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故事:娄山关上凯歌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泽东不仅是⼀位军事指挥家,还是⼀位诗⼈,他的诗词意境开阔,慷慨激昂,历来都⼴受诗词爱好者的喜爱。

其中有⼀⾸词《忆秦娥·娄⼭关》更是脍(kuài)炙⼈⼝的名篇。

词中这样写道: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

霜晨⽉,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如海,残阳如⾎。

这⾸词就作于⼀九三五年⼆⽉,红军取得娄⼭关之战的胜利之后。

那么娄⼭关战役是怎样得胜的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红军主⼒第⼆次过了⾚⽔河,奉中央领导的命令,要在桐梓县,娄⼭关,遵义城沿线打⼏场漂亮仗,给蒋介⽯点颜⾊瞧瞧。

当时,除了挡在前⽅,根本不被我们放在眼中的王家烈部队之外,还有⾃出发时就⼀直跟在*后⾯猛追的周浑元。

在战⼠们眼中,周浑元也是⼩菜⼀碟。

他跟在红军⾝后,除了摸不清情况地乱追之外,连红军的影⼦都没见着。

“消灭王家烈!消灭周浑元!”这个⼝号每天都挂在战⼠们的嘴上。

⼆渡⾚⽔河后,⼆郎滩战⽃也取得了胜利,离遵义近了,战⼠们⼲劲⼗⾜,恨不能⽴刻就进了遵义县城。

沿途的百姓们成群结队站在⼤道两边欢迎红军的到来。

乡亲们实在被国民党折腾得不像样,全⾝上下都破破烂烂的。

不知队伍中谁喊了⼀句:“来当红军吧!打⽩狗⼦!过好⽇⼦!”
⼈群中的⼩伙⼦们就跟着红军的队伍⾛了。

每天都有⼏⼗个新兵⼊伍。

红军的队伍⼀天天扩⼤。

中央领导把当地的情况摸清之后,惩治了当地的坏地主,好好休整了队伍,然后继续向前⽅进发。

这次去遵义路上必经的桐梓县和娄⼭关,是国民党重兵把守的两个重要地区。

从乌江沿岸逃⾛的王家烈,在这两处都留派了⼤批军队,但在英勇红军的进攻之下,桐梓县没能守多久,就被拿下了。

接着就是攻下娄⼭关,那么再次夺取遵义就易如反掌了。

娄⼭关位于娄⼭⼭脉的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仰望⼭峰,峰上云雾弥漫,⼭径曲曲折折,像⼀条⼟黄⾊带⼦从云间飘落下来,⼈⾛在上⾯,就像⼀个个⼩⽩点,零零星星散布在带⼦上。

两边的⼭头也都⼜⾼⼜陡,关前的⼭路弯曲不平,就像李⽩的名作《蜀道难》中所说的那样,是“⼀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

这座关卡平时通过都要万分⼩⼼,更不⽤说此刻有⼤批军队驻守了。

1935年2⽉25⽇早上,中央军委发出“应乘虚占领娄⼭关”的指⽰,并命令红三军团的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负责指挥红⼀和红三军团,以及⼲部团进攻娄⼭关。

彭德怀同志接到任务后,思索了⼀会⼉,把红三军团的第⼗三团的团长找来。

“抢夺娄⼭关是个⼗分重要的任务,我和政委商量了⼀下,决定将主攻的任务交给你们⼗三团,有没有问题?”
⼗三团团长听了⼀下跳起来,⼗分⾼兴军团长将这块“硬⾻头”交给⾃⼰,急忙说“谢谢团长!谢谢政委!”
连道别都忘了,⼀路跑回营地报告这个好消息。

彭德怀看着他的背影,和杨尚昆相视⼀笑。

不禁感慨万千:“党给我们培养了多好的同志啊!”
“是啊,这个⼗三团可是咱们红军的⼀把尖⼑啊!”
红⼗三团有着光荣的⾰命历史,早在⼀九三三年就曾经打败过国民党军,有着光辉的战绩。

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有⼀场有名
的“⾼虎脑万年亭战⽃”,就是⼗三团打下来的。

