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辅导-咬文嚼字-课文解读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朱老学写作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老先生写的一篇文艺随笔,其在行文中展露出来的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在作文中借鉴。
借鉴一:运用相似联想进行论证。
相似联想是由对一件事的感受引起的对同这件事性质形态相似的事件的联想。
《咬文嚼字》开篇列举郭沫若改字的故事来说明炼字的重要性。
运用这个典型事例来说理已经非常具体、生动,但是作者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运用相似联想的方式,又举了《水浒》和《红楼梦》中类似的故事来进一步说理。
这样一来,就使得文章内容更丰厚,说理更透彻,说服力更强。
借鉴二:运用对比联想进行论证。
对比联想是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引起对有相反特点的事物的联想。
为了说明“无论阅读与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这一观点时,作者先是选取《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然后运用对比联想的手法,又拿王若虚的《史记辨惑》的原文加以比较。
有比较才有差距,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文字的优劣自现。
借鉴三:运用经典事例进行论证。
经典事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所以往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用这种例子作为论据,让读者更信服。
《咬文嚼字》中,作者为了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举了韩愈与贾岛“推敲”的故事。
这一故事经典而又通俗易懂,以此为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借鉴四:运用引证法进行论证。
引证法就是引用名言或古诗句来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引用了“烟光凝而暮山紫”“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一泉”“唯陈言之务去”等古诗句,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彰显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又论证了文章的观点,可谓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