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叶潜皮类害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防治方法
在第一、二代幼虫发生期进行防治,用药同金纹细蛾。 1、人工防治: • 苹果落叶后及时清扫落叶,集中沤肥或焚毁。冬春季节,彻底刮
除树干、主枝上的越冬虫茧,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虫源。 2、药剂防治: • 在1~2代幼虫初孵期喷药防治,使用的药剂有25%灭幼脲3号悬
浮剂1500~2000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8000~10000倍液、 1.8%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20%灭扫利(甲氰菊酯)乳油 1500倍液等。
伏枝、叶上不动。
• 卵产于叶背面,单粒散产,1雌虫可产卵40粒左右,夏季卵期一般7~10天 ,春、秋季的卵期可长达20天。
• 幼虫从卵下方直接蛀入叶内,潜叶为害,形成虫斑。 • 幼虫老熟后,由叶片中脱出,除越冬代在树体上做茧化蛹外,其他3代喜
欢吐丝下垂,在叶尖、果梗、果实萼洼或隙缝处做茧化蛹。
• 在山东、河北和陕西地区,一般于9月以后陆续进入越冬场所。
梨潜皮蛾
又名串皮虫、梨潜皮细蛾、 梨皮潜蛾、潜皮蛾。
属于鳞翅目,细蛾科。
发生与为害
• 梨潜皮蛾又叫串皮虫,在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 京津地区、陕西、江苏等省均有发生。梨潜皮蛾为害苹果、 梨、核桃、板栗、沙果、海棠等多种果树。
• 以幼虫潜入枝条表皮层下串食为害,偶尔也为害果皮,留 下弯曲的线状虫道,虫道内塞满虫粪,稍鼓起,虫量大时 很多虫道串通连片,造成表皮破裂翘起,长达10~20厘米。 梨潜皮蛾的翘皮下常潜藏黄粉虫和潜叶蛾等害虫。
• 金纹细蛾又称苹果细蛾,因其是苹果园潜叶蛾类中的优势 种,故俗称苹果潜叶蛾。
• 隶属于鳞翅目、细蛾科、细蛾属。
(一)分布为害
1. 分布 • 金纹细蛾属古北区系东亚特有种。目前分布于日本的北海
道和本洲以及我国北起辽宁(沈阳)—内蒙古(昭盟)— 西至陕西—甘肃(天水)—四川(西昌)—南至贵州(息 烽)—江西(南昌)—拐入东海。
(四)防治方法
• 主要是两次关键时期: 一是在5月份,防治第一代幼虫 二是在7月初,在大发生前期进行防治
• 防治的药剂同金纹细蛾,但水胺硫磷不能使用。 • 发生严重的园,可在11月初,成虫越冬前,喷药压低越冬
虫口密度,可使用80%DDV乳油8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 酯乳油1500倍液。
四、 旋纹潜叶蛾 Leucoptera scitella
由叶缘处蛀入,取食整个叶肉组织,仅留下上下表皮。 在表皮下首先呈线状穿食,继而扩大。 在叶片反面被害处外面留下黑色的细粪丝,到后期常常 多头幼虫在一起蛀食,为害隧道相连成片。
(三)发生规律
• 一年发生5代,以冬型成虫在果园中潜藏越冬。 • 成虫来年春季活动的很早,但不产卵。 • 当苹果开花期(4月中、下旬),成虫开始产卵。卵产在叶片反面
到后期在栅栏组织上下穿食,并吐丝收紧下表皮,而使下 表皮皱缩,叶片向下弯曲。
(三)发生规律
1. 生活史
• 金纹细蛾在环渤海湾果区和西北果区年发生5代,以蛹在地面被害落 叶中越冬。
• 翌年苹果萌芽期(3月末至4月上旬,平均气温10℃左右)羽化为成虫 ,羽化期20天左右。
• 越冬代成虫产卵,第一代卵期10~20天,第一代幼虫4月中下旬发生 正值苹果花期。
• 末代幼虫于10月间在被害叶内化蛹越冬。
2. 习性特点
• 金纹细蛾成虫属于黄昏或黎明活动型害虫,白天受到惊扰可作 短距离飞行,一般栖息于叶背或隐蔽场所。
• 金纹细蛾产卵对苹果品种有选择性,红富士、小国纹细蛾幼虫孵化多从卵与叶片的接触处直接蛀入,几乎在外 无暴露时间,因此一般的杀虫剂或触杀剂难以奏效。
