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施工对燃气管道及设施破坏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方施工对燃气管道及设施破坏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第三方施工对燃气管道及设施破坏的因素
及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市政建设项目及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建筑施工对燃气管道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防腐技术不断加强的今天,第三方施工所引发的事故在燃气管网事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如何防止第三方施工破坏成为了眼下保障燃气管网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
本文结合某地某燃气企业管辖城市燃气管道近年第三方施工破坏的情况和预防第三方施工中的有效防控措施,对第三方施工造成燃气管网破坏的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建议,以实现对燃气管网的风险防范。
1 第三方施工对燃气管道及设施的影响
1.1 第三方施工定义(依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新建和改、扩建公路、铁路、河流、电(光)缆、管道、工矿企业、输电线路等与燃气经营企业所辖管道在法定管道保护距离以内施工的情况,泛指取土、挖塘、修渠、修建养殖水场,排放腐蚀性物质,堆放大宗物资,采石、盖房、建温室、垒家畜棚圈、修筑其他建(构)筑物,种植深根植物,爆破、开山以及隧道、桥梁等工程,可统称为相关工程。
相关工程包括周边工程和近距离工程。
周边工程是指管道中心线两侧各10~100m范围内的施工。
近距离工程是
指管道中心线两侧各10m之内的施工,主要包括与在役管道交叉穿(跨)越、10m内伴行,还包括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0m~500m 以及更近距离内爆破施工。
1.2 第三方施工对燃气管道及设施的影响
对城市燃气管网的日常巡查是提高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行有效途径,尤其是第三方建设施工单位,由于对燃气管网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施工中容易造成对管网的破坏而引发事故,通过对某地某燃气企业的燃气管网巡查和事故原因分析,其结论如表1 所示。
对城市管网而言,
由于现代科学网络技术的介入,抢险事故总体趋势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但是,从表 1 中的数据来看,在2011-2014 年期间,第三方施工而引起的燃气管网事故所占抢险事故比例越发凸显。
2015 年之后,由于加强燃气管网的安全巡检和预防,第三方施工事故比例同时逐年下降,从而得出采取巡检手段对于有效降低第三方施工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2 第三方施工破坏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合城镇燃气管网危险性大、隐蔽性高的特性,和第三方施工复杂性高、不确定性高的特点,结合“人-机-环境-管理”的经典人机体系,利用事故树方法,进行第三方施工破坏的影响因素分析。
(1)人的因素:将所有人员分为三类:管网管理人员、业主、第三方施工人员;管网管理人员分为巡检人员、联络
人员、管线数据检测人员、管网管理责任领导;业主分为业主代表。
第三方施工人员分为现场施工人员,现场管理人员。
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①管网管理人员:a.巡检人员巡检不到位。
b.联络人员联络不及时。
c.管线数据检测人员无资质。
d.管线数据检测人员误操作导致错误测量。
e.管网管理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低。
②业主:业主代表重视程度低。
③第三方施工人员:a.现场施工人员误操作。
b.现场施工人员无资质。
c.现场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低。
(2)管道及设施的因素:将管道情况分为五类:管道固有性质、管道敷设性质、管道覆土厚度、管道附加保护措施、管道线路标识。
①管道固有性质:管体材质劣质。
②管道敷设性质:未按国家技术规定进行合理敷设。
③管道覆土厚度:覆土厚度未达到国家技术规定厚度。
④管道附加保护措施:缺少管道附加保护措施。
⑤管道线路标识:未增加管道线路标识。
(3)社会环境的因素:将环境影响分为四类:①经济发展;②法制建设;③文化教育;④建设情况。
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较高地区。
②法制建设:法制建设不健全。
③文化教育:未普及安全文化教育。
④建设情况:建设活动频繁地区。
(4)管理水平的因素:将管理水平影响分为七类:
①管道资料完整性:管道竣工、现场资料不完整。
②管道保护制度:管道安全保护制度不健全。
③巡检管理情况:巡检管理未落实,巡检系统未录入。
④员工教育培训:员工安全培训未落实。
⑤公共安全宣传:未进行公共安全宣传。
⑥管理机构人员配置:管理机构人员配置不齐全。
⑦事故应急机制:事故应急机制不健全。
3 防止第三方施工破坏的预防措施
第三方施工破坏已然成为燃气管道主要的事故类别。
因此,防止第三方施工破坏迫在眉睫。
(1)对于管网管理人员的措施:①针对巡检人员巡检不到位的情况,应明确巡检人员责任,量化考察奖惩机制,达到人力资源优势互补的效果。
