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计算机中心机房建设的进度管理研究
信息机房建设工程施工方案
信息机房建设工程施工方案一、前言信息机房建设工程是指为了满足企业或者机构信息化需求而建设的专用机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机房已成为企业或机构必备的基础设施,它承载着重要的计算设备、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支持。
本文将围绕信息机房建设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程的开展提供指导。
二、建设目标1.建设规模:信息机房建设工程规模包括建筑面积、设备数量、设备容量等方面。
规模应根据企业或机构的实际需求确定,同时充分考虑未来的扩展需求。
2.建设质量:信息机房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建设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并保证安全可靠。
3.建设周期:建设周期应尽量缩短,以便尽快投入使用。
4.建设成本:建设成本应在符合建设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控制,确保在一定预算范围内完成建设。
三、工程规划1.基础设施规划信息机房的基础设施包括建筑结构、空调系统、供电系统、消防系统、机房布线、机房环境监控等。
(1)建筑结构根据信息机房的规模和需求确定建筑结构方案,包括房屋的大小、高度、承重等。
(2)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信息机房最重要的设施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信息设备的散热和稳定运行。
根据信息机房的规模和热量负荷确定空调系统的类型、数量和配置。
(3)供电系统供电系统是信息机房的生命线,它直接关系到信息设备的供电稳定性。
在规划供电系统时,需充分考虑主供电和备用供电,确保信息机房在主供电中断时能够顺利切换到备用供电,避免因电力故障而影响信息系统的运行。
(4)消防系统信息机房作为集中的电子设备区域,火灾风险较高。
因此,消防系统的规划至关重要,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
(5)机房布线机房布线是信息机房内部设备互联的重要环节,包括数据线、电力线、信号线等。
在规划机房布线时,需充分考虑设备的布局和联接方式,确保网络设备之间能够互相连接,同时保证线缆的整齐和美观。
机房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
4、评估项目的质量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在项目实 施过程中,要对项目的质量进行评估,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5、建立项目的质量档案和监测体系。对项目的质量进行跟踪监测,建立质 量档案,以便及时了解项目质量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
总之,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建筑施工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通过这两 个方面的有效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项目的整 体质量水平。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明确各阶段的质量控制重点和人员职责,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是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1、人员素质:加强人员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在施 工前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及质量要求。
2、材料质量:严格把关材料采购和进场验收环节,确保所使用的材料符合 规范和设计要求。对重要材料应进行追溯性管理,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可以迅速查 明原因。
四、结论
机房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是确保机房项目成功完成的关键环节。通 过加强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和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以及材料、工艺、人员素质、 环境等方面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机房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同时要建立 健全质量管理
体系、加强沟通与协调、新技术应用、做好应急预案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工 作以更好地保障机房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稳定运行。
4、现有的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 需要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结合具体工程项目探讨质量控制的优化方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论与展望
本次演示通过对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进行梳理 和评价,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及实施方法。同时指出,虽然现有的 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项目的质量水平,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电子信息设备机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电子信息设备机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制:审批:陕西晨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2015年x月电子信息设备机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电子信息设备机房工程概况:2电子信息设备机房监理依据:2.1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签订的协议、合同及有关文件。
2.2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协议、合同及有关文件。
2.3电子信息设备机房工程设计图纸、文件及变更。
2.4国家、北京市有关法规、标准、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71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2001;《电子产品制造防静电系统测试方法》SJ/T10694-2006;《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T2887-2000;《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1988;《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J/T 30003-93;《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575-2010;《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7-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与安装》09DX009(国标图集)。
信息机房运行及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信息机房运行及安全管理制度信息机房是现代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各种信息系统和网络设备,保障着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为了保证信息机房的运行和安全管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一、运行管理制度1. 机房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熟悉信息系统和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能够快速处理各类故障和问题。
2. 机房管理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岗位培训和考核,定期更新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3. 机房管理人员应按照岗位职责,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保证日常运维工作的正常进行。
4. 机房管理人员应制定机房环境管理规定,包括温度、湿度、灰尘等方面的要求,保证机房内环境符合设备运行的要求。
5. 机房管理人员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维护手册进行操作和维护,注意安全操作规范,定期检查设备状态,防止故障和设备损坏。
6. 机房管理人员应制定机房巡检制度,定期对机房设备和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和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7. 机房管理人员应定期备份和维护信息系统数据,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
8. 机房管理人员应保持通信和协作畅通,与其他部门和单位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确保信息系统的运行与协调。
二、安全管理制度1. 机房管理人员应制定机房安全管理规定,包括机房出入口的管理、人员权限的分级控制、设备安全的保护等方面,确保机房的物理安全。
2. 机房管理人员应制定机房网络安全管理规定,包括网络设备的防火墙设置、入侵检测系统的运行、网络访问控制等方面,确保机房的网络安全。
3. 机房管理人员应制定机房设备安全管理规定,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损措施、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等方面,确保机房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
4. 机房管理人员应制定机房数据安全管理规定,包括数据备份策略、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加密措施、数据恢复的控制等方面,确保机房数据的安全保密。
5. 机房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机房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要求人员遵守安全规定,不得私自操作设备和访问机房内部未经授权的信息。
涉密机房施工管理制度
涉密机房施工管理制度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防范机密信息泄露,提高信息系统工作效率,特制定此《涉密机房施工管理制度》,以规范涉密机房施工过程,确保施工工作有序进行。
各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一、施工前准备1.1 施工单位需提供完整的资质证明文件,包括企业营业执照、施工资质证书等相关证件。
1.2 施工单位需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和技术人员,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处理各类突发情况。
