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壤或者水质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检测技术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vironmental Science
232 关于土壤或者水质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检测技术应用
刘政南
(辽宁北方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65)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的进步,多环芳烃的持续性有机污染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基于现如今已有的对于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进行土壤、水质的检测技术应用分析,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手段的借鉴。

关键词:多环芳烃;土壤;水质;检测技术
多环芳烃广泛存在于现今社会中,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严重,对人类健康以及生态循环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其中多环芳烃广泛的存在于水与土壤介质中,但在检测方面,样品含量相对较少。

针对于目前已有的对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进行土壤和水质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分析探讨。

多环芳烃,主要是来自于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其主要产生的来源为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其中包括交通尾气的排放、生活取暖煤炭的燃烧以及农业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

其对环境属于持久性的污染,对人体以及对生物有着较强的“三致”危害,可以引发生物的癌变、生物体的畸形、以及基因的突变性。

同时,多环芳烃还具有遗传危害,极大提高后代的患病率,对光照有所反应,属于光诱导性疾病。

对于多环芳烃的检测,在检测进行之前需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检测样品经过预处理后可得到含量较高的可供检测的富集浓度的多环芳烃。

预处理的手段主要包括提取、浓缩以及净化。

1 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检测技术 多环芳烃进入土壤后会首先进行快速的扩散作用进入土壤的空隙。

经过长时间的扩散作用进入土壤微细孔径以及土壤细小结构内,对检测测定的实行比较困难。

预处理过程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对于土壤样品,众多多环芳烃的提取以及净化有着不同的适宜分析处理方法,使用方法不同对多环芳烃的检测含量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在浓缩、净化步骤所出现的差异性较大。

多环芳烃的提取技术可分为固相萃取、液相萃取以及索氏提取等,如今,还存在有超声波萃取、加压溶剂萃取的方法[1]。

在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提取较多使用索氏提取法,其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并且有着较高的提取效率。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的提取技术。

利用超临界流体并结合有机溶剂的相似相溶原理进行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痕量提取。

其相比于传统的提取方法,对溶剂的消耗率较低,提取时间较短,并且对土壤样品的回收率也较高。

在土壤介质中进行多环芳烃萃取时,此种方法可无需浓缩过程,即可达到对多环芳烃的高浓度萃取。

超声波萃取技术应用于多环芳烃的少量高效提取,利用超声波而产生的一系列波动效应促进多环芳烃进入萃取剂,达到与土壤介质中其他物质的分离。

加压溶剂萃取通过高温、高压来促进多环芳烃的分离,不同于其他提取技术的是,其中用于土壤固体、半固体的样品。

其在我国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有着广泛的应用。

固相微萃取技术样品使用量小,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

对于此类新型萃取技术能有效的减少多环芳烃在检测过程中的损失,缩短萃取时间,提高萃取效率。

较以往的萃取技术,其有着更为快速便捷的特点,操作简单,有机溶剂用量少,乳化性较低。

对多环芳烃的检测分析主要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法、荧光分光光度计法等方法。

在多环芳烃的检测过程中气相色谱需要对样品进行气化。

一般选用高温、高压气化的方式进行样品的处理。

其检出限低且有着较高的加标回收率。

对于气相色谱-质谱法优化了气相色谱对于相似于多环芳烃物质的分离程度,适用于土壤成分更为复杂,含量较少的情况,精密度、准确度也更为精准。

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说,其有较高的灵敏度以及选择性,这使其成为较为常用的检测分析方法。

在多环芳烃进行检测时还常常使用荧光检测器或是紫外检测器,亦或两种检测器串联进行检测。

多环芳烃的持续性污染对于其检测需要更高的灵敏度以及更高的检测效率。

2 水质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检测技术 对于水样进行多环芳烃检测前同样需要进行预处理,排除复杂
成分的影响。

固相萃取技术应用于水质检测,利用固体吸附剂进行多环芳烃的采集,并在结合相应的洗脱剂进行多环芳烃的提取、浓缩。

这种方式提取速度较快,自动化程度较高。

由此由固相萃取技术发展而来的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水质检测时,水样品的回收率可达百分之90
以上[2]。

同时,微萃取技术更适用于水质中较少含量的多环芳烃的检测。

近期发展的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对于大量水样的多环芳烃提取有着较高的效率。

同时,对水样的回收率较高,且使用有机溶剂较少,可进行大量的目标吸附。

液液萃取技术多用于水质中,多环芳烃的检测利用溶液充分的排斥性、互不相溶的原理进行提取物质。

根据溶解性的差异进行目标物质的萃取分离,消除萃取基质的干扰。

在液液萃取中使用超分子溶剂萃取具有更为环保、便捷的优势,可用于不同溶剂的多环芳烃萃取。

液相微萃取是将分离、提取等一系列的预处理融合为同一步骤,操作程序简单、灵敏度较高。

同时,多环芳烃的富集效率也较强,有着较好的精密度。

对于水质中多环芳烃的分析与土壤的分析方法较为类似。

总体而言,气相色谱法是多环芳烃检测分析中最为常用的方法。

其对于
样品基体的干扰区别性较差,分析多环芳烃的含量较低。

气相色谱-质谱法是对气相色谱法的优化,较大程度的延续了气相色谱的优点,完善了气相色谱的缺点,有着较好的分离效率、分析效率。

将固相萃取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结合是相较于其他模式的效率高、富集性好、实验结果水平质量较高的分析手法。

总观如今的技术发展,超声波、磁性提取技术的应用以及提取技术与多种色谱分析法的结合使用情况下看,对于多环芳烃在土壤及水质中的检测趋向于高效化、便捷化,对抗土壤、水质中的物质干扰要求较高,需要较强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同时对于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也有着一定的实
验要求[3]。

3 结语 土壤以及水质作为与人类、自然生态息息相关的物质组成,多环芳烃这种持续性污染物在其中的危害作用不可忽视,虽然多环芳烃在土壤、水体介质中的检测为痕量测定,但其高毒性为人类生活埋下了健康隐患,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控制环境修复技术等都对多环芳烃的检测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明确多环芳烃的来源、毒性机理,分析检测检验方法,为提高我国环境质量,加强环境保护、修
复力度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宋雪梅,张力天,章梦圆.土壤中多环芳烃不同预处理方法比较[J].低碳世界,2020(08):48-49. [2]贾双琳,郑松,龙纪群,李靖.水中多环芳烃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贵州科学,2020(02):21-30. [3]周琴,郑华荣,张存站,毛振西,徐琴.环境样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8(24):23-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