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旌德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3月)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城市旌德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3月)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8九上·綦江开学考) 下列词语划线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两栖(xī)磅礴(páng)农谚(yàn)目眩神迷(xuàn)
B . 凫水(fú)眼眶(kuāng)枯燥(cào)怒不可遏(è)
C . 怠慢(dài)萌发(méng)堕落(duò)暴风骤雨(zhòu)
D . 弥漫(mí)旷野(guǎng)霎时(shà)挑拨离间(jiàn)
2. (2分)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A . 湍急轩邈逾约艳羡
B . 谒见会晤抑制模拟
C . 荇菜朔洄寤寐辗转
D . 淑女梧桐貂裘鬓角
3.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翘首西望,江面托着的就是若隐若显的蟠龙山。
苍山如屏,江面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 . 雷锋精神是时代的骄傲,是民族文化的积淀,传承雷锋精神,弘扬传统美德是新时代青少年责无旁贷的责任。
C . 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
D . 为了能让我们更专心投入复习,班主任可谓处心积虑,为我们准备了许多消暑用品。
4. (2分)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为避免中小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B . 有没有接触过活禽,成为我们判断被H7N9型禽流感传染的标准之一。
C . 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举动。
D . 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5. (2分)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 . 《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
B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C . 《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主要记述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D . 孟子,名珂,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6. (2分)根据语言环境,填在横线上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
戏曲中最让我动情的是河北梆子,苍凉高亢,嘶喊哭号,大吵大闹,如醉如痴。
哦,我的燕赵故乡,你太压抑,
又太奔放,你太古老,又太孩子气了。
A . 强刺激的河北梆子,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
B . 强刺激的河北梆子,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吗?
C . 强刺激的河北梆子,不能说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
D . 强刺激的河北梆子,这不就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滚石乐”吗?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2018九上·宁海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2) 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3)总有一种情怀会触动我们的心灵:离别让人感伤,可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却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离别时的开阔情怀。
(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小孩愉快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8. (6分)赏析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结合诗歌说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第二句中的“凉”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
9. (10分)(2018·兰州) 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小题。
且说_①_(A.蔡京B.高俅)得做了殿帅府太尉,选择吉日良辰,去殿帅府里到任。
所有一应合属公使衙将,都军禁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
高殿帅一一点过。
于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_② (A.王进 B.林冲)。
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患病未痊,不曾入衙门管事。
高殿帅大怒,喝道:“胡说?既有手本呈来。
却不是那厮抗拒官府,搪塞下官。
此人即系推病在家。
快与我拿来。
(1)①②两处的人物分别是指①________;②________。
(填写人名)
(2)选文中殿帅认为“那隔抗拒官府,搪塞下官”的真正原因是()
A . 自己的干儿子曾被教头教训而怀恨在心
B . 教头没有给自己送“孝敬银子”而怀恨在心
C . 当年自己找教头的父亲比武却被打败而怀恨在心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
10. (6分)(2018·山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像搏斗。
阅读的时候,读者与作者的争辩就像搏斗。
我们极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
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
材料二:阅读像睡眠。
睡眠中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我们比躺下时信心倍增。
阅读也有睡眠的效果,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能看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看得清智者额头的皱纹,触得到勇士鲜血淋漓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
薄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
(1)好的插图能恰当诠释文段内容。
请从以上两幅插图中任选一幅,说一说它如何与文段内容相契合。
(2)你认为阅读除了像搏斗、像睡眠,还可以像什么?请以“我认为阅读像……”为开头,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不少于100字。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11. (20分)(2014·枣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恒久的滋味
蒋勋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味觉,这些味觉停留在记忆中,成为生命的滋味。
小时候,喜欢吃糖,甜味停留在孩童时代记忆,不只是口腔四周的快乐,同时呼唤起许多满足、幸福、受宠的回忆。
几乎每一个儿童都有过爱吃糖的记忆,在许多民族的语言文字中,“糖”、“甜”,都已经不单单只是生理味觉上的反应,“sweet”、“candy”,也同时包含了满足、幸福、爱等等心理上的感觉。
甜味如果是人生第一个向往的味觉,甜味停留在记忆里,也就有了童年全部的幸福感受。
人不会一直停留在童年,因此人也不会一直满足生命里只有甜味。
甜味是幸福,但是甜味太多,也觉得腻。
我不知道为什么开始喜欢上了酸味。
大概是在身体发育之后,十二、三岁左右,被称为青少年,被称为惨绿少年,好像没有熟透的果实,透着一种
青涩的酸味。
没有放糖的柠檬汁,盐腌渍的青芒果,那种酸,好像初尝到生命里的一种失落、怅惘,一种不严重的感伤。
酸是一种味觉吗?
