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叙事性文学言语(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为了带动文本故事情节的发展,采用快叙。 • 快叙一般采用概述性的叙事言语。
慢叙 1:一般用来体现心理时间与外在的物理时间的差异。
时间的两种形态: • 自然时间/物理时间: 又称客观时间,是被 钟表记录的时间。 • 心理时间,又称主 观心理时间,是个体 对时间的内部体验形式。 它受自然时间的制约, 又体现体验者的个体 差异。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 载;悄焉动容,视通 万里;吟咏之间,吐 纳珠玉之声;眉睫之 前,卷舒风云之色; 与故事时间的关系还表现在时长上。如 果叙述持续的时间长与故事持续的时间长不相对 应,就会出现叙述速度和节奏的变化
•快叙
•慢叙 •平叙 •零叙
快叙:叙事文本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语式。
• 叙事再现生活,大多倾向于快叙,因为生活
纷繁复杂,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文本内概括地
再现生活景象。
第十一讲:叙事性文学言语(二) ——叙述时间和语式
顺序
时序
故 叙 事与述 时 时 间 间 时长 叙述速度 /节奏 错时
追叙
预叙 快叙
慢叙
平叙 零叙
时序: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构成——顺序、错时
1、顺序: “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的次
序一致。
2、错时: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不吻合。错时 分两种:追叙、预序。
——《文心雕龙· 神思》
造成慢叙的原因之一: 心理时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在很短的物 理时间内展开大量的心理内容,心理活动的速度
快,涉及的范围广,因此,将心理活动的内容用
语言叙述出来,所需要的叙述时间就多于进行这
一心理活动所需的时间。
慢叙2:运用大量的篇幅详细描写某一段生活内容。 细节描写是调整小说叙述节奏的枢纽。 快叙和慢叙多由叙事所要达到的效果来决 定。以老舍《断魂枪》为例
预叙:对将来发生的事件,预先对其过程进行描 述,即叙述时间早于故事时间。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 布恩地亚上 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 的下午。——加西亚·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如果你们在上主——你们的上帝要赐给你们的土 地上,发现有人被谋杀,尸体被丢弃在野地,却 不晓得是谁杀的,你们的长老和审判官就要赶到 弃尸的现场,量一量……——《申命记》
追叙:事件已经发生过,现在再进行回顾式的描述。 用这种叙述方式来处理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会给作
者、读者重新体验生命、体验时间的机会。
1965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 状的恐惧。我回想起了那个细雨飘扬的夜 晚,……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长长的流水中倒映出的由于丰富多彩而动荡不 安的宇宙。” —— 柯莱特评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零叙:指叙事上的空缺和省略。故事仍在进行,叙事 者却有意忽略过去的一部分,被略去的部分,也就是 被略去的时间,不一定不重要,相反,它可能是为了 完成更为重要的叙述效果。
拉姆齐夫人的死:“在一个阴霾的早晨,拉姆齐先生沿着小路 踉跄走来,他张开双臂,可是拉姆齐夫人已于前一天夜里溘然 去世,没有人投入他张开的怀抱。” 普鲁的死:“那年夏天,普鲁· 拉姆齐难产死了,真是太惨了, 人们说……,他们还说,本来一切都很美满。” 安德鲁· 拉姆齐的死:“一枚炸弹爆炸。二三十个小伙子在法 国被炸得血肉横飞,安德鲁· 拉姆齐也是其中之一,上帝保佑, 他是立刻丧命的,没有遭受很大痛苦。”——弗吉尼亚·伍尔 芙:《到灯塔去·时过境迁》
平叙:也叫分叙,指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 的两件事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先叙一件,再叙另一 件,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用我们古典小说的 行话来说,就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达洛维太太抱着一大把麝香豌豆花走到窗口向外张 望,她那张粉红色的笑脸皱了起来,充满疑问。大家 都注视着那辆汽车。塞普蒂莫斯也在看着。……塞普 蒂莫斯想:一切事物逐渐被吸引到一个中心的现象就 发生在他眼前,……——弗吉尼亚· 伍尔芙:《达洛 维夫人》
