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医几度秋凉》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中医几度秋凉》读后感
原创:子邹子
一直跟大家说起这本书,就把读后感选了几段,跟各位做个简短的报告。

不成文章,请诸位见谅。

中医看病,主动权掌握在谁手里?
母亲是个中医。

从我记事起,母亲总是被一大群病人包围着。

来看病的人通常是一声不吭地坐在母亲面前,把手一伸,母亲便脉诊。

摸了左手脉,又摸右手脉,之后看看舌苔……这像一场考试。

《问中医几度秋凉》
由此看来,很多时候反倒是病人掌握了主动权。

若是中医师说完全不对,恐怕病人会露出古怪的脸色,然后迟疑片刻,转身离去吧!
好的中医师,说得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岂有不愈之理!
到底哪些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
在妇联工作时,有被遗弃的孩子一时不能安置,我就带回家来同女儿放在一起养。

大家都说我待弃儿如己出,可我知道是有差别的。

区别在于,我对代养的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或给吃,或教东西,或领着玩,都能说出名目来。

而对女儿,我却有很多小动作,这些动作从教育角度看,毫无意义,可以说是无聊之举。

可是,正是这些无聊之举,才将孩子滋润的像花儿一样。

《问中医几度秋凉》
读到这里,喟叹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前苏联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优秀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时候,总是要隐藏自己的教育目的。

因为一旦教育目的过于明显,就不是在启发学生,而是灌输知识理论了。

这是喟叹一。

真正的教育是影响得来的。

言传虽不可缺少,但始终不如身教重要。

正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和语言,在不知不觉中灌溉了孩子内心的幼苗,使得这些影响发挥了最强大的力量。

这是喟叹二。

如今的家长唯恐唯恐教育得不足,孩子的作业好不容易写完了,家长们还额外布置作业,威逼利诱、好说歹说地让他们听话完成。

这些"赤裸裸"的教育目的展现在孩子面前,怎么可能收到好的效果呢?试看孩子们写作业拖拖拉拉,慢慢吞吞,不就是他们的无声的抗议么?反正作业写完了还有额外的"父母内容",不如就熬到十点钟,让父母无从下手吧!这是喟叹三。

中医会被取消吗?
女儿说,要灭中医并不容易。

有人要取消农历,你认为可能吗?不可能,因为农民种地必须要用农历;有人要取消汉字,你认为可能吗?看看日本、韩国,又大量恢复使用汉字就明白了。

只要中国还在,中国的农民还在,农历还在,汉字还在,那么取消中医就只能是痴心妄想。

《问中医几度秋凉》
事实上,中医已经走到了不绝如缕的境地。

国家针对"中医"的"医师执照"卡住了很多人。

很多基层的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中医师因此无法为百姓服务,何况,第一流年轻人不愿意学中医,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又有几位愿意一辈子从事中医事业呢?
国学和中医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国学是热起来了,不过目前仍有点虚。

而假如真要深入研究国学,一定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这些努力绝不亚于考雅思托福,绝不亚于自学奥林匹克数学,不但要在知识上懂得,还要在习惯上养成,甚至要把种种不善之心一点点扭出血来。

如此渐渐会明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
智慧,便会由衷地赞叹,由衷地喜爱,由衷地想要为这个文化作一点贡献。

很多人只是读读经典,穿穿汉服,弹弹古琴,这些固然是好,若止步于此,未免可惜。

国学情况如此,中医更要加把劲。

真正治病的是人自己
女儿的师傅告诉她,其实中医并不能治病,真正治病的是人自己,医生治病如治水,其作用是对人的生命力加以引导和调整。

如果病人本身没有可挖掘的生命力了,面对干涸的河床,你又引导和调整什么呢?
《问中医几度秋凉》
有句古话说得好"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病人需要有生命的力量,才能被医好,若没有这个生命的力量,纵是千年人参也不能回天再造。

有人说,把中医看到了最后,无非四个字:"饮食起居".这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应注意平时的心情、饮食、起居、锻炼,这才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你说呢?
总评
作者艾宁,东北人,母亲是中医,而她自己是中文系毕业,当过中学教师、妇联干部、经营厂长、兼职律师,最后做了检察官。

她把母亲的行医经验和女儿的学医经验都写在这部书里,用她特有的"检察官的眼光"和"大龄文青"的笔风写成。

书里是一篇篇的散文,对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都做了中肯的评价,我自然获益匪浅。

这样的书要慢慢看,一次不能看太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