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器测试装置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规 X 适用于电力用户电用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器的研发和生产。

本技术规 X 未提及的技术条件采集器检测装置( FKC-101)符合《 Q/GDW 373-2009》至《Q/GDW 380.6-2009》相关规程和标准规定。

Q/GDW 373-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X
Q/GDW 374-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X
Q/GDW 375-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X
Q/GDW 376-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Q/GDW 377-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X
Q/GDW 378-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
Q/GDW 379-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X
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Q/GDW 129-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Q/GDW 130-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JJG597-2005 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
JJG307-2006 机电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
JJG596-1999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
3.1 表位数: 48 表位。

3.2 工作电源:
a、市电供电 220V,允许偏差±10%。

b、谐波含量小于 5% (电压总畸变率);
c、频率 50Hz,允许偏差-6%~+2%。

3.3 每表位负荷容量》 10VA。

3.4 每表位通信接口:两路 RS485、一路 RS232。

3.5 模拟电能表支持《DL/T645-1997》和《DL/T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

3.6 运行环境
工作温度:15℃~ +30℃。

参比湿度: 40% ~60%。

海拔高度:≤1000m
3.7 工频耐压、电磁兼容等其它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8 装置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2 103h;
3.1.1 采集器校验装置分为一架挂表架,无程控电源柜,每架 48 表位。

3.1.2 挂表架采用背靠背模式摆放。

3.1.3 结构上预留载波通信模块安装空间,后备以后升级安装载波通信模块。

3.1.4 装置的结构应整齐合理、线路正确、连接可靠
3.1.5 装置应采用高级电泳铝合金材料制成,美观大方;
3.1.6 装置应设有接地端钮,并在其旁标以接地符号;
3.1.7 装置下设滚轮方便移动位置。

3.1.8 装置的开关、旋钮、按键等控制和调节机构应有功能和方向标志
3.1.9 装置台面板采用防火防热材料,上敷绝缘垫。

3.1.10 挂表架应采用一体化挂表面板设计;
3.1.11 装置应能承受正常运行及常规运输条件下的机械振动和冲击而不造成失效和损坏。

3.2.1 对于采集器 I 型的供电采用 3 相220V±10%供电,供电方式采用市电供电,仅为采集器提供工作电源。

3.2.2 每个表位的挂表座的电源供电为互感器隔离的 220V 电源,以防止操作人
员意外接触触电。

每个表位提供三路通信接口,其中两路为 RS485 接口,一路为 RS232 接口。

两路 RS485 接口分别接采集器 I 型的抄表 485 和维护 485。

一路 RS232 接口为提供小无线通信提供接口。

针对国标上定义的 4 路预留的辅助端子,在采集器台体的每一个表位预留 4 路接线端子以备以后升级使用,并在台体右端引出相应接线用以测试。

每个表位采用标准的快速接线插座,插座上主端子和辅助端子的定位和尺寸依据《Q/GDW375.3-2009 电力用户电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 X-第三部分:采集器型式规X》。

挂表时一次压接可以完成采集器全部主/辅端子的接线,大大减小挂表和下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4.1 模拟电能表最少能够支持《 DL/T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和《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及其备案文件。

3.4.2 模拟电能表以后可以根据情况增加特殊电能表的通信协议。

3.4.3 采集器的设置端口应支持通信协议应符合《Q/GDW376.1 2009》。

3.5.1 采集器校验装置结构是上提供载波通信模块,用来进行载波通信测试。

3.5.2 载波通信切换模块至少支持的通信模块的种类有: XX 东软、晓程、XXXX 、 XX 瑞斯康。

3.5.3 载波通信模块在切换内部通信模块时应采用手动切换模式。

4.1.1 可以方便设置各种试验项目。

4.1.2 能够打印相关数据报表
4.1.3 软件设置手动或自行运行工作。

4.1.4 模拟电能表支持《DL/T645-1997》和《DL/T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

4.1.5 设置 RS485 应能支持《Q/GDW376.1 2009》规约
4.1.6 软件升级应能满足基本功能要求。

4.1.7 可以实现 4.2 项所示的试验项目。

4.1.8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具体的工作业务, 充分考虑到工作习惯、 专业结构、 应用水平等诸多因素对软件产生的综合影响。

4.1.9 应能做到系统功能具有针对性,界面简洁友好,易学易用,可操作性 强。

装置应采用结构化的模块设计和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 以便系统易于维护和 管理,保证系统的实用性
项目 电能表数据采集 实时和当前数据 历史日数据 历史月数据 重点用户管理 时钟召测和对时
终端参数
数据采集 数据管理 和存储
和查询抄表参数
其它(限值、预付费等)参数
事件记录重要事件记录
一般事件记录
数据传输与主站(或集中器)通信
中继(路由)
数据转发(通信转换)
本地功能运行状态显示
本地维护
终端维护自检自恢复
终端初始化
4.1 采集器校验装置一台。

4.2 联想台式计算机一台(液晶显示屏),最少支持 3 路RS232 和 2 路 RS485。

4.3 计算机桌、椅 1 套。

4.4 台体相关信号线 1 套。

4.5 使用说明书 1 套。

4.6 计算机软件光盘一套。

4.7 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其它配件。

5.1、设备的免费质保期不低于 3 年,使用寿命≥10 年;
5.2、卖方对设备进行终身维修,长期为买方提供备件采购和供应服务,并免费对软件进行定期更新和升级;
5.3 卖方每个装置提供 2-3 人的技术培训,所发生费用由卖方承担。

5.4 在质保期间,因质量问题而发生损坏、或不能进行正常工作时,供方应免费为需方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5.3 卖方售后服务的必须在 24 小时答复,在 48 小时内提供技术服务;
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可以其它形式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