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梅:2021 2021 2第二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秀梅:2021 2021 2第二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李秀梅:2021-2021-2第二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体现新课标的思想:
低年级主要是识字、写作和阅读。

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验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懂得如何呵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主动探究学习。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本单元为课文教学。

文本内容的选择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汉语材料,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实践能力。

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为主要材料,利用语言环境,努力做到知行结合,多认少写。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朗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自我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感知和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情感影响,获得思想启蒙,享受审美乐趣。

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立体目标,传授学生识字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27个生字,认读37个生字,认识“虫字旁”,“三点水”、“王字旁”。

学会新笔划“横折弯”。

能区分“喝”“渴”两个字。

2.用指定的单词说话和写作,并能不断积累和使用单词。

本单元的重点是积累短语,学习匹配单词,丰富语言,激发写作兴趣。

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享受口头交流。

3、在对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的多种方法理解作品(词句及课文内容),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知道从不同方面去思考问题,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4.继续学习阅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

并能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下背诵指定的课文。

教学重点:
1、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识字”这一主要任务,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写字技巧及规则,培养初步的识字、写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在识字、写作、阅读、背诵、练习、口语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积累,培养积累的兴趣和习惯,规范和发展学生的语言,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教学困难:
运用识字方法,掌握所学生字、词语,能把字写得正确、比较端正,提高识字写字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投影和其他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读、说、读
的结合,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嘴,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重点突破法、学习
迁移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生字卡片、田字格磁板。

教学时间:11课时
5喷雾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读10个字,认识“虫字旁”。

会朗读课文,并且
会背诵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欢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重点:通过想象,感受“我”坐在沙滩上,脚丫伸进海水里,与浪花嬉戏的欢快。

教学
难点:背诵课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海洋和贝壳的景色用文本的语言描述。

其中最有趣的是喷雾剂,它像一群淘气的娃娃一样不停地跑来跑去。

文本语言优美,节奏和谐。

它使用拟人修辞,
以儿童的语气描述海滩上的风景。

它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陶冶学生的美。

学生分析:
1、大海、浪花、海滩对我们英德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既陌生又熟悉。

陌生是因为大
海离我们比较远,大部分的学生并没有亲眼目睹过,自然也就没有在海边玩耍的切身体验。

而另一方面,大海对学生来说又是熟悉的,那是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通过电视、图片、或通过分享别人的经验等对大海、浪花、海滩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2、一年级的学
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读课文,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图画的内容及表达自己的感受。

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于探索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追求。

通过对话,
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宣传,让他们享受学习汉语的乐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朗读课文第一段,并且会背诵。

了解
课文内容,感受浪花给“我”带来的欢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想象,感受“我”坐在沙滩上,脚丫伸进海水里,与浪花嬉戏的欢快。

教学难点:正确端正的写
出“步、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海吗?你在柔软的海滩上玩过吗?演示课件(图片:带声波的文
本插图)
2、今天,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看金色的海滩和美丽的大海中的浪花。

出示课题,齐
读课题:5浪花。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朗读。

2、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检查你的阅读。

你能准确地读这些单词吗?(1)检查单词识别(无音节)。

(2)换语境认读生字。

(3)指名按自然段读。

4.正确、熟练地阅读课文。

【预设目标:全体学生都能正确的朗读课文,做到不丢字、不加字、读准字音。

90%
的学生能合理的读好长句子的停顿,不唱读,读好轻声“着”和多音字“地de”。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仔细阅读插图并再次阅读课文,以理解课文的大意。

(1)照片中的女孩是谁?也
就是文本中的“我”。

(2)照片上还有什么?2.学习第1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数,这段共有几句话。

(2)低声逐句阅读课文,思考每个句子的意思。

找出哪个句子是关于“我”的,哪
个句子是关于喷雾的。

(3)指两名同学对读,一人读描写“我”的句子,一名读描写浪花的句子。

(4)比
较句子。

① 浪花看见了,便迈着步子走了。

②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

怎么叫“温柔地来”?请同学示范一下
(5)“悄悄的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浪花来了,轻轻地碰着我的脚丫,像是在给我
搔痒痒一样。

体会为什么“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使学生理解到一是浪花搔痒了我的
脚丫;另一方面是我看到这美丽的浪花,很高兴。

(6)读第三句。

渡:贪玩的小浪花,悄悄地涌上来,又悄悄地退回去,一次次地把小姑娘脚下的黄沙
冲走,她的小脚丫痒痒的就好象被一条毛毛在瘙痒着!你们看小姑娘这时是什么样的?
a、看这幅画。

b、指名读第三句(出示第三句)
c、“它只是咯咯地笑着跑回了家。

”。

让学生理解“它”指的是谁(喷雾)?“家”是什么意思(海)?“Cai”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喷雾很调皮,在我回家之前已经够逗我
的了)。

