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的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以陕西省杨凌区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地农民的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以陕西省杨凌
区为例
周易;付少平
【摘要】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研究基础,失地农民的生计资产为框架核心,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对失地农民的生计资本状况和生计策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力资本中,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对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有显著影响;在社会资本中,婚姻状况、经常联系的朋友个数和可以借款的人数与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呈正相关关系;在金融资本中,家庭总收入是影响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的重要因素.在控制变量中,原房屋是否拆迁与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2(039)005
【总页数】3页(P192-194)
【关键词】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生计资本;生计策略
【作者】周易;付少平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4.6
稳定的生计可以使有关政策协调地发展、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地使用资源[1]。

Chambers和Conway认为,生计是一种谋生的方式,该方式建立在能力、资产(包括储备物、资源、要求权和享有权)和活动的基础上[2]。

可持续生计框架是
基于Chambers和Conway等对生计概念的界定和对贫困性质理解的基础之上,由英国国际发展机构(DFID)提出的[3],由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结构和制度转变、生计策略和生计成果5部分组成(图1)。

其中,生计资本包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5部分,可用五边形来表示,五边形
的中心代表不拥有价值,而外部边界代表拥有最大化价值[4]。

可持续生计框架展
示了生计构成核心要素及要素间的结构与关系,这些要素以复杂的方式互相作用,在制度和政策等因素造就的风险性环境中,在资产与政策和制度的相互影响下,作为生计核心的资产的性质和状况决定了采用生计策略的类型,从而导致某种生计结果;生计结果又反作用于资产,影响资产的性质和状况[2]。

可持续生计框架揭示
了一个理解贫困的框架,也指出了根除贫困的潜在机会,同时也显示出人们如何利用大量的财产、权利和可能的策略去追求某种生计出路的途径[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

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直接影响我国农村发展和城市的稳定,也间接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实现的进程。

国内学者根据相关文献和部分国外权威专家对“生计”的理解,对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概念进行了较为准确的界定,所谓“可持续生计”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能力、资产和有收入的活动。

对于失地农民来说,土地(即关键自然资本)的丧失使他们无法利用土地继续维持生计,因此失地农民只能依靠其他资本作为可持续生计的支撑。

而在除自然资本外的生计资本中,对失地农民的生计策略起主要作用的是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它们构成了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主体能力、发展基础和重要支撑[6]。

失地农民为了维持生计,
必须结合自己的生计资本状况,选择不同的生计策略。

目前,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和保障还不能满足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因此各级政府把鼓励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作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

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或是未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拥有状况。

基于此,本研究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研究基础,通过建立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失地农民的生计资本状况和由此决定的生计策略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

这对当地政府制定合理的保障失地农民收入的政策、积极引导失地农民发展自身能力以及推动失地农民的社会再融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图1 可持续生计框架
1 可持续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Sharp等[7]关于生计资产的量化研究,本研究针对陕西省杨凌区设计了测量
失地农民生计资产的问卷。

鉴于失地农民最关键的生计资本在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因此本研究只建立这3方面资本的指标。

1.1 人力资本指标及测量
在生计资产中,人力资本的缺乏是影响失地农民进行可持续生计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本身的内在价值很重要,是利用其他4种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资资
本和社会资本)的前提条件。

本研究对人力资本的测量有3个指标,即失地农民
年龄、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培训情况。

1.2 金融资本指标及测量
金融资本指人们用来实现其生计目标的金融资源,是消费和生产所需要的积累和流动,主要指的是金钱,是被用来作为设法获得构建重要生计的要素,即现金或等价物的实用性,以使人们能采用不同的生计策略。

其主要来源有2个:可用的储蓄(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等)、资金定期流入(包括工资收入、退休金或其他来自
政府的资金投入)。

本研究将家庭总收入作为衡量金融资本的指标。

1.3 社会资本指标及测量
社会资本指人们为了实现其生计目标所使用的社会资源,如社会关系网和社会组织(宗教组织、亲朋好友和家族等)。

本研究中,社会资本用7个指标来衡量,即婚姻状况、经常联系的朋友个数、每月话费支出、可以借款的人数、行政或事业单位任职的亲友数、个体或私营企业老板的亲友数和企业一般员工的亲友数。

2 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研究
2.1 二元Logistic模型的建立
本研究把失地农民的生计策略作为因变量,即分为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和未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为二分类变量,因此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

