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门诊人均费用构成及其合理性测算的探讨
开通门诊统筹,便民门诊设置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开通门诊统筹,便民门诊设置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9a3d70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6.png)
开通门诊统筹,便民门诊设置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门诊统筹是指由政府或社会保障机构制定的计划,旨在为公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使人们能够在需要医疗服务时获得经济上的支持。
在开通门诊统筹方面,各地的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门诊统筹的开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制定:政府或社会保障机构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明确门诊统筹的目标、范围、经费来源等。
这些政策需要考虑公众的需求和医疗资源的分配,确保门诊统筹的实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2. 组织机构:门诊统筹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来负责统筹管理和运营。
这些机构可以包括社会保障机构、卫生健康部门等,他们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管理门诊统筹的资金和资源分配等。
3. 医疗服务网络:门诊统筹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以确保人们能够方便地就近获得医疗服务。
这包括便民门诊的设置,将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地分布在社区、乡镇等基层医疗机构,使人们不需要长途跋涉就能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然而,在门诊统筹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 资金不足:门诊统筹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支持,以确保人们能够获得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
然而,由于经济限制和其他因素,政府的财政投入可能不足,导致门诊统筹的实施受到限制。
2. 医疗资源不均衡:一些地区的医疗资源可能不足,导致人们在就医过程中面临长时间等待和医疗服务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这需要政府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提高其服务水平,以确保门诊统筹的顺利实施。
3. 政策执行不到位:有时政策制定和实施之间存在差距,导致门诊统筹的具体操作不够顺畅。
政府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门诊统筹的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和监督。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有一些建议:1. 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该增加对门诊统筹的财政资金投入,以确保人们能够获得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
同时,需要建立合理的财政管理机制,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公平性。
2.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支持力度,提高其服务能力和质量。
医院门诊收入的统计分析
![医院门诊收入的统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b8422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9.png)
经济管理115医院门诊收入的统计分析丁 超 承德市人民政府机关门诊部摘要:目的:对医院门诊的收入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7年工作报表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我院门诊收入进行统计。
结果:我院门诊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患者的人均费用构成中药品费用目前占比较高,诊疗费用目前占比较低,同时我院门诊收入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门诊人次和门诊人均费用的增加。
结论:随着门诊人次的增加和人均费用的增加我院门诊的收入将能够持续不断上升,有利于我院对设备进行更新和对医疗技术进行改进,从而促进患者的诊疗效果得到提高。
关键词:医院门诊;收入情况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2-0115-01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医疗行业也就在随之不断的改革[1],为了能够促进医院门诊对当代的医疗改革进行良好的适应,为了促进医院门诊合理创收,我们应该对医院的门诊收入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分析,从而对影响门诊收入的可控因素加强管理,使医院能够得到良好的循环发展[2]。
本次研究将我院2014年—2017年工作报表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我院门诊收入进行统计。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将我院2014年—2017年工作报表进行收集和分析,其统计情况如表1:表1 我院2014年—2017年门诊收入情况统计年份门诊人次(人)门诊收入(万元)人均费用(元)药品费用诊疗费用合计费用201470035234.6230.56(0.91) 2.96(0.09)33.52201575827278.2932.93(0.90) 3.79(0.10) 3.6.72201683580285.8530.55(0.90) 3.67(0.10)34.00201791688367.6735.73(0.89) 4.39(0.11)40.122.统计分析方法首先由总体对变化趋势以及费用构成进行分析,在以年为单位将费用划分为不同的时间段,最后通过因素分析法对各时间段的项目指数以及对收入的影响额进行计算,使用1表示报告期,使用0表示基期,则:门诊收入增加额=报告期门诊收入-基期门诊收入=人均费用1×门诊人次1-人均费用0×门诊人次0=(人均药品费用1+人均诊疗费用1)门诊人次1-(人均药品费用0+人均诊疗费用0)门诊人次0=门诊人次影响额+人均药品费用影响额+人均诊疗费用影响额由此可见,门诊收入+门诊人次×人均费用,人均费用=人均药品费用+人均诊疗费用。
门诊患者满意度计算方法
![门诊患者满意度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addf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c.png)
门诊患者满意度计算方法一、引言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门诊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患者满意度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门诊患者满意度的计算方法,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实用的满意度评估工具。
二、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是计算患者满意度的前提条件。
调查通常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电话访问等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设置多个问题,涵盖患者的就诊体验、医生的服务质量、医疗设施等多个方面,全面了解患者的满意度。
