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画”开——芜湖铁画行业研究及营销推广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12期
总第819

一、芜湖铁画的发展现状
铁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民间工艺,发源于安徽芜湖,又被称作铁花。

由铁匠汤天池和画家肖云共同创立,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芜湖铁花种类繁多,多为花鸟鱼虫、山水风景,大致可分为三类:尺幅小景、灯彩和屏风。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时代的文化观念强烈的冲击下,铁画的市场被不断地缩小。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各种新型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新的艺术品也随之产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打击了传统的手工艺品,芜湖铁画也不列外。

很显然,铁画现在已经不像之前那样受到众多人的追捧和喜爱了。

虽然现在铁画每年的年产量能达到十多万幅,但是售出数量已成逐年递减的
状态,并且有些经营者为了生存而展开价格战,恶性竞争,铁画的质量自然就不能保证,偷工减料,假劣的铁画越来越严重,进一步促使铁画的发展陷入窘境。

2013年4月分芜湖工艺美术厂的破产,更是让芜湖铁画几乎走上绝境。

二、芜湖铁画的衰落原因
1.人才缺失严重。

一方面,随着美术厂或工艺作坊规模的减小甚至倒闭,大量铁画制作人员流失。

据了解,铁画制作师傅的平均年龄为45岁,随着工厂的倒闭很多师傅也不再继续从事铁画制作了,而是转向了其他行业。

这一原因直接导致了铁画制作人员锐减。

另一方面,虽然铁画是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品,但因为其制作的复杂性,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苦差事。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这些年轻人无法安心守在脏乱差的作坊里,娇生惯养也让他们变得无法承担起这份重担。

传统的父子相传,师徒相授模式也让铁画逐渐变得无人问津。

对老一辈铁画制作师傅来说,缺乏手艺精湛、技术高超的铁画技师;对新一代年轻人来说,受不住制作过程的劳累,不愿意甚至根本无法传承这门手艺。

两个方面均导致了铁画制作人才的严重缺失,这也是铁画衰败的主要原因。

2.形式单一。

形式单一主要体现在色彩和形状两方面。

从色彩方面来说,由于铁画的制作原料是铁,呈现出来的成品颜色均为黑色,色彩太过单一,不能够满足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追求色彩鲜艳的直观感受;从形状方面来说,铁画的创作根本起源于国画,大都是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和人物等,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制作出形式更加多样的作品,如更受年轻人和小孩喜欢的卡通人物等。

3.市场竞争混乱。

芜湖因方特主题公园每年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芜湖游玩,一些小商小贩抓住这个商机,将一些粗制滥造的“铁画”兜售给游客,而一般的游客无法识别铁画的真伪。

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商贩意识到这个谋取利益的好方法而争相效仿,久而久之
各个商贩为了出售更多的商品而胡乱定价,相互比价,给真正的铁画销售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赝品大量涌入市场也让消费者对铁画的真伪存在疑惑,不敢轻易购买。

混乱无序的市场竞争严重阻碍了芜湖铁画的良好发展。

4.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芜湖市政府并没有将铁画这一传统工艺品重视起来,这一点从芜湖工艺美术厂的破产倒闭就可以看出。

政府的不作为让芜湖工艺美术厂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中没有挺过来。

如果芜湖市政府意识到铁画对于城市形象宣传的有益性,就会加大人力物力财力帮助芜湖工艺美术厂渡过难关,也不会造成今天这种美术厂倒闭、大量铁画制作师傅失业的局面。

三、芜湖铁画的营销推广方案1.营销目标
目前铁画的市场知名度已经远不如以前了,即使是在芜湖地区知名度也不是很高。

因此,本文的营销推广的目的是使铁画在芜湖地区的知名度提高,成为芜湖的文化标签,使芜湖与铁画融为一体。

并且在以后的发展中可以以芜湖为根据地,逐渐的向全国辐射,从而达到推广铁画的目的。

2.目标群体
(1)企事业单位。

当代企事业单位很注重文化氛围。

芜湖铁画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有雕塑的立体美,展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风格独特,至今已有34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置于各大企事业单位的行政楼大厅以及办公室,能够彰显出整个单位的文化气质,给单位内部人员和其他人带来一种视觉的震撼与享受。

(2)家庭。

家是人们休息的场所,每一个人都渴望一个温暖舒适、装潢精美的家庭环境。

为自己的家购置一幅铁画置于墙上,或购置一扇铁画屏风置于客厅,给整个家带来一种浓厚的文化气质,让人们在疲倦之时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也会令前来做客的友人对此赞不绝口。

(3)游客。

芜湖为旅游城市,每年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游玩。

纪念品更是作为游客曾经来到此处游玩的最佳“证据”。

铁画采用中国画章法,虚实结合,别有一番情趣,吸人眼球,也是带回家送给亲友的上上之选。

(4)大学生。

目前全国大学生基数很大,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同时,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信息传播途径多且快。

在对铁画有了基本认识之后,激发他们对铁画的兴趣,引起他们对铁画的当期及未来的购买欲。

3.营销推广方案
彼岸“画”开
——
—芜湖铁画行业研究及营销推广方案■汪

杨晓娟徐大奎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510378415)
摘要:芜湖铁画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一块不可或缺的瑰宝。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材料的出现,传统手工艺品逐渐被取代,以及政府的保护力度不够等等因素,都造成了芜湖铁画在市场上无法站稳脚跟、逐渐被人们遗忘的局面。

本文主要对铁画行业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铁画逐渐衰落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铁画的营销推广方案。

