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推荐作品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苦葴”。芑(qǐ):一种苦菜。槠(zhū):常绿乔木,种子可食。栎
lì:落叶乔木,俗称柞栎或麻栎。草斗:栎树的
野蜂巢
果实。楛竹之笋:即苦竹笋。“楛”,这里通“苦”。野蜂在它们
其间 ,采花髓作蜜, 味 亦 苦 ,山中 方言谓之 中间筑巢,采花粉酿蜜,蜜的味道也是苦的,当地的方言称它
黄杜 ,初食 颇苦 难
第十三页,共25页。
苦参、夭 之草,地黄、游冬、葴、芑 之菜,槠、栎、草斗之 苦参、夭等野草,地黄、游冬、葴、芑等青菜,槠、栎、草斗等的果
实,楛竹之 笋,莫
不 族布而罗生焉。鲜支:
实,楛竹的嫩笋,没有不聚集分布罗列生长的。 即栀
子,常绿灌木。果实可入药,味苦。黄蘖(bò):又名黄柏,落叶乔木,
可作染料,又可供药用,味苦寒。苦楝:又名黄楝,落叶乔木,可入
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 之 苦, 吾之 乐,而彼 之 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他们的痛苦,是我的快乐,而那些人的
乐 吾之苦也。吾闻 井 以 甘 竭 ,井以甘竭: 快乐是我的痛苦。我听说井水因为甘洌而干涸,《庄子·山
木》:“直木先 李 以苦
存,夫差以酣 酒
其下惟白云 ,其上多北风 。风 从北来者 ,大率 不 山下白云缭绕,山上北风呼啸。大风从北边吹来,大概滋味不
能甘 而善 苦 ,故
植物 中 之 ,其
能甘甜却容易苦涩,所以山上生长的植物也符合这一点,它们
味 皆 苦 ,而 物性之苦 者亦乐生焉。 的味道都是苦涩的,但是物性虽苦,快乐却从中产生。
于是 鲜支、黄蘖、苦楝、侧柏 之木,黄连、苦杕、亭历、 就这样,鲜支、黄蘖、苦楝、侧柏等树木,黄连、苦杕、亭历、
出,啮石出:意思是从其源沸沸汩
泄出的水流都从石缝间涌出,石缝间冲刷而出。水源汩汩滔
汩,滵曲折
,注入大 谷。 沸沸:水向上腾涌。
滔,快速曲折地向前奔流,注入大的峡谷。汩汩:水流的声音。
滵jiémì:水其中 多 斑文 小鱼, 状如吹沙, 流急的样子。 水中有很多带斑纹的小鱼,形状如吹沙鱼一
味苦 而 微 辛 ,食之 可以 清酒。 吹沙: 样,滋味苦涩但又微含辛辣,食用后可以用来醒酒。鱼名。
第三页,共25页。
• 文章的另一特点是用笔经济,全文只有172字。 写游览所见景物,只简略点出逸少洗笔泉、兰 溪水西流。而对兰溪景物的具体、生动、形象 的描写,则留到歌词中表现。歌词把静谧幽雅 的景色、积极乐观(lèguān)的情绪和精警深刻的 人生哲理,浑然无痕地融合起来。在短小的篇 幅中,有人物,有事件,有自然景色,有诗情 哲理,这一切又似乎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 充分体现了苏轼随笔小品文的艺术特色。
剧饮而归。
白发唱黄鸡。”这一天,喝得大醉了回去。
第七页,共25页。
• 苦斋记 • 一、中心主旨 • 本文是书斋主人章溢请刘基写的一篇记。作者 围绕苦斋的“苦”字,借景抒情,缘景说理, 极其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苦之为乐”和“苦 生于乐”的道理(dào li),给人以启迪。
第八页,共25页。
• 二、写作特色
巅。匡山 在处
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
,剑溪之
巅。匡山,在处州府所辖的龙泉县西南二百里的地方,剑溪的
第十二页,共25页。
山 四面 峭 壁拔 起,岩崿 皆 苍 石 , 匡山的四周陡峭的石壁拔地而起,山崖上都是青色的石头,
崿è:山崖。岸外而臼中 。岸外而臼中:外边高,中间低。 苍:青色。 外边高中间低。岸,高;臼,地形像臼状。
肥 之 肠,不可以
实疏 粝 ,不可:不能。以实
美味的肚肠,不可以用它来吃粗劣的饭食,疏粝:“以之实疏粝”
的省略。实,用作动词,装满。疏粝lì: 籍 柔 覆 温
粗劣的饭食。疏,粗;粝,糙米。
铺着柔软的垫褥,盖着
第二十一页,共25页。
之躯 ,不可以 御
蓬藋,御:用。蓬藋:谓用蓬
温暖的被子,不可以穿粗物编制的衣服,草、藋草等编的衣物。
, 久则 弥觉其
叫“黄杜”,初尝时很苦以至难以下咽,很久以后便觉得满口香
甘,能 已 积
热 , 除烦 渴之疾 。已:止,
