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珠的成语49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珠的成语49个
沧海遗珠cāng hǎi yí zhū
成语解释: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
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成语出处:《新唐书·狄人杰传》:“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
宝珠市饼bǎo zhū shì bǐng
成语解释:拿珍珠换饼。
比喻杜绝贪心。
成语出处:唐·皇甫端《原化记·贺知章》:“贺知章尝谒卖药王老,问黄白术,持一大珠遗之。
老人得珠,即令易饼与贺食。
贺心念宝珠何以市饼,老叟乃曰:‘悭吝未除,术何由成?’”
二龙戏珠èr lóng xì zhū
成语解释: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例句: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
好语如珠hǎo yǔ rú zhū
成语解释: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成语出处:宋·苏轼《次韵答子由》诗:“好语如珠串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
翠绕珠围cuì rào zhū wéi
成语解释:珠:珍珠;翠:翡翠。
形容妇女妆饰华丽。
也形容富贵人
家随侍的女子众多。
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依旧有翠绕珠围。
”
一串骊珠yī chuàn lí zhū
成语解释:骊珠:一种珍贵的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
比喻歌声宛转就象成串的骊珠一样。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有字多声少,有声少字多,所谓一串骊珠也。
”
买椟还珠mǎi dú huán zhū
成语解释:椟:木匣;珠:珍珠。
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
例句:不善读书者,昧菁英而矜糟粕。
买椟还珠,虽多奚益?改用白话,决无此病。
(清·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玉碎珠沉yù suì zhū chén
成语解释:比喻美女的死亡。
剖腹藏珠pōu fù cáng zhū
成语解释: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
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例句:就失了手也有限的,怎么忽然又变出这“剖腹藏珠”和脾气
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和璧隋珠hé bì suí zhū
成语解释: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韩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之美,物不足以饰之。
”
隋珠弹雀suí zhū tán què
成语解释:隋珠:古代传说中的夜明珠,即隋侯的明月珠。
用夜明珠去弹鸟雀。
比喻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
例句:犬彘何须辱剑铓?隋珠弹雀总堪伤!(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老蚌生珠lǎo bàng shēng zhū
成语解释:原比喻年老有贤子。
后指老年得子。
成语出处:《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
例句:已见熊罴入梦,行看老蚌生珠。
(明·赵弼《蓬莱先生传》)
累累如珠lěi lěi rú zhū
成语解释:累累:连接成串。
一个紧接一个,就像一串珠子。
成语出处:《礼记·乐记》:“累累乎端如贯珠。
”刘师培《文说》:“师乙论音,累如贯珠。
”
例句: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
紫荆。
(朱自清《看花》)
连珠合璧lián zhū hé bì
成语解释: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成语出处:北周·庚信《郊庙歌辞·昭复》:“连珠合璧重光来,天策暂转勾陈开。
”
例句:尽道是连珠合璧,卻无由尊酒杯茶。
(明·徐复祚《红梨记·诉衷》)
灵蛇之珠líng shé zhī zhū
成语解释:即隋珠。
原比喻无价之宝。
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览冥训》:“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
例句: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三国魏·曹植《与汤德祖书》)
咳唾成珠hài tuò chéng zhū
成语解释: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
“咳”也写作“欬”。
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
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后汉书·赵壹传》:“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
玉润珠圆yù rùn zhū yuán
成语解释:润:细腻光滑。
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
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成语出处:唐·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
明珠暗投míng zhū àn tóu
成语解释: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
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
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成语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的璧,以暗投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
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
例句: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珠翠之珍zhū cuì zhī zhēn
成语解释:指水陆所产的美味食物。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山鵽斥鷃,珠翠之珍。
”
合浦珠还hé pǔ zhū huán
成语解释: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
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成语出处:《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
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
例句:我当时虽失的一件无足重轻的东西,究竟能够合浦珠还,我心里总觉喜欢得很。
(《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十五回)人老珠黄rén lǎo zhū huáng
成语解释: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升山采珠shēng shān cǎi zhū
成语解释:到山上去采珍珠。
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一定达不到目的。
成语出处:《后汉书·刘玄传》:“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
隋侯之珠suí hóu zhī zhū
成语解释:隋:古国名。
比喻珍贵的物品。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淮南子·览冥训》:“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
口吐珠玑kǒu tǔ zhū jī
成语解释: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
形容说话有文采。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一折:“因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口吐珠玑,有贯世之才。
”
例句:他常常口吐珠玑,有不凡之论。
随珠弹雀suí zhū tán què
成语解释:用夜明珠去弹鸟雀。
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因而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是何也?以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