1.3 施工单位需提供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经涉密机房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施工工作。
1.4 施工单位需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二、施工过程管理2.1 施工单位需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作业,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和质量。
2.2 施工单位需设置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秩序井然,避免事故发生。
2.3 施工单位需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具和施工设备完好,做好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措施。
2.4 施工单位需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并协调解决,确保施工进展顺利。
2.5 施工单位需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禁止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违规行为。
三、施工结束及验收3.1 施工单位需按照施工计划完成所有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2 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确保涉密机房施工符合相关规定。
3.3 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需向涉密机房管理部门提交相关验收报告和施工成果,方可移交使用。
3.4 施工单位需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做好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归档工作。
四、附则4.1 涉密机房施工管理制度经涉密机房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生效,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4.2 如有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责任。
4.3 本制度由涉密机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应及时关注相关信息。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 T30003-93)-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 T30003-93)正文:----------------------------------------------------------------------------------------------------------------------------------------------------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testcode for electronic computer room(电子工业部1993年6月11日)一、总则1.0.1为了确保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施工及验收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主体工程已完成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
1.0.3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防火要求应按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现行规定执行。
1.0.4承接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签发的资质等级证书。
1.0.5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施工,设计变更应有设计单位的变更通知或签证。
1.0.6施工单位必须作出施工组织设计。
1.0.7工程所用材料应检验,其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1.0.8工程所用设备、装备均应开箱检查,其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和技术文件齐全。
1.0.9工程所用材料、设备、装置的储存环境和方法及装卸搬运方式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1.0.10所有隐蔽工程必须有现场施工记录或相应资料,并由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1.0.11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其它有关标准规范。
二、室内装修2.1一般规定2.1.1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室内装修工程施工验收主要包括吊顶、隔断墙、门、窗、壁纸、地面、活动地板的施工和验收及其它室内作业。
再谈微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计算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探索洪世平[文章摘要] 本文对计算中心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及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中占据的地位,其建设应包括哪些内容,微机实验室环境需达到什么要求与标准,如何确定设备选配的原则与标准;怎样才能创造一个上机环境优良,设备运行稳定,安全,高效,管理科学,服务优质的微机实验室及如何使微机实验室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及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中发挥潜能进行了详实的论证与探讨,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实现和解决方案。
[关 键 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 微机实验室 机房建设与管理学校信息化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微机实验室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管理是每所学校现在、将来都必须要做,而且要更进一步做好的工作。
我校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信息化建设在不断发展优化,微机实验室从最初的四十多台APPLEⅡ型微机,发展到现在几十个微机实验室(实训室),近二千台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实验设备。
不仅有通用的微机实验室,还创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实训室。
具备了开出单片机原理、可编程控制、微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PLC、CAD、电子商务、财会电算化、工程设计与预算、物流管理、多媒体设计等各学科各专业的全部实验项目。
微机实验室已成为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依托,在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好、用好、管好各类计算机设备、各类微机实验(实训)室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微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状况,展现了一所学校硬件设备、实验环境、实验教学、实验管理的综合水平。
在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如何用有限的投资,建成功能齐全、运行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化平台,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我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在微机实验室的建设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经历了许多成功与教训,现总结出来与同行交流与探讨,目的在于使学校信息化建设更合理、规范;管理更科学、高效,让有限的设备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效益。
科研机构自建机房的日常管理
科研机构自建机房的日常管理作者:任竹刘楠楠鲁广宇陈磊来源:《管理观察》2018年第29期摘要:计算机网络数据机房是企事业单位信息数据汇集、转发的重要场所。
企事业单位的协同办公系统、财务系统、互联网链接等重要系统的服务器交换设备都集中在机房,所以对计算机机房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较高。
本文从科研机构自建机房多方面的日常管理经验给出安全管理方案。
关键词:科研机构自建机房日常管理管理方案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机房又称为网络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和交换中心。
机房里通常放置各类服务器、核心交换机、网络安全设备等,机房的温度、湿度以及防水防潮、防静电、防火、防雷、防鼠害等措施都有严格的管理要求,非专业工作人员一般不能进入,机房里的刀片服务器运行着诸多核心业务和其它通信业务、互联网接入等。
由此可见机房对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旦电力系统、网络系统、服务器、空调系统等设备出现故障,都会造成业务终端不能正常访问,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计的。
本文针对科研机构自建机房的日常管理进行了相关探讨。
1 机房关键活动的授权和审批制度外来人员出入机房必须预先报机房管理员,得到批准方可进入施工,出入情况和工作内容由机房管理员记录在案。
外来人员需在机房相关责任人的陪同下进入机房工作,离开时由陪同人员登记离开时间。
外来人员进入机房时,除必要工具外,不得带入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未经机房负责领导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拆卸、带出或带入设备,如需进行有关施工,必须经领导同意后方可实施,实施时责任人应在场。
严禁无关人员和手续不全者接触机房相关设备。
设备维护必须由相关系统维保单位专业人员实施并保留操作记录。
设备登录和配置密码,由网络管理员保管,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
新购设备或临时迁入机房的设备需经机房管理员确认,按《设备迁入(出)机房登记表》的相关要求详细填写登记。
2 机房日常管理2.1机房远程监控巡检机房管理人员要定期登陆机房动力环境监控设备,远程实时查看数据中心机房内部环境和设备运转信息,主要包括机房环境参数、设备运行参数、设备状态指示灯、视频监控图像,精密空调、UPS不间断电源、消防等设备的运转情况,值班人员每天做一次监控情况记录。
机房建设项目监理
A包:机房建设机房建设部分技术要求一、前言在济南西站中队和济微中队新建两处计算机信息机房,对天桥大队和历城大队机房在原基础上进行扩建。
本项目共新建及扩容4处信息机房,各个机房环境不尽相同需要各投标人现场进行详细勘察。
天桥大队和历城大队机房改造过程中不能影响原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业务的正常开展,不得因装修及扩展墙面引起的灰尘影响机房现有设备,并造成污染。
