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第3期 吉林畜牧兽医·草食动物·
CaoShi DongWu
羊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张 蔚,杨婷婷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南阳 473000
摘 要: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保健膳食知识的推广,人们对于羊产品(肉、奶、毛)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

繁殖
效率的提高和良种改良的加速,是羊养殖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羊人工授精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繁殖效率,也利于良
种保存和杂交配种。

本文对羊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进行研讨,以期能够为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提供帮助。

关键词:人工授精;羊;发展
人工授精对于畜禽养殖是一项重要的推进技术,利用人工授精技术代替自然交配,能够有效地提高受胎率。

避免自然交配时可能的疾病传播。

还直接减少了种公羊的饲养数,甚至可以不饲养,直接通过冻精进行配种,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

同时可以授精不再局限于当地,对于品种改良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1 羊人工授精技术发展概略
人工授精技术是指采集的精液经检查鉴定和相关处理后,将精液通过母畜生殖道输入到适当部位使之发生妊娠,以代替自然交配的配种方法。

羊的人工授精技术由最先的直接采鲜精输精,逐步发展为稀释精液输精、冷冻精液输精和腹腔镜子宫输精,受胎率和繁殖效率不断提高。

人工授精过程不仅指授精本身,具体还包括采精、品质鉴定、稀释、保存(冷冻、解冻)和输精等。

羊的采精包括种公羊的调教和具体的采精过程,种公羊的调教主要是指初配的种公羊,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有条件的给予足够的运动空间,采精过程中做好消毒准备,严防精液被污染。

羊的精液品质检查鉴定,早期以精液状态、色泽、精液量等可视化因素为依据,之后发展为使用显微镜对精液进行观察,再之后开发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对精子数、精子顶体完整率、精子体外生存时间、精子存活率和精子活力指数等诸多参数进行评估[1]。

精液稀释最先以生理盐水作为稀释液进行低倍稀释,之后用葡萄糖、柠檬酸钠、卵黄及脱脂奶粉等作为稀释液进行高倍稀释[2],有力保障了精液的保存效果,促使优良种畜充分发挥繁殖潜力,稀释后的精液务必取一些检测成活率。

常见的精液保存包括保温瓶和假阴道夹层等方法,运输过程中则尽量避免大幅震动。

输精方式最开始为膣器输精法,因为输精部位直接影响到受胎率,对于大型家畜发展有使用深部输精管深入到子宫颈输精,还开发了腹腔镜子宫角输精。

因为母羊发情不明显,所以大多利用试情公羊在早晨饲喂前试情1次,或早晚各试情1次。

试情后确认母羊有发情症状,在整个发情期输精2次,继续发情的母羊多输精1次,输精后静脉注射促性腺激素。

为避免空怀,输精过的母羊在下次发情期仍要进行试情。

上世纪20年代苏联科研工作者首先在绵羊上进行了人工授精试验。

我国引入该技术后,最先在甘肃、新疆等西北省份开展家畜繁殖工作,后因为效果显著逐步推广至全国各个地区。

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规模化羊养殖已基本普及人工授精技术。

刚开始因为技术的不成熟,面对受胎率低、不易鉴定动物的发情阶段而错过合适的输精时间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

羊采精后的精液保存(冷冻)难度大,相关技术发展缓慢。

后来人工授精技术不断发展,葡萄糖、柠檬酸钠和脱脂奶粉等作为稀释液,有力保障了精液的保存效果,充分发挥了优良种公羊的繁殖潜力。

再之后试情羊的利用、同期发情、深部输精管深入到子宫颈输精和利用腹腔镜进行子宫角输精等相关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国家和各省市均制订了羊人工授精技术标准,并通过科技下乡和当地畜牧兽医站积极推广,如今羊生产中人工授精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2 前沿技术
精液在保存(冷冻)和解冻的过程中,会造成精子活力下降。

为保障受胎率,人工授精的基准即是将精液输送到着床可能性最高的部位,即子宫。

但羊的子宫颈弯曲狭窄,表面是复杂缠绕的纤维组织,具有质地坚硬的环状U型结构,只在发情期略微张开[3],因此通过子宫颈进行人工授精,精子通过难以到达子宫,受胎率较低,这也是羊人工授精面临的严峻问题。

