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盖板涵首件工程施工方案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兰察布市乌兰花(大清河)至土牧尔台公路改扩建
工程DTSG-2合同段4米明板涵
首
件
工
程
施
工
方
案
内蒙古金威路桥有限公司乌兰花(大清河)至土牧尔台公路
项目部
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_TF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乌兰花(大清河)至土牧尔台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二、工程概况
乌兰察布市乌兰花(大清河)至土牧尔台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总体呈东西走向,沿现有的三级公路进行改扩建,起点位于四子王旗大清河村,接在建的国道209线武川至格根塔拉段一级公路K81+380处,经朝克文都、红盘、乌兰牧场、供济堂、库伦,终点止于集先西村东南,接已建成的白音华至土牧尔台二级公路(G55二广高速土牧尔台收费站东1.5km)。
K50+000- K120+677段,全长79.309km(含水泥厂连接线2.632km、五道湾连接线1km、土牧尔台镇连接线5km)。
主线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设中桥1座、小桥14座、涵洞93道,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小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50,小桥涵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
连接线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路基宽8.5米。
三、首件工程目的
首件工程目的是为保证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首件工程的施工选择最佳的机械配备方式、施工方案方法等的关系。
作为下一步桥涵施工工艺指导和施工的依据。
通过首件工程确定的机械配置、各个工序的衔接、人员配合、各个工序
的质量指标的控制方法,采集现场施工工艺的有关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和机械效率匹配数据,以此指导全线4m盖板涵施工。
主要确定技术参数如下:
1、4m盖板涵施工最佳施工工艺。
2、选择最佳机械配套及施工组织。
3、通过首件工程施工,收集相关技术及试验数据,用以指导全线4m盖板涵施工。
四、首件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1、首件工程的选择
首件选择为K51+597.6 1-4m盖板涵,正交,涵长12.0m,新建,符合首件工程条件,具有代表性。
2、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砂砾:选用距离工地38km处铁沙盖镇河槽和水泥砂,砂砾进场前经过试验室取样检测,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方可进场。
碎石:选用距离工地22km处现有碎石场,碎石进场前经过试验室取样检测,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方可进场。
水泥:选用察右后旗中联水泥厂水泥,水泥进场前经过试验室取样检测,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方可进场。
水:采用现有水泥厂内深#水,水源丰富,水质较好(当地农牧民饮用用水),可作为桥涵混凝土施工用水。
外加剂:外加剂选用甲方指定外加剂,进场前需要做好各项试验检测工作,合格后方可使用。
3、人员组成
项目部组织精干人员组成路基填筑试验段的施工,人员组成及分工如下:
5、机械设备配置
6、主要试验、检测设备
五、4m盖板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和图纸准确掌握施工规范并做好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明确试验的目的和施工方法对施工现场主要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学习和技术交底。
2、施工放样
清表完成后,由测量人员在现场对基础进行放样,确定开挖位置及开挖深度,并用石灰线定出基坑开挖边线。
3、基坑开挖
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先用挖掘机开挖到设计标高以上20cm位置,然后再用人工开挖至基底标高,整平基坑。
基坑开挖时,基坑四周按1:0.5坡率进行放坡,并在基础周边预留出1m的宽度,以便于模板安装。
在基坑顶面要做好排水设施,防止基坑顶面雨水流入基坑,基坑严禁超挖。
同时为了防备基坑被雨水浸泡,在基坑周边开挖临时的排水沟。
4、基础施工
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试验室立即测地基承载力,并报告给监理工程师。
如地基承载力达不到容许地基承载力,须对基底进行夯实碾压处理或考虑换填处理。
基础必须位于同一土层上,可通过局部换填实现。
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且基坑平面位置、几何尺寸、基底标高等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5、涵身施工
涵身采用组合钢模板,根据基础节段分段一次性浇筑施工。
施工前,先对涵台与基础砼结合面进行凿毛处理。
在基础上准确测放墙身位置,模板安装前,用墨线标出平面位置。
内外模之间采用PVC管套钢筋拉杆对拉,防止模板跑模,拉杆在横背枋方向每60㎝设置一道;模板必须打磨光滑、平整无缺陷,内涂脱模剂,模板拼装要达到严密,不漏浆,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模板如有缝隙,要填塞严密。
在涵身钢筋绑扎时注意涵身立筋与台身预埋筋采用绑扎连接,绑扎接头错开布置。
浇筑过程中时刻注意模板的位置,防止出现跑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砼施工前在墙身模板与基础交接处以M7.5砂浆堵漏,防止振捣时发生漏浆,要求砂浆量必须保证充塞密实。
6、盖板工程
预制盖板当涵身达到强度后进行盖板安装。
盖板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
预制盖板如有缺陷处应按规定修补。
各管节应顺水流方向坡度安装平顺,盖板接缝宽度应为1.0~2.0cm,禁止用加大接缝宽度来调整盖板宽度。