二、整体设计依据1、机房装修标准和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11)《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2011)《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 10796-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电气系统标准和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 52-95)《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范》(GB50055-9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3、弱电系统标准和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1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16《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4、空调通风系统标准和规范《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16)5、消防系统标准和规范《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2007三、整体设计原则根据机房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须具有先进性、安全可靠性、可管理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经济性、工作舒适性等基本原则。
学校机房研发工作实习总结_机房值班工作总结
学校机房研发工作实习总结_机房值班工作总结一、实习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到学校机房进行研发工作实习,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际能力。
下面是我对这段实习经历的总结和反思。
1. 研发工作在机房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学校网络系统的研发工作。
我参与了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通过编写代码,修改功能和解决bug,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能。
我还学会了团队协作,和同事共同解决问题。
这段时间的工作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更加熟悉了网络系统的开发流程和方法。
2. 专业知识在机房实习期间,我学到了许多有关网络系统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
我深入了解了网络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学习了不同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掌握了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这些知识不仅增加了我的实际能力,还让我更加了解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和趋势。
3. 实践能力在机房实习期间,我有机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
我参与了网络系统的实际开发和测试工作,亲手实践了各种技能和方法。
这让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发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差距。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升了自己的实际能力。
4. 总结与反思二、机房值班工作总结在实习期间,我还有机会参与了机房的值班工作。
机房值班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处理各种故障和问题。
这项工作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实际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1. 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值班工作中,我们需要时刻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我们要及时处理服务器的故障和网络的问题,保障学校网站和在线课程的正常访问。
这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熟练掌握各种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操作方法,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网络故障。
2. 及时处理各种故障和问题在值班工作中,我们也需要及时处理各种故障和问题。
我们要保障教师和学生的网络使用体验,及时处理他们的反馈和问题。
机房管理工作计划共
机房管理工作计划共机房管理工作计划共一、工作目标和目标规划1.提高机房安全性:分析机器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研究如何保护机器免受黑客攻击,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提高机房利用率:了解用户的需求,分析机器的整体资源,提高机器的利用率。
增加相关功能的更新,增强机器的功能,适应多需求的市场。
3.提高机房维护效率:采用自动化的方法提高维护效率。
创造自动完成工作的机器。
二、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1.机器安全性:需要在一个月内完成。
逐一分析机器安全性问题,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且尽快采取行动。
2.提高机房利用率:需要在三个月内完成。
分析用户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对机器提供更新的功能和功能提高的方案,适应多维需求。
3.提高机房维护效率:需要在半年内完成。
采用自动化技术提高机房维护效率。
三、资源调配和预算计划1.为提升机房安全性,增加安全保护硬件,提升机器安全性系数,需要预算20000元。
2.为提高机房利用率,需要更新部分硬件,提高上网速度等等。
需要预算50000元。
3.为提高机房维护效率,需要购买相关技术设备,需要预算100000元。
四、项目风险评估和管理1.机器安全性:在应对机器安全性事件的过程中,需及时接触网络安全团队,并且应对已开发的软件进行全面核查。
进行售后服务,防止用户受到威胁;严格策略;采取安全技术。
2.提高机房利用率:分析用户的需求,优化机器,升级用户补丁,提高机器的生产力。
3.提高机房维护效率:采用自动化模式,提高问答精度,掌握机器相应的故障,提高维护效率。
五、工作绩效管理1.对机器每日维护赋予一个KPI;2.对机房增加功能进行分析;3.对机房升级功能进行查询;4.对机房总体维护效率进行评估;六、作沟通和协调1.对使用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形态进行说明;2.对机器的性能进行普及和推广;3.对机器自动调配策略实时监控,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七、工作总结和复盘1.工作总结:对机房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整理相关方案,掌握各项指标,推动机房提高生产率,減少成本。
机房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
机房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机房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一、项目概述机房施工项目是指建设和布置计算机机房设备及设施的工程项目。
本旨在明确机房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要求,确保机房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二、质量管理体系1.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在机房施工项目中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分工单位的责任与权限,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2.质量管理计划编制机房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计划,包括质量目标、质量考核指标、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内容,以确保项目按计划、按质量要求进行。
3.质量风险评估与管理对机房施工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与管理,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降低质量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三、质量控制措施1.施工准备阶段进行场地勘查,确保机房施工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编制施工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进度安排。
2.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机房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基础设施的稳固和安全。
3.设备安装与调试按照设备安装图纸和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符合要求。
4.电力系统建设进行电力系统的布线、接地和保护措施,确保机房的供电系统安全可靠。
5.网络建设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网络连接的测试,确保机房网络的正常运行和通信畅通。
6.安全措施落实针对机房施工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7.验收与交付按照工程验收标准进行机房施工项目的验收,确保项目的质量符合要求。
完成交付手续,交付给使用方。
四、质量检查与评估1.质量检查制度建立机房施工项目的质量检查制度,明确质量检查的时间、内容和责任等,确保质量的全面检查和评估。
2.工程质量评估对机房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结构安全性、设备性能等方面,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五、质量改进措施根据机房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有关航天军工项目进度的管理方法研究
有关航天军工项目进度的管理方法研究航天军工项目进度的管理对于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我国的安全稳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重用。
本文分析了航天军工项目管理方法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基于的WBS的航天军工项目分级网络计划技术、基于关键链的航天军工多项目管理优化以及EVM在航天军工项目中的应用,希望本文能够为航天军工项目进度的管理提供借鉴。
标签:航天军工项目;项目进度;管理方法我国航天军工项目管理在近年来有所创新突破,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以推动航天军工项目发展进程。
项目管理包括三要素,分别是时间、质量和成本,其中最重要的是质量。
由于管理不到位,很多航天军工项目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从而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甚至是项目的失败。
