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第一节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第二节 选...【共享精品-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联言命题的联言支可以互换位置而不失其真,
这是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决定的,但是,在实 际的运用过构中,由于联言支之间存在着不同 的具体关系,其位置常常不能互换。在表达联 言命题的四种句式中,除并列关系的位置可以 互换外,承接、递进和转折三种关系的位置都 不可以互换。如“她结了婚,而且生了孩子” 是个递进关系的复句,若改成“她生了孩子, 而且结了婚” ,就不合情理了。再如“此案虽
❖ 根据选言支之间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命题可 分为相容和不相容选言命题两种。
❖ (二)相容选言命题 ❖ 1.什么是相容选言命题 ❖ 相容选言命题也叫相容选言命题,是反映选言支
中可以同真的选言命题。例如: ❖ ①不成功的文艺作品,或者是思想内容不好,
或者是艺术性不高。 ❖ ②未来战争或者是核战争,或者是常规战争。
p
q
p∨q
T
T
T
T
F
T
F
T
T
F
F
F
❖ (三)不相容选言命题 ❖ 1.什么是不相容选言命题 ❖ 不相容选言命题也叫不相容选言命题,
是反映有而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 命题.例如: ❖ ①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非社会主义 国家。
❖ ②对待困难,或者战而胜之,或者被困 难所吓倒。
❖ 这两个选言命题都是不相容选言命题。每 个选言支所反映的思维对象情况都是不能 同时并存的。
❖ 在现代汉语中,表达相容选言联结项的联结词除 了“……或者……”以外,还有“是……还 是……”、“也许……也许……”等等。
❖ 2.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值表 ❖ 相容选言命题反映选言支至少有一个真,也可
以选言支同真。所以,一个相容选言命题当且仅 当各选言支都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 都是真的。
❖ 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值与选言支的真值之间的制 约关系,可用下面的真值表来表示:
进行推理的,它的结论是作为前提的所有支命题组成的联言命 题。作为结论的联言命题可以是二支的,如例①;也可以是多 支的,如例②。 ❖ 组合式在人们的认识中也有重要作用, 它表现了这样一种认 识的过程,即对各个局部的认识综合成对该事物的整体的认识, 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
❖ (四)正确使用联言命题是联言推理有效的 前提条件:
❖ 其中“p”和“q”表示联言支, “……并 且……”表示联言联结项。联言命题的逻辑 联结项也可以用“∧”(读作“联言”)表 示。这样,联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p∧q
❖ 在现代汉语中,联言命题用并列复句、递 进复句、连贯复句、转折复句与某些单句 表达。

❖ (二)联言命题的真值表
❖ 联言命题的真假取决于联言支的真假。一 个 联言命题,只有当它的联言支都是真时,它才是 真的。 只要有一个联言支假,整个联言命题就 是假的。
❖ (二)分解式
❖ 分解式是由联言命题的真,推出其联言支真的推理。其 逻辑形式是:

p∧q→p或p∧q→q
❖ 分解式的正确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当一个联言命题为 真时,其中的每一个联言支必真。例如:
❖ ①我们既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又要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
❖ 所以,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②化学药物既有治疗作用,又有副作用,
❖ 练习一:下列联言推理是什么式?
