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各种弹簧建模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G各种弹簧建模资料
1.闭合端部的弹簧
一个闭合端部的弹簧需要三条规律曲线:中间部分的一个简单螺旋线,在两端的可变螺距的螺旋线。

闭合端部必须相切到顶部z平面与主螺旋线,利用指数方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z值按照指数规律变化,指数等于主卷螺距除以闭合端的高度。

(1)建立单位为inches的新零件
(2)输入公式(考别下面的内容并保存为*.exp文件,可以直接导入到ug公式里面)
-------------------------------------------------------------------------------------------------------
Active_coils=11 //中间弹簧卷数
Wire_dia=0.095 //弹簧线径
Closed_height=Wire_dia+0.1 //考虑最后卷的间隙
Dir=1 //改变螺旋旋转方向
Free_length=7 //弹簧自由长度
OD=2.19 //弹簧外直径
Total_coils=13 //螺旋总卷数
angle_offset=(Total_coils-trnc(Total_coils))*360 //0
angle_offset_init=(Total_coils-Active_coils)/2*360 //360
height=Free_length-Wire_dia-Closed_height*2 //中间螺旋高度
pitch=height/Active_coils //中间螺旋螺距
exp=(pitch/Closed_height*(Total_coils-Active_coils)/2) //指数
radius=(OD-Wire_dia/2) //螺旋线半径
t=1 //规律参数
xt=cos(Dir*360*Active_coils*t+angle_offset_init)*radius //中间螺旋x规律
xt1=cos(Dir*360*(Total_coils-Active_coils)/2*t)*radius //上端部螺旋x规律
xt2=cos(-Dir*360*(Total_coils-Active_coils)/2*t+angle_offset)*radius //下端部螺旋x规律
yt=sin(Dir*360*Active_coils*t+angle_offset_init)*radius //中间螺旋y规律
yt1=sin(Dir*360*(Total_coils-Active_coils)/2*t)*radius //上端部螺旋y规律
yt2=sin(-Dir*360*(Total_coils-Active_coils)/2*t+angle_offset)*radius //下端部螺旋y规律
zt=t*height+Closed_height+Wire_dia/2 //中间螺旋z规律
zt1=(t^(exp)*Closed_height)+Wire_dia/2 //上端部螺旋z规律
zt2=(-t^(exp)*Closed_height)+height+Closed_height*2+Wire_dia/2 //下端部螺旋z规律
---------------------------------------------------------------------------------------
(3)利用law curve建立三条规律曲线
(4)tube(Outer diameter=Wire_dia,Inner Diameter-0)
2.椭圆形弹簧
公式:
---------------------------------
n=10 //弹簧卷数
pitch=5 //弹簧螺距
startangle=0 //弹簧起始角
endangle=360*n //弹簧终止角
semimajor=30 //椭圆长半轴
semiminor=20 //椭圆短半轴
t=1
s=(1-t)*startangle+endangle*t
xt=semimajor*cos(s)
yt=semiminor*sin(s)
zt=n*t*pitch
wire_dia=3 //弹簧线径
3.圆形缠绕弹簧
公式:
----------------------------R=120 //圆半径
r=10 //螺旋半径
angle=360
n=40 //螺旋卷数
t=1
a=t*n*360
b=t*angle
tempR=R+r*cos(a) //变化中的3D圆半径
xt=tempR*cos(b)
yt=tempR*sin(b)
zt=r*sin(a)
wire_dia=5 //弹簧线径
----------------------------
4.沿任意曲线缠绕弹簧
(1)公式
-----------------------
r=10
wire_dia=5
n=25
a=0
b=n*360
---------------------
(2)建立一条光顺样条
(3)过样条端点正交样条建立基准面
(4)过样条端点正交样条建立基准轴
(5)以基准平面为草图平面建立草图,在草图上画长度为r的直线,直线左端点在竖值的基准轴上
(6)insert->Free Form Feature->Swept,以样条为引导线,直线为截面线串,方位方法(Orientation
Methord)为角度规律线性:起始值为a,终止值为b
7.Insert->Form Feature->tube……
Outer Diameter=Wire_dia
Inner Diameter=0
选择上面的swept出的片体的外边缘为引导线串建立弹簧,隐藏swept片体,OK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

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

一年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工作做好。

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

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态。

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
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模式。

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比日:有的时候得不到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

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

这次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在这次的交流会中,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好的经验,带动本班级的学习风气,同时也相信大家在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