盖板安装完毕后进行接缝的砂浆灌注。
盖板安装完毕即可进行涵面C40混凝土铺装施工。
7、洞口施工
进出洞口采用八字翼墙,八字翼墙与台身分开砌筑,之间缝宽2cm,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塞。
墙身及基础均采用M7.5浆砌片石;施工前由测量人员对八字墙基础准确放样,定出翼墙基础立模边线,挂基础砌筑线,待基础完成且达到要求后,放样墙身位置,砌筑翼墙身工程。
八字墙完成后进行涵底铺砌,涵底铺砌第一层为10cm砂砾垫层,之后再砂砾垫层上铺砌厚35cm片石。
盖板涵建成后外观上要求涵身直顺,进出口与上下游道路接顺,沉降缝垂直无错位,帽石、八字墙平直无翘曲现象,涵洞处路面平顺。
涵洞洞口附属工程施工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进行中间交工验收后,即可进入台背回填施工。
8、基坑、台背回填
待现浇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才可进行基坑回填,填料采用透水性好的砂性土夯填,防止填土内产生积水。
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5cm。
在回填过程中,要对称回填压实并保持结构物完好无损,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要使用小型打夯机夯实。
且在台后10米范围内禁止重型压实机械通过。
为了有效控制其台背回填质量,在涵台身上用红油漆划出砂砾的分层厚度,以便于控制砂砾的回填厚度。
4m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六、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首件工程施工完毕,由工程部、试验室、现场作业人员共同将试验取得的有效成果及数据进行整理,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在正式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首件工程取得的相关试验及技术数据指导施工。
七、质量保证措施
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
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严禁转入下道工序。
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和认可。
1、技术保证措施
1)、实行技术交底制度,对施工中的各个技术要点、施工程序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2)、实行质量检验否决办法,各道工序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必须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对不合格的坚决返工重来。
3)、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与质量责任制度,推行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
对违反操作规程、程序,使用不合格材料,影响工程质量的除坚决返工外,还要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对严格按照要求施工,工程达到优良的给予奖励。
4)、制定技术资料管理办法,设专职资料管理人员,严格进行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2、试验保证措施
在施工现场设工地中心试验室。
功能包括砂石料等原材料试验,钢筋拉伸弯折试验及钢筋焊接检验,水泥胶砂强度、安定性、泌水率等试验,砼的配合比使用性能、强度、弹性模量试验等。
(一)、原材料检验
(1)、粗集料:每月测试碎石的压碎值、杂质含量和其它有机物含量以及磨耗系数,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场。
(2)、细集料:检验砂中杂质的含量,不合格的砂子不得进场。
(3)、水泥:每批进场水泥都必须具有质保单和厂家的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书。
(4)、砼拌和用水需经过水质化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5)、钢筋、钢绞线、锚具等:种类、型号和直径均要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并有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运到施工现场的每批钢筋、钢绞线、锚具按照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二)、砼配合比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试验由试验室完成,并进行工艺试验,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施工中按照审批的配合比使用,按照监理工程师规定的混凝土数量取样进行制作砼抗压强度试验的试件,试件的制作、浇注、振捣、养生及试验均在建立工程师的监督下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六、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赤脚、穿拖鞋或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以及安全带。
2、对事故易发生部位,如高空作业处,起吊区,用电机械施工应安排专职的安全员进行现场指挥和监督。
3、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对检查出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立即整改。
4、夜间施工安装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安全施工。
5、施工区域以及危险地段一定要做好安全标示牌以及安全警示标志等提示标语。
6、桥涵施工位置设置警示牌,过往便道宽度不小于6m。
基坑四周全部用警示三角旗围挡,基坑深度>2m的,全部采用土围挡维护,土围挡高度不小于1.5m,并插彩旗或者标语警示。
7、在路线及现有交叉路口,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以保障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