那是⼀场空前残酷的战⽃。

由于战略指导上的错误,敌⼈的六个主⼒师,在⼤炮轰鸣、敌机环绕的配合下,向着我军防守薄弱的⾼虎脑阵地轮番攻击。

七架飞机在空中连续投弹,⼏⼗门⼤炮不停地发射,阵地上浓烟滚滚,炮声震天。

⽽我们⼗三团的第七连,仍然坚强地守着阵地。

等敌⼈接近了,⾸先⽤机关枪扫射,然后⽤⼿榴弹投击,最后怒吼着冲出去,把敌⼈拦阻在⼭下。

同样的冲锋,同样的轰炸,同样的喊杀;红军战⼠们也同样的坚强,同样的投⼿榴弹,同样的出击。

这样连续了六次之多。

每⼀次都把敌⼈打得*滚尿流。

敌⼈的官兵死伤⽆数,我们的七连也只剩下七个⼈了。

敌⼈吓怕了,躲起来好⼏天不敢出战,⼗三团在这⼀战⽃中英勇顽强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今天,对⼗三团来说,拿下这个娄⼭关根本不在话下。

彭德怀和杨尚昆不约⽽同地回想起那段光荣岁⽉,对⼗三团充满了信⼼。

接着⼜派遣了⼀军团的第⼀团向娄⼭关东侧的⽯炭关绕⾏,从两侧攻击敌⼈。

⽽其余部队就随着前锋,迈开⼤步向娄⼭关挺进。

消息传回⼗三团,同志们⽴刻兴奋起来。

宣传队的同志在队伍中来回穿⾏,把上级的部署(shǔ)通知到每⼀个战⼠。

“同志们!鸦⽚烟⿁王家烈,轻轻松松就拿下!”众⼈嘻嘻哈哈地仍在谈笑,回想着战场上见过的烟⿁国民党兵。

原来贵州出产鸦⽚,王家烈的队伍中有许多都是烟⿁。

“湘江⾛过了!乌江闯过了!苗岭爬过了!⼀个娄⼭关,同志们,难道飞不过吗?”
“飞过去喽!”听到的战⼠都⼤声回答,⼤家兴致⾼昂,越⾛越轻快,好像已经都长了翅膀了。

“多缴枪炮多捉俘虏!补充我们的弹药库!”
⼤马路上,⼈声⿍(dǐnɡ)沸,浩浩荡荡的⼤队⼈马直奔娄⼭关。

突然,从娄⼭关的⽅向来了⼀群⽼百姓,他们都提着破旧的包袱,逃难⼀般地⾛来。

⼀个红军⼲部上前询问,原来,王家烈怕桐梓县不保,想从娄⼭关派兵增援,援兵正从娄⼭关往这边赶呢。

⼗三团团长思索了⼀下,发出命令:急速前进,先跟增援的部队打⼀仗!战⼠们⼀个传⼀个,⾏军的速度⽴刻加快了。

远远地,已经能望见娄⼭关上的⼀个个⼭峰了,⽩云朵朵,环绕在半⼭腰。

苍翠欲滴的参天古⽊,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机勃勃。

这是⼀幅多么优美的画卷,好像在呼唤着正义的红军战⼠:“快来吧!欢迎你们!”
⾛到红花园地区时,终于遇上了王家烈派来的援军。

这是预期中的战⽃,由于红军早有准备,这⼀场遭遇战占尽了先机。

⼗三团想从中抓⼏个俘虏,了解⼀下关中的防守情况。

于是,⼀向以敏捷迅速著称的第三营战⼠们,⽴刻爬上了左边的⾼⼭,并且不费吹灰之⼒就抢占了敌⼈企图占领的点。

在三营的掩护下,红军战⼠英勇⽆畏,飞速向前推进。

虽然敌军是王家烈部队的主⼒之⼀,但在红军战⼠的攻击下,这些平⽇耀武扬威的国军没有丝毫还⼿之⼒,⼀边战⼀边退,沿原路返回,⼜退回了娄⼭关。

⼗三团的战⼠们个个英勇,⼀边向前推进⼀边审问刚刚抓到的俘虏。

有些俘虏早就不满国军的管理⽅式,见红军们向上冲锋,也跟着冲锋。

红军战⼠们很⾼兴地接纳(nà)了他们。

他们熟悉关中的情况,知道王家烈的主⼒昨天晚上已赶到板桥地区去了,另外两个团出了娄⼭关。

其中的⼀个团去⽀援桐梓县,已被红军打了回来;另⼀个团散布在四周,巩固娄⼭关的阵地。