“运行”意味着喷雾很快返回。

相比之下,想想看:喷雾来得轻,回来得快。


色的大海,白色的浪花,多么美丽的景色。

d、浪花这个小调皮鬼把小女孩逗得很开心地笑了,看插图,看“我”的表情,嘴张
得那么大,眼睛眯成一条缝,可见“我”是多么地高兴。

e、导读:读海与浪构成的美景,读《我》的快乐心情。

“花花”应该持续地、轻柔
地读。

f、自由练习,小组选代表比赛读。

学生尝试,老师阅读,然后尝试。

读名字和更多,体验“我”的快乐心情和热爱自然
的情感。

小结:小浪花呀轻轻地走来,悄悄地给我瘙痒,把小女孩逗乐了,又哗哗哗地笑着跑
回大海妈妈的怀抱里跟我捉迷藏做游戏!你们觉得浪花怎么样啊?(板“可爱”)你们喜
欢可爱的浪花吗?3、齐读这一段。

4.自由阅读第一段。

5.练习背诵。

(1)填空:浪花看到了,迈着(),()我的小脚丫。

笑的我(),它才()跑回家。

(2)试背。

还有其他的背诵方法。

1.看这幅画,想象一下。

(感受写作的顺序)2。

首先是你喜
欢的句子。

(3)说出你的名字。

(4)在同一张桌子上检查。

【预设目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帮学生理清思路,完成背诵课文的任务。

】四、学
习生字
1.展示新单词卡片“坐、坐、走、回家”,自由阅读。

坐着:两个人坐在土墩上。

着:羊部,半包围结构。

“?”不要写的过长。

步:上下结构:上边是止,下边少缺
一点。

家:
“家”的顶部宽而平,底部宽而长。

关注“家”的下一部分。

“家”是人们避风挡雨、团聚栖息的港湾,是供人居住的地方。

“家”
这个词的前半部分是“宀“,代表房子;后半部分是“猪”,意思是“猪”。

根据常识,“家”应该是“人”在“和”下面,但“和”下面为什么有“猪”呢?这与汉字的象
形文字特征和古人的畜牧业生活有关"是知意之词,甲骨文是用中文写的,外型像房子,中间像"猪"“,这是一头猪。

在古代,生产力很低,狩猎和捕食的机会很大,生活得不到保障。

因此,人们在家里养猪作为食物,以防止饥荒。

家里有猪已经成为其他人的象征。

猪也是
早期驯养的动物之一。

在古人眼里,仅仅有一个地方居住并不真正是一个家,但t猪。


猪的家是富裕而稳定的。

这是古人创造“家”的现实基础。

【预设目标:从图到字,依据字图巧析字形,采用比较、联想的方法,建立字图、字
形间的联系。

】2、说说怎样记住他们。

3、指导书写。

4、练习:
单词:坐(坐)(坐)(骑)(步)(走)(步)
着(看着)(走着)家(大家)(家人)(家长)
5.练习拼写单词(注意第二行柔和的声音)。

沙滩玩耍浪花眼泪弄痒脚丫轻轻的步子哗哗的笑声流出来6、用词组句,指名读。

7、描红书写。

五、作业:1、抄写生字。

2.背诵第一段。

积累好的单词和句子。

3.阅读课文,告诉我你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在本课中学习三个新单词,识别并阅读10个单词,并了解“昆虫单词旁边”。

能够阅读课文第2段和第3段并背诵。

理解文本内容,感受海浪给“我”带来的喜悦,有热爱大自然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通过想象,感受“我”坐在沙滩上,脚丫伸进海水里,与浪花嬉戏的
欢快。

教学过程:一、导入:
[课件:海边风景视频]背诵课文中自然的一段。

2、品尝单词和句子,了解更多关于
文学的知识。

(一)学习课文第2段。

出示课件:又听这回海浪声大了一点。

渡:不久,这个可爱
的小家伙又来了。

这回它还是悄悄地来吗?1、指名读第二段,标出句子。

想一想每句话
什么意思。

2、读第一句
(1)按名字读第一句话。

海浪又来了?这次是怎么来的?比较句子。

①浪花跑来了。

② 浪花又唱又笑。

这两句话哪儿不同?哪句好?为什么?【预设目标: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


(2)“又唱又笑”,又唱又唱,谁能读懂这种感觉!(3)比较两个人。

(4)点名。

(5)一起读。

3、读第二句:可爱的小浪花唱着笑着跑来,给我带来了许多礼物。

有些什么呀?(1)指名读第二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