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2021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23分)
1.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署.名(shǔ)阻碍奠.基(diàn)名人帙事
B.剥削.(xuē)趋势崭.新(zhǎn)不修边福
C.抉.择(jüé)干预荧.屏(yíng)阳奉阴违
D.堕.落(duò)狡辩鉴.定(jiàn)狗皮膏药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枷琐靠拢无可指摘
B.拙劣凋零针峰相对
C.肤浅涎生相辅相成
D.扮演湛蓝暴风骤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二战结束后,大英帝国分崩离析
....,各殖民地纷纷独立或被英国入侵前的原主收回。
B.罗波的回答能自圆其说
....,引起民警怀疑,经过民警劝导,他承认为堂哥罗高“顶包”的事实。
C.隐形门关上时与电视背景是一个整体,打开即进入卧室。
将隐形门与电视背景融为一体
....,美观而大方。
D.戊戌六君子用生命告诉世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已经无药可医,它就是一个行将就木
....的老人。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B.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
C.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
D.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他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
B.作家巴尔扎克用大量篇幅在作品中描述中国,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中国的喜爱和向往。
C.她曾经获得“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等。
D.这项计划将发布、征集、遴选适合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项目与研究题目。
6.下列填写在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1)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__________,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__________。
(3)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适应一个固定不是寻求新知识,__________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__________研究学术不可缺少,__________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A.探察探测而是不但而且
B.察看观测而是不但而且
C.探察探测就是因为所以
D.察看观测就是因为所以
7.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出的结论。
(5分)
材料一:鲁迅先生毅然选择弃医从文,致力于拯救中国民众的灵魂,成为有“民族魂”之称的一代文豪。
材料二: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时,毅然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物质条件,突破重重关卡,回到祖国,为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材料三:居里夫妇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提炼出了镭,却没有将其占为己有,而是选择毫无保留地公布他们的研究成果,造福全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
(4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17分)
选择八十分的人生
香港演员张卫健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说,把人生目标定为八十分就可以了,定得太高,往往压力过大,因为人生本就没有什么完满,如果你又多得了二十分,那么这二十分就算是对你的奖赏。
这是一个不错的活法。
如果给自己的人生定为满分,那么一旦没有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你就会难过、伤心、绝望甚至从此自暴自弃。
再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随时随地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而,失分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一来,你就难得满分了。
而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为八十分,好就好在:目标稍微近一点,这样压力就会小一点,因而能轻装上阵,走得轻松自在,目标也容易实现,如果在这一过程里,你超水平发挥,表现出色,超越了原来既定的目标,因而又多得了二十分,那么你就得到了一个满分。
古人说得好:“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得欲之谓狂。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他们的心极其纯净、一尘不染,而凡人之所以为凡人,是因为他们心里充满着太多的杂念。
而把人生目标定为八十分的人,心里不是没有欲望,他们也有,只是欲望不是太强烈的,就是说,他们比那些追求满分人生的人,心里的杂质要少一些,或者说,他们身上背负的包袱要轻得多,同时这也告诉我们:那些追求满分人生的人们背负的包袱自然要重得多,所以,一旦其人生没有得到想要的分数,这包袱就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甚至将其压伤、压死。
我有一个朋友,他有一个观点:要是自己没有发表一部大部头的作品,自己就枉为一个作家。
就是说,他满分人生的标志就是发表一部长篇小说。
对他来说,大部头倒是写出来了,可是,就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的小说。
在被一家家出版社冷落的日子里,他心灰意冷,连平时最爱写的随笔也不写了。
因为一部大部头没有被出版,一年多以来,他几乎没有写过什么。
我们劝他,先写着小东西,时间久了,就怕想写了,手却生了。
事实果然如我们所料的那样,后来,他再想写,其文字已不如从前那样流畅、鲜活了。
而他的这种状况,就源于他的目标太高,如果他把目标改为:能发表大部头更好,不能发表就当做练笔了,那么他也许还能“无意插柳柳成荫”呢。
可惜,他没有这么想,也没有这么做。
再说,追求满分人生,肯定会空前地忙碌,甚至会忙得不分昼夜,丢三落四。
西方有个寓言:一个人忙着赶路,结果却把灵魂丢在了后面。
这也是他们迟早会遇到的情况。
要知道,
丢失了灵魂,就等于丢失了自我,这样的人,即使得到了全世界,又有何益?