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人“好酸”,当然不是他身上的气味,而是他透露出的一种在得不到时的一点点忌妒、讥刺、不满足的愤怨委屈吧。
记忆里嗜吃甜食的童年,偶然吃到母亲调了许多醋的面条,立刻皱起眉头,酸得全身皱缩起来,那时还不懂得“酸”的意味。
等到我在青少年时期,挤了满满一杯纯柠檬汁,不放糖,咕嘟咕嘟喝着,忽然彷佛懂了生命原来除了“甜”,还有别种滋味。
但是我品味着“酸”的时候,还是不能了解,为什么母亲会顿顿饭都吃苦瓜,极苦极苦的瓜,加上极臭极臭的豆豉,加上极辣极辣的辣椒,极咸的小鱼干,用热油爆炒,还没有吃,远远闻着,扑鼻一阵咸、辣、臭、苦,呛鼻刺激的气味,呛到使人喉头都是哽咽,呛到眼泪止不住。
我长大之后,看着母亲耽溺在这样的味觉里,听她叙述战乱里人的流离,她描述炸弹下来,刚才说话的人,不见了,肠子飞起来,挂在树上。
她在咸、辣、臭、苦里,回忆着她五味杂陈的一生吗?
五味杂陈,说的是味觉,但也是人生。
人生应该只有甜味吗?还是在长大的过程,一步一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命经验的扩大,我们的味觉也在经验不同的记忆?我在甜味里记忆幸福满足,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
我终于也学会了品尝苦味,在母亲临终的时刻,我怀抱着她的身体,在她耳边诵念金刚经,我懂得一种苦味,比甜味安静,比酸味丰富,比辣味深沉庄严。
我难以形容,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拒绝生命里这样苦味,我终于知道:我多么眷恋不舍,母亲还是要走!我也终于知道:我人生的滋味大部分从母亲处学来。
从小到大,记忆里最不能忘记的滋味都从母亲的菜饭里学来。
我们很少上餐厅,母亲总是一边摘菜叶,一边娓娓说着故事,她用小火煎着一条赤鯮,鱼的酥香的气味久久停留在空气中,至今也似乎没有消逝。
母亲的菜有糖醋,有盐渍,有抹了花椒的辛香,有酸辣,有辣苦,也有臭豆腐奇特使人迷恋的臭香。
她教会了我去品尝各种味觉,品尝各种味觉混合的不可言喻的滋味。
但是母亲的滋味里有一种仪式,她会特别慎重料理,那滋味却只是米麦五谷的平淡。
每一年过年,母亲要蒸一百个馒头,发面的面头要特别挑选过,蒸锅里的水,大火煮沸,蒸气白烟缭绕,馒头要蒸得白胖圆满,用来在年夜祭拜祖先,也象征预兆一年的平安祥和。
母亲在揭开蒸笼的盖子时,慎重庄严肃穆的表情,使我难忘,她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是她有生活的虔诚。
馒头饱满丰圆,透着淡淡五谷的香。
我负责的工作是在每一个馒头正中心用筷子点一个红点。
红染料用天然胭脂调成液体,用筷子头蘸着,刚好一个圆圆的红点。
母亲在一旁叮咛:要点在正中心哦!那时候还没入学,大概四、五岁,我也开始学会了慎重庄严的举止。
我如此贴近那些馒头,好像麦子在土地里、阳光里、雨水里的全部饱实的生命都给了我,平淡悠长而且沉着,在所有的滋味之上,是更恒久的滋味吧!
(1)
文章第6段中划线的“惨绿少年”有怎样的含义?
(2)
在作者的生命历程中,甜、酸、苦等滋味,各代表了什么样的人生阶段?甜味、酸味和辣味各自包含怎样的感觉?
(3)
本文行文有两条线索,请指出。
(4)
画线的问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5)
年夜祭祖的白馒头给作者的启示是什么?
