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基础上的机械组合的群
体。社会的形式是诸如股份公司、大城市、民族
国家以及整个市民经济社会和正在开展的工业社会。
社区按其本质是有限的,聚结性程度高; 呈密
集型,整体的统一是有机的(活生生的有机体)
社会按其本质是无限扩展的,聚结性程度 低, 呈复合型,整体的统一是机械的(机械的聚合,是 一种人造物)。
意志的基本种类必然决定了人类相互联系的可能方
式。
人们的共同意志: 1. 本质意志:主要基于情感动机,指的是
人们
在传统的和自然的感情纽带基础上的一致性和相互 融洽。[自然意志]
2.选择意志:主要基于思想动机,指的是人们
那种尽量排除感情因素的纯理智思维、个人的目的
性打算及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考虑。[理性意志]
(一)社区与社会的比较
社区 意志类型 意志取向 行动方式 互动表现 生活范围 本质意志—情感动机型 整体意志 传统的行动 本地网络,呈密集型 家庭、乡村、城镇 社会 选择意志—目的动机型 个人意志 合理的行动 超本地网络,呈复合型 都市、国家、世界
维护手段
结合性质
和睦感情、伦理、宗教
有机的方式
常规、法律、公众舆论
概念立一种从社区到社会的以变迁为主题的社会学
第三章 滕 尼 斯
一、生平与著述
1855-1936,德国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以社
区与社会两个概念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学体系而著称。 《社区与社会》(1881,1912)
《社会学研究与批判》(3卷本,1925-1929) 《社会学引论》(1931)等
二、社会学的划分
霍布斯的前社会状态和现代工业社会的区分, 巴克 芬的母权社会和父权社会,曼恩的身份社会和契约社会 等两分法给他直接的启发。
滕尼斯希望能够用社区-社会这样一对
概念
来描述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共同生活,或者说建
立一种从社区到社会的以变迁为主题的社会学。
社区是在情感、依恋、内心倾向等自然感
情 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联系密切的有机群体。社 区的主要形式包括:亲情关系,邻里,友谊关系 等,以血缘、感情和伦理团结为纽带 。 社会则是建立在外在的、利益合理基础上 的
反对在社会学的研究中掺进价值因素和道
德感 情,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试图做一个冷静的科学 观察者和研究者。因此,作为一个科学的社会学研 究者,必须清楚社会学与伦理学的严格区别,明确 两者不同的性质、兴趣和使命所在。
要求社会学研究本身摆脱价值,并不意味 着对 价值不可以作科学的研究。伦理学正是对价值作科 学研究的学科,与社会学不同。
经验社会学
率先作过大量的经验社会研究。
在超过40年的时间里,滕尼斯发表了大约30篇经验
研究
论文,论文涉及的主题包括犯罪、自杀、婚姻、选举、农村 社会结构、码头工人罢工、商船上的海员以及统计技术。
三、社区与社会: 人类共同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
社区与社会 Gemeinschaft和Gesellschaft community and association community and society 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建构
的纯粹社会学的标准概念就是社区与社会。除了这 对概念外,纯粹社会学的内容还包括社会实体、社 会价值、社会规范和社会相关物。
应用社会学是运用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来 分析具体社会进程的分支,呈现的是一种有关社 会变迁的理论。
纯粹社会学思考的是作为静态的即处在平衡状态的 社 会实体,而实用社会学则必需处理社会实体的现实状况, 即它们的动力学,或它们的发展。社会结构或制度的研究 虽然属于纯粹社会学,但也包含了这种动力学的成分。
腊岑霍费尔:征战国家(conquest state);文化国家(cultural state)
冯特:自然极(natural polarity);文化极(cultural polarity) 库利: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次属群体(secondary group) 雷德菲尔德:乡民社会(folk society);市民社会(urban society) 索罗金:亲密关系(familistic relation);契约关系(contractual relation) 贝克尔:神圣社会(sacred society);世俗社会(secular society)
或维持某种被认为有固有价值的关系的意志。
社会集群指的是因为某种共同的自然或精
神特
征而被视为一个单位,或一个整体的一大群人,如
种族、民。同社会集群 相 比,其主要特征是它是有组织的。社会集团是社会
实体的一种最充分的实现形式。
(二)社会价值
将人们所肯定、喜爱、尊敬和崇拜的现实
迪尔凯姆: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
四、社会生活的结构与形式
(一)社会实体
社会实体是使个体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纽带。
他
将社会实体分为三种基本形式:社会关系,社会集
群,社会集团。 其中,社会关系必然和自然关系、心理关 系区 别开来,也就是说,社会关系的概念涉及一种进入
经济或一般 社会生活 公社 乡村 小生产 前资本主 义生产与 社会 城市 商业 资本主义 生产与交
政治生活
思想道德生活
公社 民间生活 贵族政治 联邦制
社会 国家生活 宗教
公社 对奇迹 的信仰 宗教
社会 对自然法 则的认识 理性
家庭经营 市场经营 习惯法
教会
集权制
教会
艺术
教派
科学
交换
换
