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_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永嘉二中梅贤波2008.11.5
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现在做个深呼吸,开始检验一下自己吧,相信你定
能从容答题,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基础扫描(17分)
1、默写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话。
(书写2分,内容2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胚.(pēi)胎红缯.(zâng)乳媪.(yùn)剡.(shàn)溪
B.倜傥(
..dǎng)喋血.(xuě)筵.(yán) 席醴.(lǐ)酪
C.险衅.(xìn)锦囊.(náng)贮.(zhù)藏鹰隼.( sǔn)
D. 粘.(niān)帖偃. (yǎn) 仰惩创.(chuāng)绯.(fěi)红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龟裂端详因地制宜含辛茹苦 B.纹身鼓惑推陈出新疏疏朗朗
C.浸渍贮藏殒生不恤苍海桑田 D.曼妙慰籍相形见绌功亏一匮
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一生成就卓著,其中《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四大悲剧”。
B.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白朴、王实甫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C.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
因李陵事件获罪,受宫刑。
曾任太史令,后人尊称他为“太史公”。
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计130篇,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报任安书》就是其中的一篇。
D.《渔父》,楚辞体代表作,作品刻画了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屈原形象。
他与渔父的对话,表现了自己不苟合,不妥协,不随波逐流,遇事深思高举的崇高品德。
5 、名句填空(每题1分,共4分)
①但以刘,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④人固有一死,,,用之所趋异也。
二、阅读鉴赏(38分)
【诗歌鉴赏】(2小题,共8分)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
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6、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
7、“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4分)
【文言文阅读】(5小题,共12分)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 A ) ;屈原放逐,乃赋 ( B )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 C ) ;韩非囚秦,《说难》( D )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称:称道
C.仲尼厄.而作《春秋》厄:困穷
D.则仆偿前辱之责.责:责任
9、句式与“文王拘而演《周易》”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石之铿然有声者B.洎牧以谗诛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1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11、在文中A、B、C、D处填上文学作品名。
( 2分)
A、 B、 C、 D、
12、翻译划线的句子。
(每小题2分,共4分)
①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现代文阅读】(6小题,共18分)
(一)、南州六月荔枝丹(节选)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
人们一直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
早在1800多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
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虫猛兽之害”(宋蔡襄),“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宋苏轼)。
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
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而色棕褐,少数品种为绿色。
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
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
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
又有四季荔枝,一年开花四次之多。
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
花分雌雄,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
明林叔学《荔枝花》说:“苞蕊还分雄与雌”,应是从果农那里得来的知识。
雌雄花往往不同时开放,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
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百数以下,所以俗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13、简述一下所选部分写了那些内容。
(2分)
14、本段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加以说明。
(3分)
15、文中划线处引用的诗歌和谚语,试分析一下有什么作用。
(4分)
(二)生 存 智 慧
张 平
自然界中会有些故事,让我们人类匪夷所思,却不能不为之动容。
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野上,生长着一种老鼠,以植被为生,繁殖力极强。
但当种群繁殖过盛以致会对植被造成严重危害的时候,其中一部分成员的皮毛就会自动变成鲜亮耀眼的黄色,以吸引天敌捕食的目光;倘若天敌的捕食仍不足以尽快使鼠群减少到适当的数量,老鼠们便会成群结队地奔向山崖,相拥相携,投海自尽。
同时,这块土地上还养育着一种狐狸,以鼠为生,是这里老鼠的天敌。
但它们对老鼠的捕食也并非无所节制,当鼠群减少、狐群增加而严重威胁鼠群的繁衍的时候,狐狸们便会采取行动,限制种群的发展:一部分成员会聚在一起,疯狂地、不间歇的舞蹈,夜以继日直到力竭气绝而死。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中国的黄山。
黄山猕猴每一族群一般维持在28只左右,这是族群最佳生活状态的临界点,族群成员以生命来维护这一状态——每当族群数量超出,年纪较大的猴子就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坠崖而亡。
这一幕一幕的故事,何其悲哉,何其壮哉,何其伟哉,惊天地而泣鬼神。
