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四大能力强化练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四大能力强化练二调动和运
用地理知识
能力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全真训练(A卷)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6分)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
2.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
A.太阳辐射较弱
B.气温较低
C.暖湿水汽充足
D.风力较弱
【思维素养】
【解析】1选C,2选D。
第1题,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谷地中心是下沉气流,不会形成雾;夜晚吹山风,谷地中心是上升气流,底层受冷气流影响快速降温,形成下面冷、上面暖的逆温状态,出现浓雾天气。
第2题,太阳辐射弱、气温低、暖湿水汽充足对雾形成有影响,但不是浓雾持续数日不散的原因。
风力弱,不能吹散雾,是持续数日不散的主要原因。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5题。
3.若M地开发攀岩运动项目,运动员安全绳的长度至少为( )
A.55米
B.95米
C.155米
D.205米
4.有关图中河流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
A.A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
B.湖泊对B河段的影响最明显
C.C河段大致自东南向西北流
D.D河附近4月山歌阵阵采茶忙
5.若某日某时甲村村民看到太阳刚好位于山峰峰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村该日昼夜平分
B.非洲好望角附近海域风大浪急
C.北京香山红叶正值最佳观赏季节
D.澳大利亚西南部森林火险等级高
【思维素养】
【解析】3选D,4选D,5选B。
第3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可判断等高距为50米,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相对高度为100≤H<200,运动员安全绳长度应略长于陡崖相对高度的最大值。
第4题,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等高线密集,落差较大,流速较快,且人口稀少,不易产生洪涝灾害;B河段位于湖泊上游,湖泊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影响最明显的是位于湖泊下游的C河段;根据指向标,C河段大致自东向西流;图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D河段河谷可以种植茶树。
第5题,山峰位于甲地的正东方,看到太阳在山顶上,估测日出方位为东北,应为北半球的夏半年。
下图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读图回答6、7题。
6.关于港口附近的地理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适宜柑橘等水果生长
B.船只进出港口常受大雾影响
C.港口多中小型渔船
D.当地多在1月引河水灌溉
7.受洋流影响,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岸侵蚀最严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思维素养】
【解析】6选D,7选A。
第6题,该地1月平均气温约为10℃,为亚热带地区,适宜种植柑橘;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沿岸有寒流流经,寒流遇到海面上较暖的空气后易形成海雾,影响港口船只进出;该海域易形成上升流,渔业资源丰富,港口多中小型渔船;从该地位置看,该地为地中海气候,1月温和多雨,无需灌溉。
第7题,该地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则甲地位于中纬度,受西风带影响,洋流自西向东流,甲地海岸侵蚀严重;而乙、丙、丁三地洋流自北向南流,与海岸线接近平行,对海岸侵蚀较轻。
下面甲图为新疆××县花岗岩石穴景观图,乙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形成“石穴”的岩石类型是乙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9.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Ⅰ岩浆活动Ⅱ变质作用Ⅲ地壳运动
Ⅳ固结成岩Ⅴ风化、侵蚀作用
A.ⅠⅢⅤ
B.ⅠⅡⅢ
C.ⅡⅢⅣ
D.ⅢⅤⅣ
【思维素养】
【解析】8选B,9选A。
第8题,材料显示“石穴”的岩石为花岗岩,是岩浆侵入作用形成,故与图中②相符合。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岩浆岩主要是岩浆上升,侵入岩层形成侵入型的花岗岩,后经地壳抬升,岩石出露地表,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
没有经过变质作用和固结成岩,故选项A正确。
读我国常年10月30日初霜冻南界线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影响常年10月30日初霜冻南界线在甲、乙两地段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因素分别是( )
A.大气环流、地形
B.地形、洋流
C.海陆位置、纬度因素
D.海陆位置、地形
11.关于丙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初霜来临时收割小麦繁忙
C.属于我国中部崛起地区,经济发达
D.地形成因和吐鲁番相似
【思维素养】
【解析】10选D,11选D。
第10题,初霜冻南界线大致为0℃等温线,该线以南气温高,无霜冻现象,该线以北气温低,有霜冻现象。
甲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明显,初霜冻南界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乙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受山地地形海拔高的影响,气温较低,初霜冻南界线呈东北-西南走向。
第11题,图中丙地位于渭河平原,地处暖温带,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位于陕西省,属于我国西部地区;初霜来临时,当地正值冬小麦播种时节;渭河平原地质构造为地堑,为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天山山脉为我国著名的断块山地,断层发育,吐鲁番盆地与渭河平原成因相似。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12.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34分)
