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工、材料及机械费单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人工、材料及机械费单价
1.人工费
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内容包括:
(1)基本工资。

(2)工资性补贴。

(3)生产工人辅助工资。

(4)职工福利费。

(5)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2.材料费
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

内容包括:
(1)材料原价。

(2)材料运杂费:自来源地运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3)运输损耗费: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4)采购及保管费: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费用。

包括: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仓储损耗。

(5)检验试验费:对建筑材料、构件和建筑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

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和建设单位对具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进行试验,对构件做破坏性试验及其他特殊要求检验试验的费用。

3.施工机械使用费
施工机械使用费是指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以及机械安拆费和场外运费。

由下列7项费用组成:
(1)折旧费。

(2)大修理费。

(3)经常修理费。

(4)安拆费及场外运费。

(6)燃料动力费。

(7)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

※<材料单价的组成和确定>
(一)定额模式下材料预算价格的确定
1.材料预算价格的概念与组成
材料预算价格是指材料(包括成品、半成品)由货源地(或交货地点)运到施工工地仓
库(或施工现场)存放与保管后的出库价格。

材料预算价格应包括采购订货、包装、装卸、运输、验收、保管、发放等过程的全部费用,因此,材料预算价格一般由材料原价、材料包装费、材料运杂费、材料采购及保管费五项费用组成。

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预算价格=[材料原价+包装费+运杂费]×(1+采购保管费率)-包装品回收值
2.材料预算价格各项费用的确定
(1)材料原价的确定。

材料原价是指材料的出厂价格,商业部门的批发价格或市场批发价格以及进口材料的调拨价等。

在确定材料预算价格的原价时,当遇有同一种材料因来源地或供应单位等不同而导致有几种原价时,应按其不同的供应数量及不同的单价,通过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其平均原价。

【例3-1】某工程需钢材1500t,其中A地供应1000t,每吨1200元;B地供应200t,
每吨1300元;c地供应300t,每吨1400元。

计算钢材的平均原价。

解:钢材的平均原价:(1000×1200+200 ×1300+300×1400)=1253.33元/t
(2)材料运杂费的确定。

材料运杂费是指材料由货源地(或交货地)运到施工工地仓库或施工现场堆放地点,全程运输中支付的所有费用。

其中包括车、船等的运输费、调车费、驳船费、出人库费、附加工作费、装卸费、保险费及合理的材料运输损耗等。

这些费用也统称为运杂费。

材料运输费用应按两个阶段计算,即外地运输费和市内运输费。

材料运输费的计算应按国家或地方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运价标准并结合材料来源地、运输方式、运输里程、运输工具等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

具体方法以下有两种:
1)加权平均运输费的计算方法。

【例3-2】某工程用水泥由甲、乙、丙三地供应,各地的供应量分别为50、65、80t。

运费单价分别为28、26、22元/t。

试计算其平均运输费。

解:平均运输费为:
T=(50×28+65×26+80×22)/(50+65+80)=24.87元/t
2)当运输方式相同时可先算加权平均运距,再计算平均运输费。

材料运输损耗是指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非人为过失的损失,是合理的损耗,需在材料预算价格内计入的合理补偿。

材料运输损耗,一般是通过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制定的损耗率来计算确定。

(3)材料采购保管费。

材料采购保管费是指材料供应管理部门(包括工地仓库及以上各级材料管理部门)在组织订货、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其中包括材料采购和保管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办公费、劳保费、差旅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消防设施费、检验试验费、材料储存损耗和其他费用等。

材料采购保管费一般按各省、市、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费率进行计算。

材料采购保管费=(材料原价+材料包装费+材料运杂费)×采购保管费率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或全部材料的订货、采购、供应及保管工作是由建筑企业来完成。

但若建设单位也参与其中,那么建筑企业就应将材料采购保管费中的一部分扣还给建设单
位,具体办法按各地区相关规定执行。

【例3-3】某工程材料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订货,并将材料运至施工工地,建筑企业在现场验收后,负责材料的现场保管。

若已知材料的预算价格为2600元/t,材料采购保管费率为2.5%,按规定建筑企业只能收取50%的材料采购保管费,试计算建筑企业应将材料采购保管费中的多少扣还给建设单位。