12. (25分) (2017七上·罗湖期末)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我的母亲
①继母身体不好。
她婚前咳嗽得很厉害,和我父亲拜堂时是服用了一种进口的杏仁露压住的。
②她是长女,但是我的外公显然不宠爱她。
她的陪嫁妆奁并不丰厚,她有时准备出门做客,才戴一点首饰、比较好的首饰是副翡翠耳环。
有一次,她要带我们到外公家拜年,她打扮了一下,换了一件灰鼠的皮袄,我觉得她一定会冷。
这样的天气,穿一件灰鼠皮袄怎么行呢?然而她只有一件皮袄。
我忽然对我的继母产生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情——我可怜她,也爱她。
③后娘不好当,我的继母进门就遇到一个局面,前房(我的生母)留下三个孩子:我姐姐、我.还有一个妹妹。
这对于后娘而言当然会是沉重的负担。
上有婆婆,下有小姑子,还有一些亲戚邻居,她们都拿眼睛看着,拿耳朵听着。
④也许我和娘(我们都叫继母办娘)有缘,娘很喜欢我。
⑤她每次回娘家,都是吃了晚饭才回来。
张家总是叫两辆黄包车,专且姐和妹妹坐一辆,娘搂着我坐一辆。
张家有个规矩(这规矩是很多人家都有的),姑娘回婆家,要给孩子手里拿两根点着了的安息香。
于是我拿着两根安息香,偎在娘怀里。
闻着安息香的香味,我觉得很幸福。
⑥小学一年级时,冬天,有一天放学回家,我想大便,憋不住,拉在裤子里了(我记得我拉的屎是热腾腾的)。
我兜着一裤兜屎,一扭一扭地回了家。
我的继母一闻,二话没说,赶紧烧水,给我洗了屁股。
她把我擦干净,兰我围着棉被坐着。
接着就给我洗衬裤、刷棉裤。
她不但没有说我一句,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⑦我妹妹长了头虱,娘煎草药给她洗头,用篦子给她篦头发。
张氏娘认识字,念过《女儿经》。
她念的那本,是她从娘家带过来的,我看过,书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张家长,李家短,人家是非我不管。
”她就是按照这一类道德规范做人的。
她有时念经——《金刚经》《心经》,她是为她的姑妈念的。
⑧她做的饭菜有些是乡下做法,比如番瓜(南瓜)熬面疙瘩,煮百合先用油炒一下,我觉得这样的吃法很怪。
⑨她死于肺病。
(作者:汪曾祺选自《读者》2016年第4期)
(1)文章开头说“继母身体不好。
”从全文来看,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第②自然段中说,“我可怜她,也爱她”,请结合全文,举例说明:“我”为什么可怜她?为什么爱她?
(3)第⑥自然段中“我的继母一闻,二话没说,赶紧烧水,给我洗了屁股。
她把我擦干净,让我围着棉被坐着。
接着就给我洗衬裤、刷棉裤。
”这几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4)继母难做,文章中的继母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3. (12分)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丛分人。
对日:“小惠未褊,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乙】赵简子①有两白骡而甚爱之。
阳城胥渠②住广门之馆,夜叩门而谒日:“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日:‘得白骡之肝,病则止;不得则死。
”’门人入通。
董安于③侍奉于侧,愠日:“嘻!胥渠也,期④吾君骡,请即杀之。
”简子日:“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杀畜以活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人⑤杀白骡,取肝以与阳城胥渠。
住无几何,赵简子兴兵而攻狄⑥。
广门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敌首。
人主安能不好士?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赵简子:晋大夫,名鞅,谥号简子。
②阳城胥渠:复姓阳城,名胥渠。
③董安于:赵简子家臣。
④期:希冀,这里指想得到。
⑤庖人:厨师。
⑥狄:我国古代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名。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________ ②小惠未褊,民弗从也________
③夫杀人以活畜________ ④人主安能不好士?________
(2)
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 . 肉食者鄙/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辍耕之垄上
C . 董安于侍奉于侧/躬耕于南阳
D . 夜叩门而谒日/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3)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
(4)
甲文用鲁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乙文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请用乙文中的例子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5)
作为当代中学生,你怎样看待赵简子“杀畜以活人”的做法?
(6)
甲、乙两个文段,反映了两位政治家共同的思想,请写出表现这种政治思想的名言和有关战争的名言各一句。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由于受意志的控制,总是充满着痛苦。
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就是陷入到痛苦之中;即使得到了满足,快乐也是非常短暂的,因为人接着就会产生更多的欲望。
但是如果没有欲望,人就会陷入空虚和无聊之中。
——叔本华生活充满了欲望,人也摆脱不了欲望的纠缠。
对此你有怎样的生活感悟?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1、
7-2、
7-3、
7-4、
7-5、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8-1、
8-2、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
9-1、
9-2、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
10-1、
10-2、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11-1、
11-2、
11-3、
11-4、
11-5、
12-1、
12-2、
12-3、
12-4、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