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历史初三下册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历史初三下册模拟试卷
以下是xx为大家整理的2014历史初三下册模拟试卷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初三考试网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

)
1、河北省有《赵燕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陕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

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古代的哪一古代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3、《史记秦始皇本纪》言:”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百姓)。

”为此秦颁行了哪一项措施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兴文字狱
D.诛尽百家学者
4、下面是小芳制作的学习卡片,你对这张卡片的解读是
自东往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西亚——欧洲
A.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
B.丝绸之路
C.班超出使西域的路线
D.卫青、霍去病进军匈奴的路线
5、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A.江南气候温暖湿润
B.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C.北民南迁
D.江南土地肥沃
6、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

”这一举措是
A.秦始皇统一文字
B.汉武帝独尊儒术
C.孝文帝厉行汉化
D.武则天重用酷吏
7、司马光曾如此评价这位帝王“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

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 他在位时期文治武功,中国进入“贞观之治”,这位皇帝值得后人称道的突出事迹是
A.增设殿试和武举
B.提拔姚崇宋璟
C.戒奢从简,虚心纳谏
D.派金城公主入藏和亲
8、“自封建(注:即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三省六部制④.行省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

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

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A.君权的强化
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
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10、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政府
A.废除行中书省
B.设立锦衣卫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
11、“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

你知道它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吗?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2、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

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

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

” 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①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1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论述道:“这个术语是有争议的,它的意思是新生或再生。

它由15世纪的知识分子创造,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时代代表了继“黑暗时期”即他们所称的中世纪之后的古典文化的再生。

”这段论述反映的历史事件
A. 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
B. 摧毁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C. 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暴发
D.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15、“这个新国家创造了一种新的国家制度,国家采用一套新的原则立国,即平等、自由、民主、法治、权力平衡,它否定王权,建立了共和国。

□□不仅解决了独立和统一的问题,而且使源于英国的民主和自由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8-19世纪时能填入上述方框的国家是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1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卡尔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哲学最终战胜了欧洲其他流派的社会主义学说,他那里程碑式的著作直到今天依然引来各式各样的解读、批评和修正。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共产党宣言》问世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B.马克思主义战胜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C.马克思的学说影响至今,众说纷纭
D.马克思学说已经被西方学者广泛接受
17、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网络管理员
B.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C.网络管理员—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
D.电话接线员—网络管理员—火车司机
18、“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有无限的权力。

”欧洲启蒙运动中,与此相对立的关于国家起源的主张是
A.三权分立
B.社会契约
C.天赋人权
D.君主立宪
19、美国人哈默最早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他还劝说坚决反共的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苏俄开办企业。

后来,福特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代理人,美国其它公司也一涌而上。

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苏俄
A.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
B.让外商经营重要工矿企业
C.与帝国主义矛盾消除
D.推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20、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相同之处是
A.削弱英国
B.宰割中国
C.限制日本
D.瓜分德国
21、右图是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祛》的实施,美国政府实行“蓝鹰行动”的标志。

它体现了美国政府
A.加强对经济实行干预
B.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做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
22、右图所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战争宣传海报,主题是“全力以赴,摧毁日本”,它最早可能出现于
A.1941年
B.1942年
C.1943年
D.1944年
23、关于欧盟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逐渐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B.成员国之间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
C.成员国之间有统一的军队
D.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生活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

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为此,美国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下列属于其表现的有①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②推行杜鲁门主义③实行马歇尔计划④缔结《华沙条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5、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的一次局部战争,美国抛开联合国,通过武力*萨达姆政权,但伊拉克战后重建及和平之路依然困苦曲折,2005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访问欧盟国家及俄罗斯,表示将弥合分歧,加强在中东及国际事务中的合作,请据此分析以下判断哪一项不正确新课标第一网
A.后冷战时代世界局部冲突不断
B.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C.世界正朝多极化格局发展
D.联合国已经失去作用
二、非选择题(26题6分,27题11分,28题8分,共25分。

)
26、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从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

我国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

但到了清朝,这种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1分)
(2)请你写出唐朝与日本、天竺交往中最有影响历的两位使者的名字。

(2分)
(3)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1分)?
(4)唐朝的开放与清朝前期闭关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有何不同?(1分)由此我们得出什么启示?(1分)
27、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14世纪~20世纪初,那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人文主义”、“民主、法制”“大机器生产”等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就是的证明。

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5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2)学会表述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

①从纪念章中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②图中的世界潮流是指什么?③用最简短的一句话评价图中的历史人物。

(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

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与西方相比较,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有何特点?(1分)
②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民族精神?(1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得感悟,以启迪于今天。

以中西方近代化为主题,另拟一篇历史小论文的标题。

(要求:内容具体,有新意。

)(1分)
2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断推动社会进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举出宋代世界的两项科技发明。

(2分)
(2)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近代科技不断发展,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主要贡献是什么?(1分)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出现的重大发展是什么?(1分)
(4)18世纪中期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请概括18世纪中期以来人类科学技术的三个重要阶段及其代表性发明。

(3分)
(5)从人类科技的发展史,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