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6课 三国鼎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页,共三十一页。
2、知识(zhī shi)抢答: 《三国演义(sān ɡuó yǎn yì)》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 桃园三结义(jiéyì)的兄弟是谁? 刘备、关羽、张飞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2.重点掌握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 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tuī dòng)了社会的 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mínzú)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新课导入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三国 知多少 (SānGuó) 1.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
国故事,请补上后半句:
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面前耍大刀 , 班门弄斧(bān mén nòng fǔ) 刘备借荆州, 有借无还(yǒu jiè wú huán)
Image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3、在下列(xiàliè)人物中最先称帝的 是(D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 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jīntiān)的( B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第三十页,共三十一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二十页,共三十一页。
三.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 面是怎样 形成 (zěnyàng) 的?原因何在? 它的形成有何历 史意义?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220年,曹丕自称
皇帝(huángdì),国号 魏,定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guóhào)汉,史称 蜀汉,定都成都。
吴
222年,孙权称王
曹军
赤壁
(chìbì)
之战
五万 孙孙、刘联
军
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gōngyuán)208
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以少胜多(yǐ
shǎo shènɡ duō)
孙刘联军胜利(shènglì)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试分析: 赤壁之战(chì bì zhī zhàn)
官渡之战
公元 200年 (gōngyuán)
袁绍
十万人
夜袭乌巢
乌 ,烧毁袁 巢 军粮草
官渡
(ɡuān dù)
曹操
三四(sān sì) 万人
以少 胜多
第八页,共三十一页。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 200 (gōngyuán) 年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以少胜多(yǐ
shǎo shènɡ duō)
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刘备、关羽、张飞。2.重点掌握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 鼎立局面的形成。3.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
No 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结合课本内容及下列材料,归纳官渡之
战是在怎样的背景(bèijǐng)下发生的。曹 操。赤 壁 之 战。孙刘联军 胜。①客观:官兵来自 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B
曹操为什么失败?
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分析 赤壁之战 (fēnxī)
孙刘联军 胜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②采用火攻,战术(zhànshù)得 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 败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qiángdà)而骄傲 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功盖三分(sān 国, fēn) 名成八阵图。------杜甫(bǎi dù)搜索:诸葛亮的图片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bǎi dù)搜索:三顾茅庐的故事
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二.赤壁之战(chì bì zhī zhàn)
曹操
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刘 刘
刘
曹操 二十万 刘刘
曹操胜利
(shènglì)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曹操 胜
官渡之战 分 (ɡuān dù zhī zhàn) 析: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chūzhòng)
。
袁绍败
④重用人才。
骄傲 轻 (jiāo ào)
敌,
听不进正确
意见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课堂小结
袁绍
曹操
官渡
(ɡuān dù)
之战
赤壁之战(chì
bì zhī zhàn)
曹操
孙刘联军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魏
蜀
吴
随堂演练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jīchǔ)的战 役是( C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 A、赤壁之战(chì bì zhī zhàn)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ɡuān dù zhī zhàn)
赤壁之战(chì bì zhī zhàn)
曹操
曹操
政治:挟天子以 令诸侯招贤纳士 经济 :实行屯 (jīngjì)
兵多将广 --骄傲轻敌
田,奖励农耕
孙、刘
袁绍
天时
骄傲轻敌,
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谦虚谨慎 ,骄傲必败 (qiān xū jǐn shèn) ; 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第五页,共三十一页。
新课讲授
一.官渡之战(ɡuān dù zhī zhàn)
结合课本内容及下列材料,归纳官渡之战 (ɡuān dù zhī zhàn)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曹操为 什么能赢?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东汉末年(mònián)军阀割据形势 图
袁绍
匈奴
刘璋
曹 操
刘表 袁术
第七页,共三十一页。
蜀 锦
(shǔjǐ n)
行 销 三 国
三 国 的 治 理
(zhìlǐ)
与 开 发
吴国造船业发达,
船队 曾到达夷洲 (chuán duì)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你认为(rènwéi)三国鼎立局面的 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进步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倒退
三国鼎立
东汉 末年军阀割 (DōngHàn) 据
,国号(guóhào)吴, 定都建业。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三国鼎立局面(júmiàn)形成的原 因是什么?