解:材料采购保管费=2600×2.5%/(1+2.5%)=63.41元/t
建筑企业应扣还给建设单位的材料采购保管费为
63.41×(1-50%)=31.71元/t
(二)清单计价模式下材料单价的组成和确定
清单计价模式下材料单价的组成和确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原价,即市场采购价格。

材料市场价格的取得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市场调查(询价);二是通过查询市场材料价格信息指导取得。

对于大批量或高价格的材料一般采用市场调查的方法取得价格;而小量的、低价值的材料,以及消耗性材料等,一般可采用工程当地的市场价格信息指导中的价格。

市场调查应根据投标人所需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要求,了解市场材料对工程材料满足的程度。

(2)材料的供货方式和供货渠道。

材料的供货方式和供货渠道包括业主供货和承包商供货两种方式。

对于业主供货的材料,招标书中列有业主供货材料单价表,投标人在利用招标人提供的材料价格报价时,应考虑现场交货的材料运费,还应考虑材料的保管费。

承包商供货材料的渠道一般有当地供货、指定厂家供货、异地供货和国外供货等。

不同的供货方式和供货渠道对材料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主要反映在采购保管费、运输费、其他费用,以及风险等方面。

(3)包装费。

材料的包装费包括出厂时的一次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二次包装费用,应根据材料采用的包装方式计价。

(4)采购保管费用是指为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采购的方式、批次、数量,以及材料保管的方式及天数不同,其费用也不相同,采购保管费包括: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仓储损耗。

(5)运输费用。

材料的运输费包括材料自采购地至施工现场全过程、全路途发生的装卸、运输费用的总和。

运输费用中包括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运输损耗费。

(6)材料的检验试验费用是指对建筑材料、构件和建筑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自设实验室进行试验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学药品等费用。

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和建设单位对具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进行的检验和对构件做破坏性试验及其他特殊要求检验试验的费用。

(7)其他费用主要是指国外采购材料时发生的保险费、关税、港口费、港口手续费、财务费用等。

(8)风险主要是指材料价格浮动。

由于工程所用材料不可能在工程开工初期一次全部采购完毕,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变化造成材料价格的变动给承包商造成的材料费
风险。

※<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材料单价计算>
1.材料原价(或供应价格)
材料原价(或供应价)一般指材料的出厂价、进口材料抵岸价格或市场批发价(元/每计量单位)。

2.材料运输费
材料运输费指材料自采源地(或交货地)运至工地仓库或存放地所发生的装、卸、运、堆放等过程的费用,以及运输、装卸的损耗,材料运输包装费用及摊销费用(元/每计量单位)。

运输、装卸损耗费=材料原价(或供应价)×相应材料损耗率
3.采购及保管费
采购及保管费=(材料原价+材料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率(元/每计量单位)
4.检验试验费
检验试验费=按规定每批材料抽验所需费用/该批材料数量(元/每计量单位)
材料单价=1+2+3+4 (元/每计量单位)
施工机械使用费由完成设计文件规定的全部工程内容所需定额机械台班消耗数量乘以机械台班单价(或租赁单价)计算而成。

※<施工机械台班单价的的组成与计算>
(一)定额模式下施工机械台班单价的组成和计算
施工机械台班使用费,即施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是以“台班”为计量单位,是指一台施工机械在一个台班中(按8h计)为使机械正常运转所支出和分摊的各种费用之和。

施工机械台班使用费是工程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计算,将有利于正确确定工程造价,促使企业合理使用资金,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工机械台班使用费,根据费用构成因素的性质,可分为第一类费用和第二类费用两大类。

1.第一类费用
第一类费用,也称不变费用。

包括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维修费、替换设备及工具附具费、润滑材料及擦拭材料费、安装拆卸及辅助设备费、机械进出场费、机械保管费。

这类费用是一种比较固定的经常性费用,无论机械开动与否,施工地点和条件是否发生改变,都应按全年的费用分摊到每个台班中去。

因此,这类费用是根据施工机械的年工作制度决定的,是直接以货币形式列入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中的。

