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实施的步骤和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法实施的步骤和程序
引言
观察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用于收集和记录现象、行为和事件。
观察法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步骤和程序,本文将介绍观察法实施的具体步骤和程序,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技巧。
步骤一:确定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在实施观察法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研究目的是研究的最终目标,而研究问题是指研究希望回答的具体问题。
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有助于确定观察的重点和内容。
步骤二:选择观察的对象和场景
观察法的核心是观察对象和场景的选择。
观察对象可以是人、动物、物体、行为等。
观察场景可以是实验室、自然环境、公共场所等。
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和场景,并确保能够方便地进行观察。
步骤三:设计观察计划和表格
在开始观察之前,需要设计观察计划和表格。
观察计划包括观察的时间、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观察表格用于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行为。
观察计划和表格的设计应该具体明确,以便于后续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步骤四:进行观察和记录
在实施观察之前,需要对观察对象和场景进行实地考察,熟悉环境和情境。
观察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客观中立,尽可能避免主观偏见。
根据观察计划和表格,进行系统性观察,准确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行为。
步骤五:整理和分析观察数据
观察完成后,需要对观察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整理数据可以通过整理观察表格和生成数据表的方式进行。
分析数据可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推理统计的方法,提取和总结观察结果。
步骤六:得出结论和撰写报告
根据观察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结论应该与研究目的和问题一致,并具有实际意义。
在撰写观察报告时,应该按照科学报告的格式和结构来进行,包括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
技巧和注意事项
•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干扰和影响观察对象和场景,尽可能做到观察不干扰。
•观察时要注意细节和场景的全面性,尽量避免遗漏和疏忽。
•观察记录要准确、详细,尽量使用客观的语言和描述方式。
•观察期间要保持专注和耐心,不要随意中断或放弃观察。
•在整理和分析数据时,要仔细检查和核对数据,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应该符合观察数据的实际情况,同时要保持科学和客观。
结论
观察法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用于收集和记录现象、行为和事件。
实施观察
法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和场景,设计观察计划和表格,进行观察和记录,整理和分析观察数据,得出结论并撰写报告。
通过合理的步骤和程序,以及技巧和注意事项的应用,可以提高观察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