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寝疾—《礼记》原文、译文及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子寝疾—《礼记》原文、译文及评析
曾子寝疾①--事于小处见精神
原文:
曾子寝疾②,病③,乐正子春坐于床下④。

曾元、曾申坐于足⑤,童子隅坐而执烛⑥。

童子曰:“华而睆⑦。

大夫之箦与⑧?”卜也!”子春曰:“止!”曾子闻之。

瞿然曰⑨:“呼⑩!”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

斯季孙只赐也⑪。

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箦。

”自此始也。

曾子曰:“夫子之病革矣⑫,不可以变⑬,幸而至于旦⑭,请敬易之。

”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⑮,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⑯。

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⑰,斯已矣⑱。

”举扶而易之⑲,反席未安而没⑳。

注释:
①本节选自《檀弓》上。

②曾子:孔子得弟子, 名参,字子舆。

寝疾:病倒,卧病。

③病:意思事病情严重。

④乐(le)正子春:曾子的学生。

⑤曾元、曾申:曾子的儿子。

⑥隅:墙角。

⑦睆(huan):光泽。

⑧箦(ze):席子。

与: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⑨瞿(ju)然:惊惧的样子。

⑩呼(xv):同“吁”,叹息声。

⑪斯:这。

季孙:季孙氏,鲁国的大夫。

⑫革(ji):危急。

⑬变:意思是移动。

⑭幸:希望。

⑮尔:你。

彼:他。

这里指童子。

⑯细人:小人。

⑰得正:合于正礼。

⑱已:意思是可以。

⑲举:起,抬起。

⑳反:同“返”。

没:同“殁“,死去。

译文:
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严重。

乐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脚旁,童仆坐在墙角,手拿烛火。

童仆说:“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得席子吧?”乐正子春说:“住口!”曾子听到了,突然惊醒过来说:“啊!”童仆又说到:“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得席子吧?”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送给我的,我没有力气换掉它。

元啊,扶我起来,把席子换掉。

”曾元说:“您老人家的病已很危急了,不能移动,希望能等到天亮,再让我来换掉。

”曾子说:“你爱我不如爱那童仆君子爱人是用德行,小人爱人是姑息迁就。

我现在还要求什么呢?我只盼望死得合于正礼罢了。

”于是大家扶起曾子,换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到床上,还没有放安稳,曾子就去世了。

题解:
《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手指,示意为节省灯油要掐灭一根,露出十足的守财奴的嘴脸,吝啬的本性至死不改。

曾子临死前要求换掉华丽的卧席,却不是出于悭吝,而是以言行维护他所信奉的“礼”--不是大夫的身份不得受大夫的饿礼遇。

曾子的举动与严贡生的守财奴有着质的不同。

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他慎终如始,严于律己,直至去世。

曾子换席子的做法不可仿效,但他的精神大可借鉴的。

常言说:“正人先正己。

”要求别热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否则便不会有说服力。

做人的严谨应当体现在遵守规则之上,尤其是细小的事,更能见出真精神。

精神源于信念,信念事对自己所确认的价值和意义的执着追求。

没有信念做支撑,可能凭兴之所至地做一些事,却不可能始终如一,不可能在大大小小的事上都表现出完全的一致性。

局外人,营营苟苟的人,事不可能理解这一点的。

人在生活中的确应当有精神,不管这种精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都会使我
们的言行有所归依,有轨可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