直接 原因:赤壁之战 (zhíjiē)
(chì bì zhī zhàn)
根本原因: 魏、蜀、吴三经济、军事 实力势均力敌,缺乏统一 全国的经济基础。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曹魏重视 兴修水利
2、知识(zhī shi)抢答: 《三国演义(sān ɡuó yǎn yì)》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 桃园三结义(jiéyì)的兄弟是谁? 刘备、关羽、张飞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2.重点掌握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 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tuī dòng)了社会的 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mínzú)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新课导入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三国 知多少 (SānGuó) 1.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
国故事,请补上后半句:
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面前耍大刀 , 班门弄斧(bān mén nòng fǔ) 刘备借荆州, 有借无还(yǒu jiè wú huán)
Image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3、在下列(xiàliè)人物中最先称帝的 是(D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 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jīntiān)的( B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第三十页,共三十一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二十页,共三十一页。
三.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 面是怎样 形成 (zěnyàng) 的?原因何在? 它的形成有何历 史意义?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220年,曹丕自称
皇帝(huángdì),国号 魏,定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guóhào)汉,史称 蜀汉,定都成都。
吴
222年,孙权称王
曹军
赤壁
(chìbì)
之战
五万 孙孙、刘联
军
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gōngyuán)208
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以少胜多(yǐ
shǎo shènɡ duō)
孙刘联军胜利(shènglì)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试分析: 赤壁之战(chì bì zhī zhàn)
官渡之战
公元 200年 (gōngyuán)
袁绍
十万人
夜袭乌巢
乌 ,烧毁袁 巢 军粮草
官渡
(ɡuān dù)
曹操
三四(sān sì) 万人
以少 胜多
第八页,共三十一页。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 200 (gōngyuán) 年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以少胜多(yǐ
shǎo shènɡ duō)
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刘备、关羽、张飞。2.重点掌握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 鼎立局面的形成。3.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
No 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结合课本内容及下列材料,归纳官渡之
战是在怎样的背景(bèijǐng)下发生的。曹 操。赤 壁 之 战。孙刘联军 胜。①客观:官兵来自 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B
曹操为什么失败?
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分析 赤壁之战 (fēnxī)
孙刘联军 胜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②采用火攻,战术(zhànshù)得 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 败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qiángdà)而骄傲 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功盖三分(sān 国, fēn) 名成八阵图。------杜甫(bǎi dù)搜索:诸葛亮的图片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bǎi dù)搜索:三顾茅庐的故事
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二.赤壁之战(chì bì zhī zhàn)
曹操
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刘 刘
刘
曹操 二十万 刘刘
曹操胜利
(shènglì)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曹操 胜
官渡之战 分 (ɡuān dù zhī zhàn) 析: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chūzhòng)
。
袁绍败
④重用人才。
骄傲 轻 (jiāo ào)
敌,
听不进正确
意见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课堂小结
袁绍
曹操
官渡
(ɡuān dù)
之战
赤壁之战(chì
bì zhī zhàn)
曹操
孙刘联军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魏
蜀
吴
随堂演练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jīchǔ)的战 役是( C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 A、赤壁之战(chì bì zhī zhàn)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ɡuān dù zhī zhàn)
赤壁之战(chì bì zhī zhàn)
曹操
曹操
政治:挟天子以 令诸侯招贤纳士 经济 :实行屯 (jīngjì)
兵多将广 --骄傲轻敌
田,奖励农耕
孙、刘
袁绍
天时
骄傲轻敌,
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谦虚谨慎 ,骄傲必败 (qiān xū jǐn shèn) ; 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第五页,共三十一页。
新课讲授
一.官渡之战(ɡuān dù zhī zhàn)
结合课本内容及下列材料,归纳官渡之战 (ɡuān dù zhī zhàn)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曹操为 什么能赢?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东汉末年(mònián)军阀割据形势 图
袁绍
匈奴
刘璋
曹 操
刘表 袁术
第七页,共三十一页。
蜀 锦
(shǔjǐ n)
行 销 三 国
三 国 的 治 理
(zhìlǐ)
与 开 发
吴国造船业发达,
船队 曾到达夷洲 (chuán duì)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你认为(rènwéi)三国鼎立局面的 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进步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倒退
三国鼎立
东汉 末年军阀割 (DōngHàn) 据
,国号(guóhào)吴, 定都建业。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三国鼎立局面(júmiàn)形成的原 因是什么?
直接 原因:赤壁之战 (zhíjiē)
(chì bì zhī zhàn)
根本原因: 魏、蜀、吴三经济、军事 实力势均力敌,缺乏统一 全国的经济基础。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曹魏重视 兴修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