三、门诊患者满意度计算方法门诊患者满意度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简单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
1.简单平均法简单平均法是指将所有患者对门诊的满意度评分加总后除以患者数量,得到平均满意度评分。
这种方法计算简单,适用于样本量较小的情况。
但它的缺点是忽略了不同患者对门诊的关注点不同,以及他们对满意度评分的重视程度不同。
2.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根据不同因素对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为每个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计算加权平均值。
这种方法考虑了不同因素的权重,更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感受。
但它的缺点是需要对每个因素进行详细的评估和权重的确定,较为复杂。
四、患者满意度分析通过计算门诊患者满意度,可以对门诊的服务质量进行全面的了解。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满意度分析:了解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以及哪些因素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最大。
2.具体因素分析:对每个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了解哪些因素对患者的满意度影响最大,以及哪些因素需要改进。
3.患者需求分析: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以及门诊在满足这些需求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4.患者反馈分析: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他们对门诊的期望和需求。
五、结论门诊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计算患者满意度可以全面了解门诊的服务质量。
在计算过程中,应采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提高评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门诊病人次均费用增长原因和整改措施
![门诊病人次均费用增长原因和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73d637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9.png)
门诊病人次均费用增长原因和整改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门诊病人次均费用增长原因和整改措施第一节:门诊病人次均费用增长原因分析1.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增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慢性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门诊均次费用考核
![门诊均次费用考核](https://img.taocdn.com/s3/m/b1c0cb9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7.png)
门诊均次费用考核
门诊均次费用考核是一种评估医疗服务质量的指标。
它指的是根据患者门诊次数与门诊费用之间的比例,来评估医疗机构门诊服务的经济效益。
门诊均次费用考核通常包括两个核心指标:门诊次均费用和门诊次数。
门诊次均费用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所花费的平均费用;门诊次数指的是在同一时间内,患者接受医疗机构门诊服务的次数。
门诊均次费用考核的目的是通过对医疗服务费用的控制和评估,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经济性。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门诊均次费用考核可以帮助评估和监控门诊费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比较门诊次均费用和门诊次数的趋势变化,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费用浪费和资源利用不平衡的问题。
从而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策略。
要实施门诊均次费用考核,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费用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
这样可以实时监测医疗服务的费用和次数,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汇总和分析。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定期对门诊均次费用考核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促进医疗服务的改进和优化。
总之,门诊均次费用考核是一个重要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估指标,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提高服务效率和经济性。
通过合理控制费用,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科室收入与支出的核算与分析
![科室收入与支出的核算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2bcae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6.png)
科室收入与支出的核算与分析在医院管理中,科室收入和支出的核算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准确地核算和分析科室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科室的经济状况,制定科学的管理决策,提高科室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对科室收入与支出的核算与分析进行探讨,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一些实用的经验和建议。
一、科室收入核算科室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医疗服务费用。
在核算科室收入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以下几点:1. 收入项目的分类:将科室的收入项目进行分类,如门诊收入、住院收入、检查收入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各项收入的比重和变化趋势。
2. 收入金额的计算:根据患者的病历和医疗费用清单,计算每位患者的收费金额。
同时,需要注意医保等额外支付的部分,以及药品和耗材费用的核算。
3. 收入结算周期的确定:确定科室收入的结算周期,一般可以按月或按季度进行结算。
及时进行收入核算和结算,可以更快地了解科室的经济状况,作出相应的决策调整。
二、科室支出核算科室的支出主要包括医疗物资费用、工资和福利费用、设备维护费用等。
在核算科室支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支出项目的分类:将科室的支出项目进行分类,如药品支出、人员支出、设备支出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各项支出的比重和变化趋势。
2. 支出金额的计算:根据科室的采购记录和工资福利制度,计算每个支出项目的费用金额。
同时,需要注意费用的科学计算和合理分配,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
3. 建立支出控制机制:科室需要建立有效的支出控制机制,对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