美国女作家艾美·史宾瑟最近写了一本书,叫《用来虚度的才是好时光》。
她在书中告诉我们:人就得给心灵留有一定的空间。
在世人看来,把时间用在这上面,好像是在虚度时光。
实则不然,因为,心灵的丰富和饱满才是人间最美的丰收。
所以说,这样的时光,才是名副其实的好时光。
而那些忙着追求满分人生的人们,是不会遇到这样的好时光的。
在他们看来,攫取更多的物质才是他们的全部,这样一来,他们的贪婪之心会永不停歇,最终沦为物质的奴隶。
一个人的心上全是满,不就成了一个“懑”字了吗?它可是烦闷、生气的意思啊。
所以,还是选择八十分的人生吧,这样走一路,可以观一路风景,而风景是治心的良药,即使雨,德福芦花说它也“能慰藉人心,治人心疾,让人心平气和”。
带着这样的心态前行,你终会发现,你的人生竟不知不觉多得了几分乃至二十分。
8.文中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开篇引用香港演员张卫健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说的话,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美国女作家艾美·史宾瑟最近写了一本书,叫《用来虚度的才是好时光》,她在书中告诉我们:“人就得给心灵留有一定的空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为什么说“而那些忙着追求满分人生的人,是不会遇到这样的好时光的”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最后一段作者呼吁人们选择八十分的人生,理由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15分)
弘扬钱学森精神勇攀科技高峰
①总有一种信念,能够跨越时空,铸就世界科技的高峰;总有一种精神,能够归于永恒,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
②前不久,“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钱学森生平事迹展”在京揭幕。
钱学森以其杰出高超的才能、坚定不移的信念、坦荡宽广的胸怀,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钱学森被“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授予中国科学家的最高荣誉,钱学森是这一荣誉迄今唯一的获得者。
钱学森曾动情地说:“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今天,钱学森精神成为我们勇攀科技高峰的宝贵财富。
③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中11个“第一”,钱学森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如果没有钱学森等老一辈航天人打造的国之重器,就很难有科技强国的中国力量、
迈向太空的中国高度。
今天,站在大师们搭建的科学云梯上,身处前辈们创造的良好环境中,我们应倍加珍惜,更加奋进,将中国的科技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④“我们应该如何迎接21世纪?”心怀世纪之问,钱学森从一线退下来以后,重新回到了学术理论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昭示未来的新理论,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宏大的战略愿景。
正是得益于钱学森的战略远见,中国不断在世界航天史和科技史上,刷新了中国纪录、创造了中国奇迹。
如今,我们有责任接力回答世纪之问,用更多创造超越历史、引领未来。
⑤钱学森常说:“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
国际科技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牢固,创新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
正所谓“变能启盛,唯变不破”,广大科技工作者只有心怀“敢为天下先”的雄心壮志,培育“会当凌绝顶”的战略视野,才能创造出“非对称性”的杀手锏,中国科技也才能真正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⑥晚年的钱学森曾回忆说:“我为什么要走回归祖国这条道路?我认为道理很简单——鸦片战争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断。
革命先烈为兴邦,为了炎黄子孙的强国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血沃中华热土。
我个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能追随先烈的足迹,在千万般艰险中,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
”我们当如钱学森那样,把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作为始终不渝的信念,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专业之能融入伟大事业之中。
⑦今天,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前路挑战如荆棘密布,但看我辈披荆斩棘。
广大科研工作者当发扬钱学森精神,立志成为科研尖兵,建功立业新时代,一个接一个地突破核心技术以实现“弯道超车”,在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奏响最强音。
13.结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钱学森的精神。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
(3分)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授予中国科学家的最高荣誉,钱学森是这一荣誉迄令唯一的获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列举一两个具体的事例,说说我们刷新了哪些记录或创造了哪些奇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⑥段中钱学森的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这样看待奖赏,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15分)
有时慢比快更考验人
①第一次看到儿子在操场上骑车,我很激动,但转眼之间这种激动变成了紧张。
因为我发现儿子骑车骑得飞快,我非常着急,我怕他摔倒,我怕他出事。
所以我一边追一边在喊:“儿子,骑慢一点,骑慢一点。
”但儿子还是骑得飞快,自行车飞快地从我们面前穿过来穿过去,怎么样都慢不下来,当它慢下来的时候就摔倒了。
事实就是这样,很多事情慢比快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