习性及发生规律
• 一年发生两代,以低龄幼虫在被害隧道中越冬。 • 来年当旬平均温度达到9℃以上时(3/下~4/上),开始活动取食。 • 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进入6龄,此时被潜食的皮层从一侧翘起
(暴皮期),继而为害到6月上、中旬进入化蛹盛期。 • 蛹期(包括前蛹期)19~20天,6月下旬到7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
7. 8月上中旬或8月中下旬(4代卵孵化期):用52.5%农地乐( 氯氰·毒死蜱)乳油1500倍防治,兼治桃小。
8. 9月上中旬或中下旬(5代卵孵化期):用4.5%高氯乳油1200 倍防治,兼治苹果小卷叶蛾。
二、银纹潜叶蛾(Lyonetia prunifoliella)
(一) 分布与为害
• 分布:我国苹果各产区 • 寄主:苹果属,苹果和海棠叶片内潜食为害。 • 为害症状:以幼虫在叶片内潜食造成为害。
• 是桃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北方大部分桃产区都有分布。
• 寄主植物主要有桃、李、杏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 以幼虫在叶片内潜食叶肉,造成弯曲迂回的蛀道,叶片表皮不破 裂,从外面可看到幼虫所在位置。幼虫排粪于蛀道内。在果树生 长后期,蛀道干枯,有时穿孔。虫口密度大时,叶片枯焦,提前 脱落。
(三)发生规律
(四)防治方法
1. 苹果发芽前:彻底清扫园内落叶杂草,覆草园不便清扫者,压 土翻埋或用80%敌敌畏乳油500倍喷洒地面覆草以杀灭成虫。
2. 苹果发芽后:及时清除根蘖苗或喷洒40%氧乐果500倍液于根 蘖苗,以杀灭第1代初孵幼虫。
3. 苹果花前2~3天:1代卵孵化盛期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 倍喷雾防治金纹细蛾,兼治苹果小卷叶蛾。
期。 • 成虫喜高温、高湿。 • 成虫于黄昏前后活动,夜晚交尾产卵。 • 成虫产卵喜在茸毛少的品种上,卵期5~7天,于7月上、中旬发
生第一代的小幼虫,初孵小幼虫由卵旁或由卵下蛀入。 • 第一代幼虫暴皮期在8月上旬,成虫于8月下旬到9月上旬羽化。 • 在一年中,越冬代暴皮期和一代幼虫孵化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 该虫的发生规律与银纹潜叶蛾十分相似,但它的为害要大大重于银纹。 • 桃潜叶蛾在北方一年发生5~7代,以冬型成虫在果园中的落叶下、杂草
中或石缝里潜藏越冬。 • 越冬成虫在桃芽萌发后开始出蛰,在桃树展叶后开始产卵。 • 成虫产卵于停止生长的叶片背面,卵为散产。幼虫孵化后即蛀入叶肉潜
食,幼虫老熟后咬破叶片表皮爬出叶外,吐丝下垂到枝条下部叶片或被 害叶片以下叶片上,做一担架形丝幕,在丝幕上结一白色小茧,在茧内 化蛹。 • 卵期5~8天,幼虫历期5~9天,蛹期6~12天。 • 一代成虫于6月中旬发生,二代于7月中旬发生,其他各代虫态混杂。 • 该虫在7月以前发生较轻,7月后,为害日趋严重,在8、9月份常造成大 量落叶。9~10月陆续化蛹,10月中、下旬产生冬型成虫越冬。
防治措施
(1)捕杀幼虫和蛹:在虫口密度较小的果园,在幼虫为害 期顺虫道细看,发现鼓高处和虫道的断头处大多有幼虫, 可用手压死。6~7月间幼虫在化蛹处表皮翘起,易找见, 可用手压死。
(2)在虫口密度大的果园,抓成虫羽化期喷药以杀死成虫, 可喷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喷 敌敌畏1000倍液等。
(3)幼虫为害期可喷氧化乐果2000倍液以杀死幼虫。
复习题:
• 上述几种害虫的为害症状、在何处化蛹?做何种形状的茧? • 以何种虫态,在何处越冬?一年发生几代? • 金纹细蛾和桃潜叶蛾在春季何时出蜇,每年有几次关键防治时
期,各在何时?如何防治?