材料一1974年鸿海集团在台湾设立;1985年富士康品牌创立;1988年,富士康龙华基地在深圳建立;2010年8月富士康下属的苹果手机最大的组装生产企业率先入驻郑州。
材料二富士康制造了全球约40%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其员工总人数已经接近120万人(中国内地员工超过100万人)。
预计未来五到七年将有百万机器人大军上岗,实现“机器人代工”远景。
目前富士康在上海浦东建成中国大陆的营运、研发和电子商务中心。
(1)分析富士康部分生产能力从深圳转移到郑州对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2)说明富士康科技总部选址上海浦东的原因。
(3)分析实现“机器人代工”对富士康企业职工的影响。
【思维素养】
【解析】第(1)题,产业转移首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结合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影响即可分析。
第(2)题,联系工业的区位条件,从地理位置、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工业基础等角度分析。
第(3)题,“机器人代工”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对劳动力数量需求锐减,导致工人失业;另一方面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工资提高。
答案:(1)对××市:减少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对××市:增加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
(2)××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
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创新环境好。
(3)劳动力数量需求锐减;就业机会减少,会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劳动力个人工资增加。
全真训练(B卷)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2015年7月1日,华北地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图甲所示区域进行野外考察,图乙和图丙是其记录的天气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1~3题。
1.若MN为该日日出时的山峰日影,则图示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
A.自北向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若图乙、图丙分别表示沿PQ线、MN线的气压变化。
则关于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推断正确的是( )
A.沿PQ线出现冷锋
B.沿PQ线出现暖锋
C.沿MN线出现冷锋
D.沿MN线出现暖锋
3.未来几天,Q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
A.天气转晴,气压升高
B.连续阴雨,气温升高
C.风和日丽,湿度降低
D.狂风暴雨,气温降低
【思维素养】
【解析】1选C,2选D,3选B。
第1题,7月1日,北半球日出东北方向,山峰的影子朝向西南方向,因此M点位于N点的西南方向,河流干流的流向与PQ方向大致相同,因此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第2题,将甲、乙、丙三图结合可知,N处气压高于M处,PQ气压大致相同,连线中间气压较低,应向数值高处凸出,故为低压槽。
MN线位于低压中心的右侧,应为暖锋。
第3题,Q位于暖锋锋前,未来几天受到暖锋影响,将出现持续性降水,气温升高的天气过程。
读图和表,回答4、5题。
表:①②③④四地气温年、日较差统计表(单位:℃)
4.四地中海陆间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甲、乙、丙、丁与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
【思维素养】
【解析】4选D,5选C。
第4题,读图,根据分布位置判断,图中①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水循环弱;②地是地中海气候,水循环较强;③地是热带草原气候,水循环较强;
④地是热带雨林气候,水循环最强。
第5题,甲地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较小,①气温日较差大。
乙气温日较差大,②地冬季气温日较差小。
丙地气温日较差较大,气温年较差小,与③相似。
丁地气温日较差较大,年较差小,④地气温日较差小。
下面两图为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关于图示洋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洋流增温增湿
B.乙洋流是暖流
C.丙洋流增温增湿
D.丁洋流是暖流
7.关于①、②两处附近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②处沿岸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①处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
D.②处的渔场是北海渔场
【思维素养】
【解析】6选B,7选C。
第6题,根据图示洋流分布,左图洋流分布在大陆东岸,两种洋流相汇,应分布在北半球,因为南半球只有中、低纬度环流,所以甲是寒流,乙是暖流。
右图洋流分布在大陆西岸,交汇处位于赤道附近,流向高纬度的洋流无法交汇,丙、丁都是寒流。
第7题,结合前面分析,①处是中纬度大陆东岸,沿岸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处沿岸是热带雨林带;①处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②处没有世界性大渔场。
读东南亚某海岛等高线图,完成8、9题。
8.有关该岛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山连绵,最高峰终年积雪
B.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C.气候炎热,气温年较差大
D.旱雨季分明,热带草原为主
9.图中甲、乙两河( )
A.均以雨水补给为主
B.均有较短的冰期
C.甲河流域面积大于乙河
D.乙河落差大于甲河
【思维素养】
【解析】8选B,9选A。
第8题,该地区位于东南亚,位于热带,最高海拔2 960