然而,动物界的这些行为又能赢得我们人类多少真正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呢?我们的知识、我们的价值理念总使我们习惯于一言以蔽之:本能使然。
我们自居价值优位,常常以一种傲慢、鄙夷甚至敌意的眼神打量着自然界的生命活动。
更要紧的是,由于自身的私欲和利害,我们人类之间要达到理解、同情和尊重甚至难乎其难,遑论对自然界及动物界。
人类曾为自己远离自然界的进化而荣耀,曾为自己成为这个星球上绽开的最灿烂最美丽的精神花朵而自得,更为自己以理性的铁蹄征服自然而豪情万丈。
然而翻阅一下人类那充满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史籍,想一想那足以把地球毁灭几十遍的核武库,望一望那在儿童的记忆里不曾是蓝色的天空,数一数由于生态恶化而每天都在灭绝的物种,我们人类作为一种类存在,作为地球生物圈一个链环的存在,究竟比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高明多少?这实在是一个令我们回答起来气短的问题。
在上述动物的行为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感,应该反躬自省。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为了自身,为了这个哺育着珍贵的生命的蔚蓝色星球,我们人类自当走出“主人”、“中心”的自恋情结,低下那傲慢的理性头颅,收勒征服的欲望的马缰,尊重自然,学习自然,回归自然,找回在自然中的应有位置,与自然和谐相处。
而这首先是要实现人类的态度、立场、观念以及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革命。
“哲学走向荒野”,当是人类生存智慧的趋向。
摘自《社会科学论坛》
16、文中第四段“何其悲哉,何其壮哉,何其伟哉,惊天地而泣鬼神”,这种感叹是针对什么而发的?它引出下文那些议论?(3分) 17、“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感,应该反躬自省”,是针对上文哪些内容而言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8、为什么说:“哲学走向荒野,当是人类生存智慧的趋向。
” (3分) 三、表达交流.(2小题,共45分)
19、通过语文课本必修五的学习,我们接触了李密、归有光、司马迁、屈原、培根、鲁迅、庄子、王羲之、帕斯卡尔、罗素等文学名家,他们的至情至性及深邃的思想一定能带给你不少的启迪和感悟,请自选一位人物,以“ (填人名) ,我想对你说”作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不少于30字。
(5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40分)
一年冬天,爸爸需要一些柴火,他找到一颗死树,把它挖掉了。
到了春天,令人惊愕的是,树干周围绽出了新芽……爸爸看了看我说:“别忘了这个重要的教训,不要在冬天砍倒一颗树;不要在情况恶劣时,作出消极的决定;也不要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做出你最重要的决定。
等待,耐心的等待。
暴风雨终会过去,春天也将会来临。
” 要求:(1)以“等待”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2)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答题卷
一、基础扫描(17分)。
1、默写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话,(书写2分,内容2分)
2、(3分)
3、(3分)
4、(3 分)
5、名句填空(每题1分,共4分)
①,。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④,
二、阅读鉴赏(38分)【诗歌鉴赏】
6、(4分)
7、(4分)
【文言文阅读】
8、(2分)9、(2分)10、(2分)
11、(2分)A、B、C、D、
12、翻译划线的句子。
(每小题2分,共4分)
①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现代文阅读】
(一)、13、(2分)
14、(3分)
15、(4分)
(二)16、(3分)
17、(3分)
18、(3分)
三、表达交流.(45分)
19、(5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40分)
一年冬天,爸爸需要一些柴火,他找到一颗死树,把它挖掉了。
到了春天,令人惊愕的是,树干周围绽出了新芽……爸爸看了看我说:“别忘了这个重要的教训,不要在冬天砍倒一颗树;不要在情况恶劣时,作出消极的决定;也不要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做出你最重要的决定。
等待,耐心的等待。
暴风雨终会过去,春天也将会来临。
”
要求:(1)以“等待”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2)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永嘉二中梅贤波
一、基础扫描(17分)
1、(书写2分,内容2分,共4分)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3分) C(A 缯zēng 媪ǎo B傥tǎng 血xuâ D粘zhān 绯fēi)
3、(3分) A (B.纹-文,鼓-蛊 C.生-身,苍-沧 D.籍-藉匮-篑)
4、D(3分)
5、(共4分)①日薄西山朝不虑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④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二、阅读鉴赏(38分)
诗歌鉴赏:
6、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4分)
7、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
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4分)
文言文阅读:
8、D 9、B 10、B 11、A、《春秋》、B、《离骚》、C、《吕览》、D、《孤愤》
12、①便退而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留下文章著作来表露自己的本心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想把它写成一部研究天地自然与社会关系,通晓古今历史变化规律,而成为一家之言的伟大作品。
现代文阅读:
(一)13、①荔枝的贮藏、荔枝的种子和荔枝的花期与花。
(2分)
14、引用:“"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
列数字:“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举例子:“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光说手法不得分,一种1分)(3分)15、文中引用杜牧的诗歌以证明荔枝的不易贮藏与运输(1分);谚语证明荔枝花结实的情况(1分)。
这样写既增强说服力,又使文章具有文艺性和趣味性(2分)(只答作用,不分析不得分)(4分)
(二)16、①是对老鼠投海自尽,狐狸气绝而死,狲猴坠崖而亡,这一幕幕故事而发的;②这并未引起我们人类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常常以一种傲慢、鄙夷、甚至敌意来对待,原因是由于私欲和利害。
(3分)
17、是针对“毁灭地球的核武库,没有蓝天白云,物种灭绝”而言②将我们人类的行为与动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发人深思,给人警醒。
(3分)
18、人类只有尊重自然,学习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生存。
(3分)
三、表达交流.(共45分)
19、略(5分)20、略(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