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远生的新闻思想探析名记者的成功之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远生之所以能在新闻事业上取得巨 大成就、被人们公认为民国初年名记者,是 与他的新闻思想和理论分不开的。他的作 品反映了记者的新闻思想、理念、素养和精
神,赋予了作品灵魂,让读者的心灵得到震 撼。黄远生以高尚的人格和极富魅力的新 闻作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二、针砭时弊,秉公为民
作为一名记者,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 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要时刻保持 公平正义之心,为民请命,反映民生疾苦。 黄远生在《少年中国之自由》中指出:办 报应“主持政论公理,以廓清腐秽,而养 国 家 之 元 气 ”。 他 认 为 报 馆 作 为 舆 论 机 关,其使命应为“救国兴邦”。黄远生这样 说,更是这样做的。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篡 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加重对人民的压迫 剥削,面对国内黑暗混沌的现状,黄远生 拿起手中的正义之笔,矛头直指袁世凯和 北洋军阀政府:“袁国 历 史 上 ,终 将 为 亡 国 之 罪 魁 。”他 抨 击 袁 世凯禁锢言论的行为,直言“自由不及前 清 远 甚 ”。黄 远 生 秉 持 着 一 颗 公 心 ,上 至 总统,下至官僚,他都敢斥敢言,想人民之 所想,说人民之想说,他是一个战斗在前 线的正直爱国的新闻记者。
媒 介 纵 横 NEWS WORLD
从黄远生的新闻思想 探析名记者的成功之道
○于小菲
【摘 要】黄远生是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采写新闻通讯见长,被称为“现代新闻通讯奠基人”。在黄远生的作品中包含的 一些新闻思想对新闻工作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黄远生新闻作品中体现出的新闻思想出发,分析如何成为一个名记者。
记者的报道对社会能产生很大的影 响 ,因 此 ,记 者 要 有 职 业 责 任 感 ,遵 守 职 业道德。记者应对社会负责,对公众负 责 ,在 报 道 中 实 事 求 是 ,坚 持 真 理 ,不 能 讲假话。记者因其职业的特殊性,能广泛 接触社会,结交社会上各个领域的人,记 者要想报道出优秀的作品,要依靠群众 的 力 量 ,了 解 事 实 的 真 实 情 况 。然 而 ,正 因如此,很多记者利用工作之便,为谋取 个人的私利,抛弃作为记者的职业道德, 违背良心报道假新闻,这种案例屡见不
175
NEWS WORLD 媒 介 纵 横
由此可见,他对真实性的要求是非常高 的,他反对根据传闻写新闻,道听途说地 报道,反对“逞臆空谈,胜其口说”,而是 要用事实说话。因此,黄远生十分重视采 访工作,在撰稿前搜集一手资料,判断事 件的真实性后才加以评论和报道。林志 钧在《远生遗著》序中说:“评论一个人 或一回事、一种问题,他都分析得很清 楚 ,研 究 得 很 详 细 ,不 存 成 见 ,公 平 评 论 的气度,亦是很可佩服的。”
目前从事新闻工作的名记者少之又
少,其主要原因在于许多记者不敢发挥自 己手中舆论监督的权利,不去监督掌权的 核心部门,不去监督政府官员的权利使 用,而是将目光集中在一些都市生活、家 长里短上,那么新闻记者的价值又何在?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一个人都是新闻事 实的记录者,要想成为名记者,就不能固 步自封。黄远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直言 痛斥,向人民报告真相,正因他这种为国 为民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让他成为大家 公认的名记者。每一个新闻记者都应牢记 新闻专业主义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新闻 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人民,而不是某一 利益团体。
三、真实报道,不求名利
新闻最重要的就是真实,黄远生一直 把真实报道事实作为自己的准则。他在 《忏悔录》中写道:“以今法作报,可将一 无辜善良之人,凭空诬陷,即可陷其人于 举国皆曰可杀之中。盖一人杜撰,万报腾 写,社会心理薄弱,最易欺蒙也。至于凭臆 造 论 ,吠 形 吠 声 ,败 坏 国 家 大 事 ,更 易 为 矣。”他强调:“夫新闻,以报道真正之事 实为主。”“夫理论之根据,在于事实。”
一、名记者的标准