一是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巡检重点区域打卡机制,将巡检情况量化,实现巡检人员到位覆盖式管理。
二是对于重点区域,应当实现AB 角互补机制,保证当因意外情况造成无法巡检到位时,能够及时更换人员。
三是采取量化考核机制,划分管道责任区域,指定专人负责,并让相邻4~5 块区域的巡检人员形成小组;
②针对联络人员联络不及时的情况,应在燃气管理系统中,设置专门的模块进行联络情况记录,由联络人员填写第三方施工情况和资料交底情况,并上传《施工现场燃气管道设施
安全保护协议》和施工许可证的副本照片;③针对管线检测人员无资质或操作失误的情况,应多注意对检测人员的系统培训考核,使其熟练掌握埋地管网检测技术,每年应不定期开展或参加专业埋地管网培训。
(2)对于业主的措施:同业主取得联系,发放《天然气管道保护范围内施工场地通知书》,并且进行系统记录。
(3)对于第三方施工人员的措施:①针对现场施工人员无操作或无资质的情况:建议管网管理单位负责人员要认真检查现场施工人员
的施工资质情况;②针对现场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低的情况:应组织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管网安全培训,并且进行记录。
尤其是对于重点场所,应组织至少2~3 次的管网安全培训,以提高第三方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4)对于管网固有性质的措施:对于新建管网,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合格质量合格管网。
对老旧管网,保存好管网竣工资料,没有竣工资料的,应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管网材质和现状检测。
(5)对于管道敷设性质的措施:在敷设管网的时候,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里的要求敷设方式进行管网敷设。
(6)对于管道覆土厚度的措施:在管网埋填之后,由专业管网检测机构进行埋深测量,将数据留存。
在发现管网附近有第三方施工时,委托专业测量机构,对重点场所的
高程坐标进行实时监控,以对管网进行位移监控。
(7)对于管网附加保护措施:对于重点场所,加装管网附加保护措施,防止意外事故。
(8)对于管道线路标识的措施:应保证管线标识桩、标识砖的覆盖率,尤其是在重点场所,可更密集的进行标识覆盖。
(9)对于社会环境因素的措施:要加强群众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燃气管道的工作中,使安全文化深入群众。
尤其是加强对燃气管网敷设地区居民安全意识的宣传,发动当地群众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报告燃气企业。
(10)对于管道资料完整性的措施:管道资料入档案室进行保存,并递交上级职能部门进行电子文档备份留存。
对于资料不完整的管道,委托专业管道检测机构,逐步进行埋地管网检测,获取管道信息和坐标信息。
(11)对于管道保护制度的措施:建立健全管道保护制度。
建立节假日、重大活动时段预警制度,根据重点部位信息和日常检查分析,在节假日、重大活动之前进行预警,预警形式为短信群发、电话联络、书面致函、现场沟通等。
(12)对于巡检管理情况的措施:要改善巡检信息确认程序,增
强程序的可操作性,尽量减少确认环节,使安全信息确认的程序简化,缩短巡检信息从现场到负责人的传递路径。
(13)对于员工教育培训的措施:组织集中培训,以法规、技术标准、保护意识、保护方法、应急处理等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为目的。
一般工地黄金施工期为4-9 月,建议将培训尽量安排在 4 月之前。
(14)对于事故应急机制的措施:对于管网敷设区域标志专门的应急方案(包括工地信息,重点部位燃气管道、设施信息,影响区域,应急处理内容,应急和抢修资源准备,沟通协调方式及联系途径);对于现场发生重大变化的区域,要及时重新修订预案;每年应组织应急演练,掌握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并实施应急处置所需的时间数据,使相关人员熟悉现场应急处理程序,相关单位的应急协调配合等。
4 防止第三方施工破坏的进一步改进设想
(1)有效利用政府资源,多渠道收集施工信息,在施工手续办理阶段,即可及时了解具体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
同时,对于野蛮施工,不听劝阻的施工单位,积极举报政府有关部门,并配合进行取证执法。
(2)与电力、水务、通信等公司建立管线联立机制,相互做好管线保护沟通工作。
(3)通过风险评估,对燃气管道重点场所根据风险度进行分级。
再建立多级现场沟通协调机制,根据分级不同启动分别由科级、二级单位领导、公司职能部门、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的多级联动机制。
(4)联动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建立第三方施工的无缝信息传递体系,将反应时间缩短,逐步降低第三方破坏事故发生率。
5 结语
在防止第三方施工破坏事故越来越中重要的今天,必须通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才能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
燃气企业必须积极发挥自身作用,联动各方信息互动,做好安全宣传工作,才能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持续不断发展,切实保障燃气管网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