腹腔镜辅助人工授精技术是当前羊人工授精的前沿技术,具体操作为将腹腔镜从母羊生殖道深入,通过显微操作,将精液输送到受胎
作者简介:张 蔚(1990-),女,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
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及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工作。

(下转第69页)
66
2021年第3期 吉林畜牧兽医69·草食动物·
CaoShi DongWu
要,又要提供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此次试验按场内原有奶牛的饲养方式进行。

3.7 标准繁育出的安格斯牛按照标准化肉牛饲养生产技术标准进行。

4 试验结果此次参配的100头荷斯坦奶牛,在自然发情
期内,通过实施人工授精技术,配种成功率达到78%,产犊率96%,杂交一代(F1代)犊牛成活率100%。

犊牛初生平均体重32 kg,6月龄体重平均为198 kg,平均出栏体重550 kg(20月龄),生长发育正常,达到优质肉牛品种标准的较高水平。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保持参配奶牛良好的产奶性能的前提下,获得了杂交一代(F1代)改良品种的安格斯牛,提升了安格斯牛繁育的生产效率,并有效解决了安格斯牛自然繁殖受孕率低、生产速度慢及近亲交配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通过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杂交改良技术,为以后繁育F2代(安格斯牛基因比例在75%以上)、F3代(安格斯牛基因比例在87.5%以上)安格斯杂交牛,进而繁育接近纯种品系的安格斯牛奠定了基础(繁育到F4代时,安格斯牛基因比例占到94%,接近纯种安格斯牛品系),解决了纯种安格斯牛资源稀缺、购买难度大、购牛成本高等难题,为提升安格斯牛的群体规模及在本地区规模化推广安格斯肉牛养殖开辟
了一条新路。

本次试验,共获得杂交一代(F1代)
安格斯犊牛75头,按平均出栏体重550 kg,平均市场价格50元/kg 计算(安格斯牛),可实现产
值206万元,效益90万元。

5 讨论
5.1 本试验采用的是自然发情观察法,同时因为受精员技术问题,配种成功率还有提升的空间。

5.2 本试验使用的是美国进口的精液,虽然质量高,但受供应的局限。

5.3 荷斯坦奶牛在怀柔本地区的养殖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防疫体系健全,规模化养殖程度高,场户的母牛饲养技术相对成熟。

筛选部分奶牛进行杂交安格斯牛繁育,既不影响参配奶牛的产奶性能,又不会干预参项场户正常的奶牛后备更替,是方便优良的繁育母本,在以后的项目推广中可继续作为首选母牛群体。

5.4 近些年来,国内对于高端牛肉产品需求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怀柔区作为北京郊区,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立足于北京消费市场,发展高端肉牛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因此,本项目具有广阔的推广情景。

吉(上接第66页)
可能性最高的子宫角。

该技术有效克服了母羊子宫颈不易输精的难题,直接避免精液在子宫颈的运动,提高受胎率。

其实外科手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便已用于羊的人工授精,但由于其破坏性一直未能有效推广和升级。

腹腔镜辅助人工受精技术能够使破坏性较强的外科手术对母羊的创面小、伤害少,
且手术后康复迅速。

后来经过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实践,羊的腹腔镜辅助人工授精技术更为成熟有效,所需精液量少,受胎率高,对繁殖和育种进程、良种改良效率均有帮助。

3 展望人们对羊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攀升,羊人工授精技术的持续进步对于羊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保障作用。

随着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兽医学的发展,养殖繁育人员理论技术的积累,以及国家对于羊的良种化补贴,以腹腔镜辅助人工授精技术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付雪林,倪德斌,胡军勇,等.羊人工授精技术的研 究进展[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3):78~81. [2] 张鑫荣,崔保国,王绿叶,等.宁夏滩羊人工授精繁 殖率研究[J]. 甘肃畜牧兽医,2015,45(06):58~59.
[3] 贾建华,孙 伟.浅谈羊人工授精技术[J].畜牧兽医
科技信息,2014,(9):42~43.吉
(上接第67页)
病一定重视,从多个方面着手落实日常防治工作,若确定有牛只发病时,则要在了解病牛症状表现后,
准确判断出寄生部位,进而采用适宜的方法治疗,
历经将牛包虫病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刘志伟.探讨牛包虫病的诊断和防治[J].畜牧兽医科
技信息,2020,14(06):122~113.
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