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
一、积累运用(20分)
1.答案:①piē②惘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2.答案:D
评分:答对得2分。
3.答案:B
评分:答对得2分。
4.答案:C
评分:答对得2分。
5.答案:①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②莫大乎尊亲③能竭其力能致其身言而有信
④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评分:①-③每小题1分,第④小题2分,共5分。
①-③小题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小题不得分。
第④小题答对连续的三句得1分,全答对得2分。
6.答案示例:
(1)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五猖会》③《无常》
(2)温馨的回忆:
【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理性的批判:
【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示例三】《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评分:第(1)小题中每两空对应正确为0.5分,共1分;第(2)小题1分,举例对即可,但必须与本题图片有关的文章。
本题共2分。
7.答案示例:①示例一: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示例二: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
人。
②开展“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开展“中华传统节日民俗
知多少”知识竞赛活动;举办“过中华节日,品传统民俗”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等活动。
评分:第①小题 3分,以传统节日为话题,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即可;若不是以传统
节日为话题的,该题不得分。
第②小题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本题共
5分。
二、阅读欣赏(50分)
(一)(4分)
8.答案:惬迷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9.示例一: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巧妙地暗示远处有人家居住;未见其物,只闻其声,给人
以想象的空间;强化了诗人行走山间的喜悦之情。
示例二:以动衬静,引发联想和想象:一声鸡鸣打破了山野的寂静,使人想象到山野人家;含蓄表达出诗人的喜悦心情,与诗歌首句照应,余味无穷。
评分:答出手法1分,赏析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二)(8分)
10.答案:①整齐的样子②交错相通③以……为子④憎恶
评分:每小题0.5分,共2分。
11.答案: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12.示例一: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
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示例二: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
评分:找出相关句子2分,结合分析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三)(8分)
13.示例一:“他走到游行示威的队伍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运用动作描写和肖
像描写(或细节描写),形象地突出了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
精神,充满着对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
示例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琳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闻一多先生为
人民讲话无所畏惧,视死如归,表达出对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
评分:找出句子1分;分析作用每个要点1分,共3分。
此题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4.答案:①运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或四字词语)。
如“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
报迭起,形势紧张”,“气冲斗牛,声震天地”,等等。
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
读起来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
②运用对偶或对句的形式。
如“做了再说,做了
不说”,又如“动人心,鼓壮志”,“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等
等。
这些成对的句子,有的对比,有的并列,有的对偶,读起来琅琅上口,富于
音乐美。
评分:答出一个方面得3分,答出两个方面得4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四)(14分)
15.示例一:内容上点题,引出说明对象;结构上与题目呼应,为下文做铺垫。
示例二: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引出本文说明对象,与题目呼应,并为下文做铺垫。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6.答案:文章主要从青蒿素的提取之困难、形态和治疟原理、治疟效果显著和局限不足
等四个方面来写的。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3分。
意思对即可。
17.示例一:“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
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
生命”,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青蒿素治疟的效果显著,更加真
实可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示例二:“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一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青蒿素对疟疾的疗效。
示例三:“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一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屠呦呦所做提取实验次数之多,突
出了实验的艰辛。
评分:答对一种得3分,方法、举例、作用各占1分,共3分。
举出例句分析或概括说明均可。
只举例不得分。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18.答案示例:“目前”指到现在为止,表时间限制。
说明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
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到现在为止难以形成产业化,
但并不排除将来形成产业化的可能性。
若去掉则太绝对化,与事实不符。
这体现
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五)(16分)
19.答案:内容:写米家坪的各种花都在开放,可自己从没有关注过。
作用:引出下文,
为下文终于找到一朵为自己开放的花作铺垫。
评分:内容1分,作用2分,共3分。
意思对即可。
20.答案:从花色、花形、花香三个方面描写那朵小花。
评分:每个方面1分,共3分。
21.答案示例: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花的柔弱与美丽,运用
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强烈抒发了我对那朵小花的珍惜、怜爱之情。
(3分)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3分。
意思对即可。
22.答案示例:(1)照应题目,总结全文,升华主旨。
(2)以问句结尾,启人深思,言
有尽而意无穷。
评分:答出一点得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23.答案示例:题目中的“花朵”一语双关,既指大自然中盛开的花朵,又指世上所有美
好的事物。
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欣赏、呵护,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美丽,真正
拥有那些美好的事物。
评分:共3分。
意思对即可。
三、作文(50分)
写作评卷建议:
①作文试卷评阅应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课程目标与评价建议的精神与要求,切近初中学生学习实际,不宜要求过高。
②建议两人评阅一份试卷,求和的平均数,得分四舍五入。
两人评判同一份试卷差距在7分以上者,建议重判。
③宜于在及格线(30分)以上拉开档次,赋分不宜于集中在某狭小的分数区间,具体分数分布建议如下:
50分——46分约占试卷总量的20%,其中满分卷不少于1%。
45分——41分约占试卷总量的25%。
40分——36分约占试卷总量的25%。
35分——31分约占试卷总量的20%。
30分及以下约占试卷总量的10%。
④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者不计;扣至5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