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图形与变换》word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图形与变换》wor
d试卷
一、填空题。

1、观看一个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 )面。

2、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在钟面上,分针绕点o旋转30°表示时刻通过()分;时刻通过15分,分针绕o点旋转()度。

4、观看物体从()面看到的是;从()面看到的是;从()面看到的是。

5、下面的图形是小华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右边那个
物体看到的,那个物体是由()块小方块组成的。

6、一组积木组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侧面看是。

(1)它最少是用()快正方体积木摆出来的。

(2)它最多是用( )快正方体积木摆出来的。

7、下列图形,能画几条对称轴?
8、把下列各种图形按对称轴的数量从小到多的顺序排列,结果是:()
长方形,圆,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等腰梯形。

9、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差不多上的物体,它一定是由(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10、观看下面用4个正方体搭成的图形,并填一填。

(1)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2) 从侧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3)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二、选择题。

1、右边的图形中,( )是由旋转得到的。

2、有一个用正方体木块搭成的立体图形。

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
要搭成如此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用()个正方体木块。

A、5块
B、6块
C、7块
D、无法确定
3、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平移
B、旋转
C、对称
D、放大
E、缩小
①钟面上分钟和时针的转动。

()②电梯的运动()
③拍照照片()④投影幻灯()⑤剪纸蝴蝶()
三、连一连
四、找出从正面、左面。

上面看到的图形(正面画“√”,上面画“○”,则面画“△”。


五、请在下面方格中画一个图形,使它的面积是阴影部分面积的2倍。

六.做一做,画一画。

(1)画出图A的另一半,使它
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图B向右平移5格。

(3)把图C绕o点顺时针旋
转90°。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
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显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事实上《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
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差不多一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