关键词:芜湖铁画;行业研究;营销推广
90
. All Rights Reserved.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维持市场秩序,保护技艺人才
大部分的芜湖市市民和前来游玩的旅客并不会鉴别铁画的质量以及衡量其价值,这就导致了一些小商贩的“唯利是图”,将一些假冒伪劣的芜湖铁画大量投放入市场,导致芜湖铁画市场的“鱼龙混杂”,让消费者无法辨别真伪,让真正的芜湖铁画无法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所以,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及法规,对芜湖铁画市场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引导消费者选择和认可真正的铁画文化。

当然,在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为铁画的技艺人才提供一定的支持与保护,组建相应的“传统手工艺品协会”,将技艺人才聚集起来,统一管理与培训,提供相应的资金与技术支持,鼓励技艺人才在传统铁画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相互探讨,为提升铁画的品牌形象而共同努力。

(2)与时俱进,适当融入现代社会的新元素
目前传统的铁画还是以山水等风景画为主,且一般体积偏大,多数作为室内墙体上的大型装饰物。

而像这样的传统铁画,就把其用途大大地局限了。

传统的铁画产业我们要将文化传承下来,但是手艺以及铁画的多元化发展更是需要我们去创新的。

首先,铁画可以打破风景画的局限,尝试现代的一些动漫、人物写实的画面,一方面传承了铁画文化,另一方面也更能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了解和学习传统铁画文化。

其次,可以将铁画与家居用品、旅游纪念品相结合,开始尝试一些新的铁画艺术品的形式,塑造芜湖铁画的品牌形象,让铁画可以与市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并且通过小手工艺品将芜湖的铁画文化带到祖国的各个角落,让人们都能感受到芜湖铁画的独特魅力。

最后,铁画的锻造技术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进步,提高铁画质量以及制作效率。

(3)加强与企业、高校合作,宣扬传统“铁画”文化,培养技艺人才
现在的铁画文化大多还依靠着老一辈的手艺人,大多数的年轻人还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芜湖铁画,就更不要说铁画文化了。

铁画产业要加强与芜湖市当地企业的合作,将芜湖铁画的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共同传承与发扬。

同时,铁画产业也要加强与芜湖市当地以及安徽省内的各高校的合作,一方面可以通过铁画文化及简单制作的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赞助相关高校比赛及活动,来宣传传统“铁画”文化,让年轻人了解并开始接触传统手工艺品,培养芜湖铁画的后继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各高校为依托,举办“芜湖铁画杯”全民百科知识竞赛,让芜湖市各高校学生乃至芜湖市市民参与其中,感受铁画文化,传承铁画文化。

(4)利用线上和线下的不同媒介,加大对铁画的宣传力度
芜湖铁画在芜湖当地具有不小的名气,但是对于初次来到芜湖的人来说,芜湖铁画对他们而言就十分陌生了。

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芜湖铁画的宣传力度,加大对铁画文化的宣传力度。

首先,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加大公共场所的文化设施建设,在芜湖市的公园、游乐场、火车站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设置相应的铁画设施建设,这不仅仅提高了芜湖市的城市形象,也增加了浓浓的文化气息,让初到芜湖的人感受到那样一份文化的传承。

此外,我们也要顺应时代潮流,通过QQ、微信、微博等平台结合实际的文化背景,加大对铁画的宣传,提高芜湖铁画的品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吴道义.芜湖铁画的艺术创新于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池州学院学报,2013.
[2]张燕.芜湖铁画之现状与出路分析.赤峰学院学报,2014.
亳州市中药材市场
发展研究
■高振东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要:“华佗故里,药材之乡”。

亳州市不仅作为全国最大
的中药材集散基地,药都之首。

拥有着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大约110万亩,种植药材种类达到410种,每年中药材市场交易额超过100亿元,成为推动亳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中药材市场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规范。

比如;没有形成产业化,存在假冒产品,监督体系不完善等等。

此次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于发展中药材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中药材市场;亳州市;药材之乡
一、亳州市中药材市场的发展现状调查
亳州市中药材交易市场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基地,创建在1995年,占地面积大约400亩,拥有的交易摊位达到6000多个。

到目前为止,交易市场上市量达到6000吨,年收入额超过100亿元。

在亳州市政府的引导下,2013年,代表着亳州市药材理念的亳州康美中药城建立,标志着新型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投入使用,亳州市的中药材市场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现今中药材市场的交易品种各类不一,包含着全国大部分的药材品种,不过还是以各种加工后的药材切片为主,以代表性的“亳芍,亳菊”为主。

交易市场每天的交易热段时间在早上至中午1点左右,受各种因素因素影响,亳州市中药材交易价格较低,诠释了物美价廉的中药材市场。

亳州市中药材市场发展拥有着良好的产业规模。

亳州市药材种植主要集中于谯城区还有涡阳县,全市药材种植面积110万亩,每个村的种植面积大约达到了1000亩。

因此,有着充足的药材种植基础,为中药材交易市场提供者源源不断的药材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支撑,亳州市中药材市场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中药材交易市场也由原来的传统化,原始化交易形态转向现代化,科技化。

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不仅方便了药材市场的交易流程,而且降低了药材交易的成本,建立了较为方便的药材交易流程网。

并且随着政府的管理体系的不断加强与完善,亳州市中药材交易市场渐渐走向规模化,市场化。

用政府与科技的支撑确保着中药材交易市场走向规范化,国际化的轨道。

二、亳州市中药材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产业化加工与布局
亳州市中药材市场的加工缺乏整体性规划,药材摊位的布局相对过于分散,特别是同种药材的布局没有整体的整合为一体。

对于市场药材的出售与流通造成了一定影响。

亳州市中药材加工企业比比皆是,总数大概达到了60家,并且还在不断增加,然而,企业布局较为分散,亳州工业园区,市郊等地方均有中药
91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