探骊得珠tàn lí dé zhū
成语解释:骊:古指黑龙。
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
原指冒大险得大
利。
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成语出处:《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
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
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仙露明珠xiān lù míng zhū
成语解释:比喻人风神秀异。
也形容书法秀逸圆润。
成语出处: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眼内无珠yǎn nèi wú zhū
成语解释:比喻不识货或看不出好坏。
一字一珠yī zì yī zhū
成语解释:一个字就象一颗珍珠。
形容歌声婉转圆润。
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成语出处:唐·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啭喉疑是击珊瑚。
”
例句: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至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贝阙珠宫bèi què zhū gōng
成语解释: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
形容房屋华丽。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
例句:你看那香焚宝鼎,紫雾漾漾,玉楼金殿,贝阙珠宫,便如
天宫之景也。
(明·无名氏《庆长生》第四折)
以珠弹雀yǐ zhū tán què
成语解释:用珍珠弹麻雀。
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
薏苡明珠yì yǐ míng zhū
成语解释: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
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
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
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
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
例句: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
(清·陈彝尊《酬洪昇》诗)
有眼无珠yǒu yǎn wú zhū
成语解释:珠:眼珠。
没长眼珠子。
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薰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
”
例句:师父,弟子有眼无珠,不认得师父的尊容,多有冲撞,万望恕罪。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二回)
鱼目混珠yú mù hùn zhū
成语解释:混:搀杂,冒充。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
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成语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
例句:可是这些卖国的老爷们不是也在鱼目混珠,也在自称为爱国忧民的志士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不吝珠玉bù lìn zhū yù
成语解释:吝:舍不得。
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
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恰好听到树上黄莺巧啭,就对拜住道:‘老夫再欲求教,将《满江红》调赋“莺”一首,望不吝珠玉,意下如何?’”
米珠薪桂mǐ zhū xīn guì
成语解释: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
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
例句:长安米珠薪桂,居大不易。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掌上明珠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成语解释:比喻接受父母疼爱的儿女,特指女儿。
成语出处:晋·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
例句: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珠箔银屏zhū bó yín píng
成语解释:箔:帘子;屏:屏风。
珠缀的帘子,银制的屏风。
多形容神仙洞府陈设华美。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诗:“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
珠沉玉碎zhū chén yù suì
成语解释:比喻美女的死亡。
例句:把左手向身后一绰,便要提起那把刀来,就想往项下一横,拼这副月貌花容,作一团珠沉玉碎。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明珠弹雀míng zhū tán què
成语解释:用珍珠打鸟雀。
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成语出处:汉·扬雄《太玄经·唐》:“明珠弹于飞肉,其得不复。
测曰:明珠弹肉,费不当也。
”
珠宫贝阙zhū gōng bèi què
成语解释: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
形容房屋华丽。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
例句:一进门,便是十几架一间的敞厅,厅上陈设的如珠宫贝阙一般,处处都夺睛耀目。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一回)珠光宝气zhū guāng bǎo qì
成语解释:珠、宝:指首饰;光、气:形容闪耀着光彩。
旧时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闪耀着珍宝的光色。
例句:这光芒要是只在字和词,那就象古墓里的贵妇人似的,满身都是珠光宝气了。
(鲁迅《准风月谈·难得糊涂》)
珠还合浦zhū huán hé pǔ
成语解释: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
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成语出处:《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
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
例句:锦富爱妾,一朝剑折延津,远道孤儿,万里珠还合浦。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
珠联璧合zhū lián bì hé
成语解释: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
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
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
例句:便是你两个,当日无心相遇,也想不到今日珠联璧合,作了同床姐妹。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
珠围翠绕zhū wéi cuì rào
成语解释:珠:珍珠;翠:翡翠。
形容妇女妆饰华丽。
也形容富贵人家随侍的女子众多。
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依旧有翠绕珠围。
”
例句: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的,并不知都系何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珠玉在侧zhū yù zài cè
成语解释:侧:旁边。
比喻仪态俊秀的人在身边。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
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
珠圆玉润zhū yuán yù rùn
成语解释:润:细腻光滑。
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
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成语出处:唐·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
例句:北宋词多就景叙情,故珠圆玉润,四照玲珑。
(清·周济《词辨》)
蚌病成珠bàng bìng chéng zhū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