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作桨慈悲为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诚作桨慈悲为航
张艳平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
【年(卷),期】2018(000)005
【总页数】2页(P66,68)
【作者】张艳平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有人说,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和读过的书。

感谢《小学语文教师》,感谢《江苏教育》,感谢于永正老师,让我平庸的生命漾起了一丝光彩。

与他们的相遇,让我成了今天的我。

十年前,我任教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二小学。

2004年9月11日,一个终生
难忘的日子。

怀着对小语教学的痴情、对于永正老师的崇拜,我和学校六位老师自费登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去参加“《小学语文教师》创刊200期暨新生代特级
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正是那次活动,让我有了一种冲动,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于老师一样,面对大家,演绎我对语文的理解。

但我知道,这只能是梦,毕竟我生活在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

没想到,短短两年后的2006年10月,这个梦想竟然变成了现实。

在《小学语文
教师》编辑部于上海举行的“全国首届经典诗文课堂教学大赛”中,我获得了特等奖第一名,并在浙江义乌和于永正老师等全国名师同台上课。

也正是在这次活动中,
我真正认识了于永正老师。

面对来自大西北的一个无名小卒,于老师满眼的关心、慈爱和真诚,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那一刻,我暗下决心,这一生,要跟着于老师学习怎样教语文。

我在《教海漫记》《于永正教学实录》《小学语文教师》(于永正专刊)中细细揣摩老师的教学密码,在《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VCD)中看老师“装猫扮狗”的童心作文。

2010年,我第一次登门向于老师请教。

至今清晰记得他老人家当时的话:“我教语文快50年了,越老越明白,语文学习就四个字——多读多写,离开了这四个字儿,什么这个法儿、那个法儿,什么法儿都不管用。

”我牢记于老师的教诲并积极付诸实践。

和师父交往的这十多年里,我的人生转向明媚。

师父教给我太多太多。

他教会了我对教育的热爱、坚持;教会了我低调、谦和;教会了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教会了我精心备课、儿童第一;教会了我语文姓语、小语姓小;教会了我如何给小学生教作文。

《庄子·渔父》有言:“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师父有一颗
金子般的童心,一颗对教育、对孩子的赤诚之心。

他对专业精益求精,对学生一片赤诚。

师父备课,课文朗读好了,自己基本满意了,才考虑字词句的处理方法,确定读写结合点,怎样导入,怎样指导写字等等。

凡是生字,他都要反复写,把握好字的笔顺、结构。

他说,只有老师把字写规范了,才能为学生示范,才能取得指导的发言权。

受师父影响,我从认真读好每篇课文,练好每课生字,备好每节课做起,一步步成长起来。

2012年9月,于老师受邀到我所在的学校——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指导、讲学。

于老师听了我执教的习作课和习作专题报告,并在我的班级上了示范课后,在会上激动地说:“我这节课在全国很多城市上过,但没有一个班的孩子当堂作文写这么
好!”于老师的肯定是对我莫大的激励和鼓舞。

他又给校长建议,我的班级没必要再做配套练习册。

从那以后,我的学生和练习册告别,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走进阅读和习作。

在于老师的指导下,我所带的2014届毕业班,学生不仅考试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而且人均读书500本左右,背诵经典10000字以上,全班完成习作120万字以上,我为他们编辑班级作文报108期,出版专著《孩子,你是自由的
作家》,64个孩子,人人是作者,个个有作品。

我在习作教学中取得的一点成绩,得益于于老师的指点、帮助。

我牢记师父提出的“儿童的习作”,必定是儿童的生活、儿童的视角、儿童的情趣、儿童的语言的教诲。

2017年11月3日,在于老师去世的一个月前,他还关心着我,关心着儿童的习作,在病床上为陇原名师张艳平小学语文工作室承办的“儿童的习作”主题研讨会题词:“儿童的习作,首先要研究儿童的语言积累、生活和感受的积累,以及思维特点和表达能力等,即要从儿童学情出发。

儿童的作文是习作,最基本的要求是把话写通顺,把文写得较具体。

要从模仿开始。


他就是这样一个大爱无疆的老人。

正是因为他的无私帮助和热情鼓励,我才有信心、有勇气在小学语文教学这条大道上一直向前。

所谓人生六字:读好书、交高人。

我遇到了于老师,人生无憾,受益无穷!
在我眼里,师父于永正是用自己的慈悲之心,将我们从语文教学迷茫的此岸摆渡到幸福的彼岸,让我们踏上了小语教学的康庄大道,感受母语带来的芬芳和快乐。

师父的一生,真是精诚作桨,慈悲为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