民国初年,在中国新闻事业短暂繁荣 时期,诞生了一批著名记者,如邵飘萍、黄 远生、范长江、邹韬奋等。那么何谓名记者 呢?最简明的解释就是有影响力、有知名 度,能够写出优秀新闻作品并被人熟识的 记者。黄远生在短短四年的新闻实践中, 他所写的 《 少 年中 国 之自 由 》、《 忏 悔 录》、《消极之乐观》 等通讯作品反映了 时代特征,揭露了军阀统治的恶行,“远 生体”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储备知识,精于业务
黄 远 生 在《 忏 悔 录 》中 提 出 新 闻 记 者 须 有 四 能 :脑 筋 能 想 ,腿 脚 能 奔 走 ,耳 能听,手能写。所谓“能想”,就是“调查 研究,有种种素养”;所谓“能奔走”,就 是“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所在, 以时访接”;所谓“能听”,就是“闻一知 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所 谓“能写”,就是“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 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风度”。黄远 生这些做好记者的观点,今天看来仍有 价值。采访是记者最基本的业务能力,黄 远生善于思考材料,捕捉采访时机和细 节,从明察暗访中获取新闻真相,他对新 闻业务的精细,对知识储备的全面,以及 迅捷的思考能力促进了他的成功。黄远
. 鲜A。l所l谓R的i名g记h者ts,首R先e要s做er到v的e就d.是报
道讲求真实,真实地报道,保持住真实的 底线是记者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也是 成为名记者的基本要求。真实是新闻的 生命,求真求实是每一个记者的追求目 标 ,只 有“ 真 ”才 能 取 信 于 民 ,只 有 不 被 名利蒙蔽了双眼,才能有资格配得上记 者的称号。
【关键词】黄远生 名记者 新闻思想 新闻理论
. All黄远R生i(g1h8t85s—1R9e15s)e,原rv名e基d,.字远
庸,笔名远生,江西德化(今九江)人,是 民国初年新闻界的一个“奇才”。他曾主 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 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 黄远生作品中包含的丰富的新闻思想和 理论,对当今的新闻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同时也对新闻工作者成为名记者具有重 要的借鉴意义。
神,赋予了作品灵魂,让读者的心灵得到震 撼。黄远生以高尚的人格和极富魅力的新 闻作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二、针砭时弊,秉公为民
作为一名记者,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 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要时刻保持 公平正义之心,为民请命,反映民生疾苦。 黄远生在《少年中国之自由》中指出:办 报应“主持政论公理,以廓清腐秽,而养 国 家 之 元 气 ”。 他 认 为 报 馆 作 为 舆 论 机 关,其使命应为“救国兴邦”。黄远生这样 说,更是这样做的。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篡 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加重对人民的压迫 剥削,面对国内黑暗混沌的现状,黄远生 拿起手中的正义之笔,矛头直指袁世凯和 北洋军阀政府:“袁国 历 史 上 ,终 将 为 亡 国 之 罪 魁 。”他 抨 击 袁 世凯禁锢言论的行为,直言“自由不及前 清 远 甚 ”。黄 远 生 秉 持 着 一 颗 公 心 ,上 至 总统,下至官僚,他都敢斥敢言,想人民之 所想,说人民之想说,他是一个战斗在前 线的正直爱国的新闻记者。
媒 介 纵 横 NEWS WORLD
从黄远生的新闻思想 探析名记者的成功之道
○于小菲
【摘 要】黄远生是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采写新闻通讯见长,被称为“现代新闻通讯奠基人”。在黄远生的作品中包含的 一些新闻思想对新闻工作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黄远生新闻作品中体现出的新闻思想出发,分析如何成为一个名记者。
记者的报道对社会能产生很大的影 响 ,因 此 ,记 者 要 有 职 业 责 任 感 ,遵 守 职 业道德。记者应对社会负责,对公众负 责 ,在 报 道 中 实 事 求 是 ,坚 持 真 理 ,不 能 讲假话。记者因其职业的特殊性,能广泛 接触社会,结交社会上各个领域的人,记 者要想报道出优秀的作品,要依靠群众 的 力 量 ,了 解 事 实 的 真 实 情 况 。然 而 ,正 因如此,很多记者利用工作之便,为谋取 个人的私利,抛弃作为记者的职业道德, 违背良心报道假新闻,这种案例屡见不