通过建立科学的审批流程和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支出,提高科室的经济效益。
三、科室收支分析科室的收支分析是对科室的经济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过程,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在进行科室收支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收入与支出的对比:将科室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收入与支出的差距和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收入与支出的比例和变化情况,可以判断科室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
门诊次均费用计算方法
![门诊次均费用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437c6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3.png)
门诊次均费用计算方法门诊次均费用是指患者在门诊就诊的过程中,平均每次就诊所产生的费用。
它是评估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水平和医疗费用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门诊次均费用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将门诊费用总额除以门诊就诊人次来得到。
门诊次均费用的计算方法可以简单地表示为:门诊次均费用 = 门诊费用总额 / 门诊就诊人次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门诊费用总额的计算门诊费用总额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医疗机构所有门诊就诊患者的费用总和。
这包括挂号费、诊查费、检验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各项费用。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或财务系统来获取这些费用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
2. 门诊就诊人次的计算门诊就诊人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患者总数。
通常,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挂号系统或就诊记录来获取门诊就诊人次。
在计算门诊就诊人次时,应排除重复挂号或就诊的情况,以避免统计数据的重复性。
3. 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确保门诊次均费用的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医疗机构应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在数据统计和计算过程中,应注意核对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并进行数据清洗和校对,以排除错误或异常数据的影响。
门诊次均费用的计算结果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用于评估门诊服务的质量和医疗费用的合理性。
较低的门诊次均费用可能意味着医疗机构的门诊服务效率较高,医疗费用的控制较好;而较高的门诊次均费用可能意味着医疗机构的门诊服务效率较低,医疗费用的控制较差。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降低门诊次均费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提高门诊服务效率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优化门诊流程、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加强医生和护士的技术培训等方式来提高门诊服务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2. 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医疗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合理开具药物等方式来控制医疗费用,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浪费。
3. 引入医疗信息化系统医疗机构可以引入医疗信息化系统,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电子支付等功能,提高门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门诊次均费用。
门诊次均费用低的原因
![门诊次均费用低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7c6ade9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c.png)
门诊次均费用低的原因首先,医疗服务水平是影响门诊次均费用的重要因素。
如果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高,医生有较强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技术,那么患者的治疗效果就会更好,费用也会相对较低。
医生通过科学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药物的使用,从而降低患者的费用支出。
其次,医保政策也对门诊次均费用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医保覆盖范围和报销比例,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另一方面,政府引入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上涨。
医院按照政府的定价标准进行收费,避免了乱收费现象的发生,使门诊次均费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第三,医院管理水平也是影响门诊次均费用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医院可以通过加强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浪费,提高服务效率。
另一方面,医院可以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降低运营成本,降低门诊次均费用。
如引入信息技术,加强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费用。
第四,患者行为也会对门诊次均费用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患者是否按医嘱用药、按时就诊,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费用支出。
合理用药、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治疗,可以避免因为治疗不当导致的不必要的检查和费用增加。
另一方面,患者是否选择合适的医院和科室,也会影响门诊次均费用。
有些患者出于一些原因选择了较低水平的医疗机构或者科室,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费用增加。
此外,科学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也有助于控制门诊次均费用。
医院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科学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治疗,减少过度检查和治疗的现象,降低门诊次均费用。
综上所述,门诊次均费用低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
医疗服务水平、医保政策、医院管理和患者行为等都对门诊次均费用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医保政策、加强医院管理和引导患者合理用药,可以有效控制门诊次均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人均卫生费用计算方法