慢叙 1:一般用来体现心理时间与外在的物理时间的差异。
时间的两种形态: • 自然时间/物理时间: 又称客观时间,是被 钟表记录的时间。 • 心理时间,又称主 观心理时间,是个体 对时间的内部体验形式。 它受自然时间的制约, 又体现体验者的个体 差异。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 载;悄焉动容,视通 万里;吟咏之间,吐 纳珠玉之声;眉睫之 前,卷舒风云之色; 与故事时间的关系还表现在时长上。如 果叙述持续的时间长与故事持续的时间长不相对 应,就会出现叙述速度和节奏的变化
•快叙
•慢叙 •平叙 •零叙
快叙:叙事文本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语式。
• 叙事再现生活,大多倾向于快叙,因为生活
纷繁复杂,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文本内概括地
再现生活景象。
第十一讲:叙事性文学言语(二) ——叙述时间和语式
顺序
时序
故 叙 事与述 时 时 间 间 时长 叙述速度 /节奏 错时
追叙
预叙 快叙
慢叙
平叙 零叙
时序: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构成——顺序、错时
1、顺序: “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的次
序一致。
2、错时: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不吻合。错时 分两种:追叙、预序。
——《文心雕龙· 神思》
造成慢叙的原因之一: 心理时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在很短的物 理时间内展开大量的心理内容,心理活动的速度
快,涉及的范围广,因此,将心理活动的内容用
语言叙述出来,所需要的叙述时间就多于进行这
一心理活动所需的时间。
慢叙2:运用大量的篇幅详细描写某一段生活内容。 细节描写是调整小说叙述节奏的枢纽。 快叙和慢叙多由叙事所要达到的效果来决 定。以老舍《断魂枪》为例
预叙:对将来发生的事件,预先对其过程进行描 述,即叙述时间早于故事时间。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 布恩地亚上 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 的下午。——加西亚·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如果你们在上主——你们的上帝要赐给你们的土 地上,发现有人被谋杀,尸体被丢弃在野地,却 不晓得是谁杀的,你们的长老和审判官就要赶到 弃尸的现场,量一量……——《申命记》
追叙:事件已经发生过,现在再进行回顾式的描述。 用这种叙述方式来处理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会给作
者、读者重新体验生命、体验时间的机会。
1965年的时候,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 状的恐惧。我回想起了那个细雨飘扬的夜 晚,……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长长的流水中倒映出的由于丰富多彩而动荡不 安的宇宙。” —— 柯莱特评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零叙:指叙事上的空缺和省略。故事仍在进行,叙事 者却有意忽略过去的一部分,被略去的部分,也就是 被略去的时间,不一定不重要,相反,它可能是为了 完成更为重要的叙述效果。
拉姆齐夫人的死:“在一个阴霾的早晨,拉姆齐先生沿着小路 踉跄走来,他张开双臂,可是拉姆齐夫人已于前一天夜里溘然 去世,没有人投入他张开的怀抱。” 普鲁的死:“那年夏天,普鲁· 拉姆齐难产死了,真是太惨了, 人们说……,他们还说,本来一切都很美满。” 安德鲁· 拉姆齐的死:“一枚炸弹爆炸。二三十个小伙子在法 国被炸得血肉横飞,安德鲁· 拉姆齐也是其中之一,上帝保佑, 他是立刻丧命的,没有遭受很大痛苦。”——弗吉尼亚·伍尔 芙:《到灯塔去·时过境迁》
平叙:也叫分叙,指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 的两件事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先叙一件,再叙另一 件,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用我们古典小说的 行话来说,就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达洛维太太抱着一大把麝香豌豆花走到窗口向外张 望,她那张粉红色的笑脸皱了起来,充满疑问。大家 都注视着那辆汽车。塞普蒂莫斯也在看着。……塞普 蒂莫斯想:一切事物逐渐被吸引到一个中心的现象就 发生在他眼前,……——弗吉尼亚· 伍尔芙:《达洛 维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