项目管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其复杂性也在日益增加。
1 航天军工项目进度的管理方法现状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我国航天军工项目进度的管理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在过去进度控制大多是靠管理者自身的经验,这种对人员经验的依赖性严重影响航天军工项目进程。
然而近年来我国的航天军工项目管理取得了不少成就,其中项目进度计划网络图的运用越来越深入人心。
项目进度计划网络图有着许多优势,它能够清晰地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能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进程中的偏差。
另外可喜的是项目运行状况分析与进度计划技术成为了进度控制的关键。
如今情况大有改善,但是总的来说我国航天军工项目进度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资源冲突和利用率低的问题,这迫切要求相关管理方法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2 基于的WBS的航天军工项目分级网络计划技术航天军工项目分级网络计划技术对于指导航天军工项目计划的制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项目计划对于航天军工项目尤为重要,航天军工项目是一项具有特色的系统性的工程,其复杂性以及管理难度性难以想象,项目计划的制定必须以科学成熟的理论为基础。
2.1 航天军工项目计划制定过程航天军工项目计划的制定过程与一般项目不同,通常是研制部门接到上级的研制任务后根据总要求以及具体的技术能力和全年任务安排来制定该项目的节点形成计划纲要,然后推出年度研制计划并将此细化。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计算机中心机房建设的进度管理研究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计算机中心机房建设的进度管理研究摘要项目进度管理工作是机房建设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将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导性工作,任何工程项目都必须贯穿项目进度管理工作。
项目进度管理工作的管理体系是否先进,以及其业务和技术水平的高低,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本文在机房工程项目说明的基础上,探讨了机房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与安排。
主要描述了机房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过程,如工作分解、工作时间估计、工作间的搭接关系、计算各工作的时间参数、绘制该工程项目施工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图、制定该项目的进度安排等。
然后,对机房项目的进度控制管理进行阐述,分析项目进度和项目需求、资源要求之间的冲突。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关键路径管理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分析和诊断机房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管理。
机房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多部门多平台协作的过程,是各个项目阶段进度的综合反映。
进度问题由始至终贯穿着整个项目的实施。
在项目的实施中,有着多方的参与、多种因素的制约,使得进度问题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要想在项目实施中有效地控制进度问题,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是非常多,所面临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机房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管理具有不同于传统设备安装工程进度管理的复杂性。
对于一般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团队来说,不同规模的项目意味着不同的实施流程,同时局限于企业投入资源、人员投入等,多个项目比较越发的显出项目间共性越来越少,人为影响的特性越来越多,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以及专业化建设。
本文建立的进度管理过程将在规模实施过程流程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为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流程规范建立了一套有力依据。
关键词:进度控制;进度管理;机房建设Abstract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the computer room. It is a main work that the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can be converted into real productive forces. Whether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project progress management is advanced, and the level of its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project.On the basis of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omputer room pro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of the project. It mainly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room project, such as work breakdown, working time estimation, overl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calculation of the time parameters of each work, drawing the double code network plan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Then, the progress control management of the computer room project is described,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project schedule and project requirements and resource requirements is analyzed.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the critical path management can be effectively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and diagnosis of computer room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gress management. Computer room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 is a system process, is a multi platform and multi platform collaboration process,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Progres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ll problems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jec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ason is very complex,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the difficulty is obvious,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 For gener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eam, the different scale of the project means differen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limited to the enterprise investment resources, personnel input, many projects are more and more comm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is more and more small, the characteristicsof human influence more and more, is not conducive to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progress management process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ale of the process, for the entir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specifications set up a strong basis.Key words: progress control; schedule management; computer room construction目录摘要 (2)Abstract (3)0 引言 (7)0.1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7)0.1.1 项目研究的背景 (7)0.1.2 项目进度管理应用于机房建设行业中的意义 (8)0.2 机房项目进度管理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8)0.2.1 机房工程项目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8)0.2.2 项目进度管理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9)0.