甜,能够治疗淤积在体内的热毒,解除烦躁干渴的疾病。消,治。
第十五页,共25页。
其 槚荼亦
苦于常荼。槚jiǎ荼:槚树产的 其洩
那里的槚茶也比普通的茶叶苦涩。茶。荼,通“茶”。那里
水 皆啮石
第十一页,共25页。
三、文白对照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章溢:字三益,龙泉 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的房舍。今浙江龙泉人。
元末隐居匡山。明朝室十有 二楹,楹:厅堂前的明 初年官御史中丞。 房子有十二间,柱。房屋一间
也称一楹。 覆之以茆 ,茆:通“茅”,在匡山之
有:通“又”。用茅草覆盖,茅草。
在匡山的峰
高中语文·选修(xuǎnxiū)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
散文(sǎnwén)之部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dìnɡ ɡé) 贵在 鲜活
推荐作品
第一页,共25页。
• 游沙湖 • 一、中心主旨 • 苏轼结识了一位医术高明、聪明绝顶的聋大夫。 他们(tā men)通过以手代口、以眼当耳的特殊交 流方式,形成了真正无声的默契。本文明快地 记叙了他们(tā men)日常交往的特点,以及同游 清泉寺的经历,情趣盎然,表现了一种从容自 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
第七等。《左传》昭公七年:“皁臣舆,舆臣隶……”这里指 是 仆役。舆、隶,都是仆役,这里用作动词,舆隶随从侍候。 这是
人之所谓乐也, 一旦 运穷 福 艾 ,运穷:时运已 常人所说的快乐,有朝一日好运穷尽福气消亡,尽。福艾:福
气没有了。 颠沛生于 不测 ,而不知 醉 醇 饫 艾,尽、停止。出现难以预料的困苦,却不懂得喝惯琼浆吃惯
药,味苦。侧柏:常绿乔木,可供药用,枝叶味苦涩。苦杕(dì):不详。
亭历:也作“葶苈”,草本药用植物,子可入药,味苦。苦参:多年
生草本植物,根、实可入药,味苦。 夭:又名 芺、苦芺,菊科宿
根草,味苦。地黄: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可入
第十四页,共25页。
药,味苦。游冬:一种苦菜,菊科植物。葴(zhēn):即酸浆草,也叫
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无往而非“苦”也。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
作为贯串全文的脉络,化景为趣,化趣为理,使人从中领略出无穷的佳趣与妙谛。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待艰苦的环境、坎坷的人生,这便是
“化趣为理”。
第九页,共25页。
• 本来是极其寻常的景色,一经(yījīng)作者点染, 便成奇观,这是“化景为趣”的艺术手段。
• 1.角度新颖,引人入胜。

写一般名山胜水的游记,有雄奇瑰丽之观可以描绘,如“巴陵胜状”之“朝
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泰山奇观之“苍山负雪,明烛天
南”(姚鼐《登泰山记》),皆足以使人心驰神往。而这里所写的“苦斋”,非有
林壑之美,台榭(tái xiè)之观,往古之胜迹,可以引人入胜,供人凭吊;目之所
数人,启 陨 箨 以蓺 粟 菽
,茹啖其草木
几人,扫除落下的笋壳来种植粟米和豆类作物,吃那些草木初
之荑实。启:开辟,扫除。陨箨tuò:脱落的笋壳。蓺:种 生的嫩芽。植。菽shū:豆类。茹啖rú dàn:吃。荑tí:
第十七页,共25页。
草的 间闲暇时就踏着木底有齿的登山鞋登上山崖,靠着挺拔
第十八页,共25页。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
伏者也,人 知
先生的话说:“乐与苦,是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的,人们懂
乐之为乐 ,而不知 苦之为 乐 ,人知
乐其
得快乐是快乐的,却不懂得痛苦也是快乐的,人懂得因快乐的事物
乐,而不知 苦生于 乐
,则 乐与 苦 相
而快乐,却不懂得痛苦是从快乐中产生的,那么,快乐与痛苦,相互
去 能几何哉! 间的距离有多远呢!