![人均卫生费用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f09e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f.png)
人均卫生费用计算方法引言:人均卫生费用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以个人数量为基础计算的卫生投入总额。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服务覆盖能力和医疗资源分配公平性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人均卫生费用的计算方法,以及该指标对卫生政策制定和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
一、人均卫生费用计算方法人均卫生费用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指标进行划分。
以下是常用的两种计算方法:1. 总卫生费用除以总人口这种方法是最常见和简单的计算方式。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a) 收集特定时间段内的卫生费用数据,包括医疗机构的运营费用、医疗设备的采购费用、药品的采购费用等。
b) 收集特定时间段内的总人口数据,可以通过人口普查、统计局数据或卫生部门数据获取。
c) 将总卫生费用除以总人口,即可得到人均卫生费用。
2. 按疾病类型划分的人均卫生费用这种方法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将卫生费用进行划分,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疾病的卫生投入水平。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a) 收集特定时间段内的卫生费用数据,按疾病类型进行分类,包括传染病、慢性病、意外伤害等。
b) 收集特定时间段内的各类疾病的患病人数数据。
c) 将各类疾病的卫生费用除以相应疾病的患病人数,即可得到按疾病类型划分的人均卫生费用。
二、人均卫生费用的意义人均卫生费用作为一个重要的卫生指标,具有以下意义:1. 衡量卫生服务覆盖能力人均卫生费用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较高的人均卫生费用意味着更多的医疗资源投入和更好的卫生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2. 指导卫生政策制定通过对人均卫生费用的分析,可以评估卫生政策的效果和合理性,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例如,如果某地区人均卫生费用较低,可以考虑增加卫生投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措施。
3. 促进卫生资源公平分配人均卫生费用还可以反映卫生资源的公平分配情况。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或群体的人均卫生费用,可以发现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进而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实现卫生资源的公平分配。
门诊医疗费用清单
![门诊医疗费用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ed23d5d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1.png)
门诊医疗费用清单是医院门诊部门出具的一份详细清单,其中列出了患者在门诊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
这其中包括挂号费、检查费、药品费、治疗费等各种费用。
对于门诊患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份单据。
它不仅能够对患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进行统计,还能够作为报销、理赔、追溯等事宜的证明材料。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进行详细探讨,从中了解门诊医疗费用的构成、如何管理以及如何减少门诊医疗费用等方面。
一、门诊医疗费用的构成门诊医疗费用的构成主要包括:挂号费、检查费、药品费、治疗费、护理费、卫生材料费、手术费等。
下面详细介绍每一项费用:1. 挂号费挂号费是指患者在医院门诊部门初次就诊所产生的费用。
挂号费的高低通常与医院的级别、地区、科室等有关系。
一般来说,三级及以上的医院门诊挂号费较高,但对于一些城市的居民来说,挂号费并不算是很大的负担。
2. 检查费检查费是指门诊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检查所产生的费用。
例如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乙肝检测等。
3. 药品费药品费是指门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用到的药品所产生的费用。
药品的价格不尽相同,也有很大的区别。
根据规定,医院药品的价格应不高于采购价的三倍。
对于门诊患者而言,药品费通常占到了门诊医疗费用的大部分。
4. 治疗费治疗费是指门诊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所用到的任何治疗手段所产生的费用,例如针灸、理疗、输液、注射等。
5. 护理费若门诊患者需要接受更为复杂的护理情况,那么医院就需要收取护理费。
比如,有些疾病患者需要日间照料、营养餐等服务。
6. 卫生材料费卫生材料费是指门诊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卫生材料,例如纱布、棉签、口罩、手套、纱布等。
7. 手术费门诊患者可能会进行一些小型手术,比如擦毒、切除小型痣等。
这些手术的费用也需要患者严格按照清单进行结算。
以上述七个方面构成了,对于患者而言,可以根据该清单了解到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
二、如何管理门诊医疗费用要想良好地管理门诊医疗费用,首要工作是对费用的构成进行理解和掌握,因此患者在前往医院就诊时要谨慎分析,并主动沟通,以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浪费。
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与住院次均费用控制相关因素探析
![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与住院次均费用控制相关因素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5798c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0.png)
医院门诊次均费⽤与住院次均费⽤控制相关因素探析2019-10-11摘要:医院两费主要指的是门诊次均费⽤、住院次均费⽤,随着医疗费⽤的急剧上升,如何严格控制门诊次均费⽤、住院次均费⽤的增长幅度,寻求降低医疗费⽤,同时⼜能不断提⾼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成为医疗决策者亟待解决的⼀个重要问题[1]。
由于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近年来惠民政策的,医院门诊次均费⽤与住院次均费⽤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患者和医院的利益如何兼得,是控制的重点与难点,⽇后必须通过合理的⼯作体系来完成,减少不必要的影响。
关键词:门诊次均费⽤住院次均费⽤因素分析从客观的⾓度来说,除了医院门诊次均费⽤与住院次均费⽤控制以外,如何应对医疗制度的转型,也是医院管理者必须思考的⼀个问题[2],医院的收⼊必须有所增长,这样才有⾜够的资⾦维持运营,并且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够买精确、性价⽐更⾼的医疗设备。
另外,医院在今后的⼯作当中,必须有效控制医院门诊次均费⽤与住院次均费⽤的增长,配合国家的医疗改制,减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促进医疗⾏业的发展与进步。
本研究主要对医院门诊次均费⽤与住院次均费⽤控制相关因素进⾏探析,现报道如下。
