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4单元 你是谁?我是谁?第二学时教案 鲁教版选修《语言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选修《语言的运用》]第4单元你是谁?我是谁?第二学时教案
[活动内容]
选择称呼语的原那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故事:L在政府大院工作生活。

一日,领导让她到Y书记家里传达一个通知。

她敲开门,开门的是Y的妻子,显得很年轻的样子,她说:“大嫂,Y叔叔在家吗?〞被叫做大嫂的一愣,打着呵呵请她进了门。

进门后,发现Y的父亲也在,忙打招呼道:“哦,大爷也在这里呀!〞被称作大爷的倒没感到什么,笑着应声了。

这位大爷与L的父亲同事,所以一直是这样称呼的。

一会汇报结束,Y“叔叔〞将她送出门外。

走到楼口外,正遇上Y的儿子KK 放学归来,L笑着说:“KK,快叫姑姑!〞L回到单位,突然发现自己的“杰作〞,她说:晕死了,这是什么事呀!
一个简单的称呼有时会拉近你与说话人的距离,有时却会让原本笑容满面的说话人立刻冷假设冰霜,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那么应该如何选择称呼语呢?
二、称呼语的选用原那么
——称呼要合乎自己的目的。

在言语交际中,称呼可以表示礼貌,但是从本质上说,它却并不是表示礼貌,因为还有恶称和昵称,即使是尊称和谦称,其最本质的功能也不是礼貌。

在言语交际中,一个称呼行为最重要的是为当时发生的其它种种言语行为的恰当性提供依据。

如你的一位表兄是区长,你什么时候称呼他为“哥哥〞,什么时候称呼他为“区长〞与你当时的目的密切相关。

再如:大作家巴尔扎克笔下著名的吝啬鬼葛朗台,看到女儿欧也妮有一只恋人存放的藏有“两斤重〞金子的梳妆匣,“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他称女儿是“小乖乖!你真
是我的女儿〞,想撬开那只梳妆匣。

当欧也妮坚决表示“父亲,你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刀结果我的性命〞时,他惊恐而冷酷地说:“你敢吗?欧也妮〞面对丈夫的无耻和贪婪,葛朗台太太“晕过去了〞。

“噢,孩子,咱们别为了一只匣子生气啦。

〞他换了一副求饶、狡黠的嘴脸。

这里,葛朗台对同一个谈话对象多次更换称呼,是以特定的对话目的和他心理活动的变化为依据的。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也经常看见到由于心理变化而变化称呼的现象。

——称呼要合乎此时此刻自己与对方的身份。

在任何一种对话当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说话人首先要确定的少不了“以什么样的身份说话〞和“对什么样的角色说话〞的问题。

如:王小明称呼自己的爸爸。

在家里,是儿子的身份,直接称呼“爸爸〞即可;在学校大会上,作为主持人,请作为校长的爸爸讲话,应说“请王校长讲话〞;到办公室询问作业情况时,那么应称呼“王老师〞。

——称呼要注意彼此的社会地位。

对方的地位越高,说话者就越需要采用正式的尊称,对方的地位越低,就越是可以采用随意的称呼。

如在学校看见大人叫“老师〞,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叫“同学〞;在社会上,看到工人模样的叫“师傅〞,知识分子模样的叫“先生〞,年长的妇女叫“阿婆〞,年轻的妇女叫“阿姨〞,年长的男子叫“老伯伯〞。

如果知道对方的职业可以称其职业的名称,如“X 医生〞。

有些人习惯于一律称对方为“同志〞、“师傅〞,有时会不被别人接受,不能增加对话双方的亲近感。

——称呼要注意彼此的社会距离。

彼此的关系越是疏远,说话者就越是需要采用正式的尊称,彼此关系越是亲近,就越是可以采用随意的称呼。

关系一般的就该按相应的年龄、职务等习惯叫法称呼,如“王主任〞、“李叔叔〞,以表示尊重、礼貌;关系密切的可以称呼得随意些,以表亲密;关系特别好的,可以叫小名,甚至直呼绰号,对方都不会在意。

假如你要好的同学是班长,平日里两人无所
顾忌。

一天你假设突然一本正经地叫他“班长〞,倒会使他以为你对他有什么意见了。

——称呼要注意彼此的情感态度。

感情不同寻常的,称呼也可以不同寻常。

如:孙犁的《荷花淀》中,写几位青年女性探望参军的丈夫,一开始没有找到丈夫的驻地,“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狠心贼〞尽管是“恶称〞,但在这里却由此表现出相当深厚的爱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