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寄生虫病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寄生虫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猪猪寄生虫病与饲养方式、猪舍构造、卫生管理、猪只密度、排泄物生理、猪栏土质和气候有关。

内寄生虫的感染会降低增重和饲料换肉率,因此延迟猪只出售时间,屠宰时亦会遭到废弃。

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些寄生虫,如肺线虫已经基本上消失,因为它需要有中间宿主蚯蚓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猪只被饲养在水泥地面上,猪无法接触到含肺虫幼虫的蚯蚓。

然而,一些内寄生虫依然存在,给现代化的猪场带来的隐患是不可忽视的。

因为内寄生虫病不易诊断.只有实验室检验才能确诊。

1.独蛔虫
是常见的内寄生虫,常给养猪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猪蛔虫是消化道中最大寄生虫,成虫长达15~40厘米,成虫寄生于小肠肠腔或胆管中,猪只可经过被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泥土而感染。

亦可粘附于母猪之乳房,仔猪哺乳时会感染。

虫卵被猪吞食后在小肠孵化,然后进入肝脏。

再经血液流移行至肺脏。

最后重新进入小肠发育成为成虫。

于感染35~60天,成虫开始排卵。

自粪中排出的虫卵需要3~4星期才会有感染力。

1.1症状
感染后一周,可见病猪咳嗽呼吸增快及体温升高。

重病猪可见精神、食欲不振、异嗜、消瘦、贫血,被毛粗乱及拉稀症状。

误人胆管的成虫引起胆道阻塞,使病猪出现黄疸症状。

1.2病理
病变限于肝、肺及小肠。

肝表面可见多数乳白色网状灶,称乳斑肝。

肺部在感染移行期可见出血或炎症。

小肠内有多数蛔虫,黏膜红肿发炎。

大量寄生虫进而可引起肠阻塞甚至破裂。

有时蛔虫钻入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

1.3诊断
生前诊断采用粪便检查法,如果发现每克粪便中有一千颗虫卵即诊断为蛔虫病。

死后剖检可在小肠中发现大量虫体和相应病变。

1.4控制
由于虫卵自下而上长达5年之久,蛔虫的控制不容易。

长期受到蛔虫侵扰的猪舍,应经常清除粪便,堆积发酵以杀灭虫卵,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彻底清洗猪栏,防止饲料饮水被粪便污染。

2~6周龄猪每月驱虫一次,成年猪每年定期2次。

治疗或是预防性驱虫,可采用左旋咪唑、敌百虫等。

2.猪鞭虫病
猪鞭虫的成虫寄生于盲肠与结肠黏膜表面。

虫卵自粪中排出需要至少3周才发育成含幼虫的虫卵。

经口感染后在结肠与盲肠内发育成成虫。

从感染到成虫排卵共6~7周。

鞭虫虫卵的抵抗力也很强,在受污染的地面上可存活数年。

猪鞭虫高度感染时,由于虫体头部深入黏膜引起肠道出血性炎症,其症状易与猪血痢相混淆。

常与猪血痢病并发造成排黏血下痢便使诊断及治疗更加复杂。

2.1症状
1~6月龄猪只容易受到猪鞭虫的感染。

鞭虫病的严重程度与成虫感染有关。

临床上表现食欲减退,粪便带血、消瘦及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