1 医院门诊次均费⽤与住院次均费⽤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1 统计信息偏差医院每天接受的信息量及回馈的信息量都⾮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医院的统计信息出现了⼀定偏差,医院门诊次均费⽤与住院次均费⽤的指标有所降低。
例如,前⼏年统计滞后,采⽤⼿⼯统计,上报基数不准确,导致起点的两费控制指标基数偏低,使指标超控,但仍然低于本市同级医院[3]。
由此可见,统计信息偏差带来了很⼤的负⾯作⽤。
⾸先,医院门诊次均费⽤与住院次均费⽤在缺乏充⾜信息的情况下,⽆论是调控还是维持,都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常常导致在⽇常⼯作中,与患者之间产⽣很⼤的纠纷。
其次,随着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变化,医院门诊次均费⽤与住院次均费⽤要想获得更⼤改⾰,必须改变统计信息偏差的问题,及时的规定正确指标,否则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对医院的发展和医患关系改善,都将造成极⼤的影响。
门诊患者医疗费用结构与财务透明度调查
![门诊患者医疗费用结构与财务透明度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082f7c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7.png)
门诊患者医疗费用结构与财务透明度调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门诊患者的医疗费用结构以及医院的财务透明度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对这一话题展开调查与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门诊患者的医疗费用构成和医院财务公开程度,为相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医疗费用结构调查为了了解门诊患者的医疗费用结构,我们选择了某市的几家大型综合医院进行调查。
共收集到了1000份有效问卷,问卷涵盖了患者基本信息、医疗费用明细以及费用支付方式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门诊患者的医疗费用主要包括药品费、检查费和治疗费等。
其中,药品费占比最大,约为总费用的50%;检查费和治疗费分别占比约为30%和20%。
2.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医疗费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老年人的药品费用相对较高,而年轻人的检查费用和治疗费用更多。
3. 慢性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结构与一般患者也有所不同。
慢性疾病患者的药品费用占比更高,而其他费用相对较低。
通过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门诊患者的医疗费用主要分布在药品费、检查费和治疗费等方面。
不同年龄段和患者病情的差异也会对费用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医院财务透明度调查医院的财务透明度对于患者和社会公众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希望了解医院在财务公开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对某市的几家大型综合医院进行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目前,医院的财务透明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大部分医院发布的财务报表内容不够详细,难以满足患者和社会公众对医院财务状况的了解需求。
2. 医院财务公开的形式和途径有待改进。
目前,大部分医院通过官方网站公布财务信息,并没有提供更加便利的方式供患者和社会公众查询和了解。
3. 部分医院的财务报表编制规范性不高,存在一些数据不准确和异常的情况。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医院的财务透明度仍然有待提高。
只有建立起真正的财务公开制度,并加强财务信息的编制和公布,才能满足患者和社会公众对医院财务状况的了解需求。
门诊次均费用考核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门诊次均费用考核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ed632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4.png)
门诊次均费用考核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可以包含以下内容:概述:门诊次均费用考核是指对医院门诊部门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和监控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对门诊次均费用的考核,可以评估医院门诊部门的资源利用情况、医疗服务效率以及医疗质量等方面的表现。
门诊次均费用考核作为医院管理中的一项核心指标,对于提升门诊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院门诊部门中,每一次患者就诊所消耗的费用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门诊次均费用即指每个患者就诊时,平均消耗的费用量。
这个指标直接反映了门诊部门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情况。
门诊次均费用过高可能意味着资源使用不合理,效率较低,甚至存在浪费现象;而门诊次均费用过低可能意味着服务质量不足,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不够细致和周到。
因此,门诊次均费用考核具有指导医院门诊管理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门诊次均费用考核要求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门诊次均费用考核的背景和意义,并提出对门诊次均费用考核的相关建议。
通过对门诊次均费用考核的理解和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医院门诊管理的改进和升级,提高医院门诊部门的整体运营效益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章节安排,它对于读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
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清晰性可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逻辑性。
本文将按照以下部分组织: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门诊次均费用考核的背景2.2 门诊次均费用考核的意义3. 结论3.1 总结3.2 对门诊次均费用考核的建议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概述本文要讨论的主题:门诊次均费用考核要求。
然后,我们将介绍文章结构,即本文的章节组织和内容安排。
最后,我们会明确本文的目的,即强调为什么门诊次均费用考核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讨论门诊次均费用考核的背景信息。
我们会介绍门诊次均费用考核的相关背景,包括其起源、发展和现状。
门诊次均费用增长的原因
![门诊次均费用增长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f950b9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6.png)
门诊次均费用增长的原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人们医疗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门诊次均费用也在不断上升。
实际上,门诊次均费用的增长原因是复杂的,综合了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医药行业等多方因素。