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方法 (10)0.4 研究的创新点 (11)1 项目进度管理的理论及方法 (12)1.1 项目进度管理及资源平衡 (12)1.1.1项目管理的含义 (12)1.1.2 项目进度管理的含义 (15)1.1.3 项目资源平衡 (15)1.2 项目进度计划技术 (17)1.2.1 甘特图及里程碑计划 (17)1.2.2 工作分解 (18)1.2.3 工作责任分配 (18)1.2.4 CPM(Critical Path Method,关键路线法)技术 (19)1.2.5 网络计划技术 (20)1.2.6 关键链技术 (20)1.3 项目进度控制技术 (21)1.3.1 项目进度控制概述 (21)1.3.2 资源平衡的原则 (24)1.3.3 网络计划的优化 (24)1.3.4 项目进度控制的步骤及方法 (24)2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机房建设工程项目 (27)2.1 机房项目的特点 (27)2.2 机房工程项目的建设流程 (27)2.3 机房工程项目施工部署 (28)2.4 工程概况 (28)2.4.1 工程布局与功能分配 (28)2.4.2 机房建设技术标准 (28)2.4.3 机房的设计原则 (29)2.4.4 机房设计依据 (30)2.4.5 机房项目的内容 (31)3 机房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与安排 (32)3.1 机房工程项目描述 (32)3.2 机房工程项目工作结构分解 (32)3.3 机房项目工作责任分配 (37)3.4 机房项目的工作时间估计及工作先后顺序 (40)3.4.1 工作时间估计 (40)3.4.2 确定工作先后顺序 (41)3.4.3 绘制不带时间参数的网络图 (41)3.5 机房工程项目的时间参数及关键线路 (42)3.5.1 计算工作最早时间 (44)3.5.2 计算工作最迟时间 (45)3.5.3 计算总时差与自由时差 (46)3.5.4 绘制带时间参数的机房项目双代号网络计划图 (47)3.5.5 确定关键线路 (48)3.6 机房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安排 (48)4 机房建设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管理 (50)4.1 机房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检查与监督 (50)4.1.1 工程进度的跟踪、检查 (50)4.1.2 分析进度偏差原因 (51)4.1.3 工程进度控制计划的调整 (52)4.2 影响机房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因素 (53)4.3 机房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措施 (55)5 结论与展望 (59)5.1结论 (59)5.2展望 (59)参考文献 (61)致谢 (63)附录 (64)0 引言0.1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0.1.1 项目研究的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作为企业信息化基础的计算机中心机房,将为各类服务器、交换机和数据存储设备提供可靠的服务环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之马矢奏春创作(施行日期:6月1日)1 总则1.0.1 为加强各类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质量管理,统一施工及验收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中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施工及验收.1.0.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语2.0.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主要为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可以是一幢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份,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2.0.2 隐蔽工程 concealed project指空中下、吊顶上、活动地板下、墙内或装饰资料所遮挡的不偏见工程.2.0.3 电磁屏蔽室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nclosure专门用于衰减、隔离来自内部或外部的电场、磁场能量的建筑空间体.3 基本规定3.1施工基本要求3.1.1 施工单位应按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施工,设计变动应有原设计单位的设计变动通知.3.1.2 施工中的平安技术、劳动呵护、防火办法及环境呵护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1.3 在施工现场不宜进行有水作业,无法防止时应做好防护.作业结束时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3.1.4 对有空气净化要求的房间,在施工时应采用保证资料、设备及施工现场清洁的办法.3.1.5 对改建、扩建工程的施工,需改变原建筑结构时,应进行鉴定和平安评价,结果必需获得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设计资质单位简直认.3.1.6 在室内堆放的施工资料、设备及物品不得超越楼板的荷载.3.1.7 室内隐蔽工程应在装饰工程施工前进行.隐蔽工程应在检验合格后进行封闭施工,并应有现场施工记录或相应数据.3.1.8 在施工过程中或工程竣工后,应做好设备、资料及装置的呵护,不得污染和损坏.3.2 资料、设备基本要求3.2.1 工程所用资料应有产物合格证,进场应检验,并应做记录.特殊资料必需有国家主管部份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陈说或认证书.3.2.2 工程所要装置的设备和装置均应开箱检验,应检查设备和装置的外观、名称、品牌、型号和数量,附件、备件及技术档案应齐全,并应做检查记录.建设单位代表应介入检查.3.2.3 工程所用资料、设备和装置的装运方式及贮存环境应符合产物说明书的规定.在现场对其应分类寄存、进行标识,并应做记录.3.3 分部份项工程施工验收基本要求3.3.1 各分部、分项工程应按本规范进行随工检验和交接验收,并应做记录.3.3.2 交接检验应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共同进行,并应在验收记录上签字.3.3.3 交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下列文件:1 竣工验收申请陈说;2 竣工图、设计变动通知或相关文件;3 设备和主要资料的出厂合格证、说明书等技术文件;4 设备、主要资料的检验记录;5 工程验收记录.3.3.4 项目经理应填写交接记录,施工单位代表、建设单位代表、监理工程师等相关人员应确认签字.4 供配电系统4.1 一般规定4.1.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供配电系统的施工及验收应包括电气装置、配线及敷设、照明装置的装置及验收.4.1.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供配电系统的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的有关规定.4.1.3 用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备和资料,必需符合国家有关电气产物平安的规定及设计要求.4.2 电气装置4.2.1 电气装置的装置应牢固可靠、标识表记标帜明确、内外清洁.装置垂直度偏差宜小于1.5‰;同类电气设备的装置高度,在设计无规按时应一致.4.2.2 电气接线盒内应无残留物,盖板应整齐、严密,暗装时盖板应紧贴装置工作面.4.2.3 开关、插座应按设计位置装置,接线应正确、牢固.不间断电源插座应与其他电源插座有明显的形状或颜色区别.4.2.4 隐蔽空间内装置电气装置时应留有维修路径和空间. 4.2.5 特种电源配电装置应有永久的、便于观察的标识表记标帜,并应注明频率、电压等相关参数.4.2.6 落地装置的电源箱、柜应有基座.装置前,应按接线图检查内部接线.基座及电源箱、柜装置应牢固,箱、柜内部不应受额外应力.接入电源箱、柜电缆的弯曲半径宜年夜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宜符合表4.2.6的要求.表4.2.6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4)柴油发机电组的启动时间,输出电压、电流及频率;5)不间断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流、波形参数及切换时间.4.5.2 本规范第4.5.1条的检验及测试合格后,可进行施工交接验收,并应按附录A填写《供配电系统验收记录表》.4.5.3 施工交接验收时,施工单位所提供的文件应符合本规范第3.3.3条的规定.5 防雷与接地系统5.1 一般规定5.1.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进行防雷与接地装置和接地线的装置及验收.5.1.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防雷与接地系统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的有关规定.5.2 防雷与接地装置5.2.1 浪涌呵护器装置应牢固,接线应可靠.装置多个浪涌呵护器时,装置位置、顺序应符合设计和产物说明书的要求.5.2.2 正常状态下外露的不带电的金属物必需与建筑物等电位网连接.5.2.3 接地装置焊接应牢固,并应采用防腐办法.接地体埋设位置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引下线应固定.5.2.4 接地电阻值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用物理或化学降阻办法.5.2.5 等电位联接金属带可采纳焊接、熔接或压接.金属带概况应无毛刺、明显伤痕,装置应平整、连接牢固,焊接处应进行防腐处置.5.3 接地线5.3.1 接地线不得有机械损伤;穿越墙壁、楼板时应加装呵护套管;在有化学腐蚀的位置应采用防腐办法;在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应弯成弧状,弧长宜为缝宽的1.5倍.5.3.2 接地端子应做明显标识表记标帜,接地线应沿长度方向用油漆刷成黄绿相间的条纹进行标识表记标帜.5.3.3 接地线的敷设应平直、整齐.转弯时,弯曲半径应符合本规范表4.2.6的规定.接地线的连接宜采纳焊接,焊接应牢固、无虚焊,并应进行防腐处置.5.4 施工验收5.4.1 验收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 检查接地装置的结构、材质、连接方法、装置位置、埋设间距、深度及装置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2 对接地装置的外露接点应进行外观检查,已封闭的应检查施工记录;3 验证浪涌呵护器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浪涌呵护器装置位置、装置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产物装置说明书的要求;4 检查接地线的规格、敷设方法及其与等电位金属带的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5 检查等电位联接金属带的规格、敷设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6 检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5.4.2 本规范第5.4.1条的验收检测项目合格后,可进行施工交接验收,并应按附录B填写《防雷与接地装置验收记录表》.5.4.3 施工交接验收时,施工单位提供的文件应符合本规范第3.3.3条的规定.6 空气调节系统6.1 一般规定6.1.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空气调节系统应包括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设备与设施的装置、风管与部件制作及装置、系统调试及施工验收.6.1.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其他空气调节系统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的有关规定执行.6.2 空调设备装置6.2.1 分体式空调机组基座或基础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在空调机组装置前完成.6.2.2 室内机组装置时,在室内机组与基座之间应垫牢靠固定的隔震资料.6.2.3 室外机组的装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满足设备技术档案对空气循环空间的要求.6.2.4 室外空调冷风机组装置在空中时,应设置平安防护网. 6.2.5 连接室内机组与室外机组的气管和液管,应按设备技术档案要求进行装置.气管与液管为硬紫铜管时,应按设计位置装置存油弯和防震管.6.2.6 空气设备管道装置完成后,应进行检漏和压力测试,并应做记录;合格后应进行清洗.6.2.7 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温.