• 银纹潜叶蛾与桃潜叶蛾在发生为害上有何不同,各自的重要为 害时期是何时?
4. 苹果谢花后7~10天:用20%杀铃脲悬浮剂8000倍液喷雾杀灭 叶内低龄幼虫。
5. 6月上旬(2代卵孵化盛期):用90%万灵(灭多威)可溶性粉 剂3000倍混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防治金纹细蛾,兼治 其他害虫。
6. 7月上中旬(3代卵孵化盛期):选用90%万灵(灭多威)可溶 性粉剂3000倍混20%杀铃脲悬浮剂6000倍喷雾防治,兼治苹 小卷、棉铃虫。
第二节 落叶果树潜叶潜皮蛾类
• 果树潜叶潜皮蛾类昆虫分属于两个科,细蛾科 (Gracilariidae)与潜叶蛾科(Lyonetiidae)
• 细蛾科:金纹细蛾、梨潜皮蛾 • 潜叶蛾科:旋纹潜叶蛾、银纹潜叶蛾、桃潜叶蛾 • 该类害虫为害叶片,造成落叶,影响果实产量。
一、金纹细蛾 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 属鳞翅目、潜叶蛾科。
(一)分布与为害
• 分布:我国北部、中部和西北部果区都有。 • 除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梨、沙果、海棠、木瓜和山楂等果树。 • 为害叶片的栅栏组织,并在叶片正面留下同心轮纹状被害斑。叶
片不皱缩。
(三)发生规律
• 一年发生四代,在树皮隙缝、老翘皮等处做一白色茧,在茧中以蛹越冬。 • 来年5月上、中旬(苹果谢花后一周左右)越冬代成虫羽化。 • 其他3代成虫发生的时间为: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 • 成虫多在早晨羽化,不久进行交尾。喜在中午气温高时飞舞活动,夜间静
2. 为害
(1)寄主植物:
苹果、海棠、梨、花红、山定子、樱桃、山楂等。
(2)为害症状:
幼虫潜入叶背表皮下潜食海绵组织,造成下表皮与叶肉组 织分离。
叶背面:形成枯黄色、椭圆形、泡囊状皱褶扭曲的虫斑, 下表皮内散落着黑色虫粪。
叶正面:虫斑椭圆形,呈花花点点的透明状筛网状,严重 时一张叶片上有虫斑达10余处,叶片焦枯,提早落叶。
叶缘的锯齿处的叶肉组织中,卵散产,但一片叶往往有多粒卵。 • 该虫的卵只产在尚未长成的叶片上,即只为害新梢的幼嫩叶片。 • 一代成虫于6月中旬发生,二代于7月中旬发生,其他各代虫态混
杂。 • 7月新梢停长以后,田间数量减少,但秋梢生长后,数量又有回升
。 • 10月中、下旬产生冬型成虫陆续越冬。 • 成虫飞翔力不强,多在夜间活动,无趋光性。
(四)防治方法
1.清理果园,消灭越冬成虫。 2.幼虫发生期,彻底剪除被害梢,及时集中处理。 3.喷药防治:
在春秋稍发生时喷药 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 20%杀铃脲悬浮剂8000倍液 20%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1500倍液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2000倍液
三、桃潜叶蛾(Lyonetia clerkella)
• 第一代成虫5月末至6月上旬羽化,第二代卵期6~8天,第二代幼虫6 月上、中旬发生。
• 第二代成虫7月上旬发生,第三代卵期4~6天,第三代幼虫7月上、中 旬发生。
• 第三代成虫8月上旬发生,第四代卵期5~6天,第四代幼虫8月上中旬 发生。
• 第四代成虫9月上、中旬发生,第五代卵期6~8天,第五代幼虫9月上 旬至9月下旬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