以下是门诊次均费用增长的几个主要原因。
一、医疗服务的不断升级和优化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的不断升级,使得医疗服务的价格逐渐上涨。
一方面,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巨大的投资,医疗机构和医生会将这些成本转嫁到医疗服务价格上;另一方面,优质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也会推动服务价格上涨。
在这个过程中,医药耗材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这也是门诊次均费用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医疗保险制度的变革和升级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升级和扩大覆盖范围,虽然可以为更多的病人提供保障,但同时也加重了财政压力。
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医疗保险的支付力度,使得医疗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疗服务价格。
此外,医疗保险对一些新型的医疗技术和药品的支付标准还在不断调整和提高,这也会促使医疗机构提高服务价格。
三、医药行业的市场竞争和变革医药行业是门诊次均费用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药品审批制度的改革,原先的拿药代替检查和治疗现象得到了遏制,医药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充分。
同时,由于医药厂商的营销费用大幅度增加,厂商也在不断提高药品的价格。
这些均使得药品价格上涨,并推高了门诊次均费用。
四、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是门诊次均费用增长的根本原因之一。
随着人们医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人口老龄化导致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治疗费用的增加,这也是门诊次均费用上涨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门诊次均费用增长的原因十分复杂,综合了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医药行业等多重因素。
在未来,为了控制门诊次均费用的增长,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医疗技术效益,规范医疗市场秩序,建立科学的医疗保障机制,同时也需要提高人们对医疗健康的自主监管和管理能力。
医院次均费用指标制定的合理性对门诊医生医疗行为的影响
![医院次均费用指标制定的合理性对门诊医生医疗行为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5cf0f2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0.png)
中国卫生产业ECONOM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经济研究与管理[作者简介]王舒芮(1992-),女,本科,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医院管理。
次均费用指标是医院绩效管理的一项主要考核指标。
医疗次均费用分为门诊次均费用和住院次均费用,门诊次均费用的计算用于反映门诊患者负担的医疗费用平均水平,即“门诊次均费用=门诊收入/门急诊人次”[1]。
次均费用的增长,就会导致总医疗费用的增长,即平均费用(每门诊人次费用、住院平均费用)推动医疗费用上涨[2],控制了次均费用,也就控制了医疗费用。
次均费用的控制是为了有效避免医生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和开大处方等过度医疗行为。
过度医疗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健康风险,还会损害医院形象,不利于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的发展[3]。
医疗支出持续增长,不仅损害患者的经济利益,更威胁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4]。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既是患者看病治病的主要场所和公共事业单位,同时也是医疗费用控制的实施主体[5]。
为有效遏制过度医疗,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多数医院制定了临床科室次均费用的控制标准。
如何使制定的标准既能避免过度医疗又能不影响医疗质量,是运管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
次均费用在门诊的发生最为集中,过低的次均费用标准对门诊医生的医疗行为产生影响。
1不合理的过低的次均费用标准对门诊医生医疗行为的影响1.1为控制和降低次均费用尽量减少门诊患者的检查而诊治病情简单的患者,影响业务发展门诊次均费用是门诊患者就诊所花费医疗费用的平均值。
如果制定的次均费用过低,门诊医生为了降低次均费用,则会尽量选择病情比较简单的患者、因为病情简单的患者需要做的检查少,“花钱少”,而往往不愿接诊病情比较复杂的、需要做检查较多的、“花钱多”的患者,以摊平次均费用,甚至有的医生则会选择轻患者,推诿重患者。
在开展工作项目方面,对于一些疑难病或病DOI:10.16659/ki.1672-5654.2021.05.072医院次均费用指标制定的合理性对门诊医生医疗行为的影响王舒芮北京市第六医院医务部,北京100007[摘要]次均费用指标是医院绩效管理的一项主要考核指标。
门诊病人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制度
![门诊病人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141ec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1.png)
门诊病人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门诊病人的医疗费用结算管理,确保费用结算过程的公平、公正、透亮,维护医院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行业相关规定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门诊病人的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并对门诊病人的医疗费用结算程序、标准和责任进行明确和规范。
第二章医疗费用结算程序第三条患者就诊登记1.门诊患者在就诊前需供应有效的身份证件、医保卡等相关料子,并按规定填写门诊病历表。
2.患者应当如实供应个人信息,对所供应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第四条费用明细记录1.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费用明细记录体系,记录患者每次门诊就诊的认真费用信息。
2.费用明细记录应包含诊查费、检验费、药品费、治疗费等项目的具体金额。
第五条医保结算1.患者若具备医保资格,医院将在费用明细记录的基础上,依照医保政策规定进行结算。
2.医保费用结算应核对医保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确保费用结算的准确性。
3.医保结算后,医院将供应医保结算明细,包含个人自付金额和医保报销金额,供患者核对。
第六条费用核对与支出1.患者应在收到医保结算明细后进行费用核对,核对结果无误后,定时支出个人自付金额。
2.患者可选择通过现金、银行卡等多种形式进行支出,确保费用支出的便捷和安全。
第七条发票开具1.患者完成费用支出后,医院将依据相关规定开具正式发票。
2.发票应包含医院名称、患者姓名、费用明细等相关信息,确保发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第八条退费及发票作废1.若患者在费用支出后需退费,应依照医院规定的退费手续办理。
2.退费时,患者应供应有效的身份证件和相应的退费凭证。
3.发票作废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患者应供应有效的身份证件和作废申请料子。
第三章医疗费用标准和管理第九条医疗费用标准1.医院将依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订立医疗费用标准,并向患者公示。
