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九年级政治第一次质量抽测试题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宿迁市2013届九年级政治第一次质量抽测试题苏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1分,共18分)
1.2011年1月8 日《深圳商报》消息:中国社会由“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开门七件事上升为八件事。
这开门第八件事就是手机,据统计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8亿,真正进入了千家万户。
从七件事到八件事的变
化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②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③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④我国已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有句公益广告语说“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
”鲁迅先生曾说过,“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A.两者的意思都是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B.两者的意思都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C.广告语的意思是社会的发展决定着个人的进步
D.鲁迅话的意思是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3.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
A.实现共同富裕
B.改革开放
C. 促进社会和谐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漫画《三代人赶集》从一侧面反映出:________。
( )
A.我国农村已经率先实现现代化 B.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C.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已经消除 D.我国已超越初级阶段,进人发达国家行列
5.承担责任,最重要的是 ( )
A.承担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B.自己对自己负责
C.遵守校纪、勤奋学习
D.履行家庭责任
6.我们青少年关心社会,更重要的是要()
A.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
B.明确作为社会的成员和国家的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C.关注时事政治
D.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7.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很多。
以下形式中不恰当的是()
A.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B.社会调查
C.整天上网聊天
D.收看新闻联播节目
8. 右图漫画带给对我们青少年的警示是( )
①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
②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③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④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11年10月13日,佛山两岁女孩小悦悦在路上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而其间小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过去,最终小悦悦被第19名路人——拾荒陈贤妹抱到路边,10月21日凌晨0时32分,被碾女孩小悦悦经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人世,据此回答9--10题:
9.因救助小悦悦而被誉为“最美婆婆”的陈贤妹说:“做一个不冷漠的好人,不要考虑太多,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救人就是自己的本分。
”“最美婆婆”美在()
①社会和谐,我有责任②抢风头,善于炒作自己③善于明辨是非
④烈火炼真金,危难见人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对“小悦悦”中看客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B.他们见义不为,见死不救,是犯罪行为
C.他们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缺乏同情和关心,应该受到谴责
D.反映了社会时时处处都存在不和谐现象
11. 2011年8月在深圳举办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吸引了100多万人加入志愿者队伍。
借大运会契机,深圳提出全民共建“志愿之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是志愿者的精神②参加志愿者是法律义务③深圳市民具有回报社会的意识和亲社会习惯④关心社会,亲近社会,是一名合格公民必备的素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2.古人云:“欲灭一国,必先除其文化。
”这主要表明()
A.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B.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
C.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物质财富
D.文化从根本上决定一国经济与政治的发展
13.“......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艺术与时代不能太远,要创新要发展,哇呀呀......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民族艺术一代一代往下传。
”《说唱脸谱》的这段歌词告诉我们(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③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创新④要赋予传统文化时代的气息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4.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我国相继举办了“俄罗斯年”“中国国际交响音乐年”“中国国际歌舞剧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等一系列大型活动,让世界文化进入中国,同时,“中国文化美国行…‘巴黎——中国文化周”等活动也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这( )
①将扩大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利于继承传统文化②将有利于中华文化融人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中③有利于促进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④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下列各句能体现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有( )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②苟利国家,不求富贵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④志存高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开展唱“红歌”、诵“红诗”等系列庆祝活动。
开展这些“红色”活动有利于( )
①传承中华民族精神②促进中外文化的相互融合
③培养爱国、爱党的情感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第二届江苏国际文化艺术周展示了众多的中外优秀文化作品,让观众享受到了丰富的文化大餐.这有利于( )
A.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消除中外文化差异 B.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C.展现中华文化价值,杜绝西方文化影响
D.全面吸收外来文化,实现各国文化融合
18.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
族地区陆续传人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二、非选择题(共32分)
19.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某校九年级小明同学是个“时事迷”,他通过上网搜索的途径搜集到一些数据,并做成如下一张图表: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数据统计
项目年份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
(单位:元)
新疆地区城
镇居民人均
纯收入
(单位:元)
上海市城镇
居民人均
纯收入
(单位:元)
2006年209407 10035 3587 8871 20668
2010年397983 21033 5919 14382 31838
(1)请你根据图表归纳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4分)
▲▲▲▲
(2)看了小明制作的图表后,小丽同学指出:这张图表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还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与挑战。
请你根据图表指出问题和挑战的表现。
(4分)
▲▲▲▲
20. 材料一: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强烈反对和一再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
激起了全球华人强烈抗议,中国民间的不满情绪似也一触即发。
9月18日,我国多个城市警报长鸣纪念“九一八”事变81周年,自发举行示威游行。
材料二:有网友说:“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没有丧失,这次的钓鱼岛事件已经激起了我们强烈的民族精神。
是的,我们从来没有丢掉我们的灵魂,在需要的时候,我们都会站出来。
”
根据材料回答:
(1)全球华人面对日本的丑陋行径,产生爱国热情的根源是什么?(2分)有什么意义?(4分)
▲▲▲▲
(2)材料二中说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什么?(4分)
▲▲▲▲
(3)列举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体现(2分,至少2例)
▲▲▲▲
21. 材料一:有一个名字,永远书写在春天;有一种精神,持续传颂在人间。
雷锋-----不朽的丰碑,永远的榜样!雷锋已经离开我们50年,但雷锋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据悉,你校团委、学生会将联合举办“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走近雷锋】我们要学习雷锋的哪些精神?(2分)
▲▲▲▲
(2)【理解雷锋】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怎样亲近社会?(6分)
▲▲▲▲
【建言献策】部分地区学雷锋活动中存在着一阵风,走过场,老一套,搞形式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2012年2月27日中宣部举行“践行雷锋精神”新闻发布会: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将雷锋精神植入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基因中。
(3)请你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至少2条,4分)
▲▲▲▲
宿迁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抽测
九年级思想品德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18分)
二、非选择题(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