转眼已到了娄⼭关下,主攻开始了。

⼗三团的主⼒不顾⼀切地沿着马路跑步前进。

指挥阵地响起冲锋号声,那激昂的曲调推动着战⼠们努⼒抢关。

从形势上看,对红军较为不利。

红军虽然是进攻的⼀⽅,但地势较低,⽽且娄⼭关控制在敌⼈的⼿中,有⼀个团的兵⼒在固守着。

⽽被红军打回去的⽀援部队虽然有伤亡,但仍有不少⼈逃了回去,也依据有利地势牢牢把守着。

想要抢关,就不得不“仰攻”了,这对只有⼀个团的兵⼒的⼗三团来说有很⼤困难。

但猛虎⼀般的战⼠们抱定了⼀致的信念:⽆论如何都要夺取娄⼭!
指挥员观察了⼀下地形,发现右边的⼭都是悬崖绝壁,的路被敌⼈⽤重⽕⼒封锁得严严实实;⽽左边的⼭上虽然本没有路,却可以爬过去。

可以先派⼀⽀队伍从左边爬上⼭去,抄⼩路到守娄⼭关的敌⼈的背后。

然后其他部队从关前猛攻,牵制敌⼈的注意⼒,来个前后夹击!
计划定下来之后,指挥员叫过⼀营的营长,命他带领⼀营从正⾯进攻,攻下娄⼭关的⼀座⼭——点⾦⼭来,这座⼭可以俯视整个娄⼭关地区,是必须争夺的地⽅。

⼀营营长部署好了兵⼒:第⼀⼩分队从正⾯冲锋,第⼆⼩分队在不远的死⾓——敌⼈在关上看不到的地⽅隐藏起来,准备集中⽕⼒向敌⼈冲击。

指挥员⼀声令下,红军战⼠们喊着“杀呀——”向着敌⼈的阵地扑过去。

⼿榴弹、冲锋枪,娄⼭关上的敌⼈见红军⽓势如虹地杀过来,都吓得⽬瞪⼝呆。

有的⼲脆直接弃⼭⽽逃,有的勉强⽀持了⼀会⼉,见红军来势太猛,好像根本不怕⼦弹和炸弹⼀样地冲上来,马上就要到达⼭顶了,也吓得转⾝就跑。

很快,点⾦⼭就掌握在红军⼿中了。

登上了点⾦⼭顶,漫⼭遍野都是红军战⼠奋勇杀敌的⾝影,隔着两个不太⾼的⼭头,娄⼭关⾥的防御(yù)部署也清楚地摆在眼前。

这两个⼭头都被敌⼈占据着。

红军战⼠们正在向上冲锋。

天⾊渐晚,已近黄昏的时候突然下起了⼩⾬。

此时战⼠们都是⼜累⼜饿,团长给同志们打⽓:“同志们!我们累了,敌⼈⽐我们还累!我们跟他们拼的就是体⼒!”
“⼤家冲啊!到娄⼭关⾥开晚饭!”
在团⾸长直接领导下,同志们的⽃志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家喊着各种⼝号组织⼀次⼜⼀次的冲锋。

但这⾥的敌⼈异常顽固,刚刚打下去就⼜冲了上来,⼀次⼜⼀次,反复了四次之多,令红军战⼠觉得⼗分奇怪。

团长站在点⾦⼭点看得清楚,原来有⼀个军官站在后⾯,他的⼠兵被打退了,他就严厉地赶回来,杀了⼏个逃在最前⾯的,⼠兵们没办法只得⼜攻回来。

团长眼睛⼀转,让⼏个宣传队的队员冲着对⾯的阵地⼤声喊:“⽩军兄弟们,你们的长官⾃⼰躲在后⾯,让你们上来送死!”
“弟兄们,打死压迫你们的长官啊!”
“看看我们的长官,冲在最前⾯!你们这么拼命,为的哪个呢?看看你们长官,再看看你们⾃⼰!”
指挥员⼤声命令“打死他!”
⼏个神枪⼿瞄(miáo)准了那个军官,⼀击毙命!军官倒下了,敌⼈如潮⽔⼀般四散奔逃,冲锋部队乘机冲上去,占领了两个⼭头。

娄⼭关⾥驻守的敌⼈,⼀见前⾯的阵地都丢失了,吓得枪都不会打了,“砰砰”乱响就是打不着⼈。

这时,从后⾯摸上⼭的同志们也喊声震天地冲了出来,敌⼈更是不敢再战,纷纷从⼩路逃⾛了。

就这样,娄⼭关被神勇的红军战⼠顺利地攻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