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1课时导学案高一地理人教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年级时间年月日
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导学案课型新授课课题
课时第 1 课时主备教师
1. 掌握大气的组成及大气的垂直分层
学习目标
二、基础知识
1.大气的组成
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导致大气成
分和含量的变化:
温室效应: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含量增加
臭氧层破坏: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的
使用,释放大量氟氯烃化合物,破坏大
气的
2.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划分依据:、和等。
(2)大气各垂直分层的主要特点
垂直分层高度主要特点特点成因
A 低纬千米
中纬千米
高纬千米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每升高100米,温度大约降低
0.6 ℃)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
接热源,离地面越近,受热越
多
空气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
空气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几乎全部水汽、杂质集中在该
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B 对流层顶
到千米
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
30千米以上随高度增加而迅
速;
该层中的大量吸收太阳
紫外线
气流以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下,大
气稳定
有利于高空飞行
水汽、杂质极少,云雨绝迹,
能见度好,气流平稳
C 平流层顶到大气
上界(高度约2
000~3 000千米)
气压很,密度很离地面远,引力小
80~500千米高空有若
干,能反射无线电波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
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
电离状态
三、考点探究: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1)~(2)题。
1.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加
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1)臭氧总量由50°S~60°S
向南北两侧;在高纬地区
变化,低纬地区变化。
(1)臭氧总量在递减明显。
(2)臭氧总量变化会引起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及的变化。
(2)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平流层臭氧减少,平流层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气温;臭氧与酸雨的形成没有关系。
【考向变式练习】
2019年国庆节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2018年
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由重庆飞往拉萨,在起飞半小时后、飞行高度9 800米时突发事故,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副机长曾半个身子被吸出机外,后经机组人员齐心协力,最后所有人和飞机都安全返航,机长刘传健创造了比“萨利机长”更伟大的航空奇迹。
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3.影片中航班返航过程中遇雷暴云,剧烈颠簸,此时飞机所处大气分层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4.航班突发事故时机上人员面临的危险不包括( )
A.低温 B.强风 C.辐射 D.缺氧
四、素养提升:降水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条件影响因素降水多的原因降水少的原因
充足的水汽海陆位置沿海水汽充足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风向
海洋吹来的风(夏季风)或陆地吹
来的风经过海洋等较大的水面带
来水汽
陆地吹来的风(冬季风)水汽少山脉走向
山脉走向与湿润气流方向平行,
有利于水汽深入
山脉走向与湿润气流方向垂直,
阻挡水汽深入
地形类型平原地形有利于水汽深入
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原上地
势高,水汽难以进入
洋流暖流上空水汽充足寒流上空水汽少
地面状况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植被破坏严重,地表以沙土为主
空气降温过程气压带
低压带控制,空气上升降温,水
汽容易凝结
高压带控制,空气下沉升温,水
汽不易凝结
风带
西风带由较低纬吹向较高纬,水
汽容易凝结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由较高纬吹
向较低纬,水汽不易凝结
天气系统气旋、锋面空气上升反气旋空气下沉
地形类型山地迎风坡空气上升山地背风坡空气下沉
空气降温过程下垫面状况
暖湿气流遇到冷地面(海面)、寒
暖流交汇、暖流遇到冷海面(多
雾)
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沙漠地区;
排干沼泽和湖泊的地区
凝结核—
【知识迁移练习】
(2021·广东佛山高三质量检测)为研究新疆喀什地区降水日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将该地区气象站2010~2017年所测得的平均逐时累计降水量(如下图)进行分析。
据此完成(1)~(2)题。
1.与2010年相比,2017年降水日变化特点是( )
A.降水强度加剧 B.降水频次降低
C.降水量变化减小 D.降水量总量加大
2.该地一天中降水量最高值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
A.气温低,水汽易凝结 B.气温高,空气对流强烈
C.盛行西风,多地形雨 D.沙尘多,大气凝结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