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在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静脉导管在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及抽气的方法治疗自发性
气胸疗效。
方法将6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2例
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接胸腔引流储液瓶;对照组32例行常规胸穿抽气;观
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胸腔穿刺一次率高、可缩短住院时间。
结论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比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更好;中心静脉导管
闭式胸腔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病人易接受
的方法。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自发性气胸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3-0309-02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atients. wu sheng-ling,etc .The Department for Pulmonary Diseases ,The Hopital of xinhai, guangzhou,guangdong 510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ects and complications of using closed draninage of thoracic cavity by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and by gross tube in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64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mparison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n=32)were given closed drainage of thoracic cavity by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thoracic cavity drainage bottie;The comparison group(n=32)were punctured to routine thoracic cavity .The comparisons were made on the effects of the treatments and their complications.Results In some ways--A rate of thoracic cavity、time of hospitaliza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comparison group showed more cornplieations than that of the treatment group.Conclusions Use of closed drainage of thoracic cavity by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has less pain,less complications,being easy to implement and more acceptable in treating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atients.
【Key words】central venous catheter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therapy 白发性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膜腔疾病,是呼吸内科最常见的急诊之一,也是
呼吸科重症之一,其临床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进行确诊。
常规治疗方法:胸膜腔穿刺抽气术;粗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膜粘连术;外
科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
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
行胸腔闭式引流接胸腔引流储液瓶吸引治疗30例自发性气胸,并与传统胸膜腔
穿刺抽气术治疗30例自发性气胸比较。
观察研究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资料
两组入选病例均为单侧单纯性自发性气胸,两组是随机排号(按先计划好的
双盲编号),临床排除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及有慢性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肺结核、肺间质)气胸。
临床症状:治疗组32例,男29例,女3例;年龄17—41岁,平均26岁;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19例;胸闷,呼吸困难逐
渐加重13例。
对照组32例,男30例,女2例,年龄16~42岁,平均27岁;
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19例;胸闷,呼吸困难逐渐加重13例。
两组自发性气胸
患者均经胸片证实,肺组织被压缩30—70%。
二、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胸片选择患侧胸第二肋间与锁骨中线交叉点为穿刺部位,对局
限性气胸选择气胸明显的部位。
治疗组:确定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洞巾,局麻
时试穿抽出气体,再用穿刺针抽取1—2ml生理盐水或局麻药于穿刺点进入胸腔,回抽有气体后,经穿刺针置导引钢丝入胸腔,拔出穿刺针,扩皮针扩张皮肤,将
中心静脉导管经导引钢丝进入胸腔约8cm左右(注:胸壁至胸膜腔约3cm,进入
胸膜腔以后继续进入约5cm,以防脱落),拔出导引钢丝,缝合固定再用透明敷贴
及胶布固定,将导管与胸腔引流储液瓶积液腔的引流管连接,储液瓶的水封腔的
水柱2cm,再不定时用人工压挤负压杠,直至没有气体溢出后复查胸片证实。
对
照组:常规消毒,铺洞巾,局麻后在穿刺点用14号三通管穿刺、固定,用50ml
的注射器抽吸,直至没有气体抽出。
两组均同时治疗原发病,防治感染及对症治疗。
三、统计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32例:30例经引流后肺完全复张(胸片证实肺组织被压缩<3%),治愈率93.7%,复张时间2~5天,平均3.8天;有2例失败,其中1例经胸部
CT有肺大泡,行外科手术证实为肺大泡破裂,1例胸部CT证实有胸膜粘连,改
