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学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把Introductiontoflight的第四章Basicaerodynamics略读了一遍,提炼了其中的重点要点,将其总结在一起分享给同学们,希望对大家空气动力学的学习有所帮助。

这个文档内容涉及的气流都是无黏的(书134—228页),没有包含黏性研究的部分。

因为领域导论书对黏性没怎么研究,基本都是只给结论,所以就不
1、注意公式的限定条件,避免错误地加以应用。

2、大物书上的理想气体方程是Pv=RT,其中的R是普适气
体常量(universalgasconstant),领域导论书上的P=ρRT是经过变换的等价形式,其中的R是个别气体常量
(specificgasconstant),等于普适气体常量R普适/M,大家变一下马上就懂了。

2、谈谈我的一个理解:本书中的研究好像不太强调质量和体积,可能是因为空气动力学研究没必要也不方便强调。

在一、基本方程——7、能量方程的推导中,v=1/ρ,这里的1应理
1,不
,同
Pv=R1,并利用普适气体常量和个别气体常量的关系,即可
3
和和c p,


(molarheatcapacityatconstantpressure)。

对比起来有(下式中R个指个别气体常量,R普指普适气体常量,i指分子自由度,γ指热容比):
比热摩尔热容
c v=R个,c p=R个c v=R普,c p=R普
c p-c v=R个c p-c v=R普
γ==γ==
4、小写v代表体积,大写V代表速度,注意区分,其他字母
1、


2、
忽略重力和黏性,朝向x正方向的力为
Pdydz
压强的变化率为
则朝向x负方向的力为
(P+dx)dydz
则合力
F=Pdydz-(P+dx)dydz=-(dxdydz) 又
a===V 由
3、
++
即P+ρ在一条流线上是常量,其中
用表示,对于不可压缩流,等于总压,我们在方程的应用中会再提及。

4、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
系统的内能增量=外界传热+外界做功,即
de=δq+δw
其中
δw=-Pdv(压缩,所以v减小,dv是负值,所以有负号) 则
δq=de+Pdv
定义焓
h=e+Pv
5、
,即系统增加单位温度所吸收的热量
等体过程的比热写作
可得
de=δq=c v dT
从e=0和T=0积分得
e=c v T
我们在大物中学的是e=R普T,m还是要当做单位质量1,推出
e=R个T=c v T。

因此,它们是等价的。

对于等压过程
dP=0


6、
代入
δq=de+Pdv和δq=dh-vdP

-Pdv=de=c v dT,vdP=dh=c p dT
两式相除得
=-γ
其中定义了热容比
=
,可得γ
=-

)
把体积换成密度得
=()γ
同时借助状态方程
ρ=P/(RT)
在有ρ的那个式子中消去ρ
或借助我们熟悉的形式(大物书上的)
Pv=RT
()
)()
把大物书上的式子中的体积换为密度,就跟这个完全一样了7、
代入欧拉方程
dP=-ρVdV

dh+vρVdV=0
v=1/ρ(这里的v应理解为单位质量的体积)则
dh+VdV=0
做积分得
h1+V21=h2+V22,即h+V2=常量

++T+V
=+

h1+V21+Q12=h2+V22
也可写为
c p T1+V21+Q12=c p T2+V22
8、一个重要结论
对于等熵流,总温T0,总压P0,总密度ρ0是定值总温(totaltemperature),总压(totalpressure),总密度(totaldensity)定义:
Totaltemperature/pressure/densityatagivenpointinaflowi sthetemperature/pressure/densitythatwouldexistiftheflo
1、
速度a和a+da
应用连续方程有
ρA1a=(ρ+dρ)A2(a+da)
A1=A2,则
ρa=(ρ+dρ)(a+da)
展开,再忽略无穷小量dρda,可得
a=-ρ
代入欧拉方程
=
=c
a2=γ
对于理想气体,可以再代入状态方程P=ρRT 最终得出
a=
可以看出,理想气体中的声速仅与温度有关
2、低速亚声速风洞
设Settlingchamber(reservoir)和Testsection的气流
=V+
,可得
A2/A1对于给定风洞是定值,要想调节Testsection的速度大
小,可以调节P1-P2。

以前人们用U型管分别连接Settlingchamber(reservoir)和Testsection来测P1-P2,现在我们工艺先进,通过压力传
感器实现
3、空速测定
A、设备:
总压管(Pitottube),空速管(Pitot-statictube)
B、对于低速亚声速流(M<0.3)
在上图中空速管上的A点
压强为静压P,速度为V1
在B点
压强为总压P0,速度为0
应用伯努利方程得
P0=P+ρV12
可得
=
=P+
,即设法测的飞机周围的ρ),则获得真实空速(trueairspeed)
V true=
但是测定飞机周围的ρ比较难,所以低速飞机计算时都是用
的标准海平面密度ρs,获得当量空速(equivalentairspeed)
V e=
其实
当量空速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Consideranairplaneflyingatsometrueairspeedatsomealti
就C、
根据
γ=c p/c v
可得
c p=
气流在空速管或总压管前的探针前的停滞点(stagnationpoint)处从最开始温度T1和速度V1的状态等熵静止,速度变为0,因此温度为总温(totaltemperature)T0,压强为总压(totalpressure)P0,在此过程应用能量方程得
+
=1+
=
=1+
又声速
a12=γRT1

=1+=1+M12(只要求是绝热过程) 结合等熵过程方程
=()γ=()γ/(γ-1)
=(1+1+M
由上式可得
=[()
因此,通过总压和静压的比值可以直接求出马赫数
V12=[()(γ-1)/γ-1]
也可写为
V12=[(+1)(γ-1)/γ-1]
因为实践中一般获得P0-P1,所以上式用得较多
而且,由于T难以测量,即a难以获得,静压P1也难测,所以高速亚声速飞机一般用标准海平面的声速和压强a s和P s代入上式。

airspeedindicator会感应P0-P1的值。

从而获得校正空速
(calibratedairspeed)
=[(+1)
D、
总温不变
由于激波的产生(产生的大致原理在P206),穿越激波的气流不是等熵流。

空速测定的理论非常复杂,书上只给了最后结果,称为RayleighPitottubeformula:
=[]γ/(γ-1)
其中,P02为激波后的总压,P1为自由流静压,由飞机表面的静压孔(staticpressureorifice)测量,由此推出马赫数。


想推出空速,还需要其他信息。

4、
++=0

-++=0
由于气流是等熵流,所以
==
代入上式,可得
=(-1)

=(M2-1)
==
咋一看无限大了,不过显然是有限大的,因此:
需使=0的值为有限
反过来可以看出:
当dA/A=0时,M=1,即streamtube有最小面积时,M=1,称
此处为throat
Therefore,toexpandagastosupersonicspeeds,startingwithastagnantgasinareservoir,theprecedingdiscussionthataductofsufficientlyconverg ing-divergingshapemustbeused。

Forrocketengine,

bell-likeshapeforthesupersonicsection。

流过超声速风洞或火箭发动机的气流可近似为等熵流,因此
=1+=1+M12
=(1+M12)γ/(γ-1)
=M
V0,ρ0因此,以上三式可作为始端与任一点的关系式,也可写为
[1+(
[1+(
[1+(γ
另外,马赫数M与截面面积A和throat面积A t的比值的关系(书上没有推导过程)为
()2=[(1+M2)](γ+1)/(γ-1)
可推出下图的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