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6P13P做推挽输出级的DI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6P13P做推挽输出级的DIY
初学DIY胆机发烧友,对推挽输出级往往不敢涉足,因为推挽电路涉及的调试内容多且要求严格。
推挽电路的关键在于平衡,无论是交流平衡、直流平衡、元器件的对称性。
处理不好都会使推挽输出的优势大打折扣。
像6P13P这种线性较差的多极管,在A类、AB.
类推挽中调试有方可以弥补其非线性失真。
如处理不力则可能惨不忍听。
因此,用6P13P 接成推挽。
需认真对待。
初入门DIY推挽机。
可以选择SRPP分压调整式推挽。
实际属串联供电自倒相的单端推挽。
在日本风行用于电压放大器。
被称为禾田茂氏放大器。
实际上,SRPP电路创始用于功率放大。
南于采用串联电阻分压倒相,功率损耗较大。
也难以平衡。
故后来被需要倒相器的SEPP所取代,常用于小功率电压放大。
如果输出管跨导较高,有较低的栅负压,则使串联取样倒相电阻极小(此点正是SRPP适宜小功率电压放大的原因之一)。
此类损耗也就可忽略了。
因此。
6P13P具有此特点:首先,6P13P适合低板压供电。
采用串联供电SRPP,使电源电压不会太高。
其次,6P13P高跨导、高增益。
为了得到单端推挽上管的输入反相位信号,上管阴极只需串联接入160Ω电阻。
此电阻既构成上管自给栅负压电阻。
同时下管板极输出电流在此电阻上产生信号电压降。
将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的极性接人上管阴极。
轻松完成倒相作用。
单端推挽电路从两管中点输出同相位合成信号。
完成推挽输出。
当两管处于A类状态时。
两管互补向输m端提供电流。
以达到提高输出功率的目的。
只要此A类放大有较低的失真度。
放大器是否对称、是否能抵消两管偶次谐波失真就无关紧要了。
以此观念出发,SRPP单端推挽是最简单的、无需倒相器的推挽电路。
其单端信号输入、单端信号输小使此推挽输出级简单至极。
而可以得到近似两倍于单端A类输出级的输出功率。
虽然SRPP和SEPP有相同的负载特性。
因为两管并联输出。
相位相同。
输出级内阻为单端输出的二分之一。
最佳负载阻抗为普通推挽的四分之一。
A类单端的二分之一。
6P13P在上述A类单端状态,负载阻抗为260011.所以SRPP输出级负载阻抗为1300Ω,即使说此单端推挽电路仍需采用输出变压器。
只不过阻抗比为1300Ω:
8Ω=162.5:1。
换算后匝数比为12.75:1。
负载阻抗的降低,对输出变压器的工艺可大为简化。
改善输出级频响
也就轻而易举了。
电路见下图。
SRPP电路中R6是关键元件。
既决定了两管的直流平衡。
也与输出信号平衡有关。
为了达到直流平衡,则R6应和R8相等。
以使两管中点电压相等。
从交流等效电路分析,R6串联在两管之间损失了部分输出信号。
所以R6太大对SRPP输出级是不利的。
为了使R6不太大。
则要求输出管有高跨导特性。
此点是6P13P四极管接法。
以保持其高增益特性。
两管第二栅极由各自板极供电端得到相对于各自阴极有150V电压。
此时6P13P仍符合图4电路的工作状态。
输入单端12Vp-p信号,达到输出功率2×5W的目的。
因为输出级取消了阴极负反馈电路,使6P13P非线性失真增大为8%以上,为此图5中电路采用了包括输出变压器在内的大环路负反馈。
以改善各级输出特性。
驱动级还加入了β=0.064的本级电流负反馈。
使驱动级增益、失真降低为原值的1/1.896,再加入不足-10dB的大环路反馈,使整机失真不大于5%。
为了使电路简单。
采用了220Ω电阻和2只100μF大电容滤波向输出级供电,改变220Ω电阻值。
可使SRPP供电电压为424V.以达到每只输出管板一阴极有效电压200V的目的。
如果有5~10H的阻流圈代换220Ω电阻。
滤波效果会更好。
为了调整电压可在整流输出端和C1正极间接人50~100Ω/3W电阻进行调整。
1.输出变压器的绕法
本机输出变压器初级无直流通过。
因此可用20mm×20mm截面的铁芯自制,EI片交错插片。
无需留空气隙。
初级绕组用φ0.18mm线绕2500匝。
次级4Ω绕组用φ0.8mm线绕138匝,8Ω绕组用φ0.64mm线在4Ω绕组尾端接绕58匝,可采用先绕次级后绕初级的简单多层绕制工艺。
2.电路调整
首先是输出级的调整,在430V左右的供电电压下,R6、R8采用155~165Ω/3W的电阻。
检测V3板极对地电压应为212~215V之间,如此电压值超差。
可改变R6的值使之正常。
增大
R6,V3板极电压会降低。
反之则升高。
调整后使V3板极近似为B+电压1/2。
6P12P加速极电压检测应注意,负表笔接检测管阴极,Ug3应为150~162V之间,且两管电压对各自阴极应相等。
超差可选择8.2kΩ电阻进行调整。
电源的调整之一是,调整前级供电在300~330V之间。
如过高可增大10kΩt退耦电阻,务必使之不超过330V。
输出级供电可调整220Ω电阻(不少于3W),使之在430V以下。
前级电子管各极电压图示为用12AU7时测得,也可换用大八脚管6SN7、6N8P,电压误差也不应超出图注10%。
最后连接负反馈电阻Rnf=10kΩ。
如果放大器发生自激振荡。
可将输出变压器初级两线对调。
当发生最大音量时激励不足、音量不够时,可酌情增大Rnf的阻值,降低反馈量,或者在驱动级阴极电阻(1.4kΩ)上并联1只100μF/25V的电解电容器。
取消电流负反馈以提高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