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疗技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何小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类
安全性、有效性确切, 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 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 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医疗技术分类
第二类
安全性、有效性确切, 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 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 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 医疗技术
第三类
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 风险;安全性、有效性 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 研究进一步验证;需要 使用稀缺资源等情形之 一的;需要卫生行政部 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
纲要
一、医疗技术管理形式的变革 二、通过手术分级管理落实医疗技术安全
三、通过医务人员技术档案建立有效评价体系
四、通过过程管理激励新技术运用
一、医疗技术管理形式的变革
1994
1999
2009
2015
机构准入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人员准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执业医师法》
技术准入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管理办法》
取消技术准入审批
《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 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
有关工作的通知》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管理制度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工作 ➢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医疗技术分为3类
10
21
开展分类授权,有利于手术分级动态管理
4、科室根据实际授权或删除部分手术
22
开展分类授权,有利于手术分级动态管理
5、按七档手术医师分类分别授权相应手术
信息系统对接,有利于控制违规越级手术开展
出现越级申请手术,信息系统给予控制
24
信息系统对接,有利于控制违规越级手术开展
符合权限,手术申请通过
病人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能解除病患的痛苦 ➢能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 ➢能延长病患的生存时间
医疗技术有效性
并有确切的评价依据: ➢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与方法 ➢要有确切的统计学数字 ➢要有明确的技术适应证、禁忌证 ➢要有采用此项技术与其他技术治疗同种疾病的疗效比较
5
医疗技术评价体系
➢评价,通常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 ➢评价体系是指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 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 ➢卫生技术评估:对卫生技术的技术特性、临床安全性、有效 性、经济学特性和社会适应性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为卫生技 术决策、卫生技术应用等各层次人员提供科学信息。
1、细化各专科手术分级目录库
细化手术分级目录库,有利于制度间实施衔接
2、手术分级与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衔接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医师权限
手术分级
主任医师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 低年资副主任医师 高年资主治医师 低年资主治医师 高年资住院医师 低年资住院医师
四级手术 三级手术 二级手术 一级手术
细化手术分级目录库,有利于制度间实施衔接
于临床病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着重于完成的医疗技术的病例 质量和数量
36
小结
➢通过信息化体系监控医疗技术实践保障医疗安全 ➢利用医务人员技术档案建立临床能力评价的有效体系 ➢持续有效推进新技术新项目实施
《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 有关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 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27号),国家卫 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 并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二、通过手术分级管理落实医疗技术安全
理制度
实施上,强调医 疗新技术的全过
程管理
结果上,鼓励医 疗新技术的开发
及利用
32
源头上:建立医疗新技术审批管理制度
明确新技术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与人员
充分阐述新技术的项目摘要、临床价值、新技术的来源、 目前国内、省内及市内开展状况等立项依据进行
预测项目风险并制定保障患者安全措施和风险处置预案 评估应用本项目的条件 (人员、设备、设施、支撑条件、成本效益分析等)
25
三、通过医务人员技术档案建立有效评价体系
1、建立医务人员技术档案,保证评价数据真实可靠
27
2、利用医务人员技术档案,实施技术管理有效评价
28
3、利用医务人员技术档案,实施技术管理有效评价
29
4、深化技术档案,考察医务人员临床工作能力
30
四、通过过程管理激励新技术运用
源头上,建立医 疗新技术审批管
明确开展本项目的准备工作情况,需要院部哪些方面支持
实施上:强调医疗新技术的全监督
两年汇总 年度监管
季度监管
35
结果上:鼓励医疗新技术的开发及利用
➢鼓励临床应用类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医院制定和完善了鼓励临床应用类新技术开展的奖励办法,
根据先进性的不同给予相应的激励 ➢强调临床医疗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医疗新技术的考核,着重
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包括多个方面:如人员职称、技术水平 我院通过信息化管理来落实医疗技术安全
以规范手术分级管理体系为例
14
规范手术分级管理体系
➢细化手术分级目录库,有利于手术分级管理实施 ➢开展分类授权,有利于手术分级动态管理 ➢信息系统对接,有利于控制违规越级手术开展
15
细化手术分级目录库,有利于制度间实施衔接
科室审核
• 科室医疗与安全管理小组审核 • 科主任审核确认
• 审核材料真实性
医务处审核 • 对科室意见复核
医院医疗与安 • 对手术操作权限进行综合审核 全管理委员会
19
开展分类授权,有利于手术分级动态管理
2、由相应档次医师进行手术权限申请
20
开展分类授权,有利于手术分级动态管理
3、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审核
3、手术医师分档对应手术分级目录库
原手术分级标准
细化手术医师分档
四级手术 三级手术 二级手术 一级手术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 管理小组
第七档医师 第五档、第六档医师 第三档、第四档医师
第一档、第二档医师
开展分类授权,有利于手术分级动态管理
1、开展分类授权,实行动态管理
个人申请
• 职称、工作年限 • 本人代表性手术病历各3份
医疗技术安全性
医疗技术安全性是指医疗技术本身可能对人的健康造成不良 反应、严重后果的程度和产生的风险大小及防范程度,所采用技 术与其他技术治疗同种疾病的风险比较。
医疗技术安全性是决定该技术是否临床准入的首要考虑因素, 它是保护患者权利的第一道防线。
3
医疗技术有效性
医疗技术的有效性是指医疗技术在临床使用后可能改善人 的健康状况的能力。
医疗技术
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 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 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身心健康)而采取的 诊断、治疗措施和方法。
1
21世纪的医疗技术
三大主流:
微创技术 基因工程 器官移植
六大医疗技术:
➢影像诊断:胶囊内镜 ➢分子诊断 靶向治疗 ➢微创技术: 缩小伤口 ➢药物输运系统:纳米晶体技术 ➢非侵入性检测:唾液检测血糖 ➢移动医疗:医院信息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