2.医疗费用标准应包含各项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医学诊疗项目的费用构成等内容。
医院门诊次均费用控制管理办法
![医院门诊次均费用控制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d58f09f61fb7360a4c650a.png)
各科室、各部门:为进一步规范我院诊疗行为,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经院领导研究,就医院费用控制管理工作规定如下: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以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以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减轻群众负担为目标,促进我院创新机制,加强管理、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合理控制医药费用增长,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质量优异、费用合理的医疗服务。
二、主要控制措施1、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范用药行为、控制单张处方最高限额。
各科室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目录使用基本药物,药剂科定期分析基本药物采购使用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加强采购、使用等环节的管理。
2、大力推进药品集中采购。
临床科室必须优先使用国家集中采购的药品,对用量大、价格高、费用增长快的药品要重点监控。
3、规范服务价格、规范医疗服务项目。
认真开展医院成本监审与测算,在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的同时,促进我院科学快速发展。
4、强化医疗收费管理,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严格执行《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严格控制非业务性支出。
三、不纳入科室门诊次均费用计算的情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科室每月报医院卫勤处审核后,可不纳入科室次均费用计算:1、符合管理规定的慢性病患者(须在我院登记);2、需特殊用药的门诊患者(如肿瘤化疗靶向药物等);3、报卫勤处并经医院批准,在门诊开展的新手术、新治疗方法。
四、奖惩管理与规定1、每月对门诊就诊患者次均费用进行公示,对次均费用超标,药占比率高的临床科室进行重点监控;2、各科室门诊病人次均费用当月每超过规定标准1%,扣发科室绩效奖1%;当月门诊就诊患者次均药品费用去年同比或上月环比变化幅度超过30%,扣发科室绩效奖2%;各科室门诊病人次均费用当月低于规定标准的,每低1%,奖科室绩效奖1%;3、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不合理费用的增长。
科室药品比例、抗生素使用率超过规定标准时不予奖励;4、全年次均费用、门诊就诊患者药品比例均未超过规定标准,但年内有少数月份因次均费用超标扣发绩效奖的,所扣绩效奖年终返还科室。
门诊、住院费用核算管理制度
![门诊、住院费用核算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890c7a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0.png)
门诊、住院费用核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的正常核算和管理,维护医院的财务安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费用核算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门诊费用:指患者在医院门诊期间产生的诊疗费用,包含挂号费、检查费、药品费等。
2.住院费用:指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产生的诊疗费用,包含住院押金、医疗费用、手术费用等。
第二章门诊费用核算管理第四条门诊费用计算方式1.医生在门诊就诊时,依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疗工作量,开具相应的医疗费用项目。
2.患者在完成门诊治疗后,到财务部门进行费用结算。
3.财务部门依据医生开具的医疗费用项目,计算出患者应支出的门诊费用。
第五条患者费用结算1.患者在门诊结束后,将费用结算单交给财务部门,同时支出相应的费用。
2.财务部门核对患者的费用结算单和支出金额,如有问题,及时与患者沟通解决。
3.财务部门将患者的费用记录整理并存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六条门诊费用监督和审核1.财务部门应定期进行门诊费用的监督和审核工作,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如发现门诊费用存在问题,财务部门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核实情况并进行调整。
第七条门诊费用统计和分析1.财务部门应定期统计和分析门诊费用的情况,形成统计报表。
2.统计报表应包含门诊费用的总体情况、费用的构成、医生和科室的费用比较等内容。
3.统计报表应作为医院财务管理和决策的紧要参考依据。
第三章住院费用核算管理第八条住院费用计算方式1.患者入院后,财务部门为患者开立住院费用清单,并收取肯定金额的住院押金。
2.医生在患者住院期间依据病情和治疗方案,逐次记录住院费用项目。
3.患者出院时,财务部门依据医生记录的住院费用项目,结算患者的住院费用。
第九条患者住院费用结算1.患者出院后,将住院费用清单交给财务部门。
2.财务部门核对住院费用清单和押金支出情况,如有问题,及时与患者沟通解决。
门诊部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
![门诊部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f9b18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a.png)
门诊部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门诊部是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着医疗服务的提供、收费、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控制等工作,因此门诊部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门诊部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进行详细解析。
一、经济核算1.门诊收入的计算门诊收入主要来自于门诊挂号费、门诊诊疗费、检验费、检查费、特殊检查费、材料费、药品费、手术费等,其中药品费是最大的收入来源。
门诊部应当建立完善的收费制度,通过标准收费、统一定价、全面计价等方式,规范门诊部收费工作。
同时,门诊部应当将门诊收入分门别类进行统计,以便于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经济核算和管理。
2.门诊成本的计算门诊成本主要包括人员成本、房屋、设备、器具等物资成本,目前门诊部的成本管理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成本的核算管理缺失。
因此,门诊部需要通过技术改进、精益管理等方式,提高门诊效率,同时降低成本,以保证门诊部的经济效益。
3.门诊经济效益的评估门诊部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经济效益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营业收入、利润率、门诊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管理。
通过门诊的经济效益评估,可以及时调整门诊部的管理策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医院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1.门诊收费岗位的管理门诊收费岗位是门诊部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门诊收费管理的规范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门诊部经济效益的实现。