第一类费用的确定方法如下:
(1)机械台班折旧费。

机械台班折旧费就是指机械设备按规定的使用期限,陆续收回其原值及所支付的贷款利息而分摊到每一台班的费用。

机械预算价格=机械出厂价×(1+购置附加费率)+供销部门手续费+ 一次运杂费
机械残值率是指机械报废后的残余价值占机械原值的百分比。

一般情况下,运输机械为2%,特、大型机械为3%,中小型机械为4%,掘进机械为5%。

耐用总台班就是机械从开始投人使用到报废前所使用的总台班数。

耐用总台班=使用周期(大修周期)×大修理间隔台班
大修理间隔台班是指机械设备从开始投入使用起至第一次大修(或自上次大修起至下次大修)止的使用台班数。

使用周期(即大修周期)是指机械设备在正常施工作业条件下,其寿命期(即耐用总台班数)按规定确定的大修理次数。

使用周期=寿命期大修理次数+l
耐用总台班、大修理间隔台班、使用周期均以《全国统一施工机械技术经济定额》(以下简称《技术经济定额》)中规定的数据计算。

折旧年限是指国家规定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

(2)台班大修理费。

台班大修理费是指机械设备按规定的大修理间隔台班必须进行大修理,以保证机械完好和正常运转,所支出的各项修理费用的台班分摊额。

台班大修理费:二盗。

大丝焉羁毳裹龚乒旦塑=韭(3—4)
一次大修理费是指机械按规定的修理范围、内容,进行检修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如更换的配件、消耗材料、机械和人工以及送修运杂费等。

(3)台班经常修理费。

台班经常修理费是指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级保养(包括一、二、三级保养)及临时故障排除所需的摊销费用;为保障机械正常运转所需替换设备、随机配备的工具、附具的摊销及维护费用;机械运转及日常保养所需润滑、擦拭材料的摊销费用和机械停置期间的维护保养的摊销费用等。

临时故障排除费是按各级保养费用之和的3%取定的。

替换设备及工具附具包括:轮胎、电缆、蓄电池、钢丝绳、运转皮带、履带等。

为了简化计算,台班经常修理费可按台班大修理费乘以系数K确定,计算公式如下:台班经常修理费=台班大修理费×K
系数K可在《建筑安装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的附表中查得,如5t载重汽车系数为5.6l。

(4)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

台班安拆费是指机械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拆卸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和试运转的摊销费用,以及机械辅助设施(包括基础底座、固定锚桩、行走轨道、枕木等)的折旧、搭设、拆除等摊销费用。

台班场外运输费是指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置地点运至施工现场或由一施工地点运至另一施工地点的运输、装卸、辅助材料以及架线的摊销费用。

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的计算公式如下
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台班辅助设施摊销费
2.第二类费用
第二类费用,也称可变费用。

这类费用包括机上工作人员的工资、燃料动力费、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等费用。

这类费用的特点与第一类费用不同,它会因施工地点和施工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并且这类费用只有当机械运转工作时才会发生。

因此,这类费用是由施工机械工作台班内的工作制度决定的。

第二类费用的确定方法如下:
(1)机上工作人员的工资。

机上工作人员的工资,即人工费,是指机上操作机械的司机、司炉及其他操作人员的工作日工资及上述人员在机械规定的年工作台班以外的人工费。

(2)燃料动力费。

燃料动力费是指机械在运转施工作业中所耗用的电力,各种固体燃料(如煤炭、木材),液体燃料(如汽油、柴油等)和水等的台班摊销费。

台班燃料动力费=台班耗用的燃料动力数量×燃料或动力的预算单价(3-8)
耗用的燃料动力数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1)台班燃料消耗包括机械启动、运转的燃料消耗以及附加用燃料和油料过滤等的消耗。

2)台班电力消耗指电动机械本身运转时的电力消耗以及其他动力线路电力损耗。

(3)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

台班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是指机械按国家、省、市交通部门和税务部门的有关规定应交纳的养路费及车船税的台班摊销费用。

如果是使用租赁机械,则租赁机械台班费是指根据施工需要向其他企业或租赁公司
租用施工机械所发生的台班租赁费。

在投标工作的前期,应进行市场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租赁市场可供选择的施工机械种类、规格、型号、完好性、数量、价格水平,以及租赁单位信誉度等,并通过比较选择拟租赁的施工机械的种类、规格、数量及单位,并以施工机械台班租赁价格作为机械台班单价。

一般除必须租赁的施工机械外,其他租赁机械的台班租赁费应低于本企业的机械台班单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