❖ 1. 员干部要有德; 员干部要有才;所以, 员干部要德才兼备。
❖ 2.某人是 学家又是诗人;所以,某人是个 诗人。
❖ 3.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因为教师既要有高 深的学问,又要有高尚的师德。
❖ 4.中国是亚洲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是位于亚 洲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 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形式为:要么P,要 么q
❖ 其中“P ”和“q”表示选言支,“要么…… 要么……”表示选言联结项。不相容选言命 题的逻辑联结项也可用符号“V”(读作“不 相容选言”)来表示。这样,不相容选言命 题的逻辑形式也可表示为: p V q
❖ 在现代汉语里,表达不相容选言联结项 的联结词除了“要么……要么……”以外, 还有“或者……或者……二者不可得兼” 等。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联结词,如“或 者……或各……”、“不是……就是……”, 有时表达相容选言命题,有时表达不相容 选言命题,究竟表达哪种选言命题,往往 要根据选言支的实际内容来确定。
❖ 使用联言命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1.联言支必须同真
❖ 联言命题所反映的几种思维对象情况必须 是同时存在的,否则就不能用联言命题。 如一个学校大门口贴了—张告示:“出入 校门者,请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这是 一个不合适的联言命题。因为对于每一个 出入校门者来说,或者有工作证,或者有 学生证,仅有其一。
❖ 二、联言推理 ❖ (一)什么是联言推理 ❖ 联言推理也叫联言推理,是以联言命题为前提或
结论,并且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例如: ❖ 工人是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 ❖ 农民是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 ❖ 知识分子也是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 ❖ 所以,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都是现代化建 设的依靠力量。 ❖ 这就是一个联言推理,它的结论是 一个联言命 题。 ❖ 联言推理是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特性进行的推理, 可以由联言命题作前提推出联言支作结论,也可 以由联言支作前提推出联言命题作结论。所以,
❖ 练习二:桌子上有4张扑克牌排成一行。已知: ❖ (1)K右边的两张牌有一张是A,另一张牌是黑
桃;
❖ (2)Q向右数第一张牌是A,向左数第二张牌还 是Q;
❖ (3)黑桃左边是红桃,右边是梅花; ❖ (4)A左边的三张中有两张是Q; ❖ (5)左边第一张牌是方块。 ❖ 请问:这4张牌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分别是什么牌?
❖ 这两个选言命题是相容选言命题,它们所反映的 情况都是可以并存的。
❖ 一个二支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为:p或者q
❖ 其中“p ”和“q”表示选言支,“……或者……” 是选言联结项。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联结项也可 以用符号“V” (读作“相容选言”)来表示。这 样,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形式也可表示为: pVq
❖ 例如: ❖ ①数的概念是从现实世界保持来的, ❖ 形的概念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 ❖ 所以,数和形的概念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 ❖ ②教育要面向未来, ❖ 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要面向四个现代化. ❖ 所以,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四个现代化。 ❖ 组合式是根据每个支命题都真,联言命题—定真的逻辑特性
用联言推理的知识来解答。
❖第二节
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 二、选言命题与选言推理
❖ (一)什么是选言命题
❖ 选言命题是反映若干可能的思维对象情况 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命题。例如:
❖ ①资本家加重对工人剥削的主要方式 或者是延长劳动时间,或者是提高劳动强 度。
❖ ②世界锦标赛的团体冠军要么是印尼女
❖ 这两个命题就是选言命题。它们分别反映 了几种思维对象情况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
❖ 所以,化学药物是有副作用的。
❖ 分解式由前提对联言命题的全部肯定到结论的重点突
出,有强调、突出重点的认识意义。例①就强调了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例②突出了“化学药物的副 作用”,提醒人们慎重服用。这都有重要的认识作用和 实际意义。
❖ (三)组合式
❖ 组合式也叫合成式,它是由逐个断定支命题真推出联言命题真 的联言推理。 这种推理的前提是全部支命题真,结论是联言命 题真。其逻辑形式是:( p ,q ) → p∧q
❖ 选言命题的支命题叫选言支。选言支就是选言 命题中反映思维对象情况的命题,选言支通过 选言联结项“或者……或者……”、“要么…… 要么……”等而构成选言命题。选言命题由选言 支和选言联结项两部分构成的。
❖ 选言命题一般由选择复句来表达。