门诊收费岗位应当建立严格的收费制度和保密制度,保证各项收费工作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同时,门诊收费岗位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异常账目处理程序,维护就诊患者和医院财产的安全。
2.门诊部成本核算的管理门诊部应当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经济分析,对门诊部的各项开支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以便于及时调整门诊部的经营策略,并对门诊部的经济效益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同时,在成本核算方面,门诊部应当建立科学的成本分摊机制,将成本分摊到各项业务,以便于明确各项费用的来源和用途。
3.门诊部会计核算的管理门诊部应当建立严格的会计核算制度,确保门诊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医改后门诊人均费用及住院费用下降分析
![医改后门诊人均费用及住院费用下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c1002ae2bd960590c67731.png)
医改后门诊人均费用及住院费用下降分析xxx卫生院实行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又来,医院的门诊人均费用及住院人均费用有所下降,控制医疗费用高,解决看病难看病的工作初见成效。
门诊人均费用及住院费用下降和又下几个方面有关。
第一,实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后,药物价格明显下降,推进和完善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降低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成本和价格;采购日趋规范,中标价格亦比医改前下降,因而降低医疗服务要素成本。
物品买入价也明显下降。
并对基本药价格进行公示,接受广大患者监督。
第二,医院内部管理加强,乱检查现象消失,不得开大额处方,常见病多发病就医人数增加,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
并规范医疗行为,控制不必要的诊疗活动;逐步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又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完善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增补药物目录均采取零差率销售并上墙公示,改变了以药养医的传统。
第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医院和医务人员自觉控制成本;探索医院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强调内部分配要体现多劳多得和优劳优得,更加关注综合目标、质量和效率,让医务人员自觉控制医疗费用。
第五,转变就诊模式。
调整医保报销政策,制定双向转诊规范,促进基层首诊、分级医疗,降低医药费用。
xxx卫生院
2012-7-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g A h n— a .f l t i ,T NGC u y nAf i e si lfG inMei l oeeG in5 10 , hn n i a dHo t ul pa o i dc ly , ul 4 0 1 C ia aC l i 【 bta t 0bet e A a s f upt n ot adepoigtecntui f e ai oto upt n ad A src】 jci nl io tai t s, n xlr o stt nop r ptcsfr tai t n v ys o e c n h i o c a o e
T e c n tuin o u h o si t f o t— p te tC SS a d t e p r c p t o t f o t ai n t o ai n O T n h e a ia c ss o u p t t e
【 e od 】 C nt t no ot t n cs; P r ai so ot tn ; R a nb sm t K y rs w ost i u a et o i o f p i t e c t c t f ue i e
和观察费等均归人诊疗检查 费。 12 方 法 门诊 人 均 费 用 测 算 方 法 : 诊 总 收 入 ÷门 诊 就 . 门 诊 人 次 数 =门 诊 人 均 费 用 ( 诊 总 收 入 包 括 挂 号 费 、 疗 费 、 门 诊
提 出了许 多新 的观 点和建 议 。现 结合 笔者 所 在 医院 门诊人
o T e me i a O T fg sr e t rl g n p t a mo o u p t n s ds h d c l SS o a t n e o o y a d o h h l lg o t ai t ,wh c a c u r d fo 2 0 o 2 09 i u o — C o y e i h h d o c re r m 0 7 t 0 n o rh s p tl i ,we e a a y e er s e t ey a r n lz d r to p ci l .Re u t T e t tli c me o p ca ito t—p t n nd t e pe v sl s h oa n o fs e ils u a i ta h r—c p t o to u — e a ia c s fo t
专科门诊总收入和门诊人均费用 逐年增 加。结论
【 关键词 】 门诊 费用构成 ; 门诊人均 费用 ; 合理性测算
Th o siu i n o r c p t o t o ut a int a d t e s n b e e tma e e c n tt to fPe a ia c s s f r o p te n i r a o a l s i t s DI N g,Z HANG M 1 g,L l — I Xt g
近年来 , 国医疗 费用 呈逐年 上升趋 势 ,医疗 费用 的上 我 涨已成为社会关注 的热点 问题 , 如何解 决这 一问题 已有较 多
的学 者对 门诊 费 用 的 现 状 和 影 响 因 素 进 行 了多 方 面 的 研 究 ,
人情况 。门诊业务 总收入包 括药品 费用和诊 疗检 查费用 , 其 中, 患者在 门诊 发生 的各 种治 疗 费、 术 费 、 手 检查 费 、 号费 挂
门诊 2 0 0 7—20 0 9年 每 年 的 门 诊 总 人 次 及 门 诊 业 务 总 收 入 ,
医学创新
21 年 9 第 7 00 月 卷第 2 期 Z
M d a I oao h aSp m e 2 1,o 7N.7 ei ln vtn f i ,e e br 00V 1 o2 c n i oC n t . .
・9 ・ 11
・
卫 生 管 理
・
对 门诊 人 均 费用 构 成 及 其 合 理 性 测 算 的探讨
p t n n r a e e rb e r Co c u i n ai ti c e s d y a y y a . e n l so
s u d h v e s n bl si tn t o . ho l a e a r a o a e e t ma i g me h d
邸 宁 张 明 李兴 灵
【商要】 目的 } 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结果
唐 春 燕
分析 门诊患者费用情况 , 探讨 门诊人均费用 的构成及其合理性测算 , 为门诊 费用 的正确评估 与 对 20 0 7~20 0 9年笔 者 所在 医 院消 化 内科 门诊 、 眼科 门诊 的医 疗费 用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门诊费用 构成和门诊人 均费用应 有合理 的测算 方法 。
i e sn bee t t h sma rvd h a i frpo e ses n n n gme to u t rao a l si e.ti ypo ieteb sso rp ra ssme t dma a e n fo t—p t n l i ot. M eh s ma a ai tci cc ss e n t-
均费用构成情况 , 析 门诊人 均费 用上 涨 的原 因 , 讨 合理 分 探
的门诊人均费用 测算 方法 , 阐述有效 控 制 门诊人 均 费用 、 正
确 评 价 门诊 费 用 增 长 的 现 实 意 义 。
1 资料 与 方 法
药品费 、 手术费 、 查治疗 费 等 ) 检 。列 举消 化 内科 门诊 、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