿童的分布
自闭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基本认识
由于各国对自闭症儿童的认同和鉴定标准的不同, 自闭症儿童的分布尚存在不同的数据。 首先需要明确以下概念: •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 例出现的频率;观察的时间单位可根据所研究的疾 病种类及研究问题的特点决定,通常多以年表示。 • 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 曾患有某病 (包括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可按观 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期间患病率和时总患病率两种 , 以时总患病率较常用(通常不超过1个月为度)。
3.从智力水平角度命名
从智力水平角度看,自闭症包括低功 能自闭症和高功能自闭症两个分支。 高功能自闭症相对于低功能自闭症而 言,通常智力发展水平正常,语言发 展相对较好(比阿斯伯格综合征还 好),但人际关系和社交障碍明显, 国内有些学者认为与“阿斯伯格综合 征”的名称可混用,但从现行诊断标 准看两者有区别。
• 18世纪末的法国,有位名叫伊塔德的医生,曾收 治了一个名叫未克特的11岁男孩。 • 根据伊塔德医生的临床记录:未克特从不与其他 孩子玩,从没有开口说话,总是做些重复性的动 作,对某些声音特别敏感…… • 尽管伊塔德医生对此病例作了记录报道,对未克 特进行了治疗并有所成效,但他没有意识到这是 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殊疾病,更没有为此疾病命名。 • 其后,在19世纪的欧美各国,也有许多类似未克 特的病例报告。
自闭症在中国
• 中国有关专家(陶国泰等)自 1982 年起开始对自闭 症加以研究并作过病例报道,但目前尚无大范围的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 中国自闭症专家在发展提高诊断手段的过程中,采 用的主要是一些西方国家现有的诊断方法和工具, 尚未建立起中国自闭症患者特有的常模。 • 中国的自闭症研究起步较晚,社会上对自闭症的认 识还不深刻。目前,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 上海、南京以及港台地区对自闭症的专业治疗工作 已经开始,包括以医院为基地的观察治疗和以社区 为基地的各种服务。许多自闭症儿童家长也纷纷创 办起自闭症的教育训练机构。
自闭的成因与分布
归因于
家长
归因于
社会
归因于
心理
归因于
生理
当前学术界对自闭症的成因探讨
现今,人们逐渐认识到自闭症成因的复 杂性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推测。当前,已 有研究虽然说法不一,未有定论,但基 本上已形成共识的是,自闭症患者表现 出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是由脑生物学 的因素导致的,至于造成脑生物学改变 的原因则可以从医学生物学、神经心理 和环境因素等几方面加以分析。
医学生物学成因
遗传学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与脑功能异常
神经传导生化因素
免疫因素
围产期的高危因素
其他因素
神经心理学成因
心理理论(theoryofmind,TOM)缺陷理论
——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障碍
中枢性统合(centralcoherence)不足理论
——自闭症儿童的兴趣狭窄和特殊才能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缺陷理论 ——自闭症儿童的刻板和重复性行为
• 在一些较为边远的地区,有些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自 行组成了自闭症辅导协会以教育训练他们的孩子。 中国在治疗儿童自闭症的过程中,亦已注意到不仅 运用传统的医疗手段,而且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方法。 这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与此同时,加强对国内有关 自闭症问题的各个方面包括中国独特治疗方法的科 学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 • 近年来,国家对自闭症康复工作日益重视,电视媒 体的专题报道增多,社会关注度提高;国家教育部 门已经组织专门的教师培训项目;中残联等也在 “十一五”期间开展有关康复培训工作。
国内对自闭症流行病学的调查
我国大陆地区至今尚无全国性的自闭症流行 病学调查资料,局部调查显示自闭症患病率 与国外文献报道相仿。 台湾地区在 1990 年第二次特殊儿童普查的数 字表明,在6~15岁的学龄儿童中,自闭症儿 童出现得比率是 0.17 ‰ ,这个比率略低于美 国。
如果根据自闭症的患病率大约为 0.5 ‰ 而自闭系列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