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突出服务职能 狠抓品牌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突出服务职能狠抓品牌建设
作者:王虹李士伟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0年第06期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蓬勃发展,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空间广阔的上升期。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机电工业发展和滨海新区建设,抢抓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其独具一格的办学风格和育人模式,走出了一条持续创新的特色发展道路。

近期,《教育与职业》记者走进了这所实力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学府,采访了该院常务副院长张维津。

面向市场打造一流培养基地
建校以来,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要方向;以“实事求是、崇尚科学”为校训;以“依法治校、从严治教”为办学方针;以培养“严谨务实,拼搏创新”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创造宽松和谐、适合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为办学理念;形成重实践、重应用、重能力的教学特色。

在专业设置方面,学院紧紧围绕市场,开设机械技术应用系、电气电子技术应用系、信息技术应用系、财经与工商管理系等21个专业,分别服务于机电设备、汽车、环保、电子信息、物流、港口等行业,招生地区覆盖了除港、澳、台和西藏以外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

学院以科学发展观和“高、新、特”的思路构建办学体系,紧紧抓住“实践——实践——实践”这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下大力气抓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已形成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框架,涵盖了现代制造实训基地、现代电气实训基地、计算机信息实训基地以及现代企业管理实训基地等。

其中的现代制造实训中心以现代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为技术平台,引进和购进了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如美国三坐标测量仪、美国法道机床、美国辛辛那提机床、台湾友嘉机床、沈阳机床、大连机床。

经过努力,学院已建立和完善了6个实训中心含31个实习实验室。

此外,学院还在行业内大中型企业,如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百利电气集团、天津第一机床厂、天津泵业集团、焊接研究所等企业建有30个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训基地有行业骨干企业和学院合作进行实践教学。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学院的实训基地不仅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还具有相当的研发、加工条件,不仅能实现订单加工,而且还能帮助企业设计、改进产品制造工艺,成为名副
其实的“企业技术保姆”。

机床配置系统有美国辛辛那提机床、日本法那科、德国西门子等品牌,技术覆盖面广、市场占有率高。

在引人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学院还建立了以功能强大、版本超前的
UGNX4.0、Cimatron软件系统为技术支撑的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工作室,利用三维图形功能、数字通信DNC网络传输功能使中心数控技术应用的培训居国内领先地位。

曾加工的产品包括:弗兰德减速器箱体、高压双螺杆石油泵以及为开发区外资企业生产的配套产品。

以人为本提升高职教育软实力
实践中,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培养和锻炼一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为目标,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用人机制和工薪制度。

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完善学院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使之成为教职工创新敬业、学生进取成才的原动力,学院内涵得到了很大发展。

为有效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学院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后,提出了“一条主线、四个层面”的特色教学理念,提出“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教学思想,采用“专业教学现场化、理论教学案例化、基础教学课件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持续稳定提升。

为进一步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学院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搞好管理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制度,实施IS09001教育质量认证,以合理的激励制度持续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

精心设计了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形象文化为载体,提高了师生的文化品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学生管理方面,注重“自主学习、自主激励、自主管理、自主约束”能力的培养,激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需求,提升素质教育效率、效果。

同时,学院严格建立后勤“社会化机制”,充分、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高水平地保障了在校生的生活需求。

与此同时,学院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伴随着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就更显突出。

如果说一所学校的硬实力主要依赖经济投入做支撑,那么软实力建设则必须依靠长期细致的工作。

为此,学院领导班子始终关注高职教育目标要素的构成,坚持引领学院走内涵发展之路,并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学院可持续发展积累了扎实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例如,为有效调动教学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学院创新性地制定了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向教学第一线教师倾斜的制度和政策,改善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工作环境,并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特别是强化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和35岁以下的教师队伍建设,真正强化学院的内涵拓展能力。

同时,学院在人力培养上舍得花力气,大投入,加大了内外学习交流培训
的力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感知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在职业教育中所产生的作用。

经过不懈的努力,学院现已拥有专职教师257人,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4人,其中44%的教师为机电专业。

学院通过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每年用于继续教育的经费支出高达数十万元,近两年就选派近20名教师赴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进修,专项提高机电类学科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

与时俱进弘扬现代高职品牌效应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方针和指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整合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教学——科研——产业的高职教育价值链条,进一步提高师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持续加强专业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快校园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学院整体办学实力更加强大。

如今,学院占地面积131742平方米,建筑面积73100平方米,学院资产总额3.2亿元,是建校初期的16倍,固定资产1.9亿元,是建校初期的12倍,已初步建成适应学生教学训练、生活服务和体育运动需要的较为完善的设施与场所,为培养适应滨海新区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与此同时,天津市“十一五”投资共建项目——现代电气实训中心已投入使用,并作为学院承办2008、2009年学院承办技能大赛高职组比赛的场地,进行本次比赛高职组四个比赛项目中的“产品部件的数控编程、加工与装配…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三个项目的比赛。

该中心充分体现高职教学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和实际操作岗位的相关性。

注重融入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形成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多种功能于一体,硬件和软件与国际接轨,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创造条件,极大地推动了学院的教育改革,成为优秀职业人才成长的加速器。

凭借先进的发展理念和雄厚的办学实力,学院连续两次成功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的比赛。

2008年,学院承办了四个比赛项目中的“产品部件的数控编程、加工与装
配”“自动线安装与调试”两个项目的比赛。

学院参赛的六名选手参加此次比赛的三个项目,取得了四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2009年,学院又承办了“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项目的比赛,派出参赛的六名选手,分别获得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