为粗硅胶管闭式引流接负压引流后复张。
有1例存在轻微皮下气肿,穿刺点无感染,无明显疼痛,无复张性肺水肿,愈合后穿刺点无疤痕形成。
对照组32例:
11例经引流后肺完全复张(胸片证实肺组织被压缩<3%),复张时间1—2天,
平均1.4天;10抽气后例基本好转(胸片证实肺组织被压缩<25%),经休息、
吸氧后完全复张,复张时间5—9天,均7.3天平;8抽气后例有好转(胸片证实
肺组织被压缩>25%),再次穿刺抽气,其中3例共3次穿刺抽气,经休息、吸
氧后完全复张,复张时间5—12天,均9.2天平;总共肺完全复张29例,治愈率90.6%,均6.8天。
有3例失败,其中1例经胸部CT有肺大泡,手术治愈,2例
胸部CT证实有胸膜粘连,改为粗硅胶管闭式引流接负压引流后复张。
无皮下气肿,穿刺点无感染,无明显疼痛,复张性肺水肿1例,经治疗后缓解;胸膜反应
1例,经治疗后缓解。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副作用、穿刺一次率、肺复张时间(天)比较
组别例数治愈%疼痛复张性肺水肿胸膜反应穿刺一次
率肺复张时间(天)
治疗
组 32 30(93.7%) 0 0 0 30 3.8 对照
组 32 29(90.6%) 0 1 1 11 6.8 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经x2检验,P<0.05,说明两组疗效差异统计学意义。
而治疗后并发
症:皮下气肿、疼痛、穿刺点疤痕形成、发热,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统计学具无
显著差异性:两组患者在胸腔穿刺一次率和肺复张的时间,对照组32例仅11例胸腔穿刺一
次率,差异明显。
讨论
胸膜腔是脏一壁层胸膜间压力为一0.981~一0.392 kPa的一个闭合的负压腔。
当某种诱
因引起肺泡内压急剧升高时,病损的肺一胸膜发生破裂,胸膜腔与大气相通,气流便流人胸
腔而形成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多见于有基础肺部病变者、可有胸膜下肺大疱、脏层胸膜
破裂或胸膜粘连带撕裂等导致[1]。
胸膜下肺大疱可为先天性,也可为后天性。
前者系先天性
弹力纤维发育不良,肺泡壁弹性减退,扩张后形成肺大疱,多见于瘦长型男性,肺部X线检
查无明显疾病,国外文献报道这种气胸占首位,而国内则以继发性气胸为主[2],后者较常见
于阻塞性肺气肿或炎症后纤维病灶的基础上,细支气管半阻塞、扭曲,产生活瓣机制而形成
气肿泡,胀大的气肿泡因营养、循环障碍而退行变性,以致在咳嗽或肺内压增高时破裂。
其
它常见疾病尚有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等,多因为肺部感染、咳嗽打喷嚏、便秘等因素诱发[3]。
自发性气胸治疗的目的是促进患侧肺复张,消除病凶及减少复发率,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保守治疗,胸穿排气与闭式引流、胸膜粘连术及外科手术等。
90%以上的气胸患者可通过胸
穿排气与闭式引流治愈,但不能预防复发气胸合并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者。
积极治疗原发病,除去诱凶,严格卧床休息,镇咳及止痛,是防止气胸的发展和再发的有效措施。
自发性气胸
经穿刺引流排气而未愈者,有文献报道:推荐胸腔内注射高渗葡萄糖刺激胸膜使、粘连而闭
合裂孔,但疗效欠佳。
也有报道采取手术治疗,即开胸进行肺大疱切除修补术,效果良好[4]。
在气胸的治疗过程中,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观察患者的肺
部体征、胸片中肺压缩程度以及动脉血气分析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并发症,如胸膜反应、皮
下气肿、纵隔气肿、复张性肺水肿等。
气胸时失去了负压对肺的牵引作用,甚至因正压对肺
产生压迫,使肺失去膨胀能力,表现肺容积缩小,肺活量减低,最大通气量降低的限制性通
气功能障碍。
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其呼吸困难,缺氧与肺组织压缩的程度、类型及有关并发
症等选用各种胸腔排气减压手段,使萎缩的肺早日复张[5]。
中心静脉导管的组织相容性较好,对胸壁及复张的肺损伤及刺激性小,不易引起疼痛及
胸膜反应[6]。
中心静脉导管柔韧性好,管壁有一定的张力,不易被压扁,必要时可加用DY
一1A型低压吸引器负压吸引,故不易阻塞;若有阻塞,采用正确的方法,一般可以解决:
由于中心静脉导管细,使用方便,创伤性小,可适用于任何年龄的气胸患者。
本研究入选病
例均为单侧单纯性自发性气胸,经胸片证实,肺组织被压缩30—70%,临床上考虑患者胸膜
破口相对小,波动不大,从而选择行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及抽气或常规胸穿
抽气的方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
本研究用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及抽气的方
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与常规胸穿抽气比较,结果提示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
流及抽气的方法有胸腔穿刺一次率高、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及减轻患者的经济
负担的优点。
另外两组均有在治疗中有疗效不佳的病例,胸部CT证实为较复杂的气胸,及
时选择其他治疗而治愈。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疗效不佳,要及时查明原因,从而及时选择
有效治疗。
另据文献报道,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加负压持续吸引与粗硅胶管闭式引流的疗
效相近,且副作用少,故临床上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加负压持续吸引治疗气胸是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患者易耐受的方法。
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及抽气
的方法治疗单侧单纯性自发性气胸,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尤其是基层医院。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6
[2]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876
[3]周淑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0,3(14):84—8
[4]颜杰.36例自发性气胸诊断与治疗分析[J].I临床肺科杂志,2005,10(3):331—332.
[5]王吉耀,主编.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8.
[6] 李雄辉,邱栋发,魏丽芳.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86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0):1279—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