当设计对保温资料无规按时,可采纳耐热聚乙烯、保温泡沫塑料或玻璃纤维等资料.6.3 其他空调设施的装置6.3.1 空气调节系统其他设施应包括新风系统、管道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空调系统及排风系统的风口.6.3.2 新风系统设备与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装置,装置应便于空气过滤装置的更换,并应牢固可靠.6.3.3 管道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消防产物标准的规定.6.3.4 管道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必需具有产物合格证及国家主管部份认定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性能检测陈说.6.3.5 管道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的装置应牢固可靠、启闭灵活、关闭严密.阀门的驱动装置举措应正确、可靠.6.3.6 手动单叶片和多叶片调节阀的装置应牢固可靠、启闭灵活、调节方便.6.4 风管、部件制作与装置6.4.1 用镀锌钢板制作风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概况应平整,不应有氧化、腐蚀等现象;加工风管时,镀锌层损坏处应涂两遍防锈漆;2 刷油漆时,明装部份的最后一遍应为色漆,宜在装置完毕后进行;3 风管接缝宜采纳咬口方式.板材拼接咬口缝应错开,不得有十字拼接缝;4 风管内概况应平整光滑,装置前应除去内概况的油污和灰尘;5 风管法兰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的有关规定执行;法兰应涂刷两遍防锈漆;6 风管与法兰的连接应严密,法兰密封垫应选用不透气、不起尘、具有一定弹性的资料;紧固法兰时不得损坏密封垫.6.4.2 用普通薄钢板制作风管前应除去油污和锈斑,并应预涂一遍防锈漆,同时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6.4.3 下列情况的矩形风管应采用加固办法:1 无保温层的边长年夜于630mm;2 有保温层的边长年夜于80Omm;3 风管的单面面积年夜于1.2m2.6.4.4 金属法兰的焊缝应严密、熔合良好、无虚焊.法兰平面度的允许偏差应为±2mm,孔距应一致,并应具有互换性.6.4.5 风管与法兰的铆接应牢固,不得脱铆和漏铆.管道翻边应平整、紧贴法兰,其宽度应一致,且不应小于6mm.法兰四角处的咬缝不得开裂和有孔洞.6.4.6 风管支架、吊架的防腐处置应与普通薄钢板的防腐处置相一致,其明装部份应增涂一遍面漆.6.4.7 风管及相关部件装置应牢固可靠,并应在验收后进行管道保温及涂漆.6.5 空气调节系统调试6.5.1 空气调节系统进行调试时,宜有建设单位代表在场.6.5.2 空调设备装置完毕后,应首先对系统进行检漏及保压试验,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应按设备技术档案执行.6.5.3 空调设备、新风设备应在保压试验合格后进行开机试运行.6.5.4 空调系统的调试应在空调设备、新风设备试运行稳定后进行.空调系统调试应做记录.空调系统验收前,应按附录C的内容对系统进行测试,并应按附录C填写《空调系统测试记录表》.6.6 施工验收6.6.1 空气调节系统施工验收内容及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的有关规定执行.6.6.2 施工交接验收时,施工单位提供的文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3.3条的规定外,尚应按附录C提交《空调系统测试记录表》.7 给水排水系统7.1一般规定7.1.1 给水排水系统应包括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给水和排水管道系统的施工及验收.7.1.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给水与排水的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的有关规定.7.2 管道装置7.2.1 管径不年夜于100mm的镀锌管道宜采纳螺纹连接,螺纹的外露部份应做防腐处置;管径年夜于1OOmm的镀锌管道应采纳焊接或法兰连接.7.2.2 需弯制钢管时,弯曲半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的有关规定.7.2.3 管道支架、吊架、托架的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装置应牢固、稳定;2 在建筑结构上装置管道支架、吊架,不得破坏建筑结构及超越其荷载.7.2.4 水平排水管道应有3.5‰~5‰的坡度,并应坡向排泄方向.7.2.5 机房内的冷热水管道装置后应首先进行检漏和压力试验,然后进行保温施工.7.2.6 保温应采纳难燃资料,保温层应平整、密实,不得有裂缝、空隙.防潮层应紧贴在保温层上,并应封闭良好;概况层应光滑平整、不起尘.7.2.7 机房内的空中应坡向地漏处,坡度应不小于3‰;地漏顶面应低于空中5mm.7.2.8 机房内的空调器冷凝水排水管应设有存水弯.7.3 施工验收7.3.1 给水管道应做压力试验,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MPa.空调加湿给水管应只做通水试验,应开启阀门、检查各连接处及管道,不得渗漏.7.3.2 排水管应只做通水试验,流水应疏通,不得渗漏.7.3.3 施工交接验收时,施工单位提供的文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3.3条的规定外,还应提交管道压力试验陈说和检漏陈说.8 综合布线8.1 一般规定8.1.1 综合布线应包括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线缆敷设、配线设备和接插件的装置与验收.8.1.2 综合布线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的有关规定.8.1.3 保密网布线的施工单位与人员的资质应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8.2 线缆敷设8.2.1 线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线缆敷设前应对线缆进行外观检查;2 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扭绞,不宜交叉,标签应清晰;弯曲半径应符合表8.2.11的规定;表8.2.11 线缆弯曲半径3 在终接处线缆应留有余量,余量长度应符合表8.2.12的规定;表8.2.12 线缆终接余且长度(mm)4 设备跳线应插接,并应采纳专用跳线;5 从配线架至设备间的线缆不得有接头;6 线缆敷设后应进行导通测试.8.2.2 当采纳屏蔽布线系统时,屏蔽线缆与端头、端头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对绞线缆的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完整可靠接触;2 屏蔽层应坚持连续,端接时宜减少屏蔽层的剥开长度,与端头间的裸露长度不应年夜于5mm;3 端头处应可靠接地,接地导线和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8.2.3 信号网络线缆与电源线缆及其他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表8.2.31和表8.2.32的规定.表8.2.31 对绞电缆与电力线最小净距(mm)注:*当对绞电缆与电力线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Om时,最小间距可为1Omm;对绞电缆如采纳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可适当减少,并应符合设计要求.表8.2.32 电缆、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mm)压缩空气管150208.2.4 在插座面板上应用颜色、图形、文字按所接终端设备类型进行标识.8.2.5 对绞线在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应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合表8.2.5的规定,接线标号顺序应符合图8.2.5的规定.两种双绞线线序在同一布线工程中不得混用.表8.2.5 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T568A 线序12345678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T568B 线序12345678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图8.2.5 信息插座插头接线8.2.6 走线架、线槽和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的有关规定.对上走线方式,走线架的敷设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走线架内敷设光缆时,对尾纤应用阻燃塑料设置专用槽道,尾纤槽道转角处应平滑、呈弧形;尾纤槽两侧壁应设置下线口,下线口应做平滑处置;2 光缆的尾纤部份应用棉线绑扎;3 走线架吊架应垂直、整齐、牢固.8.2.7 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线缆时,应对线缆进行绑扎.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线缆的类别、数量、缆径、线缆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年夜于1.5m,间距应均匀,松紧应适度.垂直布放线缆应在线缆支架上每隔1.5m固定.8.2.8 配线机柜、机架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牢固可靠,同时应用色标暗示用途.8.3 施工验收8.3.1 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1 配线柜的装置及配线架的压接;2 走线架、槽的装置;3 线缆的敷设;4 线缆的标识;5 系统测试.8.3.2 系统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 检查配线柜的装置及配线架的压接;2 检查走线架、槽的规格,型号和装置方式;3 检查线缆的规格、型号、敷设方式及标识;4 进行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和光绳系统性能测试,各项测试应做详细记录,并应按附录D填写《电缆及光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性能测试记录表》.8.3.3 施工交接验收时,施工单位提供的文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3.3条的规定外,尚应按附录D提交《电缆及光绳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性能测试记录表》.9 监控与平安防范9.1 一般规定9.1.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监控与平安防范应包括环境监控系统、场地设备监控系统、平安防范系统的装置与验收.9.1.2 环境监控系统应包括对机房正压、温度、湿度、漏水报警等环境的监视与丈量.9.1.3 场地设备监控系统应包括对机房不间断电源、精密空调、柴油发机电、配电箱(柜)等场地设备的监视、控制与丈量.9.1.4 平安防范系统应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和出人口控制系统.9.1.5 监控与平安防范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装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和《平安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的有关规定. 