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
究
摘要:“课堂有效性”是基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要求,对课堂教学所提出的
一种全新的模式。
“课堂有效性”意味着学生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好的理解
和转化课堂知识。
本文就谈谈怎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体现出课堂有效性。
事
实上,“课堂有效性”旨在提高所有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上
的参与度,并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思考等。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构建;课堂有效性
引言
对于高中历史的教学改革来说,“课堂有效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
体性,这与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生本思想相一致。
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着许
多问题,例如,教学中没有与学生的个性特征相关联,没有创造特定的教学情境,缺乏对学生探究欲望的激发等等。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角度,
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从而促进高
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新课标背景下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之重要性
教学有效性的构建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三方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三个维度中,学生群体受到了最大的益处。
此外,由于历史教学内容在日常
生活中很难被直接触及,所以建立高效的课堂就非常有必要。
高效课堂是培养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手段。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原则在于,一是要注重营造良好的
学习气氛,采取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学生
的想像力,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历史教
学中去,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课堂上的历史知识的精髓,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果。
还有,建立高效的历史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课堂教学创新的极大需求,采取这种方式能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过程,一步步克服那种枯燥无味的教法。
可以说,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因此,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视角出发,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合理的调整这个视角,就更需要引入"课堂有效性"这个原则了。
这对于解决当前历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构建"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方法
(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增强师生间的交流
通过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并能促进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沟通,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主动投入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比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老师利用"国际毒品日"来引导学生进行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将身边的重要纪念日引入新课程,既能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当年英国人在对中国输入鸦片当中的罪恶。
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微课,了解有关的历史事实,然后进行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要以特定的情境为基础,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
重点可以从"虎门销烟"这个学生较为熟知的事件入手,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探究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1]。
(二)在小组协作中强化课堂教学的互动
在强化课堂互动的模式当中,加强小组协作对提高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老师们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给学生提出"鸦片战争的影响"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协作下的问题探究活动就是一种广泛引发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
在小组协作的环境中,教师在促进生生交互的同时,还要注意促进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学习,并根据他们的协
作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使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更加紧密地
结合起来。
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互动质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适当采用一些具有新意的教学内容
以往在历史教学当中常见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对课程内容的更新,导致
了课程内容的过时,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维敏感性降低,导致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佳。
高中生一般处于好奇心较强的年龄段。
为了使历史教学能更有效地建立起以
互动为主的课堂,教师应适时地更新教学内容,并通过在网上下载的一些有趣的视频、影视材料等,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一种全新的历史视野。
这对于提升他们的求知欲来说大有好处。
比如,在讲授《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播放有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秦统一中国"的必然趋势有一个清晰的
认识。
这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事件、历史原因、历史过程等方面的知
识的认知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历史课的学习效率提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四)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辅助下改善提问方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普遍采取"课堂提问"的方法。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尤其是一些具有争议的历史问题,教师
的有效提问和课堂互动式解答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们的认知问题。
如今,信息化
教学平台也被广泛地运用在了历史教学当中。
为此,教师可以在信息化教学平台
的辅助下改善提问方式[2]。
例如,在给学生们讲授"女皇帝武则天"这一历史人物的时候,大家对其功过的
看法都不一样。
这时,历史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与武则天生平事迹相关的视频而提问:"武则天在就任皇帝期间有什么历史作为?"这样,学生对其功过是非也有了更
客观的认识。
(五)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校外拓展
这是扩大学生的认知,促进他们实现课内外学习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
比
如在学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参观校外的
革命博物馆或者革命遗迹等。
在参观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撰写观后感。
这样,可以让学生从革命前辈、革命先烈们的光辉实际当中深受教育,实现历史教学和
德育的统一。
结束语
"教学有效性"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广泛地引发
学生的参与,广泛地促进学生进行思考的重要方式。
为此,教师需要创新手段建构
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为教学效率的提升而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静.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 学周刊, 2016(32):147-148.
[2]田颖.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J]. 新课程(下),2017(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