倚:倚托,依靠。伏:潜伏,隐藏。《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此“倚
第十九页,共25页。
伏”为相 今
夫膏粱 之 子, 膏粱之子:吃膏粱的子
互依托。现在,那些富贵人家的孩子,弟,富贵子弟。膏,肥
肉;粱,美谷。膏燕坐于华堂之上 ,燕:通 口 不 粱谓精美的食物。在华美的厅堂上闲坐,“宴”。口中没有
为 今日之 苦也耶?庸非:难道不是。庸,岂,故 孟子
成了今天的痛苦了吗? 表反问的语气副词。
所以孟子
第二十二页,共25页。
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饿:使……困乏,使动用法。 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 肤。’体肤:偏义复词,“肤”义虚化。赵子说:‘良药苦口利于
第十页,共25页。
• 2.叙议有度,情理毕现。 • “记”这种文学样式,往往由两个大的部件构
成。前一个部件,或记人,或记事,或记游, 以叙事写景为主;后一个部件,或发感慨,或 说道理,以抒情议论为主。没有前一部分的事 和景,则后一部分的情和理便无所附丽;没有 后一部分的情和理,则前一部分的事和景便没 有概括成理论(lǐlùn),没有概括出主题。所以 两者是有机的结合,是统一的整体。《苦斋记》 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口大,常张口 吹沙,故名。
第十六页,共25页。
山去 人
稍 远,惟 先生乐
游,
山离开人居住的地方比较遥远,只有先生乐于在山中游赏,

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
,故 遂 择其
但是他的跟随者大多因早晚来回奔波而感到艰难,于是就选择那
窊而
室焉 。窊wā:低洼的地方。室: 携 童儿
低洼的地方筑室定居。名词用作动词,建房居住。带领仆僮
尝荼蓼之味 ,荼:苦菜。蓼:一种苦的草。荼蓼,身 不
品尝野菜的苦涩,借指贫苦人度荒的野菜之类。
身子没
历农亩之 劳,寝 必 重
褥,重:双食 必
有经历农耕的辛劳,睡觉一定要双层的被褥,层。 吃饭一
珍 美 ,出入必 舆隶 ,舆隶:古代把人分为十 定要珍馐美食,外出一定要仆役相拥,等,舆为第六等,隶为
第二十页,共25页。
第四页,共25页。
• 第三个特点是作者(zuòzhě)善于用深邃的眼光 观察自然景物,并赋予丰富的想象,把思想性 和哲理性高度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艺 术效果。这种高度的艺术技巧,也是值得我们 借鉴学习的。
第五页,共25页。
三、文白对照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
沙湖,亦曰螺师店。予

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沙湖,又叫螺师店。我在那里买
第二页,共25页。
• 二、写作特色 • 从艺术上看,作者以极其朴素、自然、清淡的
语言写出了非常丰富复杂的感情,并且有层次 地表现了感情的发展(fāzhǎn)变化——由寓慨于 谐,发展(fāzhǎn)到开朗、积极、乐观,由萧疏 简淡的叙述到朗声高唱,思想感情的抒发越来 越浓烈,读时令人情不自禁地也要伴随作者歌 唱起来。
虽 欲效 野 夫 贱
隶,跼 跳窜伏 ,跼跳窜
即使想效仿山野农夫和卑微的仆役,屈身疾走藏躲,伏:局促
地躺着,藏躲着。跼jú,局促,“局” 偷性命于榛莽 的异体字;跳,蹶、倒;窜,匿伏。 在丛生的野草中苟且偷
而不可 得 ,偷:苟且。榛莽:庸 非 昔日之乐, 生也不可能得到,草木丛生的地方。难道不是往昔的快乐变
曰:“余以手为口 ,君
深切地了解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
以眼为耳 ,
皆一时 异人也。”
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第六页,共25页。
疾愈 ,与之 同游 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门外两里多
有 王逸少 洗笔泉,水极甘,下临
兰溪,溪水
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泉,水很甜,泉下方有条兰溪,溪水
西流。余作 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词:“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
白发唱黄鸡。”是 日
田其间,因 往相田
,得 疾。闻 麻桥人庞安常
了几亩田,因为去观察田地,得了病。听说麻桥人庞安常医
善 医 而 聋,遂往
求 疗 。安 常虽 聋 ,
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
而 颖 悟绝
人,以纸 画字,书不 数字,辄
可是聪明过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字,就能够
深 了 人 意 。余戏之
木而 啸,或 降 而临清泠。 的树木放声长啸,有时向下走望清泠的溪流。
间:闲暇。蹑屐niè jī: 踏着木底鞋。蹑,脚登;
屐,登山用的 樵 歌 出林
,则拊 石 而和
鞋,木底有齿。 听到樵夫的歌声从林中飞出,就拍打石头来应
之。拊fǔ:击打。 人莫知 其 乐也。 和。和:随着唱和。 别人不懂得他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