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表现了此时林场的氛围————静得出奇。
谁来读?
读出那份祥和、安宁?
读出灰椋鸟家园的寂静、美好?
(3)就在我们沉醉于林场的寂静与安详时,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 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此刻的“静 ”在几分钟之后,将变成怎样?破折号前这“许多黑点”指的是什么?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用上了“扑棱棱”,我们好像看到了鸟儿在扇动翅膀,听到它们拍打翅膀的声音。
叠词的使用不仅色彩、感觉更鲜明,而且读上去朗朗上口,富有节奏、韵律感。我们在习作中也要学会使用这样的词。
◆词组(二)排空而至浩浩荡荡(10:46)
翩翩起舞 叽叽啾啾
百鸟争鸣 呼朋引伴
似飞瀑落入深涧
如惊涛拍打岸滩
(1)这样一些词,也能表现出汉语的音韵节奏美。读一读,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a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
b周围静得出奇。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感觉这林场怎样?美?什么美?颜色 华贵
落叶多说明树林密
品种多:有水杉 竹林 刺槐林
数量多:
茂盛
安静,如此 寂静、不受人打扰的地方才适宜
(2)这样的环境你想去走一走吗? 进去会是什么感觉?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0:40 )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能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顺课文中的句子。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3、 边读边思:课文主要写了灰椋鸟的什么。
三、检查预习,读通课文。(10: 43)
1.指导读通词语
◆词组(一)黑乎乎 软绵绵 扑棱棱
(1)指名读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ABB式叠词
(2)还有其他的读音吗?用另外的读音组词吗?
翘qiáo()和hè ()
qiào( )hé( )
huò( )
(3)“翘首”是什么意思?能用动作表示吗?
(4)“应和”呢?
一个在问,一个在--;一个在唱,一个在--;一个呼唤,一个--。这就是相互应和。
◆词组(四)观赏 壮观(10:51)
(1)齐读都由“观”组成的词观赏的意思
灰椋鸟
决心去看
观赏“归林”壮观
抒发感想
指名读
齐读课题
谈自己喜欢的鸟
猜一猜
看图读文字
谈印象
徐秀娟
讲徐秀娟的故事
自由读课文
读词联想扩词、造句来自读句子说意思指名读
齐读三个叠词
指名读
边读边说
背诗句
齐读词组
读词
组词
做动作
指名读长句子
理解应和的意思
齐读
概括主要容
指名朗读
听读课文
合作分段
拟定标题
找句子
指名读
句子
理解反问句
(2)能用上这两个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容吗?
(提醒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现在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灰椋鸟的什么?归林的壮观景象。(板书)
四、检查通读情况理清课文脉络(10 :53)
(1)课文的哪些段落描写了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咱们不着急,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思考。
顺便检查一下我们同学课文朗读的情况。
4、那灰椋鸟呢?从名字来猜猜会是怎样的鸟呢?
看,这就是灰椋鸟。(图片)它有什么特点?(文字)
看了图片和介绍,灰椋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小结:个头不大,颜色灰暗、叫声不好听 灰不溜秋,叫声也不好听,总的来说是其貌不扬、貌不惊人、毫无特色、微不足道、不起眼呀!这样的鸟有什么好看、有什么好写的呢?在我们普通人看来,也许的确是如此。
灰椋鸟就要归林了。那将是怎样一番喧闹、热烈、壮观的景象呢?下节课让我们走进这天然的俱乐部里,和灰椋鸟们一起举行盛大的联欢会,和他们一起狂欢吧!
六、指导汉字的书写(11:10)
杉字左右等宽。这三个字呢?左窄右宽。
七、课后作业
1、在《硬笔习字册》完成本课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2、完成《补充习题》1-3项。
板书设计:
5、可是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
知道她的故事吗?指名讲(图片文字)以她的事迹谱写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曾被广泛传唱。就是这样一个爱鸟护鸟、甚至视鸟如命的年轻女孩,在她的眼里,每一种鸟儿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生灵,每一种鸟儿都有着独自的魅力与色彩。那灰椋鸟这样既不好看,叫得也不好听的鸟儿,徐秀娟会在文中如何描写它呢?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课文,一睹为快。
1、在决心去看灰椋鸟之前,许秀娟对灰椋鸟的印象一开始也和大家一样呢!
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她对灰椋鸟的外形的描写呢?请大家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1)课件(出示句子):
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这看似是一个问句,其实意思是什么?
这和我们对灰椋鸟的第一印象完全一致。可为什么又去看了呢?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林场看一看。
(3)作者不满足于录像的介绍,想要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必须亲眼目睹,因为眼见为实嘛。于是决定移步,前往林场,这是怎样的林场呢?
轻声默读课文2-3段(11 :05)
用横线画出描写林场环境的词句,读一读,想一想,这和写灰椋鸟有什么关联?
听读要求:
边听边思考:(1)课文哪些段落写了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2)试着以中心事件为线索给课文分分段。
(2)评议交流(10:58)
大家已经抓住了课文的主要事件,能不能按照作者观赏灰椋鸟景象,即事情发生之前、之时、之后的顺序,给课文分分段呢?(板书)
决心去看
观赏“归林”壮观
抒发感想
五、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1 :02)
《灰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认识灰椋鸟(10:35)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鸟的文章(板书)灰椋鸟
2、“椋”字不常见到它,能读好吗?齐读课题。
3、说到鸟,大家平时都见过哪些鸟?喜欢什么样鸟?一句话来说说。
看来大家都喜欢色彩艳丽、外形漂亮、叫声好听的鸟。
从它(鸟)的名字,我们就听出它是一只---我们常说人如其名,看来鸟也是--
后两字重叠,感觉颜色特别黑,黑得很,像这样表示颜色的叠词有—
色彩多么鲜艳
软绵绵形容我们感觉,特别软,地毯走上去—反之,水泥地走上去
像这样的词有---
感觉多么鲜明
(2)理解“扑棱棱”我们到句子里找答案
鸟儿拍打翅膀的声音,把不懂的词语放入语言环境中理解,是我们学习词语的一个好方法。
你听到了吗?读一读,多么欢快(2个人)
(2)读的时候注意停顿,抑扬顿挫
作者把这样的声音比做什么?深涧是什么?想到哪句诗?
又好象什么?(惊涛拍岸 惊涛骇浪巨浪撞击礁石那声音震耳欲聋)
(3)感觉怎样?壮观、有气势
指名读,说一说。指名读出来
一起读
◆词组(三)翘首遥望互相应和(10:49)
(1)要读准课文中的字音,一些多音字也要注意。这里面藏着两个多音字,是什么?能读准吗?
还有谁喜爱这样的环境?
现在,你明白这和写灰椋鸟有什么关联?
(林深叶茂适宜鸟儿居住、繁衍生息、安家落户、安居乐业、生儿育女
林场是鸟儿们生活的环境的家、乐园、舞台,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天然的俱乐部
没有这郁郁葱葱的竹林和刺槐林,就不会有大规模的鸟儿在这里生活、居住、繁衍
没有这林场,我们就看不到后来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