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试卷】深圳市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材检测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包含答案)
年 班 姓名
一、填一填,我最棒。
1、量角的大小,要用( )。
2、角的计量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 )没有关系。
4、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度,记作(
)。
二、读一读,我最强。
1=( )度
2=( )度
三、做一做。
(写出时间,并量出分针和时针所成的角度)
( )时 ( )时 ( )时
()度()度()度四、量一量,我最准。
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23
4
1
∠1=∠2=∠3=∠4=
五、动手做,动脑想。
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角的度数,再求出三个角的度数之和。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2
3
1
23
1
23
∠1=∠1=∠1=
∠2= ∠2= ∠2=
∠3= ∠3= ∠3=
∠1+∠2+∠3=∠1+∠2+∠3 =∠1+∠2+∠3=
我的发现:。
六、智力冲浪!
张叔叔不小心把家里的一块玻璃摔成3块(如下图),可他只拿其中一块玻
璃去玻璃店划了一块与原来一样大的玻璃,你知道他拿的是哪一块玻璃吗?动脑想一想吧!
1
2
3
第三单元精品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10×100的积是()
A. 三位数
B. 四位数
C. 五位数
2.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是()。
A. 1
B. 真分数
C. 假分数
3.如果a×b>a,那么a+b()a.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4.由140× 25=3500,我们可以直接得到280×25的积是()。
A. 35000
B. 7000
C. 10500
D. 70000
二、判断题
5.判断对错.
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零,那么它们积的末尾一定只有两个零.
6.奶牛场养了25头奶牛,每头奶牛每天吃20千克草,照这样计算,这些奶牛30天一共吃草14000千克。
7.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三、填空题
8.已知453×8=3624,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45.3×8=________ 4.53×0.8=________
0.453×0.8=________ 4.53×0.08=________
9.估算
476×34≈________
630×29≈________
10.两数相乘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那么它们的积扩大________倍。
11.根据16×18=28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6×1.8=________ 16×0.18=________ 0.16×1.8=________
1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完成填空。
21×9=189
321×9=2889
4321×9=38889
54321×9=________
……
________×9=788888889
四、解答题
13.连线
14.某电视机厂原来每天生产116台电视机,现在每天生产的台数是原来的12倍,现在每天能生产多少台电视机?
五、综合题
15.在横线上填上“>”、“<”或“=”。
(1)3659709________366 万
(2)800×16________80×160
(3)64×7________440
(4)480 公顷________5 平方千米
六、应用题
16.我今天卖出708张票,9月份大约能卖出多少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10×100=1000,1000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B。
【分析】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两个真分数的乘积一定小于1,一定都是真分数。
故答案为:B。
【分析】真分数都小于1,两个小于1的数相乘的积小于1,也就是积一定是真分数。
3.【答案】A
【解析】【解答】因为a×b>a,则a、b都不是0,且b大于1,那么a+b>a.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判断出a、b的取值范围;一个非0数加上一个非0数,和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数;由此判断并选择即可.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280×25=7000。
故答案为:B。
【分析】因数×因数=积,因数扩大几倍,那么相应地积也要扩大几倍。
二、判断题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40×50=2000,该算式中的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零,而它们积的末尾有三个零,所以原题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在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每头奶牛30天吃20×30=600千克草,25头奶牛吃25×600=15000千克草。
,则判断错误。
【分析】先根据乘法口诀和积的运算法则算出30天一共吃多少千克草,再根据积的运算法则算出25头奶牛30天吃多少草,得出答案后作出判断。
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例如111×10=1110,也可能是五位数,例如965×22=21230。
三、填空题
8.【答案】362.4;3.624;0.3624;0.3624
【解析】【解答】
45.3×8=362.4 4.53×0.8=3.624
0.453×0.8=0.3624 4.53×0.08=0.3624
【分析】解答此题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计算,即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那么积也移动相应的位数。
9.【答案】15000;18000
【解析】【解答】476×34≈500×30=15000;
630×29≈600×30=18000.
故答案为:15000;18000.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先把三位数估成接近的整百数,两位数估成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再相乘,据此解答.
10.【答案】10
【解析】【解答】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扩大10倍.