❖ 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取决于各选言支反映的 思维对象情况是否可以同真。如果一个选言命 题的选言支所反映的思维对象情况可以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乃至全部同时存在,即选言支可以 同真,那么选言支之间是相容关系,如例①; 如果一个选言命题的选言支所反映的思维对象 情况只能有 个存在,即选言支中只有一真,那 么,选言支之间是不相容关系,如例②。
第五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联言命题及其推理选言命题及其推理假言假言命题及其推理假言假言命题及其推理假言选言推理二难推理负命题及其推理假言联言推理假言易位推理?第一节?复合命题
第五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一、联言命题
❖ (一)什么是联言命题
❖ 联言命题也叫联言命题,是反映若干思维对象 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例如:
❖ ①人民大会堂既雄伟又庄严。
❖ ②我们不但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而且 还要建设社会 主义的精神文明。
❖ 这是两个联言命题,它们分别反映了两种事物情 况共同存在。

❖ 联言命题由联言支和联言联结项构成; 联 言支就是联言命题的支命题,联言联结项 是指联结各支命题的逻辑联结项,在现代 汉语中,常用“……并且……”、“既…… 又……”、“不但……而且……”等关联词 语表示。 一个二支联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p并且q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假言(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假言选言推理——二难推理 负命题及其推理 假言联言推理 假言易位推理
❖第一节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 复合命题:是包含了其它命题的一种命题,一般 说,它是由若干个(至少一个)简单命题通过一 定的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
p∧q
T
T
T
T
F
F
F
T
F
F
F
F
❖现代逻辑认为,—个联言命题只要 联言支都真,即使联言支之间没有 意义上的联系.也是真的。例如: 联言命题“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并 且光沿着直线传播”就是真的。然 而,在实际思维和语言表达中,人 们不满足于仅从真值的角度对联言 命题加以研究,而是进一步从联言 支之间意义上的联系作具体分析, 以便更准确使用联言命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不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值表
❖ 由于不不相容选言命题的各个选言支所反映的思维对 象情况是不能并存的,因此,一 个真实的不相容选 言命题不仅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 否则,就是假的。例如:
❖ 一个三角形要么是钝角三角形,要么是锐角三角形, 要么是直角三角形。
❖ 这个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选言支有一个真、并且只有— 个真时,它是真的;它的选言支不能有两个以上同真, 也不能都假.否则,就是假的。
❖ 4.联言支不能重叠
❖ 联言命题的各个联言支应各自独立, 反映的内容不能重复,否则,就会造成 联言支多余。例如:“有的人擅离职守, 随便不上班……;有的人利用职务之便, 收受贿赂,接受他人行贿的财物;有的 人涂改单据,制造假帐,伪造帐日、进 行贪污……”
❖ 很显然,这段话表达一个多支联言命题, 但是,其中有的联言支重叠,如“擅离 职守”与“随便不上班”、“收受贿赂” 与“接受他人行贿的财物”、“制造假 帐”与“伪造帐目”重叠,应将多余的 删除。
查无实据,但事出有因”与“此案事出有因, 但查无实据”,这两个联言命题的逻辑意义是 相同的,但是,实际强调的内容不同,表达的 意义差别极大。
❖ 3.选择恰当的联合词来表达联言命题 ❖ 联言命题是对若干种思维对象情况同时存在的
概括反映,而共同存在的思维对象情况之间的关 系是有区别的。所以,在语言运用中,必须根据 联言支之间的实际关系选择恰当的联结词来表达。 例如: ❖ ①老师对我们是严师,是慈母。 ❖ ②他起了床,叠了被。 ❖ ③他满头白发,精神矍铄。 ❖ ④巴黎公社失败了,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 例①是并列又系,应该用“既…又….”联结 起来;例②是承接关系,应该用“接着”或“随 后”联结起来;例③ ④是转折关系,应该用 “虽然……但是……”联结起来。如果联结词用 得不对,虽然不至于导致命题虚假,但会影响命 题的恰当性。
❖ 例如:“文艺创作既要讲思想性,又要讲艺术 性。”这个联言命题的两个联言支“文学创作要 讲思想性”与“文艺创作要讲艺术性”都真时, 整个联言命题才是真的;两个联言支如果有一个 假或两个都假时,那么,这个联言命题就是假的。
❖ 联言命题的真值与联言支的真值之间的制约关系, 可用下列真值表来表示:
p
q
❖ 不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值与选言支的真之间的制约关系 用下面的真值表来表示:

P
q
pVq
T
T
F
T
F
T
F
T
T
F
F
F
❖ (四)正确运用选言命题
❖ 1.选言支必须穷尽
❖ 一个选言命题真,就是它的选言支中包括了真的选 言支,否则,它就是假的。所以,要使一个选言命题 真,其选言支一 定要把所有真的选言支尽可能都包括 进来而不能遗漏。而要不遗漏真支,就有个选言支是 否穷尽的问题。所谓选言支穷尽,是指在特定范围内, 选言支把所有可能的思维对象情况都列举出来而没有 遗漏,否则,就是不穷尽。当一个选言命题的选言支 穷尽时,该选言命题一定是真的。如果一个选言命题 的选言支不穷尽,虽然该命题不 一定是假的,但却 可能是假的,即可能遗漏真的选言支,作出假的选言 命题。选言推理是建立在选言命题的基础之上的,要 保证得出真实的结论,除了符合形式有逻辑性的要求 外,还要求选言前提的其实性,否则,就推不出可靠 的结论。而要保证选言前提真实,就要求选言支穷尽 各种可能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