9.2 设备与设施装置9.2.1 所有设备在装置前应进行技术复核.9.2.2 设备与设施的装置应按设计确定的位置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留有把持和维修空间;2 环境参数收集设备应装置在能代表被收集对象实际状况的位置上.9.2.3 读卡器、开门按钮等设施的装置位置应远离电磁干扰源.9.2.4 信号传输设备和信号接收设备之间的路径和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按时应满足设备技术档案的要求.9.2.5 摄像机的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对摄像机逐个通电、检测和粗调,并应在一切正常后装置;2 应检查云台的水平与垂直转动角度,并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云台转动起始点;3 摄像机与云台的连接线缆的长度应满足摄像机转动的要求;4 对摄像机初步装置后,应进行通电调试,并应检查功能、图像质量、监视区范围,应在符合要求后固定;5 摄像机装置应牢固、可靠.9.2.6 监视器的装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监视器装置在机柜内时,应采用通风散热办法;2 监视器的屏幕不得受外来光线直射;3 监视器的外部调节部份,应便于把持.9.2.7 控制箱(柜)、台及设备的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箱(柜)、台装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装置应平稳、牢固,并应便于把持和维护;2 控制箱(柜)、台内应采用通风散热办法,内部接插件与设备的连接应牢固可靠;3 所有控制、显示、记录等终端设备的装置应平稳,并应便于把持.9.2.8 设备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应按产物技术文件要求进行接地.9.3 配线与敷设9.3.1 线缆敷设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并应符合本规范第8.2节的规定.9.3.2 同轴电缆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的有关规定.9.3.3 电力电缆、走线架(槽)和护管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装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的有关规定.9.3.4 传感器、探测器的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并应留有适当余量,线芯不得外露.9.3.5 电力电缆应与信号线缆、控制线缆分开敷设,无法防止时,对信号线缆、控制线缆应进行屏蔽.9.4 系统调试9.4.1 系统调试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设计要求和产物技术文件进行.9.4.2 系统调试前应做好下列准备:1 应按本规范第9.2节和第9.3节的要求检查工程的施工质量;2 应按设计要求检验已装置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3 通电前应检查供电电源的电压、极性、相序;4 对有源设备应逐个进行通电检查.9.4.3 环境监控系统功能检测及调试应包括下列内容:1 机房正压、温度、湿度丈量;2 检验监控数据准确性;3 检测漏水报警的准确性.9.4.4 场地设备监控系统功能检测及调试应包括下列内容:1 检测收集参数的正确性;2 检测控制的稳定性和控制效果、调试响应时间;3 检测设备连锁控制和故障报警的正确性.9.4.5 平安防范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内容:1 机房收支口控制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内容:1)调试卡片阅读机、控制器等系统设备,应能正常工作;2)调试卡片阅读机的开门、关门、提示、记忆、统计、打印等判别与处置;3)调试出人口控制系统与报警等系统间的联动.2 视频监控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内容:1)检查、调试摄像机的监控范围,聚焦,图像清晰度,灰度及环境照度与抗逆光效果;2)检查、调试云台及镜头的遥控延迟,排除机械冲击;3)检查、调试视频切换控制主机的把持法式,图像切换,字符叠加;4)调试监视器、录像机、打印机、图像处置器、同步器、编码器、译码器等设备;5)对具有报警联动功能的系统,应检查与调试自动开启摄像机电源、自动切换音视频到指定监视器及自动实时录像,检查与调试系统叠加摄像时间、摄像机位置的标识符及显示稳定性及翻开联动灯光后的图像质量;6)检查与调试监视图像与回放图像的质量,在正常工作照明环境条件下,应能分辨人的面部特征.3 人侵报警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内容:1)检测与调试探测器的探测范围、灵敏度、误报警、漏报警、报警状态后的恢复及防拆呵护等功能与指标;2)检查控制器的本地与异地报警、防破坏报警、设防与撤防等功能.9.4.6 系统调试应做记录,并应出具调试陈说,同时应由调试人员和建设单位代表确认签字.9.5 施工验收9.5.1 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1 设备、装置及配件的装置;2 环境监控系统和场地设备监控系统的数据收集、传送、转。
高校公共计算机机房精细化管理
高校公共计算机机房精细化管理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公共计算机机房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计算机机房不仅是学生进行实验、课程设计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为了更好地保障机房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机房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高校需要加强对公共计算机机房的精细化管理。
一、设备的完善管理公共计算机机房的设备主要包括硬件设备(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和相关的软件设备(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在对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设备的规划和采购工作,按照学校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划,合理配置设备数量和种类。
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进行管理,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清洁,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安全管理公共计算机机房的安全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加强对机房的物理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机房的安全,如安装监控设备、设置门禁系统等。
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防止病毒攻击、网络入侵和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查和漏洞修复。
三、管理规范化公共计算机机房的管理需要做到规范化,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这包括对机房设备的使用规范、使用时段的限制、使用人员的身份认证和登记等方面的管理规范。
要建立健全的机房管理流程和工作制度,确保机房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四、资源利用化公共计算机机房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资源,需要合理利用和充分发挥机房的功能和效益。
高校需要加强对机房资源的管理,做到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和节约消耗。
通过科学的资源管理和调度,提高机房的资源利用率和运行效率,降低机房的能耗和维护成本。
五、数据备份和迁移公共计算机机房中存放着大量的重要数据和文件,对数据的备份和迁移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
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备份制度,对重要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子计算机机房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电子计算机机房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邱玉英
【期刊名称】《福建建筑》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计算机机房建设工程是一项极其繁杂、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总页数】3页(P18-19,33)
【作者】邱玉英
【作者单位】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4.5
【相关文献】
1.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 [J], 欧阳杰
2.建设监理企业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J], 王金山
3.浅谈电子计算机房及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防雷保护 [J], 吴兆国
4.新一代电子计算机机房--IDC机房设计特点初探 [J], 何尧熙
5.浅谈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建设要点 [J], 刘海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航天技术展览馆施工进度计划
航天技术展览馆施工进度计划航天技术展览馆作为一个宏大的建筑项目,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航天技术展览馆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前期准备工作1. 地质勘察与测量在航天技术展览馆施工前期,地质勘察与测量工作将是首要任务。
通过对建筑地基土质、地下水位、地形地貌等特征进行详细勘察,以便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进度安排。
2. 设计评审与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勘察测量数据,结合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评审与施工方案制定。
这其中包括施工工艺、施工工期安排、人员组织等方面的考量,确保施工进度合理、有序。
二、主体结构施工1. 施工进度划分根据航天技术展览馆建筑的特点和施工工艺流程,将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可以分为地下室施工、主楼施工、屋顶施工等不同阶段,以确保施工进度的高效推进。
2. 施工组织与管理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合理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对于保证施工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包括人员调配、材料供应、机械设备安排等方面的安排,以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三、装饰与设备安装1. 装饰施工航天技术展览馆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展览馆,装饰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包括墙面装饰、地板铺设、天花板安装等等,都需要精心安排,推进施工进度。
2. 设备安装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展览馆的功能需求,设备安装阶段需要统筹规划,确保各个设备的安装顺序和进度安排合理。
这其中包括大屏幕、音响设备、照明系统等各种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四、收尾工作与验收1. 工程竣工在装饰施工和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工程竣工阶段的收尾工作。
包括场地清理、垃圾处理、工程档案整理等工作,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结束。
2. 现场验收最后,进行航天技术展览馆的现场验收工作,以检查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和遗留的整改工作。
只有通过验收,并达到相关标准,才能确保展览馆的质量和安全。