故答案为:10【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11.【答案】2.88;2.88;0.288
【解析】【解答】解:1.6×1.8=2.88;16×0.18=2.88;0.16×1.8=0.288。
故答案为:2.88;2.88;0.288。
【分析】因数×因数=积,因数一共缩小多少倍,相应地积也就缩小多少倍。
12.【答案】488889;87654321
【解析】【解答】解:根据规律可知:54321×9=488889,87654321×9=788888889。
故答案为:488889;87654321。
【分析】观察已知算式,找出规律:第二个因数都是9,乘积的位数比第一个因数多一位,积的末位都是9,积的最高位比第一个因数的位数小1,中间的数字都是8,按照规律填空即可。
四、解答题
13.【答案】
【解析】解答400×5是4个百乘5得20个百即2000
80×2 是8个十乘2得16个十即160
800×9是8个百乘9得72个百即7200
【分析】考察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14.【答案】116×12=1392(台)
答:现在每天能生产1392台电视机。
【解析】【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因此用原来每天能生产的台数乘现在每天生产的台数即可。
五、综合题
15.【答案】(1)<
(2)=
(3)>
(4)<
【解析】【解答】解:(1)366万=3660000,3659709<3660000,所以3659709<366万;(2)800×16=8×16×100,80×160=8×16×100,所以800×16=80×160;
(3)64×7=448,448>440,所以64×7>440;
(4)5平方千米=500公顷,480<500,所以480公顷<5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1)<;(2)=;(3)>;(4)<。
【分析】(1)当比较相同数位的数的大小时,先比较最高位上的数,最高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次高位上的数,次高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次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第三位上的数,依次比下去;
(2)两个数相乘,无论因数扩大多少倍,积也就扩大相同的倍数;
(3)两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位数的每一位即可;
(4)1平方千米=100公顷。
六、应用题
16.【答案】解:708×30≈700×30=21000(张)
答:9月份大约能卖出21000张。
【解析】【分析】按每天卖出708张票来分析,9月份是小月30天,30个708张是多少,用乘法;因求的是近似值,708接近700,用“去尾法”去掉8估成700;另一因数是整数30,不必考虑,据此可求估算结果。
第三单元知识点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用一个能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25°的角,这个角的度数是( )。
A. 25°
B. 250°
C. 2500°
2.下午6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
A. 钝角
B. 平角
C. 周角
D. 直角
3.下面的角中,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来的是()
A. 10度
B. 15度
C. 20度
D. 25度
二、判断题
4.判断对错.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5.一条直线长100千米。
6.左图只有三条线段。
7.射线AB与射线BA表示同一条射线.
三、填空题
8.下面的图形中,________是直线,________是射线,________是线段.
A.
B.
C.
D.
9.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① ________条
② ________条
③ ________条
④ ________条
⑤ ________条
⑥ ________条
10.一个30°角,通过能放大2倍的放大镜看,是________度;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通过能放大3倍的放大镜看,是________厘米。
11.下面的图中分别有多少条线段?
________条
________条
四、解答题
12.∠1+∠2+∠3=180°,∠1+∠2=150°,求∠3的度数。
13.量出每个角的度数.
五、综合题
14.用量角器画一画.
(1)40°
(2)135°
(3)97°.
六、应用题
15.量出∠1和∠2的度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用一个能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25°的角,这个角的度数是25°。
故答案为:A。
【分析】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用放大镜看角,角的大小是不变的。
2.【答案】B
【解析】【解答】下午6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180°的角,
故答案为:平角.
【分析】根据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进行解答.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因一副三角板中的各个角的度数分别是30°、60°、45°、90°把它们进行组合,可得到的角有60°﹣45°=15°,60°+45°=105°,60°+90°=150°,90°+45°=135°,90°+30°=120°,30°+45°=75°;
所以给出的角度中只能拼出15度的角.
故选:B.
【分析】因一副三角板中的各个角的度数分别是30°、60°、45°、90°把它们进行组合,可得到的角有60°﹣45°=15°,60°+45°=105°,60°+90°=150°,90°+45°=135°,90°+30°=120°,30°+45°=75°,据此解答.本题考查了学生用一副三角尺拼成角度情况的掌握,关键是明确三角板上的角的度数.
二、判断题
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钝角的定义: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进行解答.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直线不可能测量出长度,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不可能测量出一条直线的长度,由此判断即可。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图中共有6条线段,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单条的线段有3条,由两条线段组成的线段有2条,由三条线段组成的线段有1条,共6条线段.
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射线AB,A是射线的端点;射线BA,B是射线的端点,因此两条直线不是同一条射线,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用两个字母表示射线时第一个字母是射线的端点,由此判断即可.
三、填空题
8.【答案】B;C;A
【解析】【解答】图形中,B是直线,C是射线,A是线段.
【分析】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射线一个端点,无限长;线段两个端点,有限长;进行解答即可。
9.【答案】4;5;3;4;8;2
【解析】
10.【答案】30;12
【解析】【解答】解:一个30°的角,通过放大2倍的放大镜看,是30度;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通过放大3倍的放大镜看,是4×3=12(厘米)
故答案为:30;12【分析】通过放大镜看角,角的大小是不变的;通过放大镜看线段,线段的长度是会放大的.
11.【答案】3;6
【解析】【解答】根据线段的特点,解答如下:
故答案为:3;6.
【分析】线段的特点是: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据此解答.
四、解答题
12.【答案】解:∠3=180°-150°=30°
答:∠3是30°。
【解析】【分析】用三个角的度数和减去其中两个角的度数和即可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13.【答案】解:经过测量可得:
【解析】【分析】用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直角边所指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五、综合题
14.【答案】(1)
(2)
(3)
【解析】【分析】先从一点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40°、135°、97°的地方点一个点,然后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夹的角就是我们所要画的角.
此题主要考查角的画法,要注意两个对齐.
六、应用题
15.【答案】解:
故答案为:∠1=120°,∠2=60°
【解析】【分析】用量角器的圆点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该角的度数.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测量角方法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