米,故无终年积雪;东南亚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和地震;气候炎热,气温年较差小;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第9题,图中甲、乙两河都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故均以雨水补给为主,无冰期;图中乙河流域坡度小,落差小,流域面积大。
(2015·昆明模拟)下图中虚线表示某区域不同植被类型的分界线,读图回答10、11题。
10.①地降水来源于( )
A.东南信风
B.西风
C.赤道低压
D.西北季风
11.②、③两地自然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洋流
D.海陆位置
【思维素养】
【解析】10选D,11选B。
第10题,①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每年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影响①地,此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给①地带来降水。
第11题,②地位于20°S附近大陆西部,随着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或受信风带控制,盛行从陆地吹向海洋的东南信风,不易形成降雨,形成热带荒漠带。
而③地位于同纬度大陆东岸,受东南信风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水汽充足,加上地形抬升作用显著,因此降水较多,形成热带雨林带。
因此造成两地自然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1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2分)
材料一下图为云南省区域图。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绿春、金平等县,是当地人民利用自然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
材料二云南是普洱茶的故乡。
其主产区为云南思茅、西双版纳两个地带,这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面积广。
普洱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鲜叶经“杀青”“揉捻”“干燥”“渥堆”等工序加工而成。
它以历史悠久、品质风格独特、药效显著而蜚声中外,产品畅销内地及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1)简要说明红河哈尼梯田主要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当地农民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
(2)分析云南发展普洱茶产业的区位优势。
(3)从2010年到2013年,云南连续四年出现严重干旱,红河哈尼梯田却没有受到大旱的影响,试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思维素养】
【解析】第(1)题,梯田主要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是地形。
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水土,同时针对南方人多地少的现状,修建梯田还可以增加耕地面积。
第(2)题,茶产业的区位优势的分析应该从自然区位条件和社会区位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
第(3)题,水循环包含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径流等几个环节。
联系所处的位置、地形等角度分析水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1)地形。
保持水土、增加耕地面积。
(2)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水分充足,适合茶树生长;茶树种植面积很广,原料丰富;普洱茶品质优良;生产历史悠久,加工经验丰富;国际知名度高,市场广阔。
(3)红河哈尼地处低纬,气温高,河坝、峡谷的河水常年蒸发;河水蒸发旺盛,加上森林植被的蒸腾作用,水汽充足;受地形影响,水汽上升冷却凝结(或遇到高山低温的冷空气)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形成径流,灌溉梯田。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3分)
材料一非洲南部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下表为图中A、B、C三城镇降水量比较表。
(1)奥兰治河以北海岸地带因沉积有丰富的钻石矿砂被称为“钻石海岸”。
据科学考察该地钻石矿砂来源于奥兰治河中上游地带的金刚石原生矿。
推测“钻石海岸”钻石矿砂形成的地质过程。
(2)比较A、B、C三地冬季降水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3)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甲渔场在冬夏两季的捕鱼量和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差异。
【思维素养】
【解析】第(1)题,联系钻石的来源,从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进行分析。
第(2)题,根据A、B、C三城镇降水量比较表可知,冬季的降水量C>B>A。
原因
可以从影响降水的因素进行分析,C受西风带控制,A、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但B受暖流影响,A受寒流影响,故B地降水多于A地。
第(3)题,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甲地受信风带控制,形成离岸风,海上风浪大,此时上升流增强,捕鱼量大。
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海上风浪小,此时上升流减弱,捕鱼量少。
答案:(1)原生矿受外力风化、侵蚀、流水搬运、沉积于奥兰治河入海口;在洋流的作用下向北搬运,沉积于“钻石海岸”一带。
(2)C>B>A。
C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A、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B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A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3)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上升流减弱,捕鱼量少,海上风浪小;夏季,信风带控制,形成离岸风,上升流增强,捕鱼量大,海上风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