五、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研究人的社会生活的三种途径:生物学,
心
理学和社会学。由此形成了三门独立的学科:社会 生物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 社会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纯粹社会学(pure sociology) 应用社会学(applied sociology) 经验社会学(empirical sociology)
纯粹社会学是其社会学体系的出发点,他
韦伯将所有的行动分为目的合理的行动、价值合 理行 动、情感的行动、传统的行动 。
他指出其中目的合理的行动便是出自选择 意 志,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意志和传统意志便是出 自本质意志。 意志不仅是行动的动力,它还是社会关系 的缔 造者,本质意志缔造了社区,而选择意志则产生了
(三)参考的社会类型
曼恩:身份社会(status society);契约社会(contact society) 斯宾塞:军事社会(militant society);工业社会(industrial society) 托 克 维 尔 : 贵 族 制 社 会 ( aristocratic society); 民 主 制 社 会 ( democratic society)
社会 (选择意志)
契约 常规
理性 (立法) 法律和程序
公共舆论 或民意 (public opinion)
4.公共舆论的三个条件: (1)它的主体是一个国家在政治上觉悟的全
体公众;
(2)它应该是公开表达出来的; (3)它的对象或客体必须是公共事务。
(四)社会相关物学说 社会相关物指的是人类社会实体活动时采
其二,他们对违背该规范的不利或处罚性
后果 怀有恐惧。 当命令包含某种一般规定时,它便叫做一种规 范,当它得到遵循它的人同意时,它便叫做社会规 范。
2.社会规范分为三类:秩序、法律和道德 3.社会规范的基础与社会形式的关系
秩序 社区 普遍的同意 (本质意志)(consensus) 风俗 法律 共同习惯 伦理 道德 宗教
取的
形式及所及的领域,与社会价值观一样,也分为三 类:经济的、政治的和知识的或精神的。
按社区与社会的区别,在经济领域,表现为乡村 与都 市、家庭手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对应,在政治领域,表现为民 间生活与国家生活,贵族政体与民主政体的对应;在知识精 神领域,表现出宗教与理性、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对应, 如此等等。
财产属于经济价值; 爱国主义属于政治价值; 个人尊严和荣誉属于伦理价值。
(三)社会规范 规范的本质是否定或限制。即使是正面的
命令
也同时表现为对任何随意违反此项命令的行为的否 定与禁止。 1.规范的产生: (1)自发的,即由该群体自己创造的; (2)外部强加的。
群体接受外部规范的理由有二: 其一,他们对该规范的正当性笃信不移;
不同点:
1、对社会进化的价值判断不同,迪尔凯姆偏
爱有机团结,较为乐观;滕尼斯表达了对社区的向 往,较为悲观; 2、都强调精神世界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但迪 尔凯姆的“集体意识”强调群体思维,超越个体; 滕 尼斯的“本质意志”“选择意志”强调个人情感和
理性
3、迪尔凯姆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个人
只
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属社会唯实论;滕尼斯强调个 人,社会只是个人的集合,属社会唯名论。 4、迪尔凯姆认同方法论的整体主义,滕尼斯偏 向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启示:
1、社区概念的变迁;
2、现代社区对传统社区的继承与颠覆; 3、社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转型社会,单位制度瓦解 社区分化、贫民窟、富人区、城中村 (利益侵犯与保护,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的较 量、经济运行模式)、新农村建设
城市中的政治文化区、经济区
迪尔凯姆和滕尼斯 相同点: 1、社会变迁论; 2、主观意识对社会结构和生活形式的形塑; 3、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特征总结; 4、价值中立的方法论原则; 5、实证的科学统一观;
总结与评价
其社会学思想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
面, 他的社会学尚未完全清除以前哲学和历史哲学的理 论痕迹,时常和法学、法哲学和国家学说纠缠在一 起,庞大的、无所不包的社会学体系还是沿着基本 概念-应用的历史理论-经验观察材料这样的线索 构造在一起。另一方面,他使用社会学自己的理 论体系和独特的方法论原则,自他以后,德国社会 学才在理论上逐渐从社会哲学和历史哲学的母体中 摆脱出来。
或理 想的对象视为价值。价值可以是共同的,也可以是 独特的。前者如自然的和艺术的价值,对它们的评 价常常具有共同性;后者则是社会价值,它以社会 实体为前提的,换言之,只有处在同一种关系中的 人才可能对某种对象具有一致的肯定,或具有相同 的价值。
他将社会价值的主要形式分为 三种:
经济的、政治的和伦理的。
机械的方式
社区 社会
形式 形式分离
实质联系 关系建立的基础 亲密的私人关系基础上 生活统一性原则 亲属、血缘、感情
形式结合
实质分离 目的、利益
自由与理智的思考原则 股份公司、大城市等
(二)共同生活的意志 两个基本要点:
(1)所有的社会群体都是人的意志的创造
物 换言之,它们作为社会事实而存在只是因为人的意 志; (2)既然社会群体是人的意志创造的,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