175
NEWS WORLD 媒 介 纵 横
由此可见,他对真实性的要求是非常高 的,他反对根据传闻写新闻,道听途说地 报道,反对“逞臆空谈,胜其口说”,而是 要用事实说话。因此,黄远生十分重视采 访工作,在撰稿前搜集一手资料,判断事 件的真实性后才加以评论和报道。林志 钧在《远生遗著》序中说:“评论一个人 或一回事、一种问题,他都分析得很清 楚 ,研 究 得 很 详 细 ,不 存 成 见 ,公 平 评 论 的气度,亦是很可佩服的。”
目前从事新闻工作的名记者少之又
少,其主要原因在于许多记者不敢发挥自 己手中舆论监督的权利,不去监督掌权的 核心部门,不去监督政府官员的权利使 用,而是将目光集中在一些都市生活、家 长里短上,那么新闻记者的价值又何在?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一个人都是新闻事 实的记录者,要想成为名记者,就不能固 步自封。黄远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直言 痛斥,向人民报告真相,正因他这种为国 为民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让他成为大家 公认的名记者。每一个新闻记者都应牢记 新闻专业主义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新闻 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人民,而不是某一 利益团体。
三、真实报道,不求名利
新闻最重要的就是真实,黄远生一直 把真实报道事实作为自己的准则。他在 《忏悔录》中写道:“以今法作报,可将一 无辜善良之人,凭空诬陷,即可陷其人于 举国皆曰可杀之中。盖一人杜撰,万报腾 写,社会心理薄弱,最易欺蒙也。至于凭臆 造 论 ,吠 形 吠 声 ,败 坏 国 家 大 事 ,更 易 为 矣。”他强调:“夫新闻,以报道真正之事 实为主。”“夫理论之根据,在于事实。”
一、名记者的标准
民国初年,在中国新闻事业短暂繁荣 时期,诞生了一批著名记者,如邵飘萍、黄 远生、范长江、邹韬奋等。那么何谓名记者 呢?最简明的解释就是有影响力、有知名 度,能够写出优秀新闻作品并被人熟识的 记者。黄远生在短短四年的新闻实践中, 他所写的 《 少 年中 国 之自 由 》、《 忏 悔 录》、《消极之乐观》 等通讯作品反映了 时代特征,揭露了军阀统治的恶行,“远 生体”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储备知识,精于业务
黄 远 生 在《 忏 悔 录 》中 提 出 新 闻 记 者 须 有 四 能 :脑 筋 能 想 ,腿 脚 能 奔 走 ,耳 能听,手能写。所谓“能想”,就是“调查 研究,有种种素养”;所谓“能奔走”,就 是“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所在, 以时访接”;所谓“能听”,就是“闻一知 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所 谓“能写”,就是“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 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风度”。黄远 生这些做好记者的观点,今天看来仍有 价值。采访是记者最基本的业务能力,黄 远生善于思考材料,捕捉采访时机和细 节,从明察暗访中获取新闻真相,他对新 闻业务的精细,对知识储备的全面,以及 迅捷的思考能力促进了他的成功。黄远
. 鲜A。l所l谓R的i名g记h者ts,首R先e要s做er到v的e就d.是报
道讲求真实,真实地报道,保持住真实的 底线是记者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也是 成为名记者的基本要求。真实是新闻的 生命,求真求实是每一个记者的追求目 标 ,只 有“ 真 ”才 能 取 信 于 民 ,只 有 不 被 名利蒙蔽了双眼,才能有资格配得上记 者的称号。
【关键词】黄远生 名记者 新闻思想 新闻理论
. All黄远R生i(g1h8t85s—1R9e15s)e,原rv名e基d,.字远
庸,笔名远生,江西德化(今九江)人,是 民国初年新闻界的一个“奇才”。他曾主 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 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 黄远生作品中包含的丰富的新闻思想和 理论,对当今的新闻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同时也对新闻工作者成为名记者具有重 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