设因变量为y,取值为1表示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取值为0表示农民未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

影响y的m个自变量分别记为x1,x2,…,xm(1≤m≤15)。

设失地农民i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的条件概率为
p(y=1/X)=pi,1-pi则表示农民i选择以非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发生的概率。

它们均是由自变量X构成的非线性函数:
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和未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之比被称为事件发生比,即exp(βi),表示自变量xi每变化1个单位,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和未选择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的发生概率的比值是变化前相应比值的倍数。

对exp(βi)进行对数变换,得到Logistic回归模型的线性表达式为:
式(1)~(3)中,α 为常数项,m 为自变量的个数,βi是自变量的系数,表示自变量xi每变化1个单位,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与未选择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的发生比的自然对数值的改变量。

2.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在人力资本中,失地农民年龄、年龄平方对其生计策略有显著影响,即失地农民的年龄与其生计策略呈“倒U型”的关系,失地农民中的青壮年更容
易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

文化程度对失地农民的生计策略有显著影响。

文化程度变量在模型中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文化程度越高,越利于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

可能的原因是失地农民文化程度越高,知识积累和见识也越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强,因而更容易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

是否参加过劳动技能培训对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无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参加技能培训的失地农民普遍年龄偏大,且文化程度比较低,培训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表1 生计策略与生计资本的关系注:“*”、“**”、“***”分别表示变量在10%、5%和 1%水平上显著。

变量人力资本(PC)失地农民年龄(x1)失地农民年龄平方(x1’)失地农民文化程度(x2)是否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x3)社会资本(SC)婚姻状况(x4)经常联系的朋友个数(x5)每月话费支出(x6)可以借款的人数(x7)行政或事业单位任职的亲友数(x8)个体或私营企业老板的亲友数(x9)
企业一般员工的亲友数(x10)金融资本(PC)家庭总收入(x11)控制变量(CONTROL)性别(x12)家庭累计征地面积(x13)原住房是否拆迁(x14)常数项样本量卡方值Nagelkerke R2预测准确率估计系数Wald值发生比率
0.526**-0.005**0.344**5.595 4.397 4.640 1.692 0.995 1.411
1.560*1.137**0.911***1.601*
2.926 5.310 12.189 2.964 4.758
3.117 2.486
4.957 1.171*3.4263.225-1.775**4.6500.169-24.906***149 101.137***0.742 91.3%
在社会资本中,婚姻状况、经常联系的朋友个数、可以借款的人数和行政或事业单位任职的亲友数对失地农民选择与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有显著影响。

可能的原因是已婚的失地农民能够得到配偶在各方面的支持,更容易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
经常联系的朋友越多,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这主要是因为拥有更多的朋友可以大大降低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的风险;可以借款的人数越多,可以使失地农民拥有更多的资金,从而促进其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失地农民拥有越多的行政或事业单位任职的亲友数,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其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的概率也越大。

在金融资本中,家庭总收入对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有显著影响。

可能的原因是家庭总收入越高,失地农民具有更充足的资金,越促进其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

在控制变量中,性别与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呈正相关关系,征地面积与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呈负相关关系,且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原住房是否拆迁在模型中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为负,说明原住房被拆迁的失地农民不倾向于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

可能的解释是原房屋被拆迁的失地农民多数资金用于住房投资,没有足够的钱来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

3 对策建议
在人力资本方面,政府应努力提高中青年的文化素质,同时加大对实践能力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的积极性。

在社会资本方面,失地农民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关系网络,为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提供便利条件,在不断扩大社会关系网络的同时,使生计策略更加丰富多样化。

在金融资本方面,资金短缺是制约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的关键。

针对此问题,政府应积极补充和完善相应的信贷扶持政策,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来解决失地农民选择以创业为主的生计策略的资金需求问题。

参考文献:
[1] 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J].国际社会科学,2000(4):124.
[2] 李斌,李小云,左停.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J].农业技术经
济,2004(4):10-16.
[3] Chambers R,Conway G.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century[M].Brighton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2:35-60.
[4] Baumgartner R,Hogger R.In Search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 Systems[R].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04.
[5] Martha G R,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1):11-21.
[6] 罗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08.
[7] Sharp K.Measuring destitution:integrat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in the analysis of survey data,IDS working paper[Z].2003:217-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