总结:通过对航天技术展览馆施工进度计划的详细讨论,可以看出一个良好的施工进度计划对于建筑工程的顺利推进不可或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计算机中心机房建设的进度管理研究摘要项目进度管理工作是机房建设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将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导性工作,任何工程项目都必须贯穿项目进度管理工作。
项目进度管理工作的管理体系是否先进,以及其业务和技术水平的高低,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本文在机房工程项目说明的基础上,探讨了机房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与安排。
主要描述了机房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过程,如工作分解、工作时间估计、工作间的搭接关系、计算各工作的时间参数、绘制该工程项目施工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图、制定该项目的进度安排等。
然后,对机房项目的进度控制管理进行阐述,分析项目进度和项目需求、资源要求之间的冲突。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关键路径管理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分析和诊断机房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管理。
机房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多部门多平台协作的过程,是各个项目阶段进度的综合反映。
进度问题由始至终贯穿着整个项目的实施。
在项目的实施中,有着多方的参与、多种因素的制约,使得进度问题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要想在项目实施中有效地控制进度问题,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是非常多,所面临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机房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管理具有不同于传统设备安装工程进度管理的复杂性。
对于一般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团队来说,不同规模的项目意味着不同的实施流程,同时局限于企业投入资源、人员投入等,多个项目比较越发的显出项目间共性越来越少,人为影响的特性越来越多,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以及专业化建设。
本文建立的进度管理过程将在规模实施过程流程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为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流程规范建立了一套有力依据。
关键词:进度控制;进度管理;机房建设Abstract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the computer room. It is a main work that the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can be converted into real productive forces. Whether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project progress management is advanced, and the level of its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project.On the basis of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omputer room pro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of the project. It mainly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room project, such as work breakdown, working time estimation, overl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calculation of the time parameters of each work, drawing the double code network plan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Then, the progress control management of the computer room project is described,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project schedule and project requirements and resource requirements is analyzed.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the critical path management can be effectively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and diagnosis of computer room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gress management. Computer room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 is a system process, is a multi platform and multi platform collaboration process,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Progres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ll problems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jec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ason is very complex,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the difficulty is obvious,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 For gener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eam, the different scale of the project means differen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limited to the enterprise investment resources, personnel input, many projects are more and more comm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is more and more small, the characteristicsof human influence more and more, is not conducive to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progress management process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ale of the process, for the entir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specifications set up a strong basis.Key words: progress control; schedule management; computer room construction目录摘要 (2)Abstract (3)0 引言 (7)0.1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7)0.1.1 项目研究的背景 (7)0.1.2 项目进度管理应用于机房建设行业中的意义 (8)0.2 机房项目进度管理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8)0.2.1 机房工程项目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8)0.2.2 项目进度管理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9)0.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方法 (10)0.4 研究的创新点 (11)1 项目进度管理的理论及方法 (12)1.1 项目进度管理及资源平衡 (12)1.1.1项目管理的含义 (12)1.1.2 项目进度管理的含义 (15)1.1.3 项目资源平衡 (15)1.2 项目进度计划技术 (17)1.2.1 甘特图及里程碑计划 (17)1.2.2 工作分解 (18)1.2.3 工作责任分配 (18)1.2.4 CPM(Critical Path Method,关键路线法)技术 (19)1.2.5 网络计划技术 (20)1.2.6 关键链技术 (20)1.3 项目进度控制技术 (21)1.3.1 项目进度控制概述 (21)1.3.2 资源平衡的原则 (24)1.3.3 网络计划的优化 (24)1.3.4 项目进度控制的步骤及方法 (24)2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机房建设工程项目 (27)2.1 机房项目的特点 (27)2.2 机房工程项目的建设流程 (27)2.3 机房工程项目施工部署 (28)2.4 工程概况 (28)2.4.1 工程布局与功能分配 (28)2.4.2 机房建设技术标准 (28)2.4.3 机房的设计原则 (29)2.4.4 机房设计依据 (30)2.4.5 机房项目的内容 (31)3 机房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与安排 (32)3.1 机房工程项目描述 (32)3.2 机房工程项目工作结构分解 (32)3.3 机房项目工作责任分配 (37)3.4 机房项目的工作时间估计及工作先后顺序 (40)3.4.1 工作时间估计 (40)3.4.2 确定工作先后顺序 (41)3.4.3 绘制不带时间参数的网络图 (41)3.5 机房工程项目的时间参数及关键线路 (42)3.5.1 计算工作最早时间 (44)3.5.2 计算工作最迟时间 (45)3.5.3 计算总时差与自由时差 (46)3.5.4 绘制带时间参数的机房项目双代号网络计划图 (47)3.5.5 确定关键线路 (48)3.6 机房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安排 (48)4 机房建设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管理 (50)4.1 机房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检查与监督 (50)4.1.1 工程进度的跟踪、检查 (50)4.1.2 分析进度偏差原因 (51)4.1.3 工程进度控制计划的调整 (52)4.2 影响机房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因素 (53)4.3 机房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措施 (55)5 结论与展望 (59)5.1结论 (59)5.2展望 (59)参考文献 (61)致谢 (63)附录 (64)0 引言0.1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0.1.1 项目研究的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作为企业信息化基础的计算机中心机房